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日语授课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al_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均为零起点高考考生,因为学生入学时学习方法不同,对新语种的学习缺乏方法等客观原因,所以有必要在入门阶段引导学生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自主学习方法,教师根据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测评,对测评结果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制定初级阶段日语能力标准,并进行测评,从学生、教师、环境三个维度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跟踪测评机制,在测评与监控过程中发现学与教的问题,教师帮助学生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反转,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体性。
  关键词:基础日语;自主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一、 根据Oxford的“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即言语学习策略调查表(简称SIll),从直接学习策略和间接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对日语新生开展既有的学习方法调查
  Oxford(1990)的言语学习策略包括直接学习策略和间接学习策略两大类,直接学习策略又包括记忆、认知、补偿三种策略,间接学习策略又包括认知、情义、社会三种策略。这六种学习策略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在调查问卷的制定中,以记忆策略为例,可以细化为具体的记忆方法,如“上课遇到不明白之处,记录在笔记本上”“上课所学知识点会在一天之内复习一次”“背诵教师上课教授内容”等与记忆方法相关的测试项,并利用李克特量表,选项按5、4、3、2、1即学生实际利用频率情况进行赋分,并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学习方式。
  二、 项目组根据日语国际水平能力测试(JLPT)相关能力要求,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利用的方法,以月份为周期,制定日语学习周期能力目标,并以月为单位进行学习效果监控测评
  根据入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测评情况,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建立自主学习档案,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一个月)内学习策略调整情况以及调整办法。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制定日语能力标准,根据JLPT水平检定学生的日语能力。参照CEFR-J日本语版日语能力要求,从听、说、读、写四个能力方面组织专业学生参加考试。
  三、 项目组以五个月即一个学期的数据作为阶段性数据,分析在教师的学习方法导向下,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情况,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档案,从学生的月考测试中分析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的进步情况
  根据Oxford的学习理论,学习者在不知道学习方法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有效学习的。所以教师通过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进行有效学习,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学习外语的有效方法。以达到能力标准为目标的、阶段性的自主学习监控测评,则是强化教师和学习者之间教与学关系的有效手段。
  四、 项目组统计和分析两年内学生自主学习评估与监控体系监控的完成情况,形成日语专业独具特色的自主学习评估监控体质,应用到专业办学中
  项目组根据两年四个学期得到的评估和监控数据,综合测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改进情况以及日语能力水平的达到程度。检验项目研究成果的办法,将结合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国家专业日语四级考试中的成绩以及项目组根据学生校内JLPT能力测试和CEFR-J能力要求来综合评定。如果得到积极显著结果,此人才培养方式将应用到整个专业教学中。
  五、 研究方案和落实措施
  (一) 制作日语自主学习方法调查表及进行问卷调查。项目调查表的制作将参考Oxford的学习方法量化表,按直接学习策略和间接学习策略下六类学习策略展开调查,并按照李克特量表,按照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部分符合、通常符合、全部符合等级进行分数评定,分别统计出班级整体的学习方法运用情况以及个人的学习方法运用情况。在掌握调查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并结合自主学习理论向受试者讲解学习理论和方法,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自主学习档案,记录两年内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调整情况、学习监控测评下学习能力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方法。学习方法的测评以月为单位,会增加调查的形式,设置为选择式以及开放式问题,按阶段记录被测者的学习方法并分析变化情况。
  (二) 制作阶段性日语学习能力标准试题
  从听、说、读、写的角度检验学生的日语学习成果。阶段性日语学习能力标准试题根据JLPT能力要求并结合CEFR-J来完成。因为项目研究以大学入学零起点日语学生为对象,所以阶段性能力标准将从日语发音、基本的日语短语、日语交流、简单日语书写开始设置监控试题,通过以月为单位的测评成绩评判断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监控试题以月份为单位进行评测,并要完成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三) 完成以学期为单位的学习方法评估与监控分析
  再对学生每个月的自主学习评估和学习目标达成的监控分析基础之上,以学期为单位,分析一学期内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应用、学习策略变化、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分析评价和监控制度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分析学生在學习能力目标达成中存在的不足。
  (四) 完成以学年为单位的学习方法评估和监控分析
  以学年为单位,综合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学习策略的应用及变化、阶段性学习难点、分析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的反思和改进以及教师的教学建议等各项内容,通过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反思和学生学习能力目标的达到程度,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完成学与教之间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世琴.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中级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2).
  [2]于琰.高级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6).
  [3]陈要勤.日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与口语能力关系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0).
  [4]史耀芳.国外学习策略教学的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2(1).
  作者简介:
  吴繁,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常常遭遇尴尬。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农村孩子能开口大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声,适应时代的要求,享受言语的交流给自己带来巨大影响和喜悦呢?作为农村小学一线教师的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交际环境,激发“说”的欲望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有的班级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有的班级却只有零星几位学生发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
【摘要】 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化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开展化学实验,以作为有效的学习途径。开展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通常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以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化学认识的提升,结合化学实验时化学原理和反应的直观的观察,以达到化学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本文针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对化学实验创新的方法来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创新性 实验教学     化学学科通
【摘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意识的内涵和意义,然后结合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案例,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应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构建文化意识;利用课堂外手段,延伸文化意识;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文化感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渗透中华优秀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这些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重要
[摘要]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评判精品课程的重要依据,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本文在对2006—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2007年1号文件,提出基于评审指标体系导向下的精品课程建设展望和启示。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评审指标 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教育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型、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课标也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
电影《英国病人》是1997年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被称为自《日瓦戈医生》以来最浪漫的史诗片。影片开始时,艾马殊烧伤严重,失去了记忆,忘记了自己是谁。被称为“英国病人”,随着影片的逐步展开,才知道艾马殊是犯了心病,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嘉芙莲。“爱”也是一种“病”!
【摘要】 教育工作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方法的引领,才能让学生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实现综合性学习素养的同步提升。本文就结合初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措施,为优化教学、提升学生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习能力 教学     一、构建学习平台,搭建能力提升载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一方面需要在教师教学中向教师学习知识、
摘要:大班美术主题教学活动是学前幼儿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善于利用有效评价、美术经验、幼儿心理等途径,巧妙地运用美术主题活动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推动他们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将结合“玩泥巴”的主题活动实践,阐述大班幼儿美术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推动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评价;美术经验;幼儿心理;有效引导  为了让幼儿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玩,我们最好把玩泥巴的
【摘要】 初中阶段,数学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算是初中所有科目中相对较难掌握的科目之一,学生们在理解上可能更加的吃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初中数学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上采用问题教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们在数学科目上减少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引言  数学在初中生的学习上存在着
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我在《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设计,主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内容,使学生人人参与,都有体验成功的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与合作能力等。   一、在创设问题、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