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写作现状也不容乐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没有素材,学生必然只能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自然是空洞无物的。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压力很大,活动的空间很小,学生的角色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比较有限,因此,老师教写作应教会学生创新地运用素材。“创新”是一个永远时髦的词汇,但“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怎样创新地运用有限的写作素材去写出深刻、生动的好文章来呢?
现在学生的写作流于模式化、-套路化,这种情况在素材的处理上表现为惯用“公共信息”,比如“感动中国”系列人物在作文中的频繁出现,再比如2008年和2009年学生喜欢反复写大雪灾、大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公共信息值得我们关注,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仅仅只是关注了公共信息本身,仅仅是了解到社会上发生了哪些影响巨大的事件和社会对这些事件有怎样的反响,所以我们写出来的大多是一些“公共语言”,即大家习惯说的语言,这必然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人一面,这样的作文自然很难让读者眼前一亮,更难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因为这些文章中的素材就像是投射在镜子里的静物,冷冰冰的,让人感觉不到热度,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对素材进行“热处理”。
对素材进行“热处理”,就是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去观照生活,用心去真切地体验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思考,然后写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东西。例如对汶川地震,我们不仅要关注地震中那些经典的镜头,那些让我们流泪的东西,更应该在看电视、看报纸的过程中去思考让我们流泪的原因,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亲身体验流泪的过程,只有内心真正有了触动,写出的文字才有灵性,文章才会有生气,才能做到与读者在精神上进行真正的交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才气。因此,教会学生创新地运用素材,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从而在文章中说自己的、具有个人色彩的语言,而不是人人都能说的“公共语言”。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着亲情,亲情也是写作的永恒主题之一,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对亲情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又写这个啊?从小学就开始写了!”然后就开始“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了,亲情在学生笔下的最具体的体现就是爸爸或妈妈深夜里冒着大雨或顶着大雪背着生病的“我”去医院,“我”对亲情的认识就是不经意中看到父母头上的白发,发现父母老了。父母关心子女,在生活中有很多细节、很多场景可以写,但我们已经习惯性地把这些情景当作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的事情接受了,很少能静下心来、回过头去观照和思考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所以最亲近的人反而在我们的头脑中印象是如此的模糊。,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写作,首先应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真正地体验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想可以变得更深刻一些,好文章就是以体验生活为基础,内心真实的一种流露。普通的素材,一经融入真情,就会富有生命力,即使表述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它也会有张力,能体现生活的质感。
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同学们以“公共汽车上让座”为话题作文,提醒大家好好地回想让座时的情景,然后再动笔作文。“公共汽车上让座”:是一个非常老套的素材,但那次写作,出乎我们师生的意料,很成功。有的同学具体记叙了一次让座的经历,有的同学记叙了几次让座的经历;有的人观察别人让座,大家发现,每个人让座的情形和心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到老人上车了,立马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有的人看到老人上车了,他先转头看看后面,发现有座位时不让,没座位了就站起身来;有的人身子欠了欠,看到已經有人站起来了就马上又坐稳了……经过这次写作,大家体验到了像“让座”这样“烂俗”的素材也能加工成反映多彩生活的精彩文章,大家认识到,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对自己看到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思考的习惯,就会对平常的生活有不平常的感触,就能写出不平常的文章来。
高中生的阅历是有限的,积累的素材也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想却是可以走得无限远的,以我们的思想为火,以我们的真性情为作料,普通的食材同样能做出味道独特的佳肴来。
现在学生的写作流于模式化、-套路化,这种情况在素材的处理上表现为惯用“公共信息”,比如“感动中国”系列人物在作文中的频繁出现,再比如2008年和2009年学生喜欢反复写大雪灾、大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公共信息值得我们关注,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仅仅只是关注了公共信息本身,仅仅是了解到社会上发生了哪些影响巨大的事件和社会对这些事件有怎样的反响,所以我们写出来的大多是一些“公共语言”,即大家习惯说的语言,这必然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人一面,这样的作文自然很难让读者眼前一亮,更难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因为这些文章中的素材就像是投射在镜子里的静物,冷冰冰的,让人感觉不到热度,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对素材进行“热处理”。
对素材进行“热处理”,就是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去观照生活,用心去真切地体验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思考,然后写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东西。例如对汶川地震,我们不仅要关注地震中那些经典的镜头,那些让我们流泪的东西,更应该在看电视、看报纸的过程中去思考让我们流泪的原因,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亲身体验流泪的过程,只有内心真正有了触动,写出的文字才有灵性,文章才会有生气,才能做到与读者在精神上进行真正的交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才气。因此,教会学生创新地运用素材,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从而在文章中说自己的、具有个人色彩的语言,而不是人人都能说的“公共语言”。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着亲情,亲情也是写作的永恒主题之一,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对亲情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又写这个啊?从小学就开始写了!”然后就开始“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了,亲情在学生笔下的最具体的体现就是爸爸或妈妈深夜里冒着大雨或顶着大雪背着生病的“我”去医院,“我”对亲情的认识就是不经意中看到父母头上的白发,发现父母老了。父母关心子女,在生活中有很多细节、很多场景可以写,但我们已经习惯性地把这些情景当作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的事情接受了,很少能静下心来、回过头去观照和思考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所以最亲近的人反而在我们的头脑中印象是如此的模糊。,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写作,首先应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真正地体验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想可以变得更深刻一些,好文章就是以体验生活为基础,内心真实的一种流露。普通的素材,一经融入真情,就会富有生命力,即使表述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它也会有张力,能体现生活的质感。
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同学们以“公共汽车上让座”为话题作文,提醒大家好好地回想让座时的情景,然后再动笔作文。“公共汽车上让座”:是一个非常老套的素材,但那次写作,出乎我们师生的意料,很成功。有的同学具体记叙了一次让座的经历,有的同学记叙了几次让座的经历;有的人观察别人让座,大家发现,每个人让座的情形和心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到老人上车了,立马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有的人看到老人上车了,他先转头看看后面,发现有座位时不让,没座位了就站起身来;有的人身子欠了欠,看到已經有人站起来了就马上又坐稳了……经过这次写作,大家体验到了像“让座”这样“烂俗”的素材也能加工成反映多彩生活的精彩文章,大家认识到,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对自己看到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思考的习惯,就会对平常的生活有不平常的感触,就能写出不平常的文章来。
高中生的阅历是有限的,积累的素材也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想却是可以走得无限远的,以我们的思想为火,以我们的真性情为作料,普通的食材同样能做出味道独特的佳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