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对中职学生开展责任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中职生; 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每年350万吨地沟油回流到中国人餐桌;在城乡死猪死鸡随处乱扔,工厂污水直接排放;故宫护城河内捞出万根玉米芯;种粮食蔬菜滥用有毒有机磷农药;假冒伪劣商品冲刺市场等等。这样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部分中国人社会道德教育的不足,诚信沦陷,更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中国现在的危机是信念危机。什么都看透了,就那么回事,一种虚无主义,颓废主义的思想就出来了,这就妨碍了我们的前进,也使得我们每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走复兴之路,实现中国梦。我觉得当前最迫切最具有现实意义重要的事,就是要提升国人社会责任感,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
二、理解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意义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集体和家庭、对他人、对自己所负责任的信念和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正是这种责任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这种责任感一旦缺失,则意味着人性的沦丧,社会的溃败,我们生活的世界必将陷入混乱和冷漠,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恰恰上述例子中,有社会群体,也不乏身边普通个人,他们当中,没有道德底线,没有信仰危机。只是为了自己极度膨胀的私欲,为了眼前利益,被金钱和利益一点一点吞噬了社会责任感。而中职学校是为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地方。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走上各行各业,成为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近些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整体投入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但从中职生在校期间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经历来看,不少中职学校高度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却比较忽视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教育,导致中职生社会修养不高、责任感较差、集体观念不强、缺乏奉献精神、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他们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三、中职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教学、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通过价值观引导、环境熏陶、榜样示范,使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作为课任老师,要重视课堂教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遵循德育过程中不断进行“内化”和“外化”的特殊规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用心在每一堂课渗透,时刻让学生清楚“作为一名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特别是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阵地,要合理构建教学内容,把普遍性教育和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实现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如《职业道德和法律》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及顾全大局的教育、加强敬业与乐业的教育、提倡奉献精神。《经济政治和社会》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哲学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老师可以经常性地把社会关心的公共话题拿到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观察、思考重大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关注和认识社会的各种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逐步提升公民意识。
2.重视行为教育,提升行为素养。德育重践行,社会责任感更是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中职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是学生增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培养途径,是把做人和做事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过程,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笔者曾经数次带学生入厂实习,我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考虑各种观点,解决各种冲突,处理好各种关系。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正确认识自我,懂得做为企业员工,必须有职业责任心现,服从管理,效率才会提高,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位置,深化责任意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还可以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3.重视榜样示范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学生责任感代形成过程是在与人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除了英雄和历史人物的影响,父母、他人的言传身教,以及大众媒体所传播的观念对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外,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學生拥有责任心,我们中职教育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形成的经常性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比如要学生上课不迟到,上课要专心,教师在上课铃声响前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上课,讲课过程不要接听手机:要求学生讲卫生,教师也要做好表率,不随地吐痰,不乱垃圾等;只有老师“以身作则”贴近生活,辐射社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做到:以对个人言行负责为基点,延伸到对家庭成员负责,对班级的事负责。从维护班级形象入手逐步形成关注学校发展,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品质。最后推而广之,对国家、对民族的形象负责,并将形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无穷。当然学生的行为习惯是随着年龄、社会环境变化而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感化改变他们。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陶冶,对学生最深层的精神生命的唤醒和重塑,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着力营造以责任为标志的学校文化,使之成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一是要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努力使责任意识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识和规范;二是注重发挥学生中各种社团的积极作用。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表现意识、竞争意识、有效挖掘学生的可能潜质,下力气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切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方式的群众性的活动,更好的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责任感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总之,我们要通过教育和影响,让学生认识自己活在社会中,离不开群体,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更多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从而促进他们健全人格、培养高尚道德品质、提升境界和完善感情,勇于承担起对个人、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赵玉敏.《谈谈如何培养与加强我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问题》
[2] 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文字实录
