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抗性球类项目”特征的单元设计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抗性球类项目是需要双方在同一块场地上进行攻守对抗,根据各自的战略争夺球权,并对球进行控制,竞争激烈而富有刺激性,观赏性强。根据球类对抗性项目这样的特征,在构建《篮球:简单战术及运用单元》时采取了以下的步骤。
  一、教什么
  贾齐[1]在论述教什么时说道:“教什么中的什么则可以解释为内含于那些被展示、被呈现、被观察到的现象或事实中蕴含的关系。”为此从《篮球:简单战术与运用单元》可以认为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隐性内容——关系
  如果说信息获得和信息体系(结构)变化才更接近或体现出运动学习的实质,那么从运动指导的价值取向上说,主要应该关注的当然不是作为结果表现的运动技能,而是运动指导与信息获得和信息体系(结构)变化的关系,运动指导所应该关注的是怎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得信息[2]。对抗性球类项目就其整体上说就是“人——球——人”的这种关系在进攻状态时,获得或创造出得分的时空间,在防守时破坏对方对球的控制权,不给对方提供适宜进攻的时空间[1]。这是所有对抗性球类项目的规律,不仅是篮球,足球、橄榄球等,凡是身体接触的对抗性项目都一样。通过“人——球——人”关系载体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认清对抗性球类项目的共同特征,从教学的层面上会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教育的层面上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有助于教师明确球类教学的主线和技术动作在教学中的位置,以及以怎样的运动形态呈现教学。
  2.显性内容——方法
  方法,就是练习的方法,更是平时玩耍的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界定了方法是学习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技能中有知识,知识的传授就是为技能习得服务,技能习得中必然有方法的体悟,方法的体悟中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三者的关系。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技术·体能·运用”维度构建单元的思路,不仅丰富了方法的表现形式,也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更丰富了学生平时玩耍的内容。《纲要》把方法分为某动作技术方法、某动作的练习方法和某动作的运用方法,就是通过这些方法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实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的学以致用思路,使学生会玩、乐玩,为当下而玩,为未来而玩。
  二、怎么教
  确定了教的内容后,就要思考怎么教的问题。在球类教学中大家往往都非常关注技术的教学,而忽视了如何运用技术的时机,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会技术,但不会用技术,一旦实战就无法将所学技术运用到比赛中,最终对运动失去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针对对抗性球类项目的特征展开教学,学生缺乏对项目的理解。基于以上对项目特征的分析,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单元的教学。
  1.领会教学法
  领会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英国,领会教学法诞生于球类运动教学,该教学法以培养“战术意识”为主线,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3]。领会教学是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活动为主线,把教授学生领会球类运动的特性与战术作为教学重点,以便通过发展学生的认识经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球类运动的规律。领会有2层含义:通过比赛的学练促进强化学生对球类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球类运动的理解促进学生比赛水平的提高[3]。里皮的临场应变能力强,实际上是因为里皮对球场变化的认知能力强,这种认知源于对比赛规律的理解。
  领会教学法突出的是“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过程,实际强调的是“会打篮球”,就是将运球、传接球、投篮等单个要素有机串联起来,遵循的是学生篮球能力的一次次“突现”。战术意识的形成是领会教学法的生命线,领会教学法的初始阶段就是游戏与比赛,教师不作过多的引导,让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知球场上的“人——球——人”的规律,教学从强调对技术动作的发展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曲线式教学
  曲线式教学是指教师不是将所要传授的运动技能直接展现给学生,而是设置一定的情境或运动课题,为学生(个体或团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机会。由于学生不清楚怎样的操作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一些弯路,弯路情境的设置也就是“曲线”一词的含义所在[2]。
  曲线式教学有2大特点:曲线式教学以探究学习为主,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从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效果方面比直线式教学要低,但是通过过程的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得到了培养,从教育意义上价值的实现得到了回报;对学生学习后续的技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思考得到了发展,尤其对战术实现过程中多种机会出现后学生的选择、判断、决策的思维性和决策性能力发展是其他学科和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
  曲线式教学也好,直线式教学也好,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根据内容而定。篮球的战术在操作过程中,就存在着变化多端、不可预测的特点,需要学生在球场上根据自己与同伴、与对方的瞬息万变的过程中,迅速做出自己的决断,决断有可能是对,也有可能是错,正是在这种对与错不断交替出现的经历中,获得认知丰富经验,所以曲线式教学非常适合球类战术单元的教学。
  以上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學方法,改变了以往重视技能达成程度为学习结果的价值取向,重视的是不同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获得和不同变化。
