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广东省广府人保护的文化遗产与传承了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深圳(老宝安县)保护了独特的广府式古建筑文化遗产可充分说明深圳并非是缺少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沙漠”,其独特的古建筑文化风格与人文文化内涵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延伸。各地传承保护了多元的文化遗产,从中可透视出广府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广府建筑文化与民间习俗作为双遗产保护,它的保护得到政府与群众的大力支持,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去发掘保护、传承、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广府式建筑风格 宗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一、广府人历史渊源与深圳土著广府人的根
广府人历史渊源
1、广府人是汉族之下的一个民系。以雅语为母语,有着自己独特文化、风俗,说古代汉语语言,拥有特色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广义的广府民系则包括全广东甚至所有地区的粤语族群(世代以粤语为母语的族群)。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经考证,现今的肇庆市封开县是“广府首府”,亦是“广府文化”发祥地。 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今封开、梧州),统领南方9郡400年之久,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广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广府人在汉代主要“汉越杂处”,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2、深圳土著广府人的根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故广府民系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较强。而历史上的宝安县(包括香港)属于广州府,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县治一直在南头镇(今南山区)。自古以来,广府白话就是宝安县的主流语言,而宝安县城南头镇的居民都是讲广府白话,宝安县(包括香港)土著居民以讲粤语围头话为主。1957年以前,宝安县的广府人占居民的绝大多数。排除1979年成立深圳市后的新移民,原深圳(宝安县)土著居民约30万人,深圳本土的历史文化主要由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两大板块组成。广府人主要集中在深圳南部与西部的南山区和宝安区、光明新区,罗湖区、福田区及香港华侨等,广府人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以及新中国改革开放,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如今的广府深圳人传承先祖敢创敢拼,能屈能伸的精神风格,现在深圳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是历史宝安县的发展和延续,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升华,纵观世界文化名城,无不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尤其是历史文化较浅薄的国家与地区,更是“物以稀为贵”珍之宝之。经专家多年研究,证实深圳并非是缺少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沙漠”。历史和考古资料表明,深圳不仅有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发史,1700年的东官郡设置的城市史,600年的南头古城和大鹏所城建立的城堡史,更有宋、元以后的广府人开发深圳西部与南部,明清以来客家人开发深圳东部,创造出移民建设深圳的辉煌西部、明清以来客家人开发深圳东部,创造出移民建设深圳的辉煌历史,他们是现代深圳移民文化的先驱,其英雄业绩和文化积淀值得我们重视和自豪。
二、广府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
广府人其古建筑文化风格独特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
1、其古建筑不但有中原文化建设的富丽堂皇、建筑的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布局主次分明,依山而建,以宗建居,更传承了岭南建筑文化的和谐协调、天地合一体、中西合璧的融合,更注重地域文化的结合。
广府人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清代以后多用青砖,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古民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
2、从以下围村、民居建筑、宗祠、家塾等几方面的建筑风格可充分体现广府人的文化内涵:
