刘禹锡是在自我标榜吗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陋室铭》教学实录片断:
  师:本文以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结尾,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或日:‘陋,何有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那么刘禹锡这么写的用意,是不是在以“君子”自我标榜呢?
  生1:我觉得是,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以住的陋室就不简陋了。
  生2:我觉得是在自我标榜。作者托物寓意,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暗示自己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
  生3:我觉得作者这样写并不在于自我标榜。他只是想发泄一下对和州知县的不满之情。
  生4:我也认为不是。作者只想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说他在自我标榜,有点贬低他了。
  生5:……
  那么,刘禹锡是不是在借《陋室铭》进行自我标榜呢?
  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前文来看,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引出自己的陋室,就含有以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
  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杨雄呢?却是淡泊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宫至上品,然而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联系诸葛亮和杨雄的经历,不难发现,刘禹锡这样写实际是想表达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当时的文人官吏出路大概有两个,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正是要表现自己的这一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
  其次可以从他的遭遇看。白居易曾这样称赞刘禹锡:“刘梦得,诗豪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他虽有“宰相之器”,但却被贬前后长达二十三年之久,那么漫长的岁月,那么凄凉的“巴山楚水”,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令人精神颓废,万念俱灰。但刘禹锡不改初衷,逆境不衰,以他坚韧的品格,不屈的意志去迎接属于他的春天。在《浪淘沙》 (其八)中他写道:“莫道谗言如浪深,奠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但是面对仕途的挫折,作者却有一份难得的淡定与坦然。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通过刘禹锡与柳宗元二人的比较,就更能看出这一点。 刘、柳二人身世极为相似,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人一同进士及第,一同入朝为官,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同柳宗元一起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二人又一同被贬。刘禹锡被贬郎州司马,任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刺史的助手),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在被贬永州时期产生的。《小石潭记》即写于此时,文中“竹树环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等句,含蓄地反映了他的寂寞处境和凄怆、哀怨的心境。其胸襟远不及刘禹锡那么豁达和坚强。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不仅心胸比较开阔,遇事还能想得开,能从消极的境遇中看到积极的意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句,更让人由衷钦佩,诗人经过多年的贬谪,仿佛早已百炼成钢,尽管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内心悲苦,但他能走出悲苦,超越悲苦。
  柳宗元于公元819年客死在柳州任上,于46岁英年早逝。而刘禹锡晚年得以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享年70岁。从二人的结局看,刘禹锡的人生境界更高一筹。
  看来,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孔子的话来作结尾,自我标榜的意味并不明显。而是要以君子的敬德修业严格要求自己,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这是古代失意文人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境界: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能安贫乐道,甘于平淡。这样的人生信念在当今社会一样具有现实意义。孔子的另外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或许可以成为这个结尾的最好注解。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新举措,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及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广大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们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本质规律,创设适合合作学习的环境,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外在形式,从而使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把握
一、目前存在的评讲试卷的普遍现状    (一)自己事先不做答案,评讲时试卷是空白,边看边讲。  (二)事先抄抄答案,自己不亲手做。  (三)有的老师讲评前不批改,不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    二、对试卷评讲的思考    这几年,我结合自身实践,重视试卷评讲,明显感觉学生对这种评讲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一)试卷讲评也要认真备课  在备课检查时,我们很多老师都会把考试卷贴在备课本上,作为课时,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住笔头不放松”的现象,甚至是“谈写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不懂得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积累材料。我总结了一下过去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注重课堂教学,积累写作素材  1、结合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理论多,模式多,再加上课改潮流涌动,于是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也新,但笔者以为无论怎样“新”,课堂教学都应该考虑到一个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学生话语权。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说是生产和发展的总纽。”可以这样说,能否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是能否实现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关键。何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话语权?笔者以为所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话语权就是指在课堂上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观点和意愿的权利,它包括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写作现状也不容乐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没有素材,学生必然只能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自然是空洞无物的。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压力很大,活动的空间很小,学生的角色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比较有限,因此,老师教写作应教会学生创新地运用素材。“创新”是一个永远时髦的词汇,但“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怎样创新地运用有限的写作
据何启治撰写的《〈围城〉曾经沉寂30年》一文介绍,1946年2月25日,《围城》始刊于《文艺复兴》。在该期的“编余”中,李健吾表达了发表《围城》的欣喜之情。6月,仅看了前三章的邹琪就在《小说世界》里对《围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者钱锺书散文写得字字珠玑,这些东西搬在小说里还是一样灿烂可爱。”这是第一篇评介《围城》的文字。1947年5月,《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文艺复兴》刊载了《围城》的
当前,我国教育步入了一个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主要归宿的健康发展轨道。如何在教学中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抓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个主渠道,改变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形式,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新体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教法变“灌输”为“引导”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师生的角色定位为“园丁”和“花朵”,“工程师”和“产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居于主
课堂提问,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老师对于怎样提问做过很多探索,也有不少经验,但很少人去关注提问之后,学生对于问题是一种怎样的思考状态与学习状态,教师该如何去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考的质量。  首先,我们得了解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依赖性强,不愿意
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130多篇课文,其中文言文的比例约为21%,都是经典篇目。有则外国谚语说:“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语感是日积月累而来的,我们要寻觅文言津粱,不记住一些经典篇章又如何形成语感呢?但如果死记硬背,不但过程痛苦,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说得好“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所以,记忆方法尤为重要。    一 理清思路,记忆牢固
有位评论家这样评说《阿Q正传》的欣赏过程: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十一遍,扩大到全国;十二遍,甚至洋人的国土;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十四遍,也许是警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