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法制新闻节目故事化的叙事风格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故事化,就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创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潜在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而具体到“电视新闻故事化”这一说法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CBS的“60分钟”栏目,即利用电视的试听手段从人们平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题材提炼出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意,从而达到情理相交融的艺术效果,揭示出人性的闪光点,激活了人类的情感,增强了新闻事件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从而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优化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正在行动”是目前辽宁都市频道播出的一档法制新闻节目,由辽宁籍主持人侯东升主持。播出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21:20—21:50,重播时间次日11:30,每期30分钟。节目自播出以来,联手公检法司,集纳刑事民事各类案件,游走于法律与道德的矛盾与交叉之中,强力打击犯罪,呼唤救赎堕落的灵魂。节目内容构成包括抓捕现场、重犯访谈、庭审记实、道德对话、律师视点等等。“正在行动”是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法制类节目,这也就意味着要把法制节目办得比电视剧更加吸引观众。于是,在叙事风格故事化的大趋势下,“正在行动”遵循了电视法制新闻节目“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发展思路,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进行普法教育,通过观众对故事的接受达到普法的目的。下面笔者就以“正在行动”为例,详述电视法制新闻节目故事化的叙事风格。
  电视法制新闻故事化的叙事手段
  电视法制新闻要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清楚地讲述案件内容,吸引受众的眼球,并达到宣传普法、警示、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在叙事手段上多做文章。综观如今的法制类电视节目,设置悬念、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相结合、运用电影化的视听手段成为了比较常用的叙事手段,传播的效果比较理想。
  (一)设置悬念
  悬念能直接增加新闻节目的精彩程度和吸引力,将事件转化为故事,加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在制作电视法制新闻的过程中,尤其要考虑到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这几个环节,通常通过在栏目开头设置悬念,随着节目的推进发展悬念就达到了高潮,栏目最后对悬念的解密就使一则新闻报道十分完整了。
  当前,电视法制节目中的悬念设置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叙事者(主持人、出镜记者以及电视解说者)来引导故事的继续发展,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叙事者再作为知情人,及时拨开迷雾,抛出下一个问题,从而再造成新的悬念。或者合理安排叙事顺序,利用顺叙、倒叙、插叙对悬念进行合理的设置,突出新闻事件内容的不可测性和精彩程度。
  以“正在行动”2008年12月7日中的一期节目《鬼楼谜案》为例,故事讲述了一栋位于遵义被当地人称之为鬼楼的建筑,单从外观上看,除了其颜色呈暗红色之外,它与周边其他的建筑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就是这样一栋看似极为普通的大楼,在当地人眼里它却显得尤其特别,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鬼楼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稀奇古怪的故事和传说。于是这期节目围绕“鬼楼”中发生的蹊跷事件和周围群众的反映展开了。
  首先栏目开头由主持人引出“鬼楼”一词。接着栏目中出现当地居民的声音,这时来自不同角度的叙述带有强烈的冲突感和悬念感:“当时修这个鬼楼的时候摔死过人”,“以前一个民工从楼上摔了下来”,“没人住在那,晚上风一吹,门就咚咚地响,是不是有鬼”……
  同时主持人的解说词更是加重了这种悬念感:“很早以前,这个鬼楼的旧址曾经发生过遵义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械斗,导致很多人命丧黄泉;后来建好后,附近又发生了两起神秘火灾;再后来,一群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聚集此地,吸食毒品,也发生过几起人命事件。因此很多当地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鬼楼的周围总是事件频频,让人不得安宁?”这一连串事实和一个疑问使得节目的悬念达到了高潮。观众急于想知道“鬼楼”里到底有什么秘密?难道真的有“鬼”吗?因此迫不及待地期待节目后面的解答。这种叙事手段带来的悬念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调动了观众的关注点,从而也调节了整个故事的节奏。满足了观众“为什么”与“后来呢”的双重期待。而这,正是观众沉浸在法制节目故事化叙事风格的根本原因。
  (二)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相结合
  经常看电视法制新闻的观众一定对“情景再现”这一叙事手段不陌生。人们在观看新闻节目时,通常想迫切地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始末,心中也不断猜测到底新闻发生时现场是什么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现实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与限制,记者不可能同时同步拍摄到所有的与事件相关的资料,因此完整的事件过程总是很难获取,我们记录的往往是一个已经开始正在进行中的事件,甚至是一个已经成为过去时态的事件,电视法制节目中现场画面的缺失常常成为节目中的一大遗憾。这时“情景再现”这种目前电视法制新闻节目中常见的叙事手段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补充那些已经发生过的或无法拍摄的画面,展示相对完整的故事过程。传统的解决手法是使用解说词辅以事发现场的空镜头、采访当事人或有关方面对事件现场和事件事实进行追述,还原当时的事件现场。
