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五个多月了,在这一百多天内应该抓些什么呢?针对高考物理复习的实际,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和发展规律,要善于帮助学生找到知识间恰当的生长点,形成准确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物理情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了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以课本为主、抓好基础知识。
通过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式,不能借能力考查和理论联系实际而弱化、淡化基础知识。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但它属于一桶就破的情况,注意同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一份高考试题中、低档题(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部分)占80%,难题只占20%,如果把最后冲刺阶段的宝贵时间去解难题,这是舍本求末。通过前一阶段的模拟训练,大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认真查缺补漏,才会事半功倍,如对基本概念,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深刻。仅以“功”的概念为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各种形式的力做功,都对应着一定形式的能的转化。能否准确地认识这种关系,极大地制约着对某些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高考试题往往通过特写的物理情境,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对一些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往往有的同学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该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这些都应在最后阶段,逐一解决。
另外,还应注意总结重要的物理问题研究方法,如理想模型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等效方法、逆向思维等。通过对以往练习中的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一个档次。
二. 抓住核心部分、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师必须明确重点部分,对高考考什么,怎么去考,应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课讲透,练习到位。核心就是对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一般应该注意两个线索:力和能。物体的运动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对物体受力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些力往往又对物体做功,导致物体的能量不断发生变化。能及能的相互转化为物理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线索。分别从力和能入手,对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久而久之,就可能化为“能力。”
三.抓住薄弱环节、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近两年高考试题加强了对论述能力的考查。目前主要体现为对推导论证的考查。如去年高考及今年其它地区春季高考都增加了推导证明题,但这几道题都源于课本。因此,复习中应注意课本中某些重要命题的论证过程。还应该加强对物理问题的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求解计算题,不仅仅能够计算出结果,还应能够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述。即不仅会说出是这样,还要会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去年高考试题的另一个特点之一是大量的题目紧密联系实际,物理理论原本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但结果是有不少同学反倒对这类题感到生疏,这是很不正常的。在总复习阶段,应善于把物理基础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与物理有关的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说力、热、电、光各个分支,都有大量的事实能与高中物理结合,要学会用物理基础理论解释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提高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抓良好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在涉及势能计算时,应先确定零势能标准。在涉及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时,规定出正方向,以方便于用标量运算代替矢量运算化。在计算过程中,先统一单位,运算后认真对数字结果进行复核。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每一个阶段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恰当地提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实现它们,使自己在付出努力之后,能够不断地体会成功的喜悦。对于偶然的失误 ,应准确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下一步中使复习具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情。不断调整心理态度,力求在高考期间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来展示辛勤努力的优异成果。
总之,高三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还必须注意科学训练,要做到各章节的重点和热点,扫除盲点,纠正错误,加强综合练习,并从中找出问题,从思想方法上加以总结,才能日积月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一. 以课本为主、抓好基础知识。
通过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式,不能借能力考查和理论联系实际而弱化、淡化基础知识。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但它属于一桶就破的情况,注意同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一份高考试题中、低档题(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部分)占80%,难题只占20%,如果把最后冲刺阶段的宝贵时间去解难题,这是舍本求末。通过前一阶段的模拟训练,大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认真查缺补漏,才会事半功倍,如对基本概念,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深刻。仅以“功”的概念为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各种形式的力做功,都对应着一定形式的能的转化。能否准确地认识这种关系,极大地制约着对某些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高考试题往往通过特写的物理情境,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对一些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往往有的同学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该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这些都应在最后阶段,逐一解决。
另外,还应注意总结重要的物理问题研究方法,如理想模型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等效方法、逆向思维等。通过对以往练习中的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一个档次。
二. 抓住核心部分、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师必须明确重点部分,对高考考什么,怎么去考,应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课讲透,练习到位。核心就是对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一般应该注意两个线索:力和能。物体的运动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对物体受力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些力往往又对物体做功,导致物体的能量不断发生变化。能及能的相互转化为物理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线索。分别从力和能入手,对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久而久之,就可能化为“能力。”
三.抓住薄弱环节、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近两年高考试题加强了对论述能力的考查。目前主要体现为对推导论证的考查。如去年高考及今年其它地区春季高考都增加了推导证明题,但这几道题都源于课本。因此,复习中应注意课本中某些重要命题的论证过程。还应该加强对物理问题的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求解计算题,不仅仅能够计算出结果,还应能够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述。即不仅会说出是这样,还要会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去年高考试题的另一个特点之一是大量的题目紧密联系实际,物理理论原本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但结果是有不少同学反倒对这类题感到生疏,这是很不正常的。在总复习阶段,应善于把物理基础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与物理有关的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说力、热、电、光各个分支,都有大量的事实能与高中物理结合,要学会用物理基础理论解释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提高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抓良好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在涉及势能计算时,应先确定零势能标准。在涉及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时,规定出正方向,以方便于用标量运算代替矢量运算化。在计算过程中,先统一单位,运算后认真对数字结果进行复核。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每一个阶段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恰当地提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实现它们,使自己在付出努力之后,能够不断地体会成功的喜悦。对于偶然的失误 ,应准确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下一步中使复习具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情。不断调整心理态度,力求在高考期间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来展示辛勤努力的优异成果。
总之,高三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还必须注意科学训练,要做到各章节的重点和热点,扫除盲点,纠正错误,加强综合练习,并从中找出问题,从思想方法上加以总结,才能日积月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