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意义感滋长,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zs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永远处在一个刷题的环境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不知从何时起,学习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开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滋生并蔓延,类似“读高中是为了考好大学,考好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的“教育价值说”已很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扰下,许多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家》杂志邀请相關专家进行了讨论。
  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惑,反映了儿童青少年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程红兵:这反映了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学习意义感的缺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做事都应该明确行为的意义。而今天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意义缺乏基本的认识,或者说,各种关于学习意义的假说中,没有一种能让他真心认同、相信并接受。而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建构起关于学习意义的有效认知。哲学家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显然,意义感让人更能忍受痛苦、克服困难,对我们产生引导和支撑作用。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几乎没有一点意义感,那即便是一点点痛苦,都会让他绝望。一个不知道学习意义的学生,将无法忍受学习所带来的痛苦、烦恼,会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更甚者会放弃学习。虽然表面上他还在学校、还在课堂,但学习已经不入其心、不入其脑,其学习效果可以想见。
  ◎杨雄: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惑,反映了当代儿童青少年生活的无力感,心理学上又叫“习得性无助”。一些孩子在经历失败的学习后,会形成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认知,继而会选择放弃努力。
  ◎肖晶:这种困惑在本质上是儿童青少年厌学的表现,属于厌学中的认知偏差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对学习的目标产生了动摇。这往往是基于两个前置事件或者问题——
  第一,可能是学习这件事让儿童青少年体验不好。他们因为学习而体验到了不快乐、委屈、焦虑、担忧等糟糕的情绪,或者糟糕的人际关系。这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冲击,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学习和学习过程的看法。
  第二,可能是儿童青少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遇到了困难。他们学不会,收不到好的结果与反馈,而自己通过努力又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以致问题持续存在。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往往会崩溃并产生怀疑:我为什么要学习?
  是什么造成了当今孩子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茫然感?
  ◎程红兵:任何事情都有外在的目的和意义,也有内在的目的和意义,学习同样如此。学习外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学习所能带来的其他价值,比如古话常说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天许多家长仍然摆脱不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只看重学习的外在意义,把学习可能带来(未必一定带来)的好处视为学习的唯一意义。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有份好工作,就有了人生的幸福——这就是这些家长的基本逻辑。更可怕的是,有些教师也是这个逻辑,并用这个逻辑去激励学生。这种忽视学习内在目的和意义,单纯从外在角度来阐述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说法,本来就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其逻辑推理过程也是很不严密的,这是把或然情况定义为必然现实。一旦这个说辞的某一个环节被现实否定(哪怕是被少数案例否定)或被学生拒绝认同,那么整个意义系统的说辞就会被学生全部推翻。这从概率上来说是非常高的,在现实中也常常出现。而这,正是导致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产生茫然感的重要原因。
  ◎程方平:学生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茫然感,是教育、社会一些僵化的制度和长久存在的问题在作祟。
  其一,人类的学习包括很多内容,我们本应该在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广泛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然而,教育却过早地局限了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孩子还不会观察就先识字了。所有字都来自概念,而概念又空洞、简略。在这种情形下,大多数孩子很难对学习产生鲜活的兴趣。而且,在高考指挥棒下,一切为了分数,学生不能在一个自然的过程中成长,一直被打“激素”——幼儿园要像小学那样,小学要像中学那样,中学要像大学那样。为了分数,我们放弃了太多东西。
  其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大约只有20%的学生能成为所谓的“成功者”,剩下的80%都是“失败者”。试想,一个分数始终在及格线以下、总在失败状态的孩子,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吗?能一直保持学习的意义感吗?
  其三,当前的社会导向和人才市场存在问题。“颜值经济”盛行,歌星、影星凭一张脸就可以暴富。而有些人读到博士,可能连房子都买不起,生活拮据。这样看来,“颜值”的效力似乎大过一切努力,学习跟以后的生活并没有直接关系。我想,很多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都会从大学毕业生、博士毕业生那里看到自己的未来。在学习中看不到希望、尝不到甜头,我们又怎能指望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呢?
