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反思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lb0628w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将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打破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僵局,这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语文教师教学现状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缺乏新的教学理念,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热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加上日常工作量大,付出多,回报却不多,难免心生职业倦怠,一些教师将备课当成“抄教案”,以应付教导处的教学检查,临上课时就拿着教材走上讲台“即兴施教” 。
  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仍处在朦胧状态,学习习惯也比较差,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没有能够形成,上课也有一些学生常开小差,不太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但也有少数学生情况较好。有三五个属于无能为力型,所有的科目都是在混日子,语文也不例外。
  另外相对滞后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将教师的晋级和评优与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挂钩,这必然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从而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是从,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佳的一个原因。
  三、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克服应试的功利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唯考试分数考评的制度问题得不到解决,语文教学永远得不到改观。目标管理有它的科学性,但它所崔生出来的是急功近利。上级部门对教育对学校的管理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前途负责的态度,不在软环境上着陆,而是要在加大教育硬件的投入上狠下功夫,彻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物质条件跟上了,学校的办学效益也就有了保障;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也才有生长的土壤,也才有学生学习资源开发的可能。学校要本着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的态度,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奠定成功基础的思想,削弱在分数上过分的纠缠,把语文教师的活力释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上。语文教师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学艺术与方法上狠下功夫。学校、家长、社会要协调一致,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性情的陶冶,感受母语的博大精深,受到美的熏陶。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语文素养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由于接触外界的机会少,普遍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因此,应加大学科培训的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接受新课改的培训,增强实施课改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同时,有目的、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外出观摩学习,听专家讲课、听一线教师上课,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课,让创新能力强的老师上观摩课、优质课,利用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带动大多数老师的进步。
  学校要本着实施新课改的决心,切实做好教师的思想改变工作,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荣誉感和崇高的责任感,为教师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元化,促使老师时刻身处教育改革的环境中,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素养。
  (三)加强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好学、善学、会学”
  从学生的思想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计划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做好巩固练习和及时复习,同时给学生充分体验语文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加强情感渗透,营造良好气氛,给学生自主空间,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是学生爱学、乐学。
  相信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以上三方面工作都做好的情况下,一定能出现令人欣慰的全新局面。
其他文献
一、强化学科地位,树立自信  首先帮助学生分析语文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像我们这样的一般高中语文平均分在102分上下,而有些学生高考总成绩也就是300多分,这样看来仅语文一科就能达到100多分,这可是“三分天下”呀。  然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树立信心。高中语文的知识点能力点似乎很多很复杂,其实概括起来不外乎阅读、写作、语言基础知识运用等几大板块,而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并非无规律可循,无方法可
期刊
我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体现“共性与个性”这一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它能更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新知,解决和回答一些阅读问题,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借助这一方法的点滴体会,今展示在此与同行们探讨。  一、用“共性与个性”的哲学思想来更扎实地了解一些语言新知,解决和回答一些阅读问题1生字教学中怎样区分形近字?  “六书
期刊
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总是有叫苦连天、遇难就躲的思想。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主题,什么是立意新颖。他们有思想但是表达不明确。因为不知道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用什么表达方式;他们有材料但不会选择,因为变换角度,标新内容过于头痛。怎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不爱学到自己能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见闻,感触生活的滋味呢?我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效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的作文教学第一理念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样的景
期刊
作文是心灵世界的展现,近三年来,我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入到作文训练中,让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真切地体味丰富的现实,尽情感受人间冷暖,努力关注异彩纷呈的大干世界,写真事中,抒真情,说真话,从而激励创作意识,激发学生被称作兴趣,为今后农村经济建设成为上级学校输送大批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重点做好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落实阶段作文训练目标,由浅入深阶
期刊
一、作文训练  1从教材中的课文延伸作文训练。其实关于写作,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我的做法就是多写,多练。平均两天一篇作文,定时指导,批改、讲评。同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从教材的课文中延伸作文训练。  从2010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文的出题指向。去年的中考试卷命题作文是《端午的味道》,我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有一篇文章是《端午的鸭蛋》,看来,教材中选取的很多篇目都
期刊
1注重制度建设,使德育工作规范发展  学校强化了德育常规管理,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了班主任管理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信息交流制度等,形成了德育管理的整体效应,保证了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2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课程育人”  一是教务处负责督促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和其他学科的德育任务。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管理,配齐配强专任教师,严格执行课时
期刊
抓好朗读教学,为说话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诵读训练是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的基础,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朗读训练的首要的一条就是用普通话朗读,要求学生发音吐字要准确清晰,克服方言中的平翘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的习惯,读准普通话。其次,要求学生把握好朗读节奏,能控制语速的缓急,选择适当的停顿。再次,要求学生要掌握语气、语调,能够读准句子的轻重,有感情的朗读。要做到以上几点,实非易事,必须进行
期刊
“点拨”通常的意思就是“指点”,即“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它带有“点拨者”高高在上的不平等意味。而我这里所谓的“点拨”则是现代教育观念下的一种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点拨”包括“点”和“拨”两个基本环节。  所谓“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并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教童子,必先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而
期刊
每个人都热爱美、喜欢美,并在不断地追求实践中获取审美体验。散文是最诗意化的文学体裁,散文创作则是学生追求美,获取美的体验的创作性思维过程。  为了完成高中语文必修2的教材中“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一教学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即“四美教学过程”。  第一,走进名篇,诵读佳作,感受美的魅力。  现代散文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美文中的美文,佳作中的佳作。为了完成单元写作教学内容,我在讲
期刊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必须诉诸语言,正如国画创作中无画处带给欣赏者的深远意境。接受美学认为“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思考,往往会对作品获得更深的理解、把握。引进“空白”入语文课堂,任由学生的思维放飞,任由学生的心绪感受,这正是主动探究的开始。  一、课前留白,投石问路  1自由预习,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不提任何要求,哪怕只是一次浏览,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