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单元设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反思单课时教学的局限性;设计单元目标,正确理解和设计美术课程三维目标,实现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设立单元问题,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科学设置单元训练点和综合训练流程,掌握基本的美术素养和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有效解决学科知识点。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交互过程,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效率 单元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多年了,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编纂的各版本教材虽然较传统教材有很大进步,但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仍然有较多的不合理性,造成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中小学美术教材为了教学的方便,一个课题的内容往往一节课完成,同时每节课都要完成一个作品或者练习。能在一节课完成的美术作品肯定是些材料和技能较简单的小作业,其“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创新和突破很小,一堂课更不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早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就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建构美术单元意识。
一、设计单元目标,实现育人价值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要求,简称三维目标。以往教师只是对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三维设置,这样被“切割”的目标不够连贯、不够系统。其实除了知识与技能性目标在一节课可以实现,其他目标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单元教学中我们把美术课程当作一个系统,单元模块当作一个元素来把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体验为载体,以要素课堂和主题要素活动为实践形态,实行单元主题与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体验相结合。目标设置从单元整體着眼、从单元高度、学科高度入手。
而传统的美术教材都是一个课题一个课时完成的,形成很强的单课时意识,可一节课中不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三维目标。真正的教学目标应更关注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课程之父——拉尔夫泰勒创导的目标教学模式,就是由客观的教育总目标,各学科课程目标,各年级教学目标,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乃至每一课的课时教学目标等一系列具有递进关系的教学目标组成的,各目标于上位目标,并具体化,并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目标贯彻落实。
二、设立单元问题,引发高级思维
为了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就有必要以单元为背景,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能引发学生深层思维的单元问题,及系列小问题,使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单元问题应该建立在所有内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比如色彩情感与色彩三属性有何联系?水墨画和抽象画的区别?陶瓷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哪个更重要?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等等。单元问题和单元目标紧紧相连。让学生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旨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虽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但能引发学生讨论,提出新的问题,诱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研究,得出老师预期的那个答案,能激发和推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当然老师在设计单元问题时,也可以在上课时提出小问题,然后再深入讨论单元问题,让学生从小就能从学习知识中深化到研究主题上。
思维的高级与低级主要体现在采用何种思维方式。比较而言,抽象思维方式比形象思维方式高级,创造性思维方式比模仿性思维方式高级,立体思维方式比平面思维方式高级,横向思维方式比纵向思维方式高级等等。在解决复杂问题、新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使课堂教学更有深度、更有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好奇,积极思考,从而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在根本上提升美术课的内涵和品位。
单元化研究流程图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传统的单课时意识逐步转变并确立单元意识,学会用建设主义的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设计并组织教学,学会用单元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置单元训练 优化学习过程
美术课程的改革是淡化学科意识,并非淡化学科的功能。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还要学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其中发现的方法和发现的态度最为重要。所以科学设置单元训练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认识,提炼出知识技能方面的答案和思维层面的认识,优化学习过程。单元训练就是在单元目标知识技能这一块,设置相应的技能训练点,如为了要解决水墨画中侧锋旋转用笔以及墨破色等技能,通过画牵牛花、枇杷、葡萄等,用同一种方法画多种既相似又稍有不同的对象,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反复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某种美术技能。
教学是一个过程。新课程要求我们把教学过程与学习结果联系起来思考教学。所以仅仅形成单元训练而没有综合性训练还是不够的,作为综合性训练要以一个问题或活动为中心设计单元,围绕某一课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新。作为教师应对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和规律性总结,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流程。
由于单元化研究性学习面对的是较复杂学科问题或现实社会问题,所以要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将目标、问题、训练点等划分为完整单元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次还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而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设计能力。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效率 单元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多年了,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编纂的各版本教材虽然较传统教材有很大进步,但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仍然有较多的不合理性,造成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中小学美术教材为了教学的方便,一个课题的内容往往一节课完成,同时每节课都要完成一个作品或者练习。能在一节课完成的美术作品肯定是些材料和技能较简单的小作业,其“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创新和突破很小,一堂课更不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早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就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建构美术单元意识。
一、设计单元目标,实现育人价值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要求,简称三维目标。以往教师只是对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三维设置,这样被“切割”的目标不够连贯、不够系统。其实除了知识与技能性目标在一节课可以实现,其他目标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单元教学中我们把美术课程当作一个系统,单元模块当作一个元素来把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体验为载体,以要素课堂和主题要素活动为实践形态,实行单元主题与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体验相结合。目标设置从单元整體着眼、从单元高度、学科高度入手。
而传统的美术教材都是一个课题一个课时完成的,形成很强的单课时意识,可一节课中不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三维目标。真正的教学目标应更关注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课程之父——拉尔夫泰勒创导的目标教学模式,就是由客观的教育总目标,各学科课程目标,各年级教学目标,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乃至每一课的课时教学目标等一系列具有递进关系的教学目标组成的,各目标于上位目标,并具体化,并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目标贯彻落实。
二、设立单元问题,引发高级思维
为了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就有必要以单元为背景,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能引发学生深层思维的单元问题,及系列小问题,使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单元问题应该建立在所有内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比如色彩情感与色彩三属性有何联系?水墨画和抽象画的区别?陶瓷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哪个更重要?标志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等等。单元问题和单元目标紧紧相连。让学生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旨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虽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但能引发学生讨论,提出新的问题,诱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研究,得出老师预期的那个答案,能激发和推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当然老师在设计单元问题时,也可以在上课时提出小问题,然后再深入讨论单元问题,让学生从小就能从学习知识中深化到研究主题上。
思维的高级与低级主要体现在采用何种思维方式。比较而言,抽象思维方式比形象思维方式高级,创造性思维方式比模仿性思维方式高级,立体思维方式比平面思维方式高级,横向思维方式比纵向思维方式高级等等。在解决复杂问题、新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使课堂教学更有深度、更有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好奇,积极思考,从而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在根本上提升美术课的内涵和品位。
单元化研究流程图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传统的单课时意识逐步转变并确立单元意识,学会用建设主义的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设计并组织教学,学会用单元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置单元训练 优化学习过程
美术课程的改革是淡化学科意识,并非淡化学科的功能。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还要学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其中发现的方法和发现的态度最为重要。所以科学设置单元训练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认识,提炼出知识技能方面的答案和思维层面的认识,优化学习过程。单元训练就是在单元目标知识技能这一块,设置相应的技能训练点,如为了要解决水墨画中侧锋旋转用笔以及墨破色等技能,通过画牵牛花、枇杷、葡萄等,用同一种方法画多种既相似又稍有不同的对象,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反复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某种美术技能。
教学是一个过程。新课程要求我们把教学过程与学习结果联系起来思考教学。所以仅仅形成单元训练而没有综合性训练还是不够的,作为综合性训练要以一个问题或活动为中心设计单元,围绕某一课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新。作为教师应对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和规律性总结,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流程。
由于单元化研究性学习面对的是较复杂学科问题或现实社会问题,所以要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将目标、问题、训练点等划分为完整单元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次还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而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