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既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获取者”。符合当前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程序总体上遵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没有问题,就无从“探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學中,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起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探究欲望,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问题的思维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探究欲望的强弱。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明白了圆周长的意义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它们是什么关系?你能设计一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吗?学生们在小组中各抒意见,设计了好多种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方法,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关系。
二、展开探究,分析问题
这一环节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很好地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发展的个体,无论是认识的发展,还是知识的获得,情感、个性、态度的培养,都需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自主的实践中实现。在上面的课例中,当学生充满自信地纷纷汇报了自己的设想时,同学们及时取长补短,接受其他小组的合理化建议,调整自己的方案设计。并各自进行操作或合作完成实验。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所提倡的“人人参与”、“自主探究”。
三、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各自的研究,或小组合作探索得出的初步研究成果,必须互相交流、互相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怎样与他人交流是未来每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交流中学生可以了解别人对问题的认识和不同的看法,从而在自我反思中深化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相互接纳,相互赞赏,相互分享和相互帮助。
例如:同学们通过绕线的方法和滚圆的方法,求出了自己设计的各个圆的周长,并与量出的本圆直径相除,发现其结果总是3倍多一点,在实践中还觉得绕法和滚圆法操作不方便。精确度不高,这时教师就介绍了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发明圆周率的故事,于是,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就顺利得出,学生们也亲身经历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实践应用,深化认识
学生学到的知识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感受到是有用的,有用的知识他们才会珍惜和进一步深化研究。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后,我们要求马上用新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这个新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教师创造让学生思考,也可以学生自己创造自己思考或同桌创造交换思考;也可以学生创造难题考老师。这样通过师生或生生的互动实践,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学生们学习了圆周长后,通过实践应用,不但会求圆的周长,还掌握了测量圆直径的操作方法,也解决了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不少问题。学生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为了确保探究性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觉得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获得小小的一点“研究”成果,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偏差不指责,应该耐心指导,帮助分析,逐步完成“研究”任务。2、合理分组,注重合作探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和男女比例等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前后4人),分工明确,如:组长、记录员、操作员、报告员等,采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提供探究材料,指导探究方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研究材料,教师在课前必须要求学生预先准备好或教师帮助提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难点教师要及时指导和帮助,以便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强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发展”;强调“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良好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同时,使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辽中县乌伯牛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没有问题,就无从“探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學中,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起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探究欲望,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问题的思维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探究欲望的强弱。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明白了圆周长的意义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它们是什么关系?你能设计一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吗?学生们在小组中各抒意见,设计了好多种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方法,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关系。
二、展开探究,分析问题
这一环节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很好地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发展的个体,无论是认识的发展,还是知识的获得,情感、个性、态度的培养,都需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自主的实践中实现。在上面的课例中,当学生充满自信地纷纷汇报了自己的设想时,同学们及时取长补短,接受其他小组的合理化建议,调整自己的方案设计。并各自进行操作或合作完成实验。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所提倡的“人人参与”、“自主探究”。
三、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各自的研究,或小组合作探索得出的初步研究成果,必须互相交流、互相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怎样与他人交流是未来每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交流中学生可以了解别人对问题的认识和不同的看法,从而在自我反思中深化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相互接纳,相互赞赏,相互分享和相互帮助。
例如:同学们通过绕线的方法和滚圆的方法,求出了自己设计的各个圆的周长,并与量出的本圆直径相除,发现其结果总是3倍多一点,在实践中还觉得绕法和滚圆法操作不方便。精确度不高,这时教师就介绍了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发明圆周率的故事,于是,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就顺利得出,学生们也亲身经历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四、实践应用,深化认识
学生学到的知识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感受到是有用的,有用的知识他们才会珍惜和进一步深化研究。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后,我们要求马上用新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这个新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教师创造让学生思考,也可以学生自己创造自己思考或同桌创造交换思考;也可以学生创造难题考老师。这样通过师生或生生的互动实践,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学生们学习了圆周长后,通过实践应用,不但会求圆的周长,还掌握了测量圆直径的操作方法,也解决了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不少问题。学生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为了确保探究性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觉得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获得小小的一点“研究”成果,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偏差不指责,应该耐心指导,帮助分析,逐步完成“研究”任务。2、合理分组,注重合作探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和男女比例等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前后4人),分工明确,如:组长、记录员、操作员、报告员等,采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提供探究材料,指导探究方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研究材料,教师在课前必须要求学生预先准备好或教师帮助提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难点教师要及时指导和帮助,以便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强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发展”;强调“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良好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探究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同时,使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辽中县乌伯牛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