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端地喜欢青花瓷,喜欢那两种颜色:洁白的素胎,青蓝的花纹,优雅,温润。喜欢她的图案,无论是白衣素袂、裙带纷飞的仕女,还是烟雨朦胧、水墨画般的江南山水,都给人一种再见时光的感觉。素而不浊,淡而含蓄,婉转细腻,像前世的因缘,从容地打马而过。
到达景德镇时,刚好是一场大雨过后。远山苍松翠绿,隐约得见。被大雨浸洗过的昌江,宛若新琢的玉,碧透清冽。“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有一美人,宛如清扬。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我对于景德镇的了解,多来自书本。前不久,有幸看到一本大型画册《透望》,里面对景德镇瓷器,特别是青花瓷有很详细的介绍。青花又称白地青瓷。是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青花瓷构图丰满,多以典型的中国传统人物、麒麟、鸳鸯、游鱼、牡丹、莲花、兰花等为主,花鸟树木、蓝天白云、繁星明月,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如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洗尽铅华,古朴典雅;又似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暗香浮动,清新流畅。
走进古窑,脚下是几处青花瓷片铺成的小路。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拂去岁月的积尘,依然光洁莹润。每一枚破碎的瓷片,都珍藏着一段燃烧的记忆。昌南,这座江南古镇,也因这一路瓷片的芳菲,独得了半壁江南的风采。古窑的坯房,从外面看起来更像一座富有特色的江南民居,古老坯房里,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木棍搅动车盘,车盘快速旋转,双手在飞旋的车盘上把瓷泥拉制成碗、盘、杯、碟等器皿,随着师傅手形的变化,一个个粗坯很快就出来了,然后被码放到了晾架上风干。老艺人们缓慢而有节奏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舂泥、拉坯、上釉、绘青花……入窑烧结成为最终的瓷器。
我无法参透这个过程的所有细节。
我注意到一位中年女画工正在一只瓷瓶上认真专注地描绘青花,半天不动一下身子,面无表情。她把自己混为一尊还没有烧出色彩的青花瓷瓶了。她的笔下勾绘着最安静最吉祥的纹饰,缠枝莲或凤穿牡丹。我感觉到那遍布于青花图案细柔而纤弱的思绪,那种盼望流传后世的心情,定格在这只瓷瓶上。这种感觉很微妙。再过千百年,这只青花瓷瓶会充满自信地面对欣赏者。那晶莹柔润的釉色和细腻洁白的胎骨,幽静雅致的图案,所有时光未能抹去的东西,都会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在早春的时候,那第一枝梅插入放在枕畔的瓶中,屋檐的瓦还未浸润雨水的时候,枯涩的石板台阶上看不出一丝滋润的痕迹。梅在瓶中开放,粉白的瓣和绿萼青枝,岁月从墨色深处浅浅的显现,冉冉就有了时光的暖意;或在秋天时,插上一支清丽的桂,人便浸在脉脉幽香中,捧卷遣日,翩然入梦。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像,因为我一直相信,完美的事物,是永恒不灭的,不管它的具象存不存在。
女画工依然没有言语。只是停了一下,揉了揉双眼,向远处望望……而后继续——描绘她的青花。
走出坯房,步入古朴幽暗的窑房,时光仿佛倒流百年:被踩得溜光的黄土地面,粗大遒劲的木构架,被一箩箩烧瓷器的陶制匣钵所包围。窑炉内部高耸、狭长,内壁闪着瓷釉的光泽。蜗居在此的老人,依然坐在八仙桌边,用青花瓷碗卖着大碗浮梁茶。窑的门口码着一堆堆柴垛。这就是传统中以松木为燃料的柴窑。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于首位。而最早把“柴窑”确定为“雨过天青”的人是宋代的欧阳修。他曾在《归田集》中说过:“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据说,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天青色的瓷器。而青花瓷中最难烧制的釉色就是天青色。
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天青色,可遇不可求,需要耐心地等待。可怜这些日复一日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上雨过天晴呢?
