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不全是孩子的错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
  “孩子做作业一会儿动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丁点作业要做3小时。会不会是多动症?”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原因,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有没有充满干扰注意力的因素呢?请看以下的场景,在你的育儿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呢?
  不要阻碍孩子的探索
  2岁的淘淘真的太淘气了!可不,他正撕开装有花生米的包装袋,把里面的花生米倒了一地,又一粒粒捡到自己的小鞋子里,还把鞋子往卫生间盛有水的浴缸里放……妈妈进来了,大呼:“哇啦啦,我的小祖宗,你在干嘛?”淘淘头也不抬,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我的小船,这是小朋友(指花生米),看,船在‘大海’里开起来喽!”妈妈没好气地说:“不能这样玩!”啪啪啪,小屁股挨打了!“哇……”淘淘一阵嚎啕大哭!
  
  ●评析:哪个妈妈看到孩子如此淘气都会来气,但是,比物品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孩子在探索玩耍中,正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
  ●正确做法:孩子专注玩耍的时候,在安全许可的情况下,不要干扰他,让孩子继续玩。
  
  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语
  晓晓在虹虹家玩,两人在沙发上你一言我一语,比赛“吹牛”:“我爸爸明天要给我买电飞车。”“哼,我爸爸会给我一架飞机呢!”“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伯伯是空军,他会给我买一架宇宙飞船……”“我……”
  这时妈妈进来了,对她俩说:“你们俩真会吹牛,快别瞎说了,吃饭了!”两个孩子停止了说话。
  ●评析:这是孩子们正在放飞自己的思维,进行想像力的游戏,需要专注地调用大脑思维,组织语言,这本是很好的游戏,但妈妈的一句“别瞎说”,让孩子们的语言游戏嘎然而止,不能不说是遗憾。
  ●正确做法:耐心等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把对话游戏做完。
  
  不要干扰孩子做事
  6岁的小毛在房间里专心地画画,妈妈一会儿开门进来取东西,一会儿又嘱咐小毛说:“奶奶刚睡下,记住,你今晚不要去她房间打扰她。”一会儿递给小毛新买的画笔:“这是我今天去超市买的,跑了好几家才买到你要的这种呢!”就这样,一幅画小毛画了一个小时。
  ●评析:父母经常意识不到,孩子做事的时候,需要安静。这样的打扰,就是对孩子专心做事的一种破坏。
  ●正确做法:一切的事情,一切的话,都等孩子做完了事情再说。
  
  不要中断孩子的观察
  傍晚,妈妈领着小明在林荫小道上散步。妈妈走出去好远了,突然发现小明没跟上来,回头一看,小明正蹲在一米远的地上盯着什么看。妈妈走回去,才知道,小明在观察地上一只蠕动的小虫子。妈妈一只手拉起小明,说:“走了,没什么好看的,快走呀!”小明不情愿地跟着妈妈走。
  ●评析:家长只顾自己散步,却没有考虑孩子的需求,没有用孩子的心去感受孩子。观察、思考、专注是联系在一起的。
  ●正确做法: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观察和感受他所喜欢的东西。
  平时,家长会无意识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如果这些能避免,无疑,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正如教育专家孙瑞雪所说:“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因此,我们要避免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
  
