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如何才能提高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展开论述,着重从四个方面,即民主气氛,约束技巧,同伴的交往与启迪,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作了阐述。
关键词: 低龄儿童 道德判断力 提高途径
道德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灵法律,是人对一定的社会规范准则的认识、体验,以及依据这些准则所表现的行为。道德范畴包含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又称道德判断),是对行为准则的认识,如判断什么是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等。道德情感是伴随以上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如尊敬善良的好人,憎恨丑恶现象等。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如认识到帮助别人是好事,于是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
低龄儿童和成人一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空间之中,每天都需要运用自己的道德认识进行判断,从而作出行为决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孩子比较“懂道理”,其行为也较符合社会准则,易于被人接受,可有的孩子却总是“不讲理”,常常“乱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孩子道德认识水平不同所造成的个体差异。如果成人平时能对孩子经常地“晓之以理”,那么就能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力,使他们懂得一定的道理。
理想的社会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则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应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低龄儿童判断一件事是好是坏的标准往往以成人的反应为根据。如有个孩子打了人,问他为什么要打,他说:“我爸爸说的,要是有人敢欺负我,就应该打他。”还有一个孩子认为,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因为“妈妈知道了会骂我”。所以,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倾向于依赖权威一方的言辞,是出于对违反权威的结果的恐惧和避免惩罚的愿望。这种尊崇和惧怕权威的心理,表现为孩子在处理与成人的关系上便是服从。皮亚杰说:“孩子的第一个道德是服从,而所谓善的另一个标准长期以来就是父母的意志。”可见,孩子在低龄阶段,成人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孩子近乎绝对地信任成人,尤其是孩子生活中的权威人物——父母、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孩子道德发展的楷模,其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对于决定其在某些特定场合中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也就显示了其对社会的理解和适应能力的增强。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呢?
—、民主气氛
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凡道德判断水平较高的孩子,其父母一般都与孩子保持温暖、亲密的关系,善于言语诱导,以理服人。这些父母都比较注意提高家庭生活的民主气氛,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看法和意见都进行公正的考虑。一个民主的家庭应当让孩子有较多的自由选择与决定的机会,父母在必要时,能用较多的时间与孩子交换意见,讨论已作出的决定,并与孩子一起评估将会造成的后果。
家庭中需要有民主气氛,在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例如,低年级的老师,重视让孩子在发现问题时自己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法,而不是一手包办代替、判断对错。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班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许多孩子在有了矛盾时会用讨论推断谁是谁非,用猜拳、轮流、谦让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向老师报告,依赖老师做“仲裁”。这说明,即使对于低龄儿童,放手让其用民主方法解决道德判断与行为争端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约束技巧
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与各种约束他们的技巧之间存在某种可能的关系。例如,有人曾研究三种类型的家庭约束技巧对低龄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第一种是强制手段,如体罚、强令、剥夺物质目标(如不许吃零食),或剥夺某些权利(如不许出去玩)等。第二种是说理方法,向孩子解释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例如告诉孩子,打人会使另一个孩子感到疼痛,被打的孩子不愿和你做朋友;老师和其他人也会认为你不是个好孩子,等等。第三种是“情感取消方法”,即不理睬孩子,威胁说不要他了,或明确表示不喜欢孩子等。
研究发现,强制手段与低龄儿童的低水平道德判断相联系,而说理方法则与高水平相关。至于情感取消方法,其效果比较含糊。所以有人提议,应主要采用说理的方法,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懂得为什么不能做某些事。同时可以辅以适时、适度、适量的惩罚,以期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促使道德体验的深化,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而情感取消法,一般可以在父母与孩子关系相当好的情况下偶尔采用。
三、同伴的交往与启迪
通过同伴交往,低龄儿童的相互合作意识得到滋长,他们之间的给予或付出是相互的,一般不存在一方是主要控制者的问题。同伴交往的经验帮助他们从道德的现实性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从外部规则、成人控制的约束下解放出来,通过自主性的活动获得道德体验,从与别人相处的需要中产生道德意识。平时教学中,应经常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要求组内成员心胸宽广,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互帮互助共同想办法克服困难,共享成功的喜悦。
另外,耳闻目睹同伴的道德判断策略也是一种促进方式。因为看到别人的策略可能与自己的预料有所不同,于是产生认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驱使低龄儿童思考,对自己原有的信念产生疑问,受到启发,从而改进自己的道德区辨力与判断力。在解决不平衡时,低龄儿童还会运用新的认知技能,重组自己的道德认识。有的孩子道德判断水平较低,如能常与水平较高的孩子一起相处,就会受到正面影响,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四、教师的引导与帮助
