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的禽兽纹带镜是指以镜钮为中心,纹饰呈同心圆状的环带分布,主题纹饰带被乳钉分为若干局域,每区内饰以四神、珍禽、瑞兽、羽人等图案的一类铜镜。西汉晚期,儒生和方士将今文经学与谶纬结合形成了一套用来解释灵异神怪现象的谶纬神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禽兽纹带镜作为汉代重要的一种物质生活资料,镜背纹饰的布局方法、图像和铭文内容亦受到了谶纬神学的影响。
关键词:禽兽纹带镜;谶纬神学;布局方法;铭文
铜镜作为一种既可以梳妆照容,又可以用作装饰的一类汉代物质文化遗存,一直备受考古研究者的关注。在各种样式的汉代铜镜中,禽兽纹带镜是富有特色的一类铜镜,其镜背纹饰中的四神、瑞兽、禽鸟、羽人等图案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正如韩国河先生所言:“从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几何纹图案的艺术形态,到惜字如金的四言铭文,小小铜镜,勾画出了囊括天文、地理、历史乃至儒、道、佛学等文化传统的内涵”1。因此,本文利用考古资料,结合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流行谶纬神学的社会背景,探讨谶纬神学对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的影响。
一、何为禽兽纹带镜
一直以来,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禽兽纹带镜的定义,只有少数学者在著作中提到过兽带镜、禽带镜。如孔祥星、刘一曼两位先生曾在《中国铜镜史》写到:“乳间间以禽兽纹,因其主题纹饰以镜钮为中心环绕成狭窄的纹带,故不少学者将他们称为禽兽带镜,兽带镜”2。管维良先生曾提出鸟兽纹带镜主要指以四神图案演变而来的鸟兽纹组成环带为主题纹饰一类镜子3。在已发表的考古资料中,不同的研究者也多以鸟兽镜、神兽镜、兽带镜、博局镜等命名此类铜镜。这些研究均未就禽兽纹带镜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导致禽兽纹带镜的纹饰特征十分模糊。明确的定义能够使研究的对象更清晰,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因此,笔者认为要研究禽兽纹带镜,有必要在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先给禽兽纹带镜进行明确的定义,即禽兽纹带镜是指以镜钮为中心,纹饰呈同心圆状的环带分布,主题纹饰带被乳钉分为若干局域,每个区域内饰以四神、珍禽、瑞兽、羽人等图案的一类铜镜。此前,笔者曾在《汉墓出土禽兽纹带镜初步研究》一文中对汉墓出土的143面禽兽纹带镜的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结合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组合,推断此类铜镜主要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
二、谶纬神学的流行及影响
西汉中期,儒家思想被董仲舒结合道家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改造,开始神圣化。其中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符瑞”以及灾异思想为西汉晚期今文经学和谶纬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最终形成了一套用来解释灵异神怪现象的谶纬神学。谶纬的使用者制造各种符命、谶语、祥瑞现象等,然后再运用谶纬的观点对其进行解释,最终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种方法虽然看似十分荒唐,但是在哀平之际社会政治及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大背景下,却受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共同喜欢。皇帝、宗室、外戚以及豪强为了争权夺利,纷纷使用谶纬。从使用谶纬中获益最多的莫过于王莽和刘秀。在王莽篡汉和刘秀推翻新朝建立东汉的过程中,都大量使用了谶语、符命来证明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从而获得政治斗争的胜利。谶纬学说也因为备受统治者的推崇,盛极一时。可以说,从西汉晚期开始,谶纬神学是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重要思想武器。尤其是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东汉之后,更是宣布“图谶于天下”,使谶纬神学成为了东汉时期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谶纬神学对禽兽纹带镜纹饰的影响
铜镜作为汉代重要的一种物质生活资料,图案纹饰和铭文内容受到社会流行思想的直接影响。西汉晚期谶纬神学的流行也在禽兽纹带镜镜背图案纹饰和铭文内容中留下了印迹。主要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镜背纹饰的布局形成了五分法布局
西汉晚期在谶纬神学中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之下,西汉早中期的四神崇拜逐步发展为五灵崇拜。当时的人们为了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以及五方的东、南、中、西、北相配,加入了麒麟(亦有学者认为是黄龙、黄牛)等瑞兽,形成了东方属木配青龙、南方属火配白虎、西方属金配白虎、北方属水配玄武、中央属土配麒麟的固定搭配。这种搭配在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上的表现是主题纹饰布局方法采用了五分法。五分法布局是指禽兽纹带镜主题纹饰带内的纹饰被五个乳钉分为五个区域,每区域内装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的布局方法。运用此方法布局的禽兽纹带镜即为五乳禽兽镜。标本铜镜为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晚期墓出土的91号五乳禽兽镜:半球形钮,连弧纹钮座。座外为九个带圆座的小乳钉,间饰以几何纹样。中圈主体纹饰为五神兽和五乳丁相间。外饰栉齿纹带一周。宽缘,中间是锯齿纹带,直径11.5厘米4。。