  如中央电视台的“见证”、“今日说法”、“亲历‘见证’”等。节目中都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等一些有影响的新闻节目也出现了“情景再现”的影子,这些节目的成功也印证了电视法制节目真实性的存在。在尽量还原新闻真实的同时,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摆在新闻工作者的面前,即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无法说明新闻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这时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新闻内容进行二度创作,在 “情景再现”的同时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和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对新闻内容进行“故事演绎”。所谓“故事演绎”,即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保证新闻内容主体真实的情况下,对一些细节内容作出合理的想象和补充,从而使新闻故事内容更加的完整可信。
  在2009年5月1日“小偷之死”这期节目中,就采用了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相结合的手法。主持人首先交代了在沈阳某烟店店主因为与小偷发生纠纷,将小偷刺死自己被判入狱的悲剧事件。接着栏目组跟随记者镜头,先后采访了周围邻居和办案民警,通过联系案发现场状况,向观众还原了案发当时的情景:小偷王某于半夜闯入李某店中,李某发现王某的作案行为之后,予以反抗,在追打小偷的过程中将小偷刺死。这一案发过程的还原因为当事人都没有参与陈述,记者就只能依靠群众和办案民警的叙述同时加以合理的想象,重新对这个新闻故事进行演绎,进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法制节目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展示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过程展示的好处“一是具有未知的悬念感,从而刺激观众的心理经验。二是创造了开放型的交流关系,使观众产生直接在场与对象交流的感觉”。①适当的“情景再现”丰富了电视报道的形式。
  (三)运用电影化视听手段
  作为声画结合的产物,电视法制新闻节目在讲起故事来自然比纯文字或纯声音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法制新闻节目可以充分运用电影化的视听手段,通过镜头的移动、景别的变化、声音与光线的造烈功能等,讲述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比如对跟移镜头的运用:或跟踪急速奔跑的脚步,镜头的晃动感渲染了人们的一种慌乱的心境;或跟踪一个人的背影,使观众产生一种亲临现场、逐渐深入的探寻感。节目中还有对特写镜头的运用:对细节的特写,更为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对某样东西的细节刻画,强调了物品在事件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对光影的运用:把人物放在阴暗中表达一种极度内疚的情绪,这也是对不出镜的当事人的一种保护;或把人物形象逆光处理,用光线烘托一种温暖幸福的情绪;或是一扇背光的大门打开,一束光线照进来,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例如2008年3月3日的节目《智障女孩意外怀孕》中讲述了一位父亲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自己的智障女儿遭恶人强暴意外怀孕的故事,节目对其父亲的表情和话语进行了多次特写,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疏忽的悔恨。同时也对智障女孩的言行举止进行了特写,那无助的表情和弱弱的声音赚取了电视机前很多观众的热泪和同情,唤起了观众对于事件的关注和对犯罪人的痛恨。通过电影化视听手段的运用,“正在行动”使报道的新闻事件更生动具体,感染力更强,利于观众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发人深省。
  电视是一门艺术,讲究声画合一,电视语言的元素包括图像、声音、音乐、字幕等等,这些元素有机的组合才能将电视语言发挥到极至,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效果。“新闻真实的内核是故事震撼人心的力量。电视语言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在叙事上具有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②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电视回归本质,充分展现电视语言,使电视新闻更加具有魅力。
  电视法制新闻故事化叙事风格的传播效果
  采用了一系列的叙事手段之后,最重要的是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观众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地陈述事实,而是真实的生活。
  在故事中讲述新闻,增强新闻的故事性,对提高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对满足观众的兴趣要求,提高新闻的可视性有积极作用。在我国,信息的普通接受者,无论是阅读文字作品,还是收听、收看音像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千百年来的鉴赏习惯,即喜欢新奇的、情节曲折的、有人情味的故事。这样不仅能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视性与认同感,同时也使得新闻报道充满了人情味和亲近感,为采写新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式。故事化叙事风格的应用使“正在行动”在传播效果上呈现了比传统法制新闻更明显的优势。
  (一)人物可视性和形象感增强
  前文提到过电视新闻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事件中的人物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因此对于观众讲述情节时,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斗争,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应该成为电视法制新闻刻画的重点。讲故事的新闻一般都很注重人物的言行,事件的细节,环境的画面等,注意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情境,展现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增加了新闻的可视性和感染力,优化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例如,2009年3月7日“正在行动”播出了栏目《风雪夜上岗值勤,女警花不逊须眉》的特别节目,节目中报道了在沈阳风雪夜中坚持执勤的两名女交通警察的故事。摄像镜头对准了大雪中两个单薄的身影。栏目镜头中大雪夜,刺骨的寒风中两名女警不畏严寒,一丝不苟地对来往司机进行严格的检查。大雪不断地落在她们的身上,但她们丝毫没有留意,这样认真的模样令观众动容。节目对当时恶劣的天气环境这个细节予以了渲染,并同时对两名女警因寒冷而冻的发红的脸部和呼出的哈气进行特写,使两名女警的爱岗敬业形象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起来。记者用讲故事的手法将所见、所闻、所感,迅速、准确、生动地讲述给读者,除了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外,还能让读者从故事化的讲述中领略到某种启迪,感受到某种情感的震动,从而使新闻更具有人文色彩和人格化的意义。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的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视性,使新闻人物的形象感越发清晰。