围村及民居建筑风格布局和谐协调、合理布局、主次分明、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交融之风格。据第三次全国普查调查资料考证,深圳、香港地区的祠堂建筑、家塾从明末到清初时期的建筑以红砂岩石做柱、地面、墙群,清代光绪年间多数采有花岗岩石,由于深圳靠近海洋,所以祠堂的房屋的正脊一般是“船型”脊。同族系祖先曾有做官的,在修建时其硬山墙都为“官帽式”,门厅内外壁画描绘有“官像”或仕大夫等人物绘画。而广府文化区域所建筑的围村内,民居以单门独户的单元房为多,俗称“斗廊式”或“大头齐”。明清时期沿海地带比较动乱,广府式围村四周筑砌围墙,在村内或村四角还要修筑碉楼。是比较典型的广府式围村,民居房屋多用清砖垒砌,围村前无月池和禾坪,四角无角楼,围墙内是以巷道隔成若干,每一横排又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一般为二进一开间(天井)布局,罩式大门,天井的一侧或两侧有廊房。正房一般为三开间的一层或二层,底层明间一般一隔为二,前为客室,后为卧室或供奉祖神灵位之用。广府式祠堂建筑皆为单独建筑,多为三开间二进或三进布局,其重要特征是大门口置有抱鼓石和台(客家祠堂无此设置)。历来广府式建筑的布局及分布都讲究,不同身份的人所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格局也有所区别。深圳的祠堂建筑,一般是清水外墙,以木雕梁架结构为主,民居的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砌墙材料有三合土、蚝壳、砖、石等,因受到南方湿热天气与地理环境影响,民居砌墙多采用“金包银”或“银包金”砌墙,“ 金包银”俗称青砖内墙上砒上一层金黄色三合土坯泥,“银包金”俗称内墙用金黄色三合土层夯实再用青砖外墙垒筑加固。个别民居采用“金包银再包金”,砌法类同,这一般是大户人家的做法,从这布局、选材、建筑特征等方方面面细节上可说明广府人崇尚安居乐业的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宗祠、家塾等代表建筑不但是广府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缩影,其文化传承了中原建设文化的富丽堂皇、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建设特色。
4、宗祠不仅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更是血缘崇拜的圣堂,是家族、宗族凝聚力的象征,是家族兴衰的标志。
如,深圳的广府民系主要姓氏是当地的始迁祖,少部分是由东莞、香港等地迁来。因此,历史悠久,形成自己血缘宗族网络,其风俗文化以及建筑都有共同的特点,其广府民系的文化传承宗祠从族人兴建的是乡土建筑中,是最为传统的建筑,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宗族、宗祠的宗演化出来的。如南宋迁来宝安沙井的陈朝举房,已发展到数十条村庄。而他们所建的宗祠,虽然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时代参差,但总的情况还是大同小异,有其不同的种类和发展轨迹。而宗祠和公祠作为广府式祠堂建筑的一种形式,它们之间有关联也有区别,宗祠表示同姓族系的总祠堂,而公祠是以纪念某一祖先及同族系的分支。另外,祭祀名人贤士的建筑通常称之为“祠”,是为供奉祭祀本族或本县乡的贤士的而修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其平面布局与宗祠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除了所供奉祭祀的对象不同之外,其建筑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属于同类建筑。对于名人的祭祀,既为纪念歌颂名人的功德,也是教育子孙乡民的好地方,当然,这也是宣扬家族声誉,提高家族地位的好方式。祠堂不仅作为广府人同一族房公共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本族身份地位的象征,还可以作为供奉祖先、祭祀祖先与教育子孙的场所。兴旺的家族或宗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千百年来,深圳的广府建筑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强盛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祭祀建筑。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
5、建筑布局还体现出敬祖睦宗、重教崇文、讲究风水的习俗。
第一是敬祖睦宗。他们以敬祖睦宗作为维系整个宗族团结的精神。其建筑布局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在中轴上必然建筑有二进或三进的堂屋,且在后堂(又称祖公堂)设有神龛,陈放祖先的神牌以供子孙们于四时节日和婚丧嫁娶时隆重祭祀,顶礼膜拜,以示祖先的崇高地位。第二是重教崇文。在祖堂上一般有“恩贡”、“进士”,等各种功名牌匾,或上级嘉奖的牌匾,光宗耀祖,激励后人,或上“德仁堂”、“义德堂”等以此昭示、警示后人努力读书,宽厚待人。第三是讲究风水。广府人民修建祠堂时十分讲究地理位置和风水。一般大祠堂都建在村口或重要的地方。兴建祠堂时一定要请风水先生进行地理位置勘察,选择地点和开门方位,讲究龙脉走向,阴阳合一和天圆地方,在祠堂大门前一般要栽种大榕树,祠堂座立方向要面向太阳,以山做龙脉,以水蓄为财,有佛光普照,有榕树为伴。第四是建筑整体布局讲究中轴对称,主要表现在堂屋一定要坐落在中轴线上,后堂为“祖公堂”,横房布置在两侧并且左右对称,中间以天井相隔,祠堂内外必有一水。从祠堂的建筑风格来看,深圳这一带的广府式祠堂建筑从设计、构造、建筑,到雕工就可以看出祠堂建筑的主次层次分明,用工用料十分讲究,反映出广府式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倒如,深圳松岗街道燕川村的“陈氏宗祠”,一般的祠堂是由门厅、天井、廊房、中堂、后堂等几部分所组成。规模小的祠堂很少带有后枕楼。而“陈氏宗祠”不仅带有后枕楼,还带有左右横房,其结构是: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四廊房两横房带后枕楼。