低龄儿童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后天教育,失去了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那么他就失去了自我提升的阶梯。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在教室中的行为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每天要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面临老师、同伴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能否正确理解和判断别人的想法、情感、要求和企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有效地遵守课堂秩序,能否与老师和同伴友好相处。所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其学习良好行为的思想、情感基础。提高孩子的道德判断能力,能有效地解决班级中的行为问题。此外,还要告诉他们竞争是激烈残酷的,有人胜利就必然有人失败,胜利了别得意忘形,失败了别自暴自弃,无论哪种结果我们都要坦然接受,只有永远保持一颗乐观进取的心,才能取得成功。
教师可通过组织儿童扮演角色游戏或木偶游戏来帮助其体会别人的角色心理。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生活情景,强调他人的需要,能有效地让孩子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与别人的认识和感受联系起来,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例如,让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扮演木偶戏中常常受人欺凌的角色,可使其充分体验受害者的心情和感受,从而理解自己日常的行为对别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讨论各种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与孩子的实际生活有关,使孩子真正有机会介入解决自己的问题。讨论时,教师的任务是让孩子们充分理解所要讨论的问题或难题,如“5只皮球,可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判断的理由,鼓励他们说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对他们的各种想法做出评价。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习中的苦辣酸甜,从他们丰富的生活经历中进行提炼,探寻德育的契机,达到育人的目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把握细节,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具体细节的引导和规范,从其言谈举止的细微处做起,促使学生把做人做事的规矩规则等内容,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良好习惯;启发孩子们体验同伴间积极交往所引起的满意和快乐的感受,培养师生间相互喜爱的情感气氛,并处处注意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道德行为的榜样。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随时鼓励,给予强化,并有意识地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
教育是一门艺术,既要因势利导,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温暖和点亮其冷漠的心灵,如此才是真正充满智慧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孩子的一生。“无欲则刚,有容乃大”,是教师的风范。教师应是道德的丰碑,灵魂的坐标。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文摘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社,2007.1.
[2]关华.教学探索(总第五十二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6.
[3]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出版社,2007.6.
[4]中国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
[5]张桂兰.继续教育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关键词: 低龄儿童 道德判断力 提高途径
道德是全人类共同的心灵法律,是人对一定的社会规范准则的认识、体验,以及依据这些准则所表现的行为。道德范畴包含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又称道德判断),是对行为准则的认识,如判断什么是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等。道德情感是伴随以上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如尊敬善良的好人,憎恨丑恶现象等。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如认识到帮助别人是好事,于是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
低龄儿童和成人一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空间之中,每天都需要运用自己的道德认识进行判断,从而作出行为决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孩子比较“懂道理”,其行为也较符合社会准则,易于被人接受,可有的孩子却总是“不讲理”,常常“乱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孩子道德认识水平不同所造成的个体差异。如果成人平时能对孩子经常地“晓之以理”,那么就能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力,使他们懂得一定的道理。
理想的社会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则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应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低龄儿童判断一件事是好是坏的标准往往以成人的反应为根据。如有个孩子打了人,问他为什么要打,他说:“我爸爸说的,要是有人敢欺负我,就应该打他。”还有一个孩子认为,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因为“妈妈知道了会骂我”。所以,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倾向于依赖权威一方的言辞,是出于对违反权威的结果的恐惧和避免惩罚的愿望。这种尊崇和惧怕权威的心理,表现为孩子在处理与成人的关系上便是服从。皮亚杰说:“孩子的第一个道德是服从,而所谓善的另一个标准长期以来就是父母的意志。”可见,孩子在低龄阶段,成人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孩子近乎绝对地信任成人,尤其是孩子生活中的权威人物——父母、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孩子道德发展的楷模,其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对于决定其在某些特定场合中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也就显示了其对社会的理解和适应能力的增强。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呢?
