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高效优质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比武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锻造一支业务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团队,并可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笔者在我市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中听课多节,很是欣慰课堂教学的不拘一格、异彩纷呈,但美中不足的是与新课程要求相比,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不得不说。
  一、本次活动的主要亮点
  1、突出“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下,彰显学生个性
  从教学设计看,把学生放在心上。教师的整节课堂结构,始终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思路,把握学生学习“脉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出发设计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多下功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诱发了学生探究文章内涵的兴趣,迸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教学、参与过程的思维火花。比如有的老师在讲授《我爱这土地》一课时,先问学生“学习诗歌应把握哪些内容?你喜欢诗歌吗?”,然后引入文本理解、设计“读一读,看谁读得好”;接着剖析文章重点,设计“想一想,展示你奇思妙想”,最后“谈收获,与同学们共享”。
  从教学过程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增强。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变成了学生求知的思维广场,变成了学生走进教材、放飞梦想的乐园。如有位老师在讲授《为人民服务》时,设计了正反两方辩论赛这一环节,学生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内容之丰富,推理之严谨,用词之巧妙,折射了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从教学方式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学生分组活动,合作探讨、交流看法,或反复朗读,或分析文章内容,或表演课本剧,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师的引导、启发暗含在学生的活动之中。此时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教学生成看,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教师设计的问题更贴近学生实际,给学生的才智施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课堂上我们感受到学生思维的跳动。学生学习的情感进入了最佳状态,以致出现了“欲说不停、欲止又言”、“心向往之”、“我的课堂,我主宰”的场面。如有位教师在讲《乡愁》时,有的学生因得不到展示的机会而急得满脸通红,最后教师不得不服从于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惊喜的现象。
  2、抓住一个“读”字,突破课堂,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重视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
  本次活动中,几乎每节课上都能感受到“读”的氛围,尤其是诗歌教学,“读”更是最基础,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一个环节,或听示范朗读,或教师范读,或小组读,或男生读,或女生读;或朗读,或导读,或品读,或诵读,总之在把握基调的基础上,把学习对文本的理解,教材与学生实际的生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让学生在感受诗歌语言美的同时领略了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过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乡愁》的朗读指导时,先出示第一节,首先提示学生朗读应把握的的节奏和重音,然后让学生诵读,在找到学生的情感点后,再让学生重点读第二、三小节,这样,学生的情感水到渠成般地由个人之愁,上升到家国之愁,又通过分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意象让学生再次在“读”中感受乡愁。教师讲到这里还觉得有点不够,又在品味“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词中再次感受这浓浓的乡愁,感受这写不完、说不清、道不明的对大陆思念的乡愁。这样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对乡愁的理解达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学生仿佛就成了余光中本人。整节课的读,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海外赤子的心声,读出了中华一家人渴望团圆、渴盼统一,语文课上出了“味”。
  3、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
  语文课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归根结底要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功在课内,利在课外”,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足以证明这一点。阅读时抓不住要点,或体会不了文中的思想感情,往往并不是什么字不认识,什么词不了解,而是思维品质差,生活积累少,情感体验贫乏,知识视野狭窄,思想观念陈腐、文化底蕴浅薄等原因造成的。本次比赛,参赛教师都注意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让课堂成为知能转化的桥梁,把能力素养的形成赋予教学的每一环节,有的在“能力提升”一环中设置课外阅读回答问题;有的仿写诗歌,学以致用;有的以“责任、教育、奉献”为题,让学生发表演讲,有的以“大陆,我想对您说”为题激情表达爱国之情或发表评论。所有这些,都呈现出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同时,授课中,教师们更加注重语文实践,让语文学科的素质除了具有知识性的、工具性、形象思维培养等要求外,还要有更多心灵的熏陶、道德的冶炼、人文的孕育、个性的成长。
  4、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提高
  比赛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有声情并茂的朗读,有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妙语连珠的课堂语言,有层层深入地分析,有环环相扣的提问,有及时、科学的评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课件的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制作的课件,画面精美,动静结合,配合得当,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创设了情景。在课件的使用上,表现得更为熟练、自如。
  二、存在问题
  1、浅
  对教材理解浅。对教材的理解,固然需要资料的辅助,但更重要的是靠教师自己去阅读、感悟,使客观文本转变为教学资源,使文本课程转变为教学课程。有的教师在教学《我爱这土地》一课时,不能抓住诗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来展开,挖掘文中“嘶哑的喉咙、悲愤的河流、吹刮着的风、温柔的黎明”的内容,联系抗战背景,加深学生对祖国热爱之情的理解,而是让学生一味读,或者浮光掠影或地点一点,给人一种“为环节而环节”的感觉,仿佛教师讲了就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致对文章理解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乏层次、深度。
  2、散
  课文处理散。个别教师课文处理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缺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问题设计,不能做到突出重点,而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学,结果什么也学不好。课堂结构散,有的过多涉及时政新闻,过分强调政治,忽视了语文自身的内容,一会儿出示时代英雄,一会儿又高淡当前形势,教学枝枝蔓蔓,没有核心,缺乏有效教学。
  3、同
  教学课件雷同。有的教师之间,不仅教学图片视频资料相同,连课件中的一些小的环节,设置问题使用的句子也相同,缺少自己独到的东西,共性多个性少,致使课堂千人一面,精彩的设计也觉得平淡,缺少创新思想。
  4、虚
  教师的评价虚。个别教师对学生发言后的评价言过其实,本来学生的回答有点意思,教师却毫不吝啬地、不置可否地给他一句“你,真棒!”、“很好,非常好”整节课听不到学生出错的地方,可也不知道学生的答案到底答对到什么程度,错到什么程度。课后作业虚。有的给学生留下课下作业。试想,学生课下完成吗?俨然形同虚设。还有的教师在下课之际,总不忘说那句“谢谢大家的配合”,教学仿佛成了演戏。
  三、今后教学建议
  1、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归宿,时时处处想学生所想,洞察课堂上学生发展的细微变化,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课堂上不应只关注少数学生,而应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㈠了解学生。现在的初中生,思维活跃,接触知识的途径多,教师在备课前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状态,精心设计更贴进学生的教案,从一个问题的预设到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始终围绕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更富有成效。
  ㈡走进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一节课,到底该留给学生什么?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思维,辨明是非,质疑问难,了解困惑,引领学生探究,强化过程习得,时时关注学生的变化,这样的课如拾级登山,越登越高,越高越险,越险风光越奇……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就这样一浪接一浪,一浪高一浪地往上涌,涌起一个个高潮,一处处风景,我想,这样的课才是有深度的课,才是优质高效的课,才是学生所需要的课。