这种建筑结构布局在深圳市的其它地方很少见到,从整个建筑风格来,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高尚品格以及多元文化的结晶;宗祠的室内外用料上和各种装饰风格说明民间大师技艺精湛,社会广纳天下精英人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广府式祠堂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形式华丽、装饰精美高雅,布局形式多样化。所以,广府式祠堂建筑不仅是一个宗族荣誉与势力的象征,还可以作为崇文祭祀、教育后代、兴办红白喜事的重要场所,它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与文化荟萃的殿堂。还具有代表性祠堂有松岗东方文氏大宗祠、沙井街道新桥村曾氏大宗祠与壆岗村陈氏大宗祠、辛养村陈氏大宗祠,万丰村潘氏宗祠、龙华清湖村的廖氏宗祠、公明合水口的麦氏大宗祠、东塘村曾氏大宗祠、合水口村麦氏大宗祠、新安街道上合村黄氏宗祠、光明新区径口村黄氏大宗祠等(因篇幅所限不在此一一列举)。
6、从多样的建筑风格可体现深圳广府文化的多元化与具有丰富与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宗祠的建筑布局到建筑结构、选料、装饰等几方面构造充分体现了深圳本土广府人深层的文化品味与独特的文化内涵。下面从宗祠建筑布局结构、选料、装饰来阐晰广府建筑的独特魅力:
第一,广府宗祠的平面布局和立面与装饰特色代表了这个家族的门面,是最重要和最显要的地方。
(1)宗祠的墙体以三合土墙、砖墙为主,而蚝殻墙侧少见,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村江氏大宗祠的墙体是蚝殻垒的,该村因地处珠江口,是产蚝之地,村内有多座宗祠是蚝殻垒墙的,原松岗碧头村的老围村内民居用蚝殻垒墙,这是深圳很有特色的建筑之风俗。宗祠的正墙,是宗祠墙体用工最多的地方。这与广府民系地处珠江出海口,祖国南大门的地理环境有关,对外交流、贸易较多,非常注重门面的装饰。正墙是大门所在,从大门的门枕石、门框、门柱、门匾、对联到门墙,门上的壁画装饰,均非常讲究。墙上多施壁画。再配以檐雕、琉璃剪边与多样的正脊垂脊,就形成广府宗祠华丽而又壮观的正立面。广府人重门面、重入门的心态表露无遗,宗祠侧面的山墙,广府人也很重视。有人字墙、锅耳墙等。山墙上的装饰也是多样化的,也是展示广府灰塑艺术较多的地方。其次,宗祠的柱、柱础与木构梁架
(2)[1]“宗祠的立柱,在台基上承担着屋顶的承重,有“墙倒屋不塌”之妙,石础是宗祠重要的时代标志之一;柱础,成了广府宗祠重要的一种石雕工艺;宗祠的木构梁架也是鉴定宗祠的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再次,梁架的式样,以梁穿柱式为主,这种式样在深圳普遍使用。这种梁架结构,形成于明清时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非常适合岭南气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是“在北方各式建筑的叠梁式中融会了南方穿斗式的手法。既有柱上架梁,梁头承托桁条的叠梁式做法;也有柱头直接承桁,以及插拱出挑承檐桁等做法,带有古代南方穿斗式的遗风。”深圳使用梁架主要有梁穿柱式和抬梁式,宗祠极小是两种式样同时使用。南山区的郑氏宗祠,就是两种式样同时使用的宗祠。其梁架前堂、中堂为抬梁式,后堂为梁穿柱式。 抬梁式,广府宗祠较多使用。其后,宗祠的瓦面与屋脊。” (3)宗祠瓦面,明代以来,主要是以辘筒瓦为主,素面勾头与滴水,清代至道光以来见有緑琉璃勾头与滴水,民国以来见有琉璃瓦屋面。
从造型分,有平脊、凸脊、船脊,博古脊(方骨)、镂空脊之分。一般前堂屋脊多见博古脊,其次是船脊。后堂屋脊多见船脊,其次是博古脊和平脊,而凸脊、镂空脊较少见。垂脊也见有飞脊、博古脊,或飞脊、博古脊同时使用。垂脊前有的装有陶狮,或釉陶狮。正脊之上有的装有一对灰塑鳌鱼或釉陶鳌鱼。鳌鱼为龙头鱼身,作喷吐水状,是水怪,是人们驱辟宗祠火灾的美好愿望。夸张的脊饰是广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
(4)宗祠的艺术装饰是所有乡土建筑中,最为丰富的、多样的,这和宗祠在乡土建筑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
宗祠的艺术装饰,体现了乡土的民间传统、民间艺术习俗。从表现手法来说,它是多样的。其艺术装饰组合有石雕、木雕、壁画、灰塑、陶塑、砖雕等。宗祠外的艺术装饰,从造型、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十分讲究,一般是以灰塑为主调,辅以石雕、木雕、砖雕、陶塑等。以陶瓷为主调的较少见。这也是时代的产物,清代晚期以前,是以灰塑为主调的,清代晚期以后才出现以陶塑为主调的艺术装饰,如深圳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的陈氏宗祠的陶塑屋脊。
木雕显示岭南木雕的神韵与雅趣,造型生动洒脱、古朴典雅。石雕构件,很多带有寓意,非常绝妙。如钱眼形泄水口,隐含了财源汇聚、近在眼前之意,希望族人发财致富。匾额的题记和部分石雕图案与造型是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 壁画大都带花边,书法与绘画相间。大门后墙上用“指日高升”图居多,大门上多作门神彩画。灰塑是宗祠内最具传统工艺的装饰之一。灰塑的特色,以传统吉祥图案居多,是地方师徒承传的手工艺。有的宗祠门匾也用灰塑而成。深圳广府宗祠的艺术装饰,其表现的图案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从风土民情、祥禽瑞兽类、花草果木、器物、宝物类、题字、吉祥文字类等艺术装饰图案反映了广府民系的地方传统文化和风土民情,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如意、美满、长寿、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尤其是采用几何纹类,变形龙纹艺术装饰,这在广府宗祠与民居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因古代龙纹是帝王专用的纹饰,平民百姓是不能乱用的。所以百姓发明一种变形龙纹来代替,这就是变形草龙纹和变形夔龙纹。因此,丰富多样的装饰组合是广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广府宗祠历史悠久、结构多变、艺术丰富,由宗祠的建筑风格奠定了宗祠具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习俗与独特的祭祀文化。