  ◎杨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竞争加剧。无论中考、高考还是就业,年轻人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够适应高强度的竞争,大部分孩子最后都被淘汰了。孩子们看不到希望,自然也就找不到学习的意义。
  二是社会发展太快。人的大脑发育是很缓慢的,孩子的成长也是缓慢的过程,需要碰壁,需要不断面对问题并解答问题。但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太快了,一切都在压缩,不允许慢悠悠,也根本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要么行,要么不行,没有第二次机会。这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无力感——既然努力没用,干脆“躺平”。而且,快速发展的社会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而我们人的本性是追求稳定、追求安全,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孩子们根本无力把握。
  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放大了人们的焦虑。一方面,互联网算法、人工智能在反过来控制人类,人脑比不过电脑,焦虑滋生。另一方面,自从有了朋友圈,有的家长就开始花样晒自己“鸡娃”的过程、晒自家优秀的孩子,这使得原本很淡定的家长不淡定了,焦虑与日俱增。这样的压力必然传递到孩子们身上,家长过高地期望孩子、过早地开发孩子,让孩子们无所适从。   四是心理弹性教育缺位。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大多都更关注分数,忽视孩子心理教育,缺少对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现在的孩子“填坑力”很差,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批评、面对人际矛盾等。很多孩子在学习上遭遇挫折和失败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五是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导向出了问题。在高考的压力下,孩子们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刷题上,放弃了个人的兴趣和所有喜欢的东西,没有特长,没有爱好,不知道将来想做什么。另外,我们的教育充斥着竞争、考试、分数,而忽略了价值观引导和做人教育,以致孩子们没有信仰、没有信念,对于生活和未来没有奋斗目标。
  ◎肖晶:儿童青少年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迷茫,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原因——
  其一,学习反馈和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过程及投入不匹配。学习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努力的过程,一些孩子可能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无论成绩等显性反馈,还是学习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等隐性反馈,都与他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匹配。简单来说就是,儿童青少年在学习上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短时间看不到结果,过程中又不快乐,所以他们实在理解不了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学习。
  其二,儿童青少年没有树立远大的、高尚的学习目标。中国有句古话叫“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没有远大的、坚定的、高尚的学习目标,儿童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反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而如果能够形成“儿童青少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习是为了振兴中华”这样的社会教育文化,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他们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其三,没有设置好远期目标与近期任务之间的学习节奏与方法。学习需要有一个长远的、伟大的理想与目标,但回归到每一天的学习,都是各种具体的事情与任务。如果不能规划好每一个具体任务,不能设置好基于具体事情和任务的反馈与激励机制,不能形成“学生—环境—任务”之间互动共生的过程性教育生态,那么儿童青少年就很容易在过程中迷失自己。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程红兵: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让学生理解、认同学习的内在意义,或者说学习本身的意义。作为成人,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其中自有酸甜苦辣。抱着体验的态度去学习,学生就会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产生的情感都视为正常的人生历练,将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变成个人的宝贵财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与学生学习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传统的教学,不考虑知识、技能在现实世界中怎样自在地运用,往往为了明白易懂而醉心于单纯化、碎片化,教学中常常去背景化、去土壤化。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参与真实学习的机会,所学的都是僵死的、空中楼阁一般的知识、技能,而且不过是形式上习得而已,一遇现实世界就漏洞百出,最终导致学习意义感丧失。面向未来的学习应该是面向问题的真实学习,而真实的学习是与世界关联的复杂学习。学生学习就是学生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在互动中发现自己与世界的关联,在互动中认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在积极性。
  ◎杨雄:首先,要强调价值观教育。我认为,一个有信念的人是不会没有学习动力的。我们的教育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奋起而不是“躺平”。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调整我们的宣传方式,以鲜活、生动代替形式主义、喊口号,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最近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年轻人中引起的反响,就让我们看到了有血有肉的教育所能产生的强大力量。另外,互联网时代,孩子懂得的可能比老师和家长更多,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教已经没有意义,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
  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教育评价方式和“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教育一味强调分数、强调竞争力、强调专业,使得很多孩子成为“单向度的人”。我们要打破现有的评价方式和考试制度,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同时,全方位开展生涯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最后,要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孩子无力感背后,是教育治理问题。这不是教育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是很复杂的,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民间力量、志愿者、家长、教师等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有运动的场所、宣泄的空间、倾诉的对象等。
  ◎程方平:学习动力应该是在一个比较自然宽松、看得到希望的过程或者环境中产生的。
  首先,学校应该扎扎实实地做好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我想,一个想做大事成大业,或者从心而发有道德追求的人,是不会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的。现在的关键是,学校要避免空洞的德育,拒绝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从“唱高调”等不良作风中走出来,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先要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我相信,一个爱自己专业、在自己的专业里如鱼得水的教师,一定也可以让学生爱上学习。另外,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思想和工具、方法去“对症下药”。在纠正孩子的问题时,教师其实就像医生,是一个做整体诊断和调理的责任人。