  (二) 事件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
  “新闻的感染力是指新闻通过那些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内容和富有情趣的写作手法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影响人们的感情。这样的新闻往往事实新奇,观众也更感兴趣;或者富有戏剧性,情节曲折跌宕;或极具趣味性,能在一般人日常生活所形成的情感中引起共鸣的事实。”③因为这类新闻采取贴近群众的方式来激发观众的感情,寻求与观众感情上的沟通,从而容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正在行动”2009年3月7日的一期节目《智障女孩完成引产,爱心温暖不幸家庭》。本期节目是2008年3月3日《智障女孩意外怀孕》的后续报道。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在对犯罪嫌疑人表达强烈谴责的同时,小鑫一家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在本期节目中,面对摄像机镜头,小鑫的爸爸声泪俱下,讲述了新闻报道之后家里发生的变化,同时不停地感谢好心人的帮助。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这个大男人的热泪顿时使观众感到一阵心酸。节目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对犯罪人恶行的控诉,更通过镜头传达出新闻工作者对受害人的一份关爱,从而使节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得以增强。
  传统的新闻报道一般只注重新闻事件的结果,而故事化新闻不仅仅告诉读者新闻事件的结果,更在乎描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抓住其中的矛盾,并将它展开为丰富的故事情节;这种充满感染力和人情味的报道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宏大叙事模式。
  (三)新闻可信度和普法力度增强
  电视法制新闻用讲故事的手法向观众展示犯罪事件不是电视法制新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法制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故事化这一叙事风格达到普法宣传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制作法制新闻节目所追求的最佳的传播效果。传统新闻节目是标准的五个W模式,简单明了的导语,然后配以新闻事件简单的画面加上大白话的解说词,就完成了一条新闻,平淡如水、枯燥无味。但是故事化叙事风格的应用,让新闻成为一个故事,人都喜欢听故事,新闻故事化让电视新闻节目贴近大众。电视新闻节目采用故事化的叙事风格让新闻更轻松,观众看新闻的视角也更加平民化,拉近了电视新闻报道与百姓的距离,更易于观众去接受和体验,从而也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
  故事化的新闻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让受众感到其场景、经历都是他们熟悉而真实的。法制新闻的故事化让百姓对新闻有了全新的认识,它的情节性、细节和人物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在关注他人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对法制新闻事件本身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闻可信度增强,普法宣传也不再枯燥乏味,在讲故事的氛围中了解法律常识,达到普法宣传的最终目的,优化了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法制新闻节目的诞生、发展与繁荣满足了广大受众想听故事、爱听故事的需求。虽然电视法制新闻节目本身就具有故事性的特点,但如果忽视讲故事的艺术,就无法在如今信息急速共享的社会里推销出自己的产品,无法在面临众多频道可选择的观众中实现有效传播。虽然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与欣赏口味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但他们想听/看一个好故事的心理欲求是不变的,所以电视法制新闻节目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故事化叙事风格的应用问题。随着我国法制理念的不断完善,再经过广大法制节目从业人员和研究学者们的努力,我国的电视法制新闻节目一定会有更辉煌、更广阔的发展前途。
  注释
  ①刘春:《纪实主义的叙事策略》(广播电视新闻论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②赵蔺:《电视新闻故事化浅析》[J],《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第106页
  ③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4页
  参考文献
  [1]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3]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论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何梓华主编:《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6]黄匡宇等:《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二版)[M],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7]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赵蔺:《电视新闻故事化浅析》[J],《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
  [11]张红:《故事化—让新闻走进读者》[J],《新闻传播》,2006年2期
  [12]孙灵囡:《浅析法制类节目中的娱乐化趋势》[J],《中国电视》, 2006年 04期
  [13]徐振祥:《走出新闻娱乐化的误区——关于湖南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的批评》[J],《新闻传播》,2007年 03期