广府宗祠祭祀文化内容多样丰富,传承文化渊远流长。
1、其宗祠祖堂都会将郡望立在神龛上的主牌上,或写在祠堂的对联上。而堂号会请名人或书法家题写,制成木匾挂在神龛上,或悬挂在中堂的屏风门上。匾额,有襄嵌在大门、仪门、牌坊上的。也有悬于中堂、梁上、墙上、神龛上的。
2、宗祠的祭祖活动,作为乡土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宗祠里有许多值得承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2],“冬至祭祖,每年冬至日是统一举行宗行礼祭祖的重大日子,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在宗祠内还要举行祭拜仪式,颂扬祖德宗功 。冬至祭祖,也是整个国家百姓的礼仪。广府人则特别重视,常说:‘冬至大过年’,这体现中华民族的孝道。宗祠的春、秋二祭、元宵节祭祖(亦称灯节、上元诞)”。今深圳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元宵节祭祖。目前,祭祖活动完整地保留了广府人祭祖活动的传统仪式。又如,端午节祭祖及民间民俗活动,例如,“松岗赛龙舟”的民间习俗文化近年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独特的民间文化不仅传承了千年的民间传统文化,经考证,深圳(含港澳地区)端午节祭祖文化与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文化还蕴含了对文天祥民族英雄的敬仰与学习文氏先祖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爱国爱家的拼博精神。
3、因祠堂而建村、玲珑通透建设布局、重门面与外现、典型的梁穿柱式梁架、以自然柔和的色调为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祠而村,广府同姓聚落,较客家同姓聚落,历史要早,不少广府大姓开村于宋代,稍迟的也是元明时期,由于广府民系祠堂是专门选择吉地而建的。后因人口繁衍,在宗祠周围也建起了民居,形成了祠堂村。玲珑通透布局这与岭南沿海地区多雨湿热,常有台风的气候环境有关,建筑需有防风、散热、避雨的功能。重门面与外观。这和珠江口连接外洋、祖国南大门的地理环境有关,这有利于对外交流,也影响到宗祠的造型。
4、作为乡土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宗祠里还有许多值得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蕴含了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近年来,宗祠及宗祖传承的民间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保护,如深圳下沙祭祖习俗、元宵开丁节、国家级非遗名录“松岗七星狮舞”,端午节松岗赛龙舟民间习俗等多项非遗名录直接、间接与宗祠衍生文化的紧密相连,宗祠是乡村间姓氏宗族最为重要的历史建筑,是安放祖灵的所在地,是族人最崇敬的地方,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也是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最思念的地方之一,也是他们寻根的目的地之一。宗祠是一座历史悠久、道德常存、艺术荟萃的人文殿堂。因此宗祠是乡土建筑的代表与杰作。也是欢迎友人、嘉宾的地方。宗祠是乡村间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方,对宗族文化承传、发扬光大有重要作用。宗祠是座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于一堂的宗族文化殿堂。近十年来,各地完整地传承保护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中可透视出广府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可见宗祠的价值与作用不可忽视,近年来,广府建筑文化与民间习俗作为双遗产保护,它的保护得到政府与群众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我们年青一辈的文物工作者去发掘保护、传承、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张镇洪.岭南考古论文集(1).邓炳权.岭南建筑的发展阶段与特色.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
[2]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作者简介:陈淑媚(1979年-),女,本科,文物博物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古建筑、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学专业。从事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博物馆管理工作近13年,个人发表获奖文章有:《谈广府式祠堂建筑文化的风格》、《天鹅山上的禾花妈的传说》、《燕川村的保护神—石狗公》、《燕川爱燕子,燕子喜燕川》、《燕川的来历》、《松岗的广府式围屋》、《松岗赛龙舟文化》、《传统七星狮文化》等。主要参与编写出版书有:《松岗文化遗产录》《松岗文物志》等,独立编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松岗七星狮舞教学教材》一书等,发表文博学术、专题报告与文物调查报告共360篇。