沿着青石板小路前行,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的江南仿古建筑,或隐现于青翠山林,或倒映在清溪湖面。溪涧边的水碓,水车轮悠悠地转着,不远处舞台上,几位身着青花瓷色调衣服的女子,各执用青花瓷制成的二胡、箫、笛等乐器,吹拉敲击,声声如磬,演绎出别样的天籁,世间的喧嚣随着这清亮、洁净的声音而变得柔和。
时光就此停歇下来。
到达景德镇时,刚好是一场大雨过后。远山苍松翠绿,隐约得见。被大雨浸洗过的昌江,宛若新琢的玉,碧透清冽。“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有一美人,宛如清扬。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我对于景德镇的了解,多来自书本。前不久,有幸看到一本大型画册《透望》,里面对景德镇瓷器,特别是青花瓷有很详细的介绍。青花又称白地青瓷。是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青花瓷构图丰满,多以典型的中国传统人物、麒麟、鸳鸯、游鱼、牡丹、莲花、兰花等为主,花鸟树木、蓝天白云、繁星明月,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如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洗尽铅华,古朴典雅;又似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暗香浮动,清新流畅。
走进古窑,脚下是几处青花瓷片铺成的小路。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拂去岁月的积尘,依然光洁莹润。每一枚破碎的瓷片,都珍藏着一段燃烧的记忆。昌南,这座江南古镇,也因这一路瓷片的芳菲,独得了半壁江南的风采。古窑的坯房,从外面看起来更像一座富有特色的江南民居,古老坯房里,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木棍搅动车盘,车盘快速旋转,双手在飞旋的车盘上把瓷泥拉制成碗、盘、杯、碟等器皿,随着师傅手形的变化,一个个粗坯很快就出来了,然后被码放到了晾架上风干。老艺人们缓慢而有节奏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舂泥、拉坯、上釉、绘青花……入窑烧结成为最终的瓷器。
我无法参透这个过程的所有细节。
我注意到一位中年女画工正在一只瓷瓶上认真专注地描绘青花,半天不动一下身子,面无表情。她把自己混为一尊还没有烧出色彩的青花瓷瓶了。她的笔下勾绘着最安静最吉祥的纹饰,缠枝莲或凤穿牡丹。我感觉到那遍布于青花图案细柔而纤弱的思绪,那种盼望流传后世的心情,定格在这只瓷瓶上。这种感觉很微妙。再过千百年,这只青花瓷瓶会充满自信地面对欣赏者。那晶莹柔润的釉色和细腻洁白的胎骨,幽静雅致的图案,所有时光未能抹去的东西,都会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在早春的时候,那第一枝梅插入放在枕畔的瓶中,屋檐的瓦还未浸润雨水的时候,枯涩的石板台阶上看不出一丝滋润的痕迹。梅在瓶中开放,粉白的瓣和绿萼青枝,岁月从墨色深处浅浅的显现,冉冉就有了时光的暖意;或在秋天时,插上一支清丽的桂,人便浸在脉脉幽香中,捧卷遣日,翩然入梦。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像,因为我一直相信,完美的事物,是永恒不灭的,不管它的具象存不存在。
女画工依然没有言语。只是停了一下,揉了揉双眼,向远处望望……而后继续——描绘她的青花。
走出坯房,步入古朴幽暗的窑房,时光仿佛倒流百年:被踩得溜光的黄土地面,粗大遒劲的木构架,被一箩箩烧瓷器的陶制匣钵所包围。窑炉内部高耸、狭长,内壁闪着瓷釉的光泽。蜗居在此的老人,依然坐在八仙桌边,用青花瓷碗卖着大碗浮梁茶。窑的门口码着一堆堆柴垛。这就是传统中以松木为燃料的柴窑。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于首位。而最早把“柴窑”确定为“雨过天青”的人是宋代的欧阳修。他曾在《归田集》中说过:“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据说,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天青色的瓷器。而青花瓷中最难烧制的釉色就是天青色。
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天青色,可遇不可求,需要耐心地等待。可怜这些日复一日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上雨过天晴呢?
沿着青石板小路前行,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的江南仿古建筑,或隐现于青翠山林,或倒映在清溪湖面。溪涧边的水碓,水车轮悠悠地转着,不远处舞台上,几位身着青花瓷色调衣服的女子,各执用青花瓷制成的二胡、箫、笛等乐器,吹拉敲击,声声如磬,演绎出别样的天籁,世间的喧嚣随着这清亮、洁净的声音而变得柔和。
时光就此停歇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