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打造朴实有效的数学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一名言,道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要的一环。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提问,不仅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学行为,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往那种灌输式、一潭死水的课堂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景象。课堂提问特别是教师的追问,贯穿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这能从课堂中一些十分流行的“时尚用语”体现出来。如“你听懂了吗”、“再想想,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还有吗”等等。我们不否认这些语言的运用折射出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回归、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但透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又能品位出什么样的内涵呢?笔者以流行用语“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为例,请大家细细品味。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9加几”地公开课:导入时,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生正在运动会地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地情景,漫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子、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教师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在操场上开运动会。我想问:“一共有多少人?”教师面带微笑地请他坐下,接着问:“还有吗?”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学生相继说了他们看到的东西与提出的问题,可就是没有问到与本节课相关的“9加几”的问题。老师在连续问了几个“还有吗?”之后急了,表情僵硬,头冒冷汗。学生被逼着“思考”,与其说思考,还不如说学生在炙烤。最后教师只好自我提出“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而此时已经上课10分钟。“还有吗?”只是一例,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还有很多“再想想,还知道什么”“就这一种吗”“不止这些吧”等类似于口头禅的追问方法。而这些都只属于追问方法中地一种“发散追问”。追问,是老师对学生答问结果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是对学生回答的下一步提问。追问形式是多样地,包含因果追问、跟踪追问、发散追问等。如案例中的教师那般,在任何要或不要追问的地方都不假思索地用上“还有吗”的追问是低效的、是教师的无为而为,这样空泛地追问是苍白无力、缺乏指向性的。还有吗?还有吗?满堂尽是“还有吗?”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问:除了“还有吗?”,还有吗?
  纵观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追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追问随意性大。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追问多达二十多个问题,少则一两个甚至没有。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一些老师对此把握是模糊的,随意的。
  2.追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有的追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
  3.追问缺乏艺术性。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
  4、追问深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5.追问缺乏互动性。几乎没有教师为学生留出追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有效的追问对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深刻性,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有价值的追问是值得广大教师的深思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对课堂追问有效性的初步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德纳指出:盼望教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追问教学”正是利用一个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传授重要内容。数学课堂追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追问的效能,恰到好处的追问,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在学生思维搁浅时追问——茅塞顿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有时往往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即我们常说的“思维搁浅”,为了使教学不断地走向深入,教师就应该有效地利用“追问”这一策略,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向前推进。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又能进一步把握问题的本质,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笔者在教“在一个长24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里剪下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可以剪下几个?”时,有生1这样做的:24×16÷(2×2×3.14)用进一法得31个,也有的学生说用四舍五入法得30个,学生争论不休,看着沸沸扬扬的课堂,我微微一笑说:“大家用纸折一折,画一画。看能不能剪下那么多?”,听我这么一说,教室顿时安静下来,我适时指出:应该是(24÷4)×(16÷4)=24个,学生顿时恍然大悟,所以说在学生思维搁浅时,教师适当的提点,把学生的数学思维打开了,有了一种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再次经历了猜想、试验、调整、证实的科学研究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但解决了问题,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活动做好了准备,提高学生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生发生错误时追问——迷途知返
  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又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因此,我把接近无痕的教育视为我的教育追求。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生错误是非常正常而且是难以避免的。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旅途中,同样会发生很多错误。如果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这样的教学也就充满了智慧。   例如:在教学教学简便计算时:
  计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或差”这一类型题目例如:60÷(2 3)这道题同学们容易错解为:
  生1:90÷(2 3)
  =90÷2 90÷3
  =45 30
  =75
  生2:90÷(2 3)
  =90÷5
  =18
  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
  生(齐):等于18。
  教师追问:那他为什么会等于75呢?
  生3:我想他可能本来不会,只是举手,还没有考虑好。
  师:我能看出来,他已经动过脑筋才举手了。
  生4:他可能在算时想为了简便便用了除法分配律。
  师:追问除法有分配律吗?