现在深圳市宝安区文物管理所,从事文物博专业技术人员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单位文物征集与文物管理职务。
[关键词]广府式建筑风格 宗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一、广府人历史渊源与深圳土著广府人的根
广府人历史渊源
1、广府人是汉族之下的一个民系。以雅语为母语,有着自己独特文化、风俗,说古代汉语语言,拥有特色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广义的广府民系则包括全广东甚至所有地区的粤语族群(世代以粤语为母语的族群)。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经考证,现今的肇庆市封开县是“广府首府”,亦是“广府文化”发祥地。 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今封开、梧州),统领南方9郡400年之久,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广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广府人在汉代主要“汉越杂处”,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2、深圳土著广府人的根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故广府民系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较强。而历史上的宝安县(包括香港)属于广州府,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县治一直在南头镇(今南山区)。自古以来,广府白话就是宝安县的主流语言,而宝安县城南头镇的居民都是讲广府白话,宝安县(包括香港)土著居民以讲粤语围头话为主。1957年以前,宝安县的广府人占居民的绝大多数。排除1979年成立深圳市后的新移民,原深圳(宝安县)土著居民约30万人,深圳本土的历史文化主要由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两大板块组成。广府人主要集中在深圳南部与西部的南山区和宝安区、光明新区,罗湖区、福田区及香港华侨等,广府人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以及新中国改革开放,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如今的广府深圳人传承先祖敢创敢拼,能屈能伸的精神风格,现在深圳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是历史宝安县的发展和延续,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升华,纵观世界文化名城,无不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尤其是历史文化较浅薄的国家与地区,更是“物以稀为贵”珍之宝之。经专家多年研究,证实深圳并非是缺少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沙漠”。历史和考古资料表明,深圳不仅有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发史,1700年的东官郡设置的城市史,600年的南头古城和大鹏所城建立的城堡史,更有宋、元以后的广府人开发深圳西部与南部,明清以来客家人开发深圳东部,创造出移民建设深圳的辉煌西部、明清以来客家人开发深圳东部,创造出移民建设深圳的辉煌历史,他们是现代深圳移民文化的先驱,其英雄业绩和文化积淀值得我们重视和自豪。
二、广府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
广府人其古建筑文化风格独特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
1、其古建筑不但有中原文化建设的富丽堂皇、建筑的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布局主次分明,依山而建,以宗建居,更传承了岭南建筑文化的和谐协调、天地合一体、中西合璧的融合,更注重地域文化的结合。
广府人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清代以后多用青砖,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古民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
2、从以下围村、民居建筑、宗祠、家塾等几方面的建筑风格可充分体现广府人的文化内涵:
围村及民居建筑风格布局和谐协调、合理布局、主次分明、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交融之风格。据第三次全国普查调查资料考证,深圳、香港地区的祠堂建筑、家塾从明末到清初时期的建筑以红砂岩石做柱、地面、墙群,清代光绪年间多数采有花岗岩石,由于深圳靠近海洋,所以祠堂的房屋的正脊一般是“船型”脊。同族系祖先曾有做官的,在修建时其硬山墙都为“官帽式”,门厅内外壁画描绘有“官像”或仕大夫等人物绘画。而广府文化区域所建筑的围村内,民居以单门独户的单元房为多,俗称“斗廊式”或“大头齐”。明清时期沿海地带比较动乱,广府式围村四周筑砌围墙,在村内或村四角还要修筑碉楼。是比较典型的广府式围村,民居房屋多用清砖垒砌,围村前无月池和禾坪,四角无角楼,围墙内是以巷道隔成若干,每一横排又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一般为二进一开间(天井)布局,罩式大门,天井的一侧或两侧有廊房。正房一般为三开间的一层或二层,底层明间一般一隔为二,前为客室,后为卧室或供奉祖神灵位之用。广府式祠堂建筑皆为单独建筑,多为三开间二进或三进布局,其重要特征是大门口置有抱鼓石和台(客家祠堂无此设置)。历来广府式建筑的布局及分布都讲究,不同身份的人所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格局也有所区别。深圳的祠堂建筑,一般是清水外墙,以木雕梁架结构为主,民居的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砌墙材料有三合土、蚝壳、砖、石等,因受到南方湿热天气与地理环境影响,民居砌墙多采用“金包银”或“银包金”砌墙,“ 金包银”俗称青砖内墙上砒上一层金黄色三合土坯泥,“银包金”俗称内墙用金黄色三合土层夯实再用青砖外墙垒筑加固。个别民居采用“金包银再包金”,砌法类同,这一般是大户人家的做法,从这布局、选材、建筑特征等方方面面细节上可说明广府人崇尚安居乐业的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宗祠、家塾等代表建筑不但是广府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缩影,其文化传承了中原建设文化的富丽堂皇、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建设特色。
4、宗祠不仅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更是血缘崇拜的圣堂,是家族、宗族凝聚力的象征,是家族兴衰的标志。
如,深圳的广府民系主要姓氏是当地的始迁祖,少部分是由东莞、香港等地迁来。因此,历史悠久,形成自己血缘宗族网络,其风俗文化以及建筑都有共同的特点,其广府民系的文化传承宗祠从族人兴建的是乡土建筑中,是最为传统的建筑,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宗族、宗祠的宗演化出来的。如南宋迁来宝安沙井的陈朝举房,已发展到数十条村庄。而他们所建的宗祠,虽然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时代参差,但总的情况还是大同小异,有其不同的种类和发展轨迹。而宗祠和公祠作为广府式祠堂建筑的一种形式,它们之间有关联也有区别,宗祠表示同姓族系的总祠堂,而公祠是以纪念某一祖先及同族系的分支。另外,祭祀名人贤士的建筑通常称之为“祠”,是为供奉祭祀本族或本县乡的贤士的而修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其平面布局与宗祠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除了所供奉祭祀的对象不同之外,其建筑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属于同类建筑。对于名人的祭祀,既为纪念歌颂名人的功德,也是教育子孙乡民的好地方,当然,这也是宣扬家族声誉,提高家族地位的好方式。祠堂不仅作为广府人同一族房公共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本族身份地位的象征,还可以作为供奉祖先、祭祀祖先与教育子孙的场所。兴旺的家族或宗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千百年来,深圳的广府建筑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强盛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祭祀建筑。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
5、建筑布局还体现出敬祖睦宗、重教崇文、讲究风水的习俗。
第一是敬祖睦宗。他们以敬祖睦宗作为维系整个宗族团结的精神。其建筑布局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在中轴上必然建筑有二进或三进的堂屋,且在后堂(又称祖公堂)设有神龛,陈放祖先的神牌以供子孙们于四时节日和婚丧嫁娶时隆重祭祀,顶礼膜拜,以示祖先的崇高地位。第二是重教崇文。在祖堂上一般有“恩贡”、“进士”,等各种功名牌匾,或上级嘉奖的牌匾,光宗耀祖,激励后人,或上“德仁堂”、“义德堂”等以此昭示、警示后人努力读书,宽厚待人。第三是讲究风水。广府人民修建祠堂时十分讲究地理位置和风水。一般大祠堂都建在村口或重要的地方。兴建祠堂时一定要请风水先生进行地理位置勘察,选择地点和开门方位,讲究龙脉走向,阴阳合一和天圆地方,在祠堂大门前一般要栽种大榕树,祠堂座立方向要面向太阳,以山做龙脉,以水蓄为财,有佛光普照,有榕树为伴。第四是建筑整体布局讲究中轴对称,主要表现在堂屋一定要坐落在中轴线上,后堂为“祖公堂”,横房布置在两侧并且左右对称,中间以天井相隔,祠堂内外必有一水。从祠堂的建筑风格来看,深圳这一带的广府式祠堂建筑从设计、构造、建筑,到雕工就可以看出祠堂建筑的主次层次分明,用工用料十分讲究,反映出广府式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倒如,深圳松岗街道燕川村的“陈氏宗祠”,一般的祠堂是由门厅、天井、廊房、中堂、后堂等几部分所组成。规模小的祠堂很少带有后枕楼。而“陈氏宗祠”不仅带有后枕楼,还带有左右横房,其结构是: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四廊房两横房带后枕楼。这种建筑结构布局在深圳市的其它地方很少见到,从整个建筑风格来,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高尚品格以及多元文化的结晶;宗祠的室内外用料上和各种装饰风格说明民间大师技艺精湛,社会广纳天下精英人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广府式祠堂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形式华丽、装饰精美高雅,布局形式多样化。所以,广府式祠堂建筑不仅是一个宗族荣誉与势力的象征,还可以作为崇文祭祀、教育后代、兴办红白喜事的重要场所,它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与文化荟萃的殿堂。还具有代表性祠堂有松岗东方文氏大宗祠、沙井街道新桥村曾氏大宗祠与壆岗村陈氏大宗祠、辛养村陈氏大宗祠,万丰村潘氏宗祠、龙华清湖村的廖氏宗祠、公明合水口的麦氏大宗祠、东塘村曾氏大宗祠、合水口村麦氏大宗祠、新安街道上合村黄氏宗祠、光明新区径口村黄氏大宗祠等(因篇幅所限不在此一一列举)。