(二)谶纬神学对铜镜铭文和纹饰的影响
在谶纬神学被统治者大力吹捧的社会背景之下,铜镜的铭文和纹饰上也出现了反映谶纬神学的内容。铭文方面,不仅是禽兽纹带镜,还有博局镜、昭明镜上都出现了“左龙右虎□天菁,朱雀玄武法烈星”、“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寿比金石为国保,作佳镜哉真大好”、“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祥。中国大宁,子孙益昌”等祥瑞类内容。这些祥瑞之语多是谶纬使用者编出来或用以说明自己的统治合乎阴阳,或用以粉饰太平麻痹普通民众的。铜镜的纹饰方面则是出现了大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鸟、麒麟、羊等吉祥类图案,这些图案纹饰和谶语中的吉祥语相互辉映,以更好实现图谶的目的。标本铜镜为河南南阳市桑园路3号东汉墓出土的5号铜镜5:半球形钮,钮外为一周环带,环带内为六个带圆座的小乳钉,环带外为主题纹饰带。主题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有重圈铭文带,钮外内圈铭文为“事宜酒食,长乐无边”。铭文外圈有一周素面带,再外为四神及神兽图案,其间隔以乳钉纹。外圈铭文为“侯氏作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外区为两周锯齿纹带,中间夹一周波折纹,素窄平沿。直径17.6厘米。
综上所述,禽獸纹带镜是指以镜钮为中心,纹饰呈同心圆状的环带分布,主题纹饰带被乳钉分为若干局域,每区内饰以四神、珍禽、瑞兽、羽人等图案的一类铜镜。它出现于西汉晚期,盛行于新莽至东汉中期,东汉晚期衰落。西汉晚期,在受到谶纬神学的影响,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的布局方法出现了汉代铜镜纹饰常用的四分法布局之外的五分法布局,使铜镜纹饰布局样式多样化。此外,铜镜铭文内容亦深受谶纬神学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祥瑞类镜铭。
参考文献
[1]韩国河,程林泉.长安汉镜[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1
[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管维良.中国铜镜史[R].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扬州博物馆.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7(1):1~19
[5]卓远,李韦男.河南南阳市桑园路3号东汉墓[J].考古,2001(8):94~96
关键词:禽兽纹带镜;谶纬神学;布局方法;铭文
铜镜作为一种既可以梳妆照容,又可以用作装饰的一类汉代物质文化遗存,一直备受考古研究者的关注。在各种样式的汉代铜镜中,禽兽纹带镜是富有特色的一类铜镜,其镜背纹饰中的四神、瑞兽、禽鸟、羽人等图案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正如韩国河先生所言:“从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几何纹图案的艺术形态,到惜字如金的四言铭文,小小铜镜,勾画出了囊括天文、地理、历史乃至儒、道、佛学等文化传统的内涵”1。因此,本文利用考古资料,结合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流行谶纬神学的社会背景,探讨谶纬神学对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的影响。
一、何为禽兽纹带镜
一直以来,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禽兽纹带镜的定义,只有少数学者在著作中提到过兽带镜、禽带镜。如孔祥星、刘一曼两位先生曾在《中国铜镜史》写到:“乳间间以禽兽纹,因其主题纹饰以镜钮为中心环绕成狭窄的纹带,故不少学者将他们称为禽兽带镜,兽带镜”2。管维良先生曾提出鸟兽纹带镜主要指以四神图案演变而来的鸟兽纹组成环带为主题纹饰一类镜子3。在已发表的考古资料中,不同的研究者也多以鸟兽镜、神兽镜、兽带镜、博局镜等命名此类铜镜。这些研究均未就禽兽纹带镜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导致禽兽纹带镜的纹饰特征十分模糊。明确的定义能够使研究的对象更清晰,可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因此,笔者认为要研究禽兽纹带镜,有必要在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先给禽兽纹带镜进行明确的定义,即禽兽纹带镜是指以镜钮为中心,纹饰呈同心圆状的环带分布,主题纹饰带被乳钉分为若干局域,每个区域内饰以四神、珍禽、瑞兽、羽人等图案的一类铜镜。此前,笔者曾在《汉墓出土禽兽纹带镜初步研究》一文中对汉墓出土的143面禽兽纹带镜的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结合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组合,推断此类铜镜主要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
二、谶纬神学的流行及影响