  (生思考片刻后)
  生5:除法没有分配律,乘法才有分配律所以他在做错了。
  学生之所以发生错误,是因为学生受乘法分配律的影响,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我要感谢这位出现错误的学生。因为,他的出错是那么自然。还因为,他犯的错,把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难点上来。在这个前提之下,教师的有效追问就能把那个“迷途的羔羊”顺利地牵引了回来。在这同时,也带回了可能会犯错的一大批同学。
  三、在学生思维定势时追问——百花齐放
  教学中,学生往往受他人影响,容易出现“思维定势”,造成算法单一、不能举一反三。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性追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思考。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9 几”这节课,我们都知道新课程的计算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算法多样化,但小学生容易受到别人思维的影响会人云亦云。因此在探究算法时,教师问:“9 5可以怎么算?”生1:9加1等于10,再加4等于14。师追问:“为什么要先加1,再加4?你们理解他的意思吗?生1“因为9加1正好凑成10,再加4计算更简便。”师再追问:“还有不同算法吗?”生2:“可以5加5等于10,再加4等于14。”生3:“可以数上去:10,11,12,13,14。”师又追问:“还有吗?”生4:“可以采用摆小棒的方法。”师继续追问:“比较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追问方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发散”追问:“9 5可以怎么算?”“还有不同算法吗?”“还有吗?”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思考,它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和创造性。还采用“因果”追问:“为什么要先加1,再加4?你们理解他的意思吗?”这里的因果追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想出多种算法和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比较”追问:“比较这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这样以反馈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追问,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全班学生深入思考,在掌握算法的同时体味数学的简便,有发散,有集中,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培养。
  追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说课堂提问是事先预设居多的话,那么“追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预设的,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生成而生成、随课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追问的正确认识,采取艺术性的课堂追问,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追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实际的课堂追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让我们的课堂交流中多些科学追问,打造出更多朴实有效的数学课。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呢?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体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品尝到掌握知识的愉快,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课
向量是新教材改革增加的内容之一,近几年的全国使用新教材的高考试题逐渐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力度,而我们都知道向量方法是沟通数与形的重要桥梁之一。向量即可以用几可表示(即用有向线段表示)也可以用代数表示(即坐标表示)。因而,向量作为重要的数学模型就如一座桥梁把图形和数字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一个数的问题,通过向量,可以转化成图形的问题;反之一个图形问题也可通过向量,用代数方法进行研究解决。因此
期刊
一次,我随学校数学组在八年级某班听公开课。教师讲到“梯子沿墙下滑”问题时,特意将书本上的探究例子改变了数据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  “如图,一长10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墙壁AO上,梯子顶端A与底端B可自由滑动。已知:OA=8米……”  很快三个小组的学生就给出了答案:  第一组:若顶端A下滑1米,则底端B外滑(51-6)米;若底端B外滑1米,则顶端A下滑(8-51)米。  第二组:若顶端A下滑2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然而随着高中数学内容的不断深化,高中生在数学能力上体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许多同学有怵头、恐惧、厌烦学数学的心理。由于怵头、恐惧、厌烦这种心理的存在,又形成不爱学、不想学甚
期刊
众所周知,课本上的例、习题是题目之精华,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良好尺度。在例、习题教学中,教师若能对课本中的例、习题进行适当的引伸改造和推广,充分挖掘它的潜在智能训练因素,就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启迪思路,注重方法  教师要致力于暴露数学的思维过程,重思路、讲方法要贯穿于例题教学的始终,给学生以怎样,怎样做,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的本领。
期刊
【摘要】针对初中和高中的平均数和方差的知识内容,有很多通过几个数的平均数和方差找规律的题目,但是没有相关的课程设计和一般性的结论,这里给出相关的课程设计和一般性的结论。  【关键词】平均数方差规律课程设计  提出问题:观察下列各组数的特点,并找出规律,求出平均值和方差[1]:  发现1:第(2)组数可以由第(1)组数的各数分别扩大3倍得到;由公式(A1)得:第(2)组数的平均数是9,9这个数可以由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有效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
期刊
目的:观察通脉祛浊汤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模型大鼠的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