[3] 季丹华.南京市浦口区中等专业学校《责任铭记心中,行动从今开始——中职生实习期职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3-10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中职生; 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每年350万吨地沟油回流到中国人餐桌;在城乡死猪死鸡随处乱扔,工厂污水直接排放;故宫护城河内捞出万根玉米芯;种粮食蔬菜滥用有毒有机磷农药;假冒伪劣商品冲刺市场等等。这样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部分中国人社会道德教育的不足,诚信沦陷,更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中国现在的危机是信念危机。什么都看透了,就那么回事,一种虚无主义,颓废主义的思想就出来了,这就妨碍了我们的前进,也使得我们每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走复兴之路,实现中国梦。我觉得当前最迫切最具有现实意义重要的事,就是要提升国人社会责任感,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
二、理解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意义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集体和家庭、对他人、对自己所负责任的信念和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正是这种责任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这种责任感一旦缺失,则意味着人性的沦丧,社会的溃败,我们生活的世界必将陷入混乱和冷漠,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恰恰上述例子中,有社会群体,也不乏身边普通个人,他们当中,没有道德底线,没有信仰危机。只是为了自己极度膨胀的私欲,为了眼前利益,被金钱和利益一点一点吞噬了社会责任感。而中职学校是为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地方。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走上各行各业,成为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近些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整体投入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但从中职生在校期间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经历来看,不少中职学校高度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却比较忽视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教育,导致中职生社会修养不高、责任感较差、集体观念不强、缺乏奉献精神、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他们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三、中职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教学、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通过价值观引导、环境熏陶、榜样示范,使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作为课任老师,要重视课堂教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遵循德育过程中不断进行“内化”和“外化”的特殊规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用心在每一堂课渗透,时刻让学生清楚“作为一名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特别是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阵地,要合理构建教学内容,把普遍性教育和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实现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如《职业道德和法律》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及顾全大局的教育、加强敬业与乐业的教育、提倡奉献精神。《经济政治和社会》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哲学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老师可以经常性地把社会关心的公共话题拿到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观察、思考重大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关注和认识社会的各种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逐步提升公民意识。
2.重视行为教育,提升行为素养。德育重践行,社会责任感更是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中职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是学生增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培养途径,是把做人和做事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过程,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笔者曾经数次带学生入厂实习,我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考虑各种观点,解决各种冲突,处理好各种关系。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正确认识自我,懂得做为企业员工,必须有职业责任心现,服从管理,效率才会提高,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位置,深化责任意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还可以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3.重视榜样示范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学生责任感代形成过程是在与人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除了英雄和历史人物的影响,父母、他人的言传身教,以及大众媒体所传播的观念对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外,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學生拥有责任心,我们中职教育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形成的经常性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比如要学生上课不迟到,上课要专心,教师在上课铃声响前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上课,讲课过程不要接听手机:要求学生讲卫生,教师也要做好表率,不随地吐痰,不乱垃圾等;只有老师“以身作则”贴近生活,辐射社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做到:以对个人言行负责为基点,延伸到对家庭成员负责,对班级的事负责。从维护班级形象入手逐步形成关注学校发展,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品质。最后推而广之,对国家、对民族的形象负责,并将形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无穷。当然学生的行为习惯是随着年龄、社会环境变化而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感化改变他们。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陶冶,对学生最深层的精神生命的唤醒和重塑,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着力营造以责任为标志的学校文化,使之成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一是要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努力使责任意识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识和规范;二是注重发挥学生中各种社团的积极作用。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表现意识、竞争意识、有效挖掘学生的可能潜质,下力气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切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方式的群众性的活动,更好的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责任感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总之,我们要通过教育和影响,让学生认识自己活在社会中,离不开群体,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更多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从而促进他们健全人格、培养高尚道德品质、提升境界和完善感情,勇于承担起对个人、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赵玉敏.《谈谈如何培养与加强我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问题》
[2] 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文字实录
[3] 季丹华.南京市浦口区中等专业学校《责任铭记心中,行动从今开始——中职生实习期职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