  ㈢关注、成就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环节的连贯或齐全,节奏的紧凑,更应注意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反应,看学生是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看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是否获得了欢乐、成功、愉快的体验。真正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学生脸上溢满成功的欢乐。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自主发展创设情景
  回顾整个听课过程,我们发现:新课程下的教学,教师讲的东西很少,仿佛教师讲的多了就与新课程要求不一致了。其实,有时候正是由于缺少了必要的点拨、指导,才显得课堂教学平平淡淡,不留痕迹。如有位教师讲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生在弄清了格物致知的含义,讨论了格物致知在自然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急于想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在格物致知上的表现,但教师话题一转,进入了演讲词的特点,使得课堂上学生智慧的火花刚一闪现便消失了。
  叶圣陶先生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德国教育家矛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想,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讲还是应该有的,一要讲学生与文本“对话”却“对话”不明的,二要讲学生“体验”情感却“体验”不到的,三要讲学生“探索”问题却“探究”不出的,四要讲究“讲”的方法,讲究分寸、火候,讲求实效,那种把任何问题都放给学生,教师成为看客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3、课堂因预设而成功,因生成而精彩
  教学目标是需要事先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也是需要事先选择的,即这堂课要教什么,学生要学到什么,教师想用什么方法教,想让学生的学达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就是预设。但学生的课堂活动有时是无法预估的,无法事先调控的,学生有些表现是“误入歧途”的,有些活动是出乎意料却很有价值的,有经验的老师就会把它视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调控、利用,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这就是生成,一位教师在讲授《我爱这土地》时,学生回答:表现了作者痛苦的心情,这位教师立即抓住“作者为什么痛苦?”紧追不放,从而理解作者对祖国爱之深的主题。另一位教师在讨论“大学生救一老农而牺牲自己性命,值不值得”一题时,教师没有想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不值得,此时的老师没有以此展开进行深入的讨论,而是用一句“围绕本文主题”将话题绕了回来,“火花”就这样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偶发事件,熟记教材内容,增加教学机智,有生成性,课堂教学才会自然地碰撞,才会有情趣的迸发。
  4、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㈠加强诵读。教师指导学生用“读”的方法感悟作品,直到心领神会,这是语文科区别于其它科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于诗歌,精美散文教学的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诵读,带着感情去诵读,在读中加课理解,展示自我,陶冶情操。
  ㈡注重积累。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拥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优美词语、句子的积累,写作句式的积累,写作方法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做起,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联系身边生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5、加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挑战,要求学生有感情,教师首先要有激情;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要求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要多阅读;要求学生视野开阔,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反思教学实践,投身教育研究,坚持教学相长,加强校本教研,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时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忽又想起徐匡迪院士的三句话: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衷心祝愿语文教学在新的形势下经过全体语文教师的努力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他文献
在小学中,早晨在正课前都会设一节早读课。对于这一节课,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小学里的语文教学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早读课的设立,其原意本是让学生来读、来说、来自学的,因此要利用好这个早读课,必须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  根据我的经验,我把早读课分成三步曲,这三步曲就是读、说、自学。以下我将逐一论述这三步曲:  一、读  读什么呢?我认为,这一步的读就是要读课文,
期刊
中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前提,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大厦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
期刊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意见:  一、自悟语感  教师可凭借学生已有的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悟自得。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能够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要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
期刊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将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的得力助手,计算机网络将面向每一个人。有人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计算机的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信息技术和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世界教育
期刊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的诠释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阅读性质的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纵观初中教材,记叙文在其课本中所占篇幅很大。那么,
期刊
语言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的交流离不开语言文字,文化的传播更离不开语言文字。小学阶段正是开发语言能力的最好时机。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五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是加强语言文字训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转变教学理念,培养人文素养的学生,是每一位有良知的教师的职责。如何改变现状?尊重个性化的阅读,提倡大胆质疑,积极思考生活、人生,把静态的知识储备转化为动态的体验、感悟、思辨、表达、参与是一条正确之路。对此,我认为通过教学主渠道,培育质疑的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意识;人文精神  面对着一位中美研究学者“我们培养的仍是考生而非学生”的坦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宋代的朱熹曾经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此外,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对此,我有三点见解:  一、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
期刊
“碰壁点拨式”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练中碰壁—讲评点拨—巩固消化。  一、提出问题  碰壁点拨式教学法选择“问题”作为教学的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上课开始,教师就提出问题,从问题情境出发,构造学科模型,提供学科想象,把学科知识嵌入活的认知过程中。为此,教师课前需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把教学内容编拟成一个个问题或题组。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内容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整个中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占用的课时多、耗费的精力大,但从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来看,它是最让学生发愁、教师担忧的内容之一。毫无疑问,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亟待解决。以下就是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所获取的一些经验,以求与诸位同仁探讨。  一、提高学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阅读能力与学生听、说、写的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