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也应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教材中丰富多彩的选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选学内容;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51
“教育要学生带走的不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还有超越书本知识的人的素养”。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课,它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也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學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教材中丰富多彩的选学内容,让学生可以认识更多元的数学,更易于激发兴趣,更好的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课程内容中标明“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等7个内容为选学内容,规定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教材中还有“阅读与思考”(27个)、“观察与猜想”(3个)、“实验与探究”(8个)、“信息技术应用”(11个)、“数学活动”(29个)等部分内容也属于选学内容。
一、借助选学内容的学习丰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通过“阅读与思考”栏目促进学生对知识内涵和数学文化的理解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其知识本身,还存在于它的历史之中。教材中“阅读与思考”栏目中很多内容涉及到重大史料、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蕴含着数学与实际的关系,渗透建模、数形结合和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阅读与思考”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感受其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在感受数学魅力的同时,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通过“观察与猜想”栏目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教材中的“观察与猜想”既强化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意识。
(三)通过“实验与探究”栏目为学生搭建实验猜想、自主探究的平台
选学栏目设置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探究的问题素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传统的数学教学常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认证,但许多数学发现实际上都源于实验,同时实验也可以用来检验猜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实验,对学生品味数学、体验思维过程及数学思想都十分有利。经历探究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栏目提升学生现代信息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栏目,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重复性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借助选学内容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一)选学内容的设置为分层施教提供了可能性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所以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研究和主动探索。选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材料去感受数学,通过各种实验让学生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和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这都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涉及的领域应该是广泛的,教材的学习内容在实现教学保“底”的基础上,也应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选学内容恰恰是从课程理念出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它尊重学生差异,突破了班级授课制下一堂课中学习内容、方式、难度、进度一致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可能,突出数学学习的差异性和选择性,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
(二)选学内容的设置让数学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每章节中安排的相关的选学内容,这些具有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的反映数学本质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科书按照一定的逻辑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选学内容还隐含着现代数学的一些原始生长点,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义务教育课程的理念要求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选学内容蕴含着巨大数学魅力和数学价值,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特别是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及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2]曹一鸣.十三国数学课程标准评介(小学初中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4]钟启泉著: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5]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6]刘贵芳:例谈初中数学“选学内容”的功能[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第8期.
[7]丁从庆:对初中数学选学内容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第12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选学内容;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51
“教育要学生带走的不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还有超越书本知识的人的素养”。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课,它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也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學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教材中丰富多彩的选学内容,让学生可以认识更多元的数学,更易于激发兴趣,更好的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课程内容中标明“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等7个内容为选学内容,规定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教材中还有“阅读与思考”(27个)、“观察与猜想”(3个)、“实验与探究”(8个)、“信息技术应用”(11个)、“数学活动”(29个)等部分内容也属于选学内容。
一、借助选学内容的学习丰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通过“阅读与思考”栏目促进学生对知识内涵和数学文化的理解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其知识本身,还存在于它的历史之中。教材中“阅读与思考”栏目中很多内容涉及到重大史料、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蕴含着数学与实际的关系,渗透建模、数形结合和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阅读与思考”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感受其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在感受数学魅力的同时,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通过“观察与猜想”栏目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教材中的“观察与猜想”既强化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意识。
(三)通过“实验与探究”栏目为学生搭建实验猜想、自主探究的平台
选学栏目设置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探究的问题素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传统的数学教学常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认证,但许多数学发现实际上都源于实验,同时实验也可以用来检验猜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实验,对学生品味数学、体验思维过程及数学思想都十分有利。经历探究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栏目提升学生现代信息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栏目,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重复性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借助选学内容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一)选学内容的设置为分层施教提供了可能性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所以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研究和主动探索。选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材料去感受数学,通过各种实验让学生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和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这都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涉及的领域应该是广泛的,教材的学习内容在实现教学保“底”的基础上,也应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选学内容恰恰是从课程理念出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它尊重学生差异,突破了班级授课制下一堂课中学习内容、方式、难度、进度一致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可能,突出数学学习的差异性和选择性,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
(二)选学内容的设置让数学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每章节中安排的相关的选学内容,这些具有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的反映数学本质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科书按照一定的逻辑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选学内容还隐含着现代数学的一些原始生长点,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义务教育课程的理念要求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选学内容蕴含着巨大数学魅力和数学价值,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特别是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及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2]曹一鸣.十三国数学课程标准评介(小学初中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4]钟启泉著: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5]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6]刘贵芳:例谈初中数学“选学内容”的功能[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第8期.
[7]丁从庆:对初中数学选学内容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