  [14]吕净净:《电视新闻故事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视听纵横》,2007年 05期
  [15]田冰:《刍议电视新闻的故事化》[J],《新闻爱好者》,2008年 10期
  (作者系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其他文献
贤良同志去年发表在《陕西日报》的论文《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我曾阅读过,很受启发,收益甚多。最近又浏览了他以此话题为主线的新闻专著《舆论引导艺术》,由于同在一条战线工作,又多年同唱“同一首歌”,因而读起来感同身受,认同感、钦佩感油然而生。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实践和新闻领导工作之感悟、心得和经验的总结,也是新闻界广大同仁共同关注、共同探索的新闻改革收获的结晶。是一部颇具实用价值的力作,对
期刊
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西安市记协和西安日报社为西安日报社高级记者、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马蛟龙学术新著《直面现实说新闻》举行了座谈研讨。有二十多位新闻学者、专家参加了座谈。西安日报社社长郝小奇主持了会议,陕西省记协主席尹维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总结讲话。会议发言踊跃,气氛和谐热烈。  马蛟龙的新闻学术著作《直面现实说新闻》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全书约40万字。分“献给管理者”、“
期刊
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起的全国省市党报(包括《河南日报》)世博稿件合作平台日前在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期间,合作媒体将通过该平台开展稿件交换、联合报道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该平台的稿件将通过各地党报(集团)所辖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实现进一步互动延伸,从而凝聚党报合力,共同为全国读者奉献有声有色的世博报道。党报这样合作,还是一种尝试。《大河报》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子报,在创新思维方面和集团一脉相
期刊
一、 关于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是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M·E麦库姆斯和D·L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的。他们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通过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时期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
期刊
一、问题提出与背景   1.概念界定  本文采用维基百科中关于弱势群体的界定来展开研究,“弱势群体(英文: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又称弱势社群,指的是社会中的弱者群体,在财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无权、无势、无人脉关系、无投票权的人,在社会被卷标化及歧视的社群,例如被称为性工作者、失业和下岗工人、上访民众、农民与农民工、部分妇女老人儿童、更新人士、残障伤残儿、同性
期刊
首先,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老前辈和中青年记者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省记协、市记协和西安日报社联合举办的马蛟龙《直面现实说新闻》作品座谈会。  我们举办这次作品座谈会,目的有三:一是营造一种氛围,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老新闻工作者的氛围;二是打造一个平台,就是业界资深人士和领导干部,讨论、交流、探讨新闻规律的平台;三是传递一个信息,即向全省新闻界发出重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新闻素养的呼
期刊
蛟龙是我大学时的同学,看到他写的书能产生这样的社会影响,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  书好,序言好。两篇序言都对这本书作了很高、很中肯的评价。该谈的话,序言全都谈了。没有多少新话可说,就谈几点读后的感想。  一、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敢讲真话,敢把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撕开来,让人们看到其中的丑恶。作者哪来这样的勇气和胆识?尹维祖同志在序言里讲的4点:敢讲真话的求实精神;针砭时弊的战斗精
期刊
在经历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侵袭之后,2009年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标志着这份创办了16年之久、发行量曾达10多万份的报纸走到了终点。这是迄今为止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该报创刊于1993年5月5日,前身为《中华新闻信息报》,上世纪90年代末改为现名。初期为周三刊,后改为周二刊,曾一度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  对于《中华新闻报》的停
期刊
本文设置汶川地震中陕西灾区发生新媒体通讯中断后的特定媒介环境为场景,以媒介环境中的陕西大学生的媒介行为为研究对象,提出假设命题——“当代大学生存在新媒体依赖”,并在论证此命题后,通过分析问卷还原突发事件中高校群体建立的新传播模式。  一、研究动机及方法  本文的假设背景——“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以美国学者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为理论依据,延伸至当今大学校园媒体环境提出的假设。该假设命题将通过问卷
期刊
广播夜话节目在全国许多电台都有开办,例如福建台的“大蓬夜话”,湖北台的“今夜不寂寞”,以及陕西台的“长安夜话”等,都很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也取得广泛的口碑和一定经济收益。不过,夜话节目在收获掌声和鲜花的同时,也遭遇发展的瓶颈,现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广播夜话节目的问题    1.从夜话节目本身来看   ①节目发展趋向同质化  夜话节目的“同”,主要集中表现在夜话的形态、内容层次和运营方式三个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