6、从多样的建筑风格可体现深圳广府文化的多元化与具有丰富与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宗祠的建筑布局到建筑结构、选料、装饰等几方面构造充分体现了深圳本土广府人深层的文化品味与独特的文化内涵。下面从宗祠建筑布局结构、选料、装饰来阐晰广府建筑的独特魅力:
第一,广府宗祠的平面布局和立面与装饰特色代表了这个家族的门面,是最重要和最显要的地方。
(1)宗祠的墙体以三合土墙、砖墙为主,而蚝殻墙侧少见,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村江氏大宗祠的墙体是蚝殻垒的,该村因地处珠江口,是产蚝之地,村内有多座宗祠是蚝殻垒墙的,原松岗碧头村的老围村内民居用蚝殻垒墙,这是深圳很有特色的建筑之风俗。宗祠的正墙,是宗祠墙体用工最多的地方。这与广府民系地处珠江出海口,祖国南大门的地理环境有关,对外交流、贸易较多,非常注重门面的装饰。正墙是大门所在,从大门的门枕石、门框、门柱、门匾、对联到门墙,门上的壁画装饰,均非常讲究。墙上多施壁画。再配以檐雕、琉璃剪边与多样的正脊垂脊,就形成广府宗祠华丽而又壮观的正立面。广府人重门面、重入门的心态表露无遗,宗祠侧面的山墙,广府人也很重视。有人字墙、锅耳墙等。山墙上的装饰也是多样化的,也是展示广府灰塑艺术较多的地方。其次,宗祠的柱、柱础与木构梁架
(2)[1]“宗祠的立柱,在台基上承担着屋顶的承重,有“墙倒屋不塌”之妙,石础是宗祠重要的时代标志之一;柱础,成了广府宗祠重要的一种石雕工艺;宗祠的木构梁架也是鉴定宗祠的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再次,梁架的式样,以梁穿柱式为主,这种式样在深圳普遍使用。这种梁架结构,形成于明清时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非常适合岭南气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是“在北方各式建筑的叠梁式中融会了南方穿斗式的手法。既有柱上架梁,梁头承托桁条的叠梁式做法;也有柱头直接承桁,以及插拱出挑承檐桁等做法,带有古代南方穿斗式的遗风。”深圳使用梁架主要有梁穿柱式和抬梁式,宗祠极小是两种式样同时使用。南山区的郑氏宗祠,就是两种式样同时使用的宗祠。其梁架前堂、中堂为抬梁式,后堂为梁穿柱式。 抬梁式,广府宗祠较多使用。其后,宗祠的瓦面与屋脊。” (3)宗祠瓦面,明代以来,主要是以辘筒瓦为主,素面勾头与滴水,清代至道光以来见有緑琉璃勾头与滴水,民国以来见有琉璃瓦屋面。
从造型分,有平脊、凸脊、船脊,博古脊(方骨)、镂空脊之分。一般前堂屋脊多见博古脊,其次是船脊。后堂屋脊多见船脊,其次是博古脊和平脊,而凸脊、镂空脊较少见。垂脊也见有飞脊、博古脊,或飞脊、博古脊同时使用。垂脊前有的装有陶狮,或釉陶狮。正脊之上有的装有一对灰塑鳌鱼或釉陶鳌鱼。鳌鱼为龙头鱼身,作喷吐水状,是水怪,是人们驱辟宗祠火灾的美好愿望。夸张的脊饰是广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
(4)宗祠的艺术装饰是所有乡土建筑中,最为丰富的、多样的,这和宗祠在乡土建筑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
宗祠的艺术装饰,体现了乡土的民间传统、民间艺术习俗。从表现手法来说,它是多样的。其艺术装饰组合有石雕、木雕、壁画、灰塑、陶塑、砖雕等。宗祠外的艺术装饰,从造型、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十分讲究,一般是以灰塑为主调,辅以石雕、木雕、砖雕、陶塑等。以陶瓷为主调的较少见。这也是时代的产物,清代晚期以前,是以灰塑为主调的,清代晚期以后才出现以陶塑为主调的艺术装饰,如深圳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的陈氏宗祠的陶塑屋脊。
木雕显示岭南木雕的神韵与雅趣,造型生动洒脱、古朴典雅。石雕构件,很多带有寓意,非常绝妙。如钱眼形泄水口,隐含了财源汇聚、近在眼前之意,希望族人发财致富。匾额的题记和部分石雕图案与造型是宗祠始建年代、重修年代的重要参照物之一。 壁画大都带花边,书法与绘画相间。大门后墙上用“指日高升”图居多,大门上多作门神彩画。灰塑是宗祠内最具传统工艺的装饰之一。灰塑的特色,以传统吉祥图案居多,是地方师徒承传的手工艺。有的宗祠门匾也用灰塑而成。深圳广府宗祠的艺术装饰,其表现的图案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从风土民情、祥禽瑞兽类、花草果木、器物、宝物类、题字、吉祥文字类等艺术装饰图案反映了广府民系的地方传统文化和风土民情,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如意、美满、长寿、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尤其是采用几何纹类,变形龙纹艺术装饰,这在广府宗祠与民居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因古代龙纹是帝王专用的纹饰,平民百姓是不能乱用的。所以百姓发明一种变形龙纹来代替,这就是变形草龙纹和变形夔龙纹。因此,丰富多样的装饰组合是广府宗祠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广府宗祠历史悠久、结构多变、艺术丰富,由宗祠的建筑风格奠定了宗祠具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习俗与独特的祭祀文化。