—、民主气氛
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凡道德判断水平较高的孩子,其父母一般都与孩子保持温暖、亲密的关系,善于言语诱导,以理服人。这些父母都比较注意提高家庭生活的民主气氛,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看法和意见都进行公正的考虑。一个民主的家庭应当让孩子有较多的自由选择与决定的机会,父母在必要时,能用较多的时间与孩子交换意见,讨论已作出的决定,并与孩子一起评估将会造成的后果。
家庭中需要有民主气氛,在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例如,低年级的老师,重视让孩子在发现问题时自己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法,而不是一手包办代替、判断对错。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班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许多孩子在有了矛盾时会用讨论推断谁是谁非,用猜拳、轮流、谦让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向老师报告,依赖老师做“仲裁”。这说明,即使对于低龄儿童,放手让其用民主方法解决道德判断与行为争端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约束技巧
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与各种约束他们的技巧之间存在某种可能的关系。例如,有人曾研究三种类型的家庭约束技巧对低龄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第一种是强制手段,如体罚、强令、剥夺物质目标(如不许吃零食),或剥夺某些权利(如不许出去玩)等。第二种是说理方法,向孩子解释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例如告诉孩子,打人会使另一个孩子感到疼痛,被打的孩子不愿和你做朋友;老师和其他人也会认为你不是个好孩子,等等。第三种是“情感取消方法”,即不理睬孩子,威胁说不要他了,或明确表示不喜欢孩子等。
研究发现,强制手段与低龄儿童的低水平道德判断相联系,而说理方法则与高水平相关。至于情感取消方法,其效果比较含糊。所以有人提议,应主要采用说理的方法,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懂得为什么不能做某些事。同时可以辅以适时、适度、适量的惩罚,以期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促使道德体验的深化,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而情感取消法,一般可以在父母与孩子关系相当好的情况下偶尔采用。
三、同伴的交往与启迪
通过同伴交往,低龄儿童的相互合作意识得到滋长,他们之间的给予或付出是相互的,一般不存在一方是主要控制者的问题。同伴交往的经验帮助他们从道德的现实性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从外部规则、成人控制的约束下解放出来,通过自主性的活动获得道德体验,从与别人相处的需要中产生道德意识。平时教学中,应经常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要求组内成员心胸宽广,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互帮互助共同想办法克服困难,共享成功的喜悦。
另外,耳闻目睹同伴的道德判断策略也是一种促进方式。因为看到别人的策略可能与自己的预料有所不同,于是产生认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驱使低龄儿童思考,对自己原有的信念产生疑问,受到启发,从而改进自己的道德区辨力与判断力。在解决不平衡时,低龄儿童还会运用新的认知技能,重组自己的道德认识。有的孩子道德判断水平较低,如能常与水平较高的孩子一起相处,就会受到正面影响,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
四、教师的引导与帮助
低龄儿童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后天教育,失去了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那么他就失去了自我提升的阶梯。低龄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在教室中的行为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每天要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面临老师、同伴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能否正确理解和判断别人的想法、情感、要求和企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有效地遵守课堂秩序,能否与老师和同伴友好相处。所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其学习良好行为的思想、情感基础。提高孩子的道德判断能力,能有效地解决班级中的行为问题。此外,还要告诉他们竞争是激烈残酷的,有人胜利就必然有人失败,胜利了别得意忘形,失败了别自暴自弃,无论哪种结果我们都要坦然接受,只有永远保持一颗乐观进取的心,才能取得成功。
教师可通过组织儿童扮演角色游戏或木偶游戏来帮助其体会别人的角色心理。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生活情景,强调他人的需要,能有效地让孩子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与别人的认识和感受联系起来,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例如,让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扮演木偶戏中常常受人欺凌的角色,可使其充分体验受害者的心情和感受,从而理解自己日常的行为对别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讨论各种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与孩子的实际生活有关,使孩子真正有机会介入解决自己的问题。讨论时,教师的任务是让孩子们充分理解所要讨论的问题或难题,如“5只皮球,可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判断的理由,鼓励他们说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对他们的各种想法做出评价。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习中的苦辣酸甜,从他们丰富的生活经历中进行提炼,探寻德育的契机,达到育人的目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把握细节,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具体细节的引导和规范,从其言谈举止的细微处做起,促使学生把做人做事的规矩规则等内容,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良好习惯;启发孩子们体验同伴间积极交往所引起的满意和快乐的感受,培养师生间相互喜爱的情感气氛,并处处注意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道德行为的榜样。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随时鼓励,给予强化,并有意识地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
教育是一门艺术,既要因势利导,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温暖和点亮其冷漠的心灵,如此才是真正充满智慧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孩子的一生。“无欲则刚,有容乃大”,是教师的风范。教师应是道德的丰碑,灵魂的坐标。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文摘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社,2007.1.
[2]关华.教学探索(总第五十二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6.
[3]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出版社,2007.6.
[4]中国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
[5]张桂兰.继续教育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