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更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不可忽视和逾越的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应当体现初中生年龄、发育、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力求做到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灌输性教育和渗透性教育、直接说教性教育和间接引导性教育等方面的转化与结合,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和受体,有眾多的认识和界定,这里不做探讨。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和受体则是明晰、规范和确定的,无需赘言。但无论哪个层面或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都是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且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人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阶段和层次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当然不能忽视或轻视这些属性。
二、灌输性教育和渗透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在《怎么办》一文中列宁较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客观地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灌输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探索与初中生的认识特点相匹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发掘新内容、开拓新渠道、积累新经验、创造新境界。当然,在运用、创新和优化灌输教育的同时,更要探讨、运用和创新渗透教育,并注重由灌输教育向渗透教育的转化。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渗透性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体现应是多方面的:一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二是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三是不同课程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间的渗透。不可否认,思想品德工作在学校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承担,但其他课程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举手投足、衣着言词的影响是潜在的、无意识的。四是班级和学校教学环境的渗透。
三、直接说教性教育和间接引导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少、理想信念正在形成、思想品德可塑性强,直接说教性教育形式的效果往往比较显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自立意识的增强、鉴别能力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就要做好由直接说教性教育向间接引导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尤其在当今初中高年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已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要做好由直接说教性教育向间接引导性教育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直接说教于间接引导之中、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寓外在教化于内在觉悟之中。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论述的三个方面的转化与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先转化后结合或先结合后转化,而是要求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在转化中结合或在结合中转化或转化与结合并行,而不能将其固定化、机械化。
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教师要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
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三)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说明了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通过“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证明人不能把贪作为人生的珍宝,以此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
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教育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五)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
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六)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
古人是非常重视立志成才的,并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如用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故事来教育中小学生立志成才,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
一、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和受体,有眾多的认识和界定,这里不做探讨。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和受体则是明晰、规范和确定的,无需赘言。但无论哪个层面或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都是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且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人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阶段和层次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当然不能忽视或轻视这些属性。
二、灌输性教育和渗透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在《怎么办》一文中列宁较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客观地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灌输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探索与初中生的认识特点相匹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发掘新内容、开拓新渠道、积累新经验、创造新境界。当然,在运用、创新和优化灌输教育的同时,更要探讨、运用和创新渗透教育,并注重由灌输教育向渗透教育的转化。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渗透性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体现应是多方面的:一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二是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三是不同课程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间的渗透。不可否认,思想品德工作在学校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承担,但其他课程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举手投足、衣着言词的影响是潜在的、无意识的。四是班级和学校教学环境的渗透。
三、直接说教性教育和间接引导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少、理想信念正在形成、思想品德可塑性强,直接说教性教育形式的效果往往比较显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自立意识的增强、鉴别能力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就要做好由直接说教性教育向间接引导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尤其在当今初中高年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已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要做好由直接说教性教育向间接引导性教育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直接说教于间接引导之中、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寓外在教化于内在觉悟之中。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论述的三个方面的转化与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先转化后结合或先结合后转化,而是要求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在转化中结合或在结合中转化或转化与结合并行,而不能将其固定化、机械化。
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一)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教师要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
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三)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说明了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通过“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证明人不能把贪作为人生的珍宝,以此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
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教育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五)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
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六)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
古人是非常重视立志成才的,并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如用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故事来教育中小学生立志成才,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