西汉中期,儒家思想被董仲舒结合道家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改造,开始神圣化。其中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符瑞”以及灾异思想为西汉晚期今文经学和谶纬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最终形成了一套用来解释灵异神怪现象的谶纬神学。谶纬的使用者制造各种符命、谶语、祥瑞现象等,然后再运用谶纬的观点对其进行解释,最终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种方法虽然看似十分荒唐,但是在哀平之际社会政治及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大背景下,却受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共同喜欢。皇帝、宗室、外戚以及豪强为了争权夺利,纷纷使用谶纬。从使用谶纬中获益最多的莫过于王莽和刘秀。在王莽篡汉和刘秀推翻新朝建立东汉的过程中,都大量使用了谶语、符命来证明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从而获得政治斗争的胜利。谶纬学说也因为备受统治者的推崇,盛极一时。可以说,从西汉晚期开始,谶纬神学是统治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重要思想武器。尤其是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东汉之后,更是宣布“图谶于天下”,使谶纬神学成为了东汉时期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谶纬神学对禽兽纹带镜纹饰的影响
铜镜作为汉代重要的一种物质生活资料,图案纹饰和铭文内容受到社会流行思想的直接影响。西汉晚期谶纬神学的流行也在禽兽纹带镜镜背图案纹饰和铭文内容中留下了印迹。主要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镜背纹饰的布局形成了五分法布局
西汉晚期在谶纬神学中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之下,西汉早中期的四神崇拜逐步发展为五灵崇拜。当时的人们为了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以及五方的东、南、中、西、北相配,加入了麒麟(亦有学者认为是黄龙、黄牛)等瑞兽,形成了东方属木配青龙、南方属火配白虎、西方属金配白虎、北方属水配玄武、中央属土配麒麟的固定搭配。这种搭配在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上的表现是主题纹饰布局方法采用了五分法。五分法布局是指禽兽纹带镜主题纹饰带内的纹饰被五个乳钉分为五个区域,每区域内装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的布局方法。运用此方法布局的禽兽纹带镜即为五乳禽兽镜。标本铜镜为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晚期墓出土的91号五乳禽兽镜:半球形钮,连弧纹钮座。座外为九个带圆座的小乳钉,间饰以几何纹样。中圈主体纹饰为五神兽和五乳丁相间。外饰栉齿纹带一周。宽缘,中间是锯齿纹带,直径11.5厘米4。。
(二)谶纬神学对铜镜铭文和纹饰的影响
在谶纬神学被统治者大力吹捧的社会背景之下,铜镜的铭文和纹饰上也出现了反映谶纬神学的内容。铭文方面,不仅是禽兽纹带镜,还有博局镜、昭明镜上都出现了“左龙右虎□天菁,朱雀玄武法烈星”、“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寿比金石为国保,作佳镜哉真大好”、“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祥。中国大宁,子孙益昌”等祥瑞类内容。这些祥瑞之语多是谶纬使用者编出来或用以说明自己的统治合乎阴阳,或用以粉饰太平麻痹普通民众的。铜镜的纹饰方面则是出现了大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鸟、麒麟、羊等吉祥类图案,这些图案纹饰和谶语中的吉祥语相互辉映,以更好实现图谶的目的。标本铜镜为河南南阳市桑园路3号东汉墓出土的5号铜镜5:半球形钮,钮外为一周环带,环带内为六个带圆座的小乳钉,环带外为主题纹饰带。主题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有重圈铭文带,钮外内圈铭文为“事宜酒食,长乐无边”。铭文外圈有一周素面带,再外为四神及神兽图案,其间隔以乳钉纹。外圈铭文为“侯氏作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外区为两周锯齿纹带,中间夹一周波折纹,素窄平沿。直径17.6厘米。
综上所述,禽獸纹带镜是指以镜钮为中心,纹饰呈同心圆状的环带分布,主题纹饰带被乳钉分为若干局域,每区内饰以四神、珍禽、瑞兽、羽人等图案的一类铜镜。它出现于西汉晚期,盛行于新莽至东汉中期,东汉晚期衰落。西汉晚期,在受到谶纬神学的影响,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的布局方法出现了汉代铜镜纹饰常用的四分法布局之外的五分法布局,使铜镜纹饰布局样式多样化。此外,铜镜铭文内容亦深受谶纬神学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祥瑞类镜铭。
参考文献
[1]韩国河,程林泉.长安汉镜[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1
[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管维良.中国铜镜史[R].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扬州博物馆.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7(1):1~19
[5]卓远,李韦男.河南南阳市桑园路3号东汉墓[J].考古,2001(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