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概有61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4100多万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3000多万人,大部分省份农村的中小学适龄留守儿童人数居多。我校有留守儿童356人,来自城关区和基层乡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社会现象,在将来的一定时期内仍然会存在,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
一、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留守儿童发展的诸多问题: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
1.日常行为不良
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的教导,或顶撞祖辈,或保持沉默,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喜欢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去寻找朋友和娱乐场所。因此,孩子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据调查,许多留守儿童处在无人管教状态。他们受社会上的诱惑,尤其是一些初中的男孩子,正值叛逆期,更是上学时间逃课去网吧,迷恋游戏机,有些孩子整天成群结队在街上滋生闹事。
2.学习成绩不佳
大多数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管和督促,学习兴趣提不起来,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认为学习是一向无关紧要的任务,学习上自觉性差,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一般处于中下水平。最突出的一点学习问题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部分留守儿童不能按时高质量完成,他们要么干脆忽视,要么敷衍了事,最后的结果一塌糊涂。
3.情感发育不良
心理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儿童来说,主要问题有自卑心理、情绪问题和交往问题等。一些孩子性格开始变得孤僻,自我封闭,胆小自卑,平时沉默寡言,自信心严重缺乏,与老师同学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感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4.安全隐患凸现
安全隐患表现在儿童的自身安全因缺乏有力的保护而受到严重的威胁。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许多监护人对照看孩子的责任感并不强,孩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留守女童被狠亵的情形令人揪心。
二、分析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由于早期教育缺位和亲情教育缺乏,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有些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学校教育不到位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等,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4.父母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在大部分农村,许多父母认为,照顾好孩子的吃穿才是他们最主要的责任。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能让孩子吃饱穿暖,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许多父母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用于教育孩子。他们认为现在上大学端不到金饭碗了,认为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还是要打工,没个稳定的工作,出路还不如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同龄人。父母在进城后,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在对待教育与金钱的态度上,对家庭价值的理解上等都有了比较功利性的想法。这种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由于有这种落后的思想,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就产生了让孩子同样出来打工的念头,认为读书花钱,打工赚钱,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在这种价值观的教育下,儿童难免会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给农民工子女城镇就学提供条件
近年来,进城农民工以自己最朴实的双手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城市的建设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然而,农民工在城市里却难有立足之地,他们的儿女要想在城市里所接受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在社会转型的高速时期,要求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等各社会主体,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当针对留守儿童成立帮扶的对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满足孩子精神需求。
2.净化农村社會空气,减少对留守儿童不良的社会影响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监管,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更没有少年宫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而麻将馆、电子游戏室、录像播放厅、网吧等在许多农村却有着很高的普及率。缺乏父母监管的儿童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农村开设了“社区亲情活动室”、“俱乐部”、“图书室”等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有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也是可取和有益的。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希望通过加强社会环境和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可以让有条件的儿童尽快随父母进城学习生活,继续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更希望留守儿童家庭自身首先也能增强意识,摆正思想,针对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将留守儿童的教育劣势因素转化为优势因素,为孩子们以及整个家庭乃至国家和民族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留守儿童发展的诸多问题: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
1.日常行为不良
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的教导,或顶撞祖辈,或保持沉默,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喜欢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去寻找朋友和娱乐场所。因此,孩子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据调查,许多留守儿童处在无人管教状态。他们受社会上的诱惑,尤其是一些初中的男孩子,正值叛逆期,更是上学时间逃课去网吧,迷恋游戏机,有些孩子整天成群结队在街上滋生闹事。
2.学习成绩不佳
大多数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管和督促,学习兴趣提不起来,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认为学习是一向无关紧要的任务,学习上自觉性差,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一般处于中下水平。最突出的一点学习问题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部分留守儿童不能按时高质量完成,他们要么干脆忽视,要么敷衍了事,最后的结果一塌糊涂。
3.情感发育不良
心理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儿童来说,主要问题有自卑心理、情绪问题和交往问题等。一些孩子性格开始变得孤僻,自我封闭,胆小自卑,平时沉默寡言,自信心严重缺乏,与老师同学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感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4.安全隐患凸现
安全隐患表现在儿童的自身安全因缺乏有力的保护而受到严重的威胁。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许多监护人对照看孩子的责任感并不强,孩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留守女童被狠亵的情形令人揪心。
二、分析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由于早期教育缺位和亲情教育缺乏,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有些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学校教育不到位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等,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4.父母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在大部分农村,许多父母认为,照顾好孩子的吃穿才是他们最主要的责任。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能让孩子吃饱穿暖,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许多父母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用于教育孩子。他们认为现在上大学端不到金饭碗了,认为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还是要打工,没个稳定的工作,出路还不如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同龄人。父母在进城后,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在对待教育与金钱的态度上,对家庭价值的理解上等都有了比较功利性的想法。这种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由于有这种落后的思想,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就产生了让孩子同样出来打工的念头,认为读书花钱,打工赚钱,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在这种价值观的教育下,儿童难免会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给农民工子女城镇就学提供条件
近年来,进城农民工以自己最朴实的双手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城市的建设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然而,农民工在城市里却难有立足之地,他们的儿女要想在城市里所接受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在社会转型的高速时期,要求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等各社会主体,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当针对留守儿童成立帮扶的对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满足孩子精神需求。
2.净化农村社會空气,减少对留守儿童不良的社会影响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监管,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更没有少年宫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而麻将馆、电子游戏室、录像播放厅、网吧等在许多农村却有着很高的普及率。缺乏父母监管的儿童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农村开设了“社区亲情活动室”、“俱乐部”、“图书室”等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有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也是可取和有益的。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希望通过加强社会环境和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可以让有条件的儿童尽快随父母进城学习生活,继续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更希望留守儿童家庭自身首先也能增强意识,摆正思想,针对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将留守儿童的教育劣势因素转化为优势因素,为孩子们以及整个家庭乃至国家和民族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