  【小贴士】 培养孩子注意力9法
  1、 孩子看电视时,不要让他总是切换频道,这样容易导致注意力涣散。
  2、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跟你说话时,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听他把话说完。
  3、 给孩子独处的时间,允许孩子自言自语,甚至发呆。有时,成人看来的发呆,或许正是孩子在专心想像、思考的时候。
  4、 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他可以关起门来,自由地做他想做的事。
  5、 家里的房间要摆设整齐,干净整洁,不要杂乱无章,否则会给孩子一个混乱的感觉。
  6、 一次只提供一种玩具,玩具多了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专心。
  7、 给孩子放录音故事磁带,让孩子专门听故事,而不是放VCD、DCD。因为前者只需要听,而后者又听又看。当单独运用一种感官刺激时,特别是听觉,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8、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扰他,哪怕到处搞得很乱。等孩子玩过后再要求孩子他。
  9、 陪孩子玩注意力训练游戏。如找不同,比大小,拼图,记数字,配对图形等。
其他文献
儿子的学校发了一张调查问卷,是关于家长陪读的利与弊。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利”,因为,这道题我早已经深思熟虑过,切身验证并升华了这个理念——要陪读,更要陪玩!    我的工作是中小学生的家教,虽然每天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却与儿子的业余时间发生冲突。儿子小的时候还不觉得问题严重,可当入学后,便经常能听到儿子的抱怨。一年级时,儿子的班主任找到我,说孩子成绩不好,要我找找原因。我愣了,作为一个专职辅导别人功
林怡,著有《林怡说早教》四册、《林怡教你玩游戏》等书籍,创建怡育儿会所。林怡育儿工作室新出书目《宝宝观察力训练》、《宝宝思维训练场景篇》、《孕期全程检测卡》。    宝宝入园,一直都是令家长非常闹心的事——考察、选择幼儿园,帮助宝宝了解熟悉幼儿园,克服分离焦虑,入园之后发生的一些事件导致宝宝的情绪反复……一环套一环,环环都很重要,也很令人纠结。实际上,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宝宝入园这件事,或许问
礼貌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礼貌的话要一句一句地教,礼貌的行为要一个一个地指导,并且要不断地练习和强化。所以,想让孩子成为懂礼貌、人见人爱的人,就得必须从小开始,循序渐进,让礼貌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0~1岁  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成人的动作,1岁的宝宝已经懂得根据父母的表情作出适当的反应。所以,年轻的父母要多使用礼貌用语,举止文明,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礼貌的成长环境。  1~3岁  1~3岁孩
小秧幼儿园出现了手足口的患儿,园里决定放假两周,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让孩子们在家里隔离两周。  这么多天在家,总觉得该给孩子安排些节目。也想过要不要带她去海边度个短假,可我虽是SOHO族,秧爹却是上班族,没办法和我们同去,我一个人带她去必定很累。最后转念一想,干脆,就让小秧好好近距离观察一下妈妈平时的生活吧。  我清了清喉咙,开始宣布纪律:  “一个懒觉都不能睡,每天吃了早餐之后,妈妈就带着你开车送爸
有些孩子从小就怕见生人,在生人面前不知所措;从来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怕在众人面前讲话,这种心理现象就叫羞怯心理。  一般说来,羞怯心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其一,因为它带有普遍性;其二,羞怯心理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短暂的,反应过后,生理功能又恢复正常状态,因此无损于身心健康。  虽然羞怯心理无损身心健康,但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却是一种障碍。当羞怯心理产生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液循环加速,这种反应
这天下午,丽丽拿了一个鸡蛋,悄悄地翻开花盆里的泥土,然后把鸡蛋放了进去,接着盖上泥土——丽丽看到电视里种花生,她这就想到了种鸡蛋。  第二天,丽丽翻开花盆里的泥土,可一个鸡蛋还是一个鸡蛋。丽丽不甘心,心想是不是鸡蛋种得太少了?于是她又去拿了两个鸡蛋放进花盆里。  这次,丽丽等过了两天再去翻花盆里的泥土,她笑了,花盆里,之前她放入了是3个鸡蛋的,现在却有了6个鸡蛋,鸡蛋多了3个啊。丽丽想,要是把这6
整个暑假,潇潇跟我形影不离。所以对她是否能顺利返园,我不无担心。没想到,第一天早上送她去幼儿园就极其顺利,好像没有离开过一样。下午原本爸爸要去接,粗心的他竟然忘记了,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个孩子,据说小妞儿的情绪也丝毫没有受影响,一路跟着迟到的爸爸做着鬼脸回家。  所以我想,开学返园和初入园不同,宝宝对幼儿园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跟老师和小朋友也都熟悉了。要想更快地适应,重点不在消除陌生感,而是调整生
吃晚饭前,你大声地冲妈妈嚷嚷:“妈妈,你究竟忙什么呀?怎么到现在都还没弄好饭?饿死我了。”我听后,很生气地批评了你,并严肃地警告说,以后不能用这种口气对爸爸妈妈说话。接着,我听到你在厨房向妈妈抱怨说“爸爸太严厉了”。其实,即使没听到,我也知道你一直对我的威严不满。但是我不能改变。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你必须要懂得尊重。  你第一次在饭桌上挑食,大呼小叫,甩碗扔碟的时候,不过5岁。因为我制止了你
怀小宝时,我曾对大女儿格格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所以她非常期盼妹妹的出生。但是,当小宝真的出生时,格格依然出现了许多反常的表现。我自己也是独生子女,在应付家有二宝的关系上并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宝贝,是我正在研究和学习的一个课题,和所有二宝妈妈一起分享心得——  大宝变得敏感易怒了  我正在给小宝喂奶,格格走了过来,伸手就摸小宝的脑袋。由于怕她动作没轻没重,我和格爸不约而同地大叫起来:“
当了妈妈以后,及时补充各种育儿知识成了我迫在眉捷的事情,在一堆花花绿绿的育儿杂志中,《孩子》杂志以其清新自然、全面实用的风格闯入我的视野。在生动真实的育儿故事中,总结提炼出科学的育儿理念,让我读起来亲切自然,用起来得心应手。   成为《孩子》的老读者后,我不禁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把自己的育儿心得在杂志上与大家分享。2009年9月,我的处女作《孩子成长,也需要私密空间》终于飘着墨香刊登了出来,旁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