  最后,要变革教育的评价导向和社会的用人导向。我们不能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是只有考高分的才是好学生,我们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和职称来评价教师,而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实现教育的多元化。
  总而言之,只要找到症结所在,把准方向,认真对待,人性化地去调整,我觉得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肖晶: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专注、积极而不迷茫呢?我提供一个基本思考的框架——
  其一,掌握并遵循学习的科学规律,做好配合与支持工作。学习的本质是大脑建构的过程,儿童青少年需要解构学习任务输入大脑,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加工与存储,需要用的时候再进行内容的输出。在孩子输入、加工与输出过程中,家长与教师需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教育内容要清晰,任务要明确,逻辑要结构化,切忌杂乱无章。家长与教师要了解孩子的现状和学习的特征,从而提供精准的教育帮助。第二,在学习输入、加工与输出的各个环节要减少损耗,减少混杂信息。家长与教师要去总结学习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孩子学习内容的偏差与损耗,哪些因素容易掺杂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人、事或者任务,导致孩子学习的效率和体验感下降,从而去避免。
  其二,让学习与快乐的事情、温暖的人相联系。从本质上来讲,学习是很辛苦的,人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主动去思考,还得反复、持续练习,才有可能有收获。而如果能将辛苦的学习跟快乐的事情、温暖的人际关系长期绑定在一起,那么学习也将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强调学习的周边任务要快乐、要积极向上的原因。在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处理学习衍生的各种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这些都会极大影响学习体验,最终影响孩子成长。
  其三,对孩子的每一次努力学习,都要给予积极、及时的反馈。这一点很多家长与教师都忽略了。我们不要只以重要考试作为反馈周期,而要让反馈常态化。原则上来说,对于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都要有积极、及时的反馈——他人的反馈是儿童青少年在社会互动中慢慢形成“我是谁”“我怎么样”等自我认知的重要因素。所以,家长、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与表扬,要积极发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反馈。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小学生而言,由于其知识积累不充分、经验不足、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如何安排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引导上。  一、如何安排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高频词,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那么,就基础教育而言,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创新发展。《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
期刊
回望这些年来中国教育的进步,着墨最多的当是“均衡”二字。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中国的义务教育正从“基本均衡”大步走向“优质均衡”。  笔者在乡村走访中,见识了另一种更为迅疾也更为恢弘的“均衡化”景观:“农村教育城镇化”——  小学从村庄向乡镇集中。远近不同,都是早出晚归,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最难熬的是隆冬时节,顶着清晨刺骨的寒风,家长们纷纷骑上自行车、摩托车
期刊
当前,中职招生比较困难,竞争激烈,面对复杂的形势,企业对生产型、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中职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满意?这就需要一种崭新的教育质量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现在质量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以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和满意度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即:教育必须“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
期刊
某地一学校营建书香校园,校长在教学楼的楼道、大厅置了一些开放式书架,把长期锁在图书室里的书搬了出来,让学生们有时间就翻翻、读读。结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对此大加指责,认为不应该把书搬出来,并质问校长:这些书弄烂了怎么办?搞丢了谁负责?  这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常务学术委员汤勇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分享的一个故事。笔者读到时,既觉讽刺,又感悲愤。不由想起一校长对当下教育的评价——“套路多于思路”。仔细一
期刊
最近几年“饭圈”成了热点话题,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中小学校园,然而非理性的“饭圈”文化一时间成了“怪圈”,对正在形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在班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清“饭圈”,走出“怪圈”。  开展学科活动,用学科魅力吸引学生。班主任在取得各科教师支持的前提下,成立以课代表为主要成员的“寻找学科魅力”活动小组,配合各学科教师开展好課
期刊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地球”等宣传口号。从本质上讲,这是环境意识的体现,提醒我们要做出对生存环境无害的经济选择。当人们选择“绿色”的时候,就是在实践环境意识。  从人类诞生开始,人与环境就存在着对立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后果。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经从局部的、小范围的问题发展成地区性的、全球性的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广泛
期刊
因追星而衍生出的青少年行为和思想问题屡见不鲜,群体的盲从与撕裂、言语和行为攻击、超出能力的非理性应援和消费……不良“饭圈”文化误导和腐蚀着青少年的“三观”,也给班主任管理出了一道难题。面对班级里狂热的“追星族”,班主任该如何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呢?  去年我带的班里,有一个“不讨喜”的男生,总是蜷缩在角落,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表现都不算好。有一天上课时,我走到他的座位前,发现他的文
期刊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兴国”和“强师”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推进。其中专门提到: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是新时代党
期刊
生涯规划,指个人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审慎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趋势,根据自己的职业向往,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早期的职业指导是为应对经济危机下青年失业问题而产生的,后来在美国衍生出生涯教育构想,被设想成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我国,生涯规划更多是在大学阶段开展,用以帮助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更好地选择职业。随着新课程、新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