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思政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对此,从2004年开始,笔者联合其他学校,确认四所学校抱团开展了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及课题研究,探讨思政课引领农村小学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整合各类资源,结合中国梦教育,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一阶段,四所学校共开展了49项思政课题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依托广东省钟丽香名校长工作室开展定时、定人、定方向研究,针对农村思政课教学存在许多误区的实际问题,项目组成员组根据各自教学风格融合形成农村思政课堂的实践建议,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本校的办学特色。并经过教学实践,形成“自主四构”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雏形和教学策略。
一、预构目标
预构目标指的是教师通过学案导学、课前预习作业等形式,为课堂教学设定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搜集并分析信息。小学教育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就需要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所以就需要让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这时候,预习的作用就很关键了。
首先,可以设置问题式地预习。教师对于课本教学目标进行研究,找出课本中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预习。比如在“家人的爱”一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所以,教师可以设定预习目标——“找出课文中爱的表现,而家人对你的爱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设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找到答案,并且对于自己家人的爱也能够很好地总结。这就让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对家人爱的充分理解基础上,再进行自己对家人如何表达爱的课堂升华就能更加顺畅地衔接起来。
其次,是利用学生收集资料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人或事物入手,就会让他们感觉学习更加亲切,从而对于理论理解会更加有深度。比如在“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中,教师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并没有从教材内容出发,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收集学校的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学校各个角度进行了解,也能够对学校更加熟悉。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于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享,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对学校的爱护之情,也就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导构理论
导构理论指是课堂精讲与答疑。教师利用课堂,通过学生提问、教师精讲答疑、举例说明等形式,将知识准确传授给学生,并因材施教,关心每个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小学生思维比较发散,和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发问。通过学生的发问,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地讲解。并且,在学生发问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验证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果是自己讲过的理论,证明自己对于那个理论的教学方式效果还不明显,还需要进行改进。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讨论。现在很多课堂都出现了教师的“一言堂”现象,这是不利于学生探索知识、自主思考能力发展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并且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就会出现思维方式和角度的不同。所以,教师要鼓励大家进行自主讨论,通过思维的碰撞,拓宽学生的认知。同时,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发现隐藏在学生意识中的偏差问题。有的学生思想意识上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在日常行为中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如果不解决的话,日积月累,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课堂讨论自由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表明自己的看法,教师如果及时发现这些偏差并进行纠正,就能够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解构问题
解构问题指的是课堂合作与展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展示等形式,分工合作,对知识重点难点进行讨论、探索,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培养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善于合作、乐于分享、自信展示等习惯。素质教育中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让教师放手不管,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单纯地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理解透彻,而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分工,就会让大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感悟。比如五年级上“选举产生班委会”的教学中,重难点是如何公平、客观地选举出自己心中的班干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对于目前的班委会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就要尊重学生的看法,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岗位和选举标准。但是班级几十个学生可能就会有几十个不同的岗位组合和选举标准,如何让这些岗位和标准统一,教师采取了小组合作制定,再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分享,最终确定一个班级特色班委会的教学方法。在这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意见统一就需要有的人妥协或有的人完善,但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通过优缺点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优的方案。类似这样的课堂合作还有很多,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积累后,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并且能够自发地对平时的学习难题进行小组合作,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解决学习难题的兴趣。
四、自构拓展
自构拓展指的是课后拓展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课后拓展训练等形式,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品德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培育终身学习者。思政课不仅仅是课堂理论的学习,还包括了课后的实践。
首先是班集体活动的实践。学习是需要总结的,而总结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班集体活动。班集体活动能够将全班学生聚集在一起,就某一个主题来进行共同探讨,这样就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进行融会贯通。比如辩论赛活动“学生买手机是合理消费吗?”、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宪法知多少”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理论知识的扩充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最终实现整个班集体的共同进步。
其次是社会体验实践活动。学生虽然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但是他们是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的。这就需要学校开展各种社会体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比如参观红色基地,感受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做出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参加敬老院敬老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尊老、爱老、敬老活动,形成尊老爱幼的道德素质等。从这些体验活动中,让学生能够明白现代生活的美好,道德规范的重要,来增强自我学习提高的意识,促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
项目组成员将“五段修炼”和“自主四構”模式应用于农村思政课的教学课堂中,经过了13年的的探索实践,三年的推广应用。通过教师“五步修炼”成长律打造名师团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推行合作探究课堂,提升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