  三、单元构建的主要策略——比赛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传切、快攻和人盯人3个战术,根据《纲要》从“技术·体能·运用”维度构建单元的思路,在整个单元共14节课中“技术”维度和“体能”维度各占3个课时,“运用”维度有8个课时,改变了《纲要》3个维度1∶2∶3的要求,增加了“运用”维度的课时,减少了“体能”维度的课时,目的就是通过在比赛过程中将战术的运用强化学生对项目特征的理解。在14节课中都有比赛,比赛的方式是多元的,从形式上进行2对2、3对3、4对4的比赛,也可进行3打2、2打3的比赛;从内容上可进行投篮和投筐的比赛,也可以投篮 投筐的组合型比赛;从要求上可进行不可运球的比赛,也可进行可运球的比赛,还可规定几次运球后投篮的比赛;从规则上可进行依据篮球规则,也可简化篮球规则的比赛。这些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样化比赛有以下优点:   1.丰富认知源泉(渠道)
  人的身体结构、组织器官、身体欲望、行为实践、感性知觉、兴趣爱好、认识冲动、痴迷和激情、好奇心、求知欲、冒险和尝试、创造性、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和固有的自由本性,一起构成了认知和才智的源泉[4]。这是以整体形式出现的,被大家越来越认可的人类认识世界的三大方式中的身体认知,也称身体思维。身体认知与体育运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技巧都能锤炼和推动身体思维或身体智能,而且会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对抗性球类运动强调以假乱真、若有若无,示友时要让同伴准确明白自己的意图,示敌时要成功欺骗对方让其判断失误,为此对抗性的球类包含着诡道与谋略,这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
  如,在传切战术的2打1比赛中,防守者通过防有球者时出现了有球者将球传给了无球者,通过防无球者时出现了有球者自己突破投篮,通过2种变化,防守者从而选择了卡在有球者与无球者之间,既影响进攻方传接球,又防止进攻方突破,并在合适的时机出击抢断球或者等待同伴的协助完成防守的策略。而进攻方中持球队员在观察防守者的位置思考传还是突,无球队员则选择切入的时机与线路。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要考虑“我——球”的关系,更要考虑“我——球——对方(同伴)”的关系,在这种错综复杂、神秘莫测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能够从大量紊乱复杂的感性经验中,敏锐观察到某一类现象和事件背后的真相,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和走向,从而果断做出决策的能力。这是整体思维和综合智力的体现,比拼的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智慧,这一切都取决于身体的意识、记忆,以及身体的反应、感知和概括能力,所以身体认知被称为代表人类的最高智慧[5]。
  体育运动是推进身体认知的有效途径之一,比赛与对抗的不确定性又是促进身体认知的最佳方式之一。对身体认知的认识还在初始阶段,随着身体认知理论的逐渐深化,一定会被广大教育和体育工作者所接受,从而改变大家对体育学科的认识,让成千上万的学生真正受益。
  2.激发学习的兴趣
  任何知识都必须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价值,并且也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白知识欠缺的危害。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发现自身技能上的弱点,激发了学习技术的动力,从而实现从不会到会的变化。如,平时让学生进行弱侧手运球很难,主要原因是弱侧手不太会运球,并且不明白弱侧手在应用时的作用,但在进行人盯人突破练习时,有的学生就出现了一只手难以突破的现象,因为只会一只手运球很容易被对方防死,这时学生理解了弱侧手运球给比赛带来的便利,开始对弱侧手运球产生了学练的兴趣。所以当学生在对抗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不足时,也就意味着发现了“运球”“传接球”“投篮”在运动中的价值,也只有在这时,才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技术动作,这个过程的产生从学生层面讲,真正实现了从“要我练”到“我要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从教师层面讲,真正体现了引导者的作用,教师的注意力从对教学的“控制”转向了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引导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无目的或被动的,他们将根据自己的水平按需学习球类运动的技术,加深了对球类运动的理解,并使技术水平不断改进与提高。
  3.促使能力的发展
  比赛相对于单一技术动作的练习更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因为比赛是一种决策性游戏。比赛在瞬息万变中进行,学生不仅要处理好与球的关系,还要观察同伴与对方的位置及变化,根据变化迅速作出判断,空间的产生只是瞬间,何时传、何时突、何时投、何时分,这种判断能力只有在真实比赛中得到提升。因此考验的是应付临场复杂情况的方法,发展的是全面观察、把握时机和及时应变的瞬间决断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明白运用技巧的时机、目的和效果,因为在人——球——人关系的不断变化过程中,传什么线路的球、用什么方法突与投,这种球类的本质规律和内在关系通过简单的动作训练是无法达到的,只能在激烈的、真实的对抗中,在不断的失误中逐步掌握运用动作的技巧,才能提高运用技术与战术的能力。
  4.学会玩耍的方法
  本单元的练习方法都是根据球类项目的特征设计的不同类型并有趣味的比赛,如,传接球、投篮打点、投筐(线)、移动踩点,还有2对2、3对3等比赛,每场比赛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效果,比赛将技术、战术、意识、体能整合在一个真实的场境中。在比赛中都能体验到胜利的快乐或失败的痛苦,能体验到变幻莫测后的惊喜与沮丧,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比赛是最能被学生所接受的,但比赛需要一定的技巧、素质和能力,为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或简化规则的要求,也可对技术动作在数量和难度方面进行限制和简化。要让学生体验到比赛的乐趣,从而激发出学生乐于比赛的兴趣,体现出参与比赛的热忱,让学生从课中玩到课外,从校内玩到校外,真正掌握會玩能玩的方法,真正具备一项能终身参与的技能。
  参考文献:
  [1]贾齐,李捷.作为“关系”的体育课程内容——以“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为中心[J].体育与科学,2004,25(2):71-75.
