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民族文学的视野下,族群写作凸显了文化学和人类学的价值理念。张承志在族群写作中建构的文化符号,如草原符号、歌谣符号等具有深刻内涵。
关键词:张承志;族群写作;文化符号;多民族文学
文化学来自于人类学,是对人类学的进一步细化。在文化学的视域下,“文化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一个符号具有其自身之外的隐喻的意义,并被用来产生一个由相互关联的意义构成的系统。文化是人类学关注的焦点。可以认为,文化符号是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述形式。
在微观层面上,族群认同的依据至少包含三个方面:文化是族群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历史记忆为其提供合法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成为认同本身的组成部分;上述两者必须接受社会因素的改造。由此可见,族群的复杂性源于决定族群意识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多样性。对地方族群文化的呈现与思考是永无止境的,张承志以意蕴丰富的文化符号书写族群的心灵世界,在创作实践中作了难能可贵的尝试。
一、草原符号:文化之疼痛
张承志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草原族群文化的关注,他通过对蒙古草原上的一场爱情悲剧的书写,表达了文化撕裂与文化疼痛的最显在标志就是“文化身份”的模糊乃至丧失,以及与之相随的一系列与现实生存相关的文化认同问题。
小说《黑骏马》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从小便被寄养在白发额吉家里,并在其抚育下茁壮成长。在白音宝力格到外地学习期间,与他青梅竹马的索米娅遭黄毛希拉奸污而怀孕,额吉不但阻止白音宝力格去复仇,反而进行了一番阻劝:“怎么孩子,难道为了这件事也值得去杀人么?”“有什么呢?女人——世世代代还不就是这样吗?知道索米娅能生养,也是件让人放心的事呀。”索米娅同样也是逆来顺受。索米娅虽然憧憬与神往理想的爱情,但却无法与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进行抗争。这成为了一对恋人分手的导火索和契机,充分反映出这一草原族群的原始思维。知识分子白音宝力格认识到草原的原始文化形态和受到都市文明熏染的自己之间无法沟通的隔膜,最终离去。
族群意识的基础是文化,草原文化符号是族群认同的基础和区别于“他者”的天然边界。小说中写白音宝力格:“我发现了自己和这里的差异。我不能容忍奶奶习惯了的那种草原习性和它的自然法律,尽管我爱它爱得是那样一往情深。……但一种新鲜的渴望已经在痛苦中诞生了。这种渴望在召唤我、驱使我去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也更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化模式中的深层结构,即价值取向、宇宙观、伦理观等文化硬核部分产生了本质性的差异。这些内在的、间接的文化要素需要通過一定的契机外在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草原文化和都市文化之间的交锋、紧张与对抗导致了个体文化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危机,触发了个体的文化疼痛。
二、歌谣符号:文化之认同
族群文化的存在及继续,为人们提供了身份的认同和生存的意义。历史、族群记忆等通常是凝聚了族群认同情感的源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创造物,同样是一种符号。歌谣符号与族群认同息息相关。
民间歌谣是叙事和抒情的一种韵文演唱形式。民间