另外,围绕立德树人,建立“自主四构”教学,构建了有效的小学农村思政课教学模式、校本思政课课程育人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化,促进农村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思想政治课引领新时代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为了及时推广研究成果,从2018年起,四校将“自主四构”教学模式推广到贵州等省内外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让理念得到了发展,也让农村地区的小学对思政课堂重视了起来。
责任编辑
在研究的过程中,依托广东省钟丽香名校长工作室开展定时、定人、定方向研究,针对农村思政课教学存在许多误区的实际问题,项目组成员组根据各自教学风格融合形成农村思政课堂的实践建议,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本校的办学特色。并经过教学实践,形成“自主四构”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雏形和教学策略。
一、预构目标
预构目标指的是教师通过学案导学、课前预习作业等形式,为课堂教学设定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搜集并分析信息。小学教育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就需要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所以就需要让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这时候,预习的作用就很关键了。
首先,可以设置问题式地预习。教师对于课本教学目标进行研究,找出课本中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预习。比如在“家人的爱”一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所以,教师可以设定预习目标——“找出课文中爱的表现,而家人对你的爱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设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找到答案,并且对于自己家人的爱也能够很好地总结。这就让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对家人爱的充分理解基础上,再进行自己对家人如何表达爱的课堂升华就能更加顺畅地衔接起来。
其次,是利用学生收集资料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人或事物入手,就会让他们感觉学习更加亲切,从而对于理论理解会更加有深度。比如在“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中,教师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并没有从教材内容出发,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收集学校的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学校各个角度进行了解,也能够对学校更加熟悉。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于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享,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对学校的爱护之情,也就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导构理论
导构理论指是课堂精讲与答疑。教师利用课堂,通过学生提问、教师精讲答疑、举例说明等形式,将知识准确传授给学生,并因材施教,关心每个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小学生思维比较发散,和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进行发问。通过学生的发问,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地讲解。并且,在学生发问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验证自己的教学效果,如果是自己讲过的理论,证明自己对于那个理论的教学方式效果还不明显,还需要进行改进。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讨论。现在很多课堂都出现了教师的“一言堂”现象,这是不利于学生探索知识、自主思考能力发展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并且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就会出现思维方式和角度的不同。所以,教师要鼓励大家进行自主讨论,通过思维的碰撞,拓宽学生的认知。同时,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发现隐藏在学生意识中的偏差问题。有的学生思想意识上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在日常行为中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如果不解决的话,日积月累,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课堂讨论自由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表明自己的看法,教师如果及时发现这些偏差并进行纠正,就能够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解构问题
解构问题指的是课堂合作与展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展示等形式,分工合作,对知识重点难点进行讨论、探索,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培养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善于合作、乐于分享、自信展示等习惯。素质教育中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让教师放手不管,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单纯地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理解透彻,而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分工,就会让大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感悟。比如五年级上“选举产生班委会”的教学中,重难点是如何公平、客观地选举出自己心中的班干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对于目前的班委会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就要尊重学生的看法,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岗位和选举标准。但是班级几十个学生可能就会有几十个不同的岗位组合和选举标准,如何让这些岗位和标准统一,教师采取了小组合作制定,再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分享,最终确定一个班级特色班委会的教学方法。在这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意见统一就需要有的人妥协或有的人完善,但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通过优缺点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优的方案。类似这样的课堂合作还有很多,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积累后,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并且能够自发地对平时的学习难题进行小组合作,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解决学习难题的兴趣。
四、自构拓展
自构拓展指的是课后拓展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课后拓展训练等形式,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品德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培育终身学习者。思政课不仅仅是课堂理论的学习,还包括了课后的实践。
首先是班集体活动的实践。学习是需要总结的,而总结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班集体活动。班集体活动能够将全班学生聚集在一起,就某一个主题来进行共同探讨,这样就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进行融会贯通。比如辩论赛活动“学生买手机是合理消费吗?”、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宪法知多少”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理论知识的扩充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最终实现整个班集体的共同进步。
其次是社会体验实践活动。学生虽然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但是他们是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的。这就需要学校开展各种社会体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比如参观红色基地,感受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做出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参加敬老院敬老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尊老、爱老、敬老活动,形成尊老爱幼的道德素质等。从这些体验活动中,让学生能够明白现代生活的美好,道德规范的重要,来增强自我学习提高的意识,促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
项目组成员将“五段修炼”和“自主四構”模式应用于农村思政课的教学课堂中,经过了13年的的探索实践,三年的推广应用。通过教师“五步修炼”成长律打造名师团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推行合作探究课堂,提升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
另外,围绕立德树人,建立“自主四构”教学,构建了有效的小学农村思政课教学模式、校本思政课课程育人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化,促进农村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思想政治课引领新时代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为了及时推广研究成果,从2018年起,四校将“自主四构”教学模式推广到贵州等省内外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让理念得到了发展,也让农村地区的小学对思政课堂重视了起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