  [2]贾齐.体育课程中运动指导价值取向的考察——以运动技能与信息获得关系的考察为中心[J].体育与科学,2002,23(2):7-9.
  [3]李捷,余好,王水泉.领会教学法内涵及特征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4):42-48.
  [4]张卨,张之沧.身体认知论[J].体育与科学,2016(5):41-46.
  [5]王水泉.身体知识的方法论意义——《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体认与体育学学科定性”主题沙龙述评[J].体育与科学,2016,37(4):1-5,22.
其他文献
进入初春三月梅雨季节,浙江地区连续几个星期都见不到太阳,感冒等病菌肆意侵害着学生的身体,也肆意挥发着学生的惰性。若真是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运动,也是情有可原的,但部分学生正是打着感冒的幌子来躲避一些热身慢跑和不愿参与的运动。这不,近几天好不容易天气晴好,阳光普照,可一个班竟然有十多名学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跑步,站在操场边上见习。笔者仔细观察了这部分学生,其实真正生病、感冒的也就五六个,其他一些都是不愿
一、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任何情境的创设都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服务,一个巧妙的情景创设一定是紧紧围绕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展开,并在情境中不断地提高练习的难度,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快乐的练习体验,从而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水平一(二年级)《原地支撑跳上、跳下》一课,执教教师创设了“小青蛙”学本领的情境,通过“搭房子”,让学生体会推手动作,预防运动损伤
一、渗透体育健身理念,强化运动参与意识  体育教學中常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学生课上运动参与度较高,但课下的参与度明显降低。原因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该项练习内容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好处。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在传授技能的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实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讲解。如,在跑的单元教学中,首先告诉学生跑步可以让骨骼变得牢固,肌肉变得有弹性,长期坚持跑步不但能降低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同行或者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慢慢揣摩来领悟执教者的教学技巧。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技巧与心得,而体育微课正是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交流的目的。笔者近几年参与了本校教师的微课录制与编辑工作,多学科地融合,使笔者对微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里,笔者将自己的心得展示给同行,期待与您共切磋。  一、化繁为简,精益求精  一节好
学习方式在体育学习中起决定作用,选择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把握不准,体育学习会收效甚微。如何把握好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好学习方式,并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这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后需要探究的实践问题,也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更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现有效学习需要把握的现实问题。  一、体育学习方式的含義与特点  体育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采用的获取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颈椎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头痛等症状,若病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瘫痪,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颈椎病患者一旦出现不良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同时还要做好疾病的护理。本文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颈椎病的相关知识。颈椎病的引发因素  (一)睡姿  人的睡姿和頸椎病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处于睡姿状态,因此,如果睡姿不正确,则有可能会损害颈
能和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互动、交流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童话剧,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幼儿初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童话剧表演能让幼儿在理解儿童文学、复述故事内容、创编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情节,再现文学作品,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一、幼儿园开展童话剧表演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通过让幼儿表演文学作品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儿童文学的内容。例如,教师组织文
一、古诗韵律操教学设计思路  小学的韵律活动,动作简单、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传递经典文化素养?笔者试着利用古诗讲究押韵、对仗和节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小学韵律活动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古诗内容,发挥室内多媒体的优势,创编以形体动作来表现诗魂的古诗韵律操。古诗韵律操选择了活泼欢快的古诗配唱音乐,每首音乐控制在1min左右,让学生边唱边做,既丰富了传统文化学习
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持续推进中英学校体育合作,促进七人制橄榄球在学校范围内的普及,2018年9月2—9日,应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的邀请,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选派西南大学代表中国大学生男子橄榄球队赴英进行学习及交流。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晓黎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在领队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郭立亞,副领队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竞赛部副主任胡京敏,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心灵力量、拓展其个体能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线体育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课堂上,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开展,通过“学问式”“立志式”“勤学式”“责善式”“改过式”“唤心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从“知、行、心”三个层面出发,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课前预设达到“知”的统一  体育课堂中要发挥团队合作的能力,首先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树立志向,明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