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促德育渗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但往往忽视了他们自己的教育责任。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明礼诚信、道德教育观念淡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环境不断恶化,社会和家长变得越来越不宽容,一方面,把教师当作万能的上帝,不允许有半点儿的缺失;另一方面,自己又做着学校、教师的“上帝”,站在教育门槛之外不断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搞得人无所适从。当然,众多因素也使得教师的职业道德观现状不容乐观,比如: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学术风气不正、教学态度不严谨。部分教师由于工资水平不高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的不平衡,因而教学积极性不高。
  面对种种现状,我校从2011 年开始,在全校开展“经典诵读”的德育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从小就接受中华文化最深邃、最久远的经典文化,让全体师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在小学生启蒙教育阶段,重视经典诵读,使小学生自小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和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思想积淀,对于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这一阶段,是记忆力“一心多用”的关键时刻,我校在长期的经典诵读培养中,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态度,使小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道德、文化修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教育学生从小“讲诚信,守信用,恪守做人之道。”将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使中华文明礼仪代代相传。“香九龄,能温席”,让学生懂得从小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幼不学,老何为”,让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立志学习,不要贪玩。经典诵读,也使学生养成“重读书、重积累”的学习习惯。通过这几年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小学生的语言表达、书面文字表达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们在积累词语、语言表达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作文上,不会一筹莫展,反而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而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方面:学生的行为变得有礼有节,逃避、害怕和老师打招呼的现象没有了,相反,无论老师在校园,还是在校外走路、骑车或搭车,只要他们看见,都会面对你立正,向你问候一声:“老师好!”;在和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够用诵读过的经典反思自己,宽容、原谅同学;自己有错误,能够用诵读的经典教育自己,尽量不贰过;家长反映,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知道关心、体贴、孝敬父母、长辈了;老师们反映学生更遵规守纪了,对老师谦恭有礼了,追跑打闹的少了,行为有节的多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之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毋庸置疑,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蕴深厚,而且大多数都能起到积极正面的教化作用。古代圣人先贤的思想智慧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小学,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就是用经典诵读哺育儿童,培养他们开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格,坚毅的精神。最让人欣慰的是,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记忆力的强化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增强、学生人格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们学校这几年开展“经典诵读”的相关活动的开展,我觉得经典诵读是切实可行的,当然,我们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1.熟读熟诵、持之以恒
  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熟读熟诵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方法是可取的。熟读成诵,这样才能从最初的“不求甚解”到日后的慢慢体会文本内涵,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学习。
  2.营造环境、激发兴趣
  在家中,可以通过播放 CD,播放背景音乐,营造经典诵读的环境;父母也可以同孩子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互相学习,或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有关国学经典的综艺节目,提高學生诵读的积极性;同样,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竞赛,通过比赛,从而激发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
  3.家校结合,共同促进
  通过家长会的形式提前邀约家长来参加,让家长和老师一起见证学生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文化艺术节上的表现,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若是家长在,他们会更加用心表现。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其实我们发现很多国学经典原来并不枯燥乏味,而是行文流畅,朗朗上口,学生们的读是在快乐中读,在优美中读。随着诵读的深入,圣贤的思想渐渐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潜移默化地达到了知行合一。同时,通过“家长学校”沟通,转变家长育子观念,丰富家长教子方法,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用《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规范孩子的行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几次“经典诵读”活动的摸索和开展,我校更加坚信,只要师生及家长共读文化经典,长久下去,坚持传承与创新,就一定能让学生积累深厚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德育之目的,同时家长不在一味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更多的则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些使得学校、教师、家长的关系更为紧密,三者的联系和沟通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更加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又健康的成长。
  总之,坚持诵读经典使得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身示范,以良好形象感染、影响学生。当代教师很容易陷入价值观的困惑选择中。而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具有突出的现实作用,从而引导教师更好地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事业的重任。
  当然,我们在国学经典教育上还只是刚刚起步。今后,我们更要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诵读内容和德育渗透,完善探究实践体系,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经典诵读渗透德育教育实践,让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文化和优秀思想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其他文献
近年来“快乐教育”“成功教育”成为社会主流,批评作为教育手段之一,往往被人们忽视。树木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修枝剪叶;树人需要关心爱护,也需要批评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决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应结伴而行,相融而生。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抛弃批评教育。但是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表扬,害怕被批评
期刊
如果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集中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教给学生识字的技巧,让他們喜欢学习汉字,快乐识字,尤为重要。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并尝试使用这样的一些技巧,效果很好,愿与同仁共勉。  一、在生活中感受识字的快乐  1.在校园中识字  
期刊
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求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汇编,却也只是徒劳无功。真可谓谈“作文”色变,作文难就成了“历史性”问题。当然也有入门的学生,他们却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可是,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下,有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的时间吗? 
期刊
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许多学生不愿学,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本人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或可以讲一个故事、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形成体育技能方面很困难,不能很好地完成运动技术。即使比较简单运动技术的学习,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并非学生不认真练习、无兴趣去学和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不清楚等方面因素造成的。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很好,可是在练习中就出现问题,完成运动质量很差。学生成绩提高不明显,甚至下降的趋势,导致学生兴趣下降,甚至对运动技术的学习有抵触情绪,使技术教
期刊
每到年终岁末,梳理一下学期的收获,整理一下工作的不足渐渐成了一个习惯,就像种了庄稼需要收获一样自然。回忆今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觉得自己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能够做事情的时候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现问题,将他們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努力想办法解决掉。。  一、每周一调----将调位变成常态  孩子上学后的作为问题是很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家长们怕自己的孩子坐在最前面对视力不好,又怕孩子坐在后面得不到老师的关
期刊
写作是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体现,是语言文字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应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与内容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這段文字说明了“写作与生活、写作与感受联想、写作与阅读”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一脉相承的关系。同时写作还要正确的使用语言文字,要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还要明确习作的
期刊
我们语文老师很多人都觉得作文的教学是最困难的,有时会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去教学生写作文,在教学中不知道从何入手。现在谈谈我在教学作文中的几点见解。  一、作文要表现真情实感  在學生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要强调学生真情实感。因而我们在选作文题材的时要接近生活,来自生活,最好是能自己经历的事。比如在教学学生写《有趣的一件事》的作文时,在写之前,想让他们说说在他们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里,什么事比较有趣,和同学们先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期刊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八课。这是一篇以刻画人物为主的短篇小说,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典型的农村父亲,也是一个为了活出尊严终其一生与贫困生活抗争的形象。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就只是停留在刚刚解决了温饱的状态,只有少数眼光敏锐头脑灵活的先行者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宽余起来。这些日子过得宽余起来的农民于是想办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修建高大宽敞的房子就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