广府宗祠祭祀文化内容多样丰富,传承文化渊远流长。
1、其宗祠祖堂都会将郡望立在神龛上的主牌上,或写在祠堂的对联上。而堂号会请名人或书法家题写,制成木匾挂在神龛上,或悬挂在中堂的屏风门上。匾额,有襄嵌在大门、仪门、牌坊上的。也有悬于中堂、梁上、墙上、神龛上的。
2、宗祠的祭祖活动,作为乡土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宗祠里有许多值得承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2],“冬至祭祖,每年冬至日是统一举行宗行礼祭祖的重大日子,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在宗祠内还要举行祭拜仪式,颂扬祖德宗功 。冬至祭祖,也是整个国家百姓的礼仪。广府人则特别重视,常说:‘冬至大过年’,这体现中华民族的孝道。宗祠的春、秋二祭、元宵节祭祖(亦称灯节、上元诞)”。今深圳福田区沙头街道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元宵节祭祖。目前,祭祖活动完整地保留了广府人祭祖活动的传统仪式。又如,端午节祭祖及民间民俗活动,例如,“松岗赛龙舟”的民间习俗文化近年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独特的民间文化不仅传承了千年的民间传统文化,经考证,深圳(含港澳地区)端午节祭祖文化与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文化还蕴含了对文天祥民族英雄的敬仰与学习文氏先祖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爱国爱家的拼博精神。
3、因祠堂而建村、玲珑通透建设布局、重门面与外现、典型的梁穿柱式梁架、以自然柔和的色调为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祠而村,广府同姓聚落,较客家同姓聚落,历史要早,不少广府大姓开村于宋代,稍迟的也是元明时期,由于广府民系祠堂是专门选择吉地而建的。后因人口繁衍,在宗祠周围也建起了民居,形成了祠堂村。玲珑通透布局这与岭南沿海地区多雨湿热,常有台风的气候环境有关,建筑需有防风、散热、避雨的功能。重门面与外观。这和珠江口连接外洋、祖国南大门的地理环境有关,这有利于对外交流,也影响到宗祠的造型。
4、作为乡土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宗祠里还有许多值得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蕴含了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近年来,宗祠及宗祖传承的民间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保护,如深圳下沙祭祖习俗、元宵开丁节、国家级非遗名录“松岗七星狮舞”,端午节松岗赛龙舟民间习俗等多项非遗名录直接、间接与宗祠衍生文化的紧密相连,宗祠是乡村间姓氏宗族最为重要的历史建筑,是安放祖灵的所在地,是族人最崇敬的地方,起到敬祖收族的作用,也是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最思念的地方之一,也是他们寻根的目的地之一。宗祠是一座历史悠久、道德常存、艺术荟萃的人文殿堂。因此宗祠是乡土建筑的代表与杰作。也是欢迎友人、嘉宾的地方。宗祠是乡村间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方,对宗族文化承传、发扬光大有重要作用。宗祠是座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于一堂的宗族文化殿堂。近十年来,各地完整地传承保护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中可透视出广府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可见宗祠的价值与作用不可忽视,近年来,广府建筑文化与民间习俗作为双遗产保护,它的保护得到政府与群众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我们年青一辈的文物工作者去发掘保护、传承、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张镇洪.岭南考古论文集(1).邓炳权.岭南建筑的发展阶段与特色.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
[2]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作者简介:陈淑媚(1979年-),女,本科,文物博物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古建筑、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学专业。从事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博物馆管理工作近13年,个人发表获奖文章有:《谈广府式祠堂建筑文化的风格》、《天鹅山上的禾花妈的传说》、《燕川村的保护神—石狗公》、《燕川爱燕子,燕子喜燕川》、《燕川的来历》、《松岗的广府式围屋》、《松岗赛龙舟文化》、《传统七星狮文化》等。主要参与编写出版书有:《松岗文化遗产录》《松岗文物志》等,独立编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松岗七星狮舞教学教材》一书等,发表文博学术、专题报告与文物调查报告共360篇。
现在深圳市宝安区文物管理所,从事文物博专业技术人员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单位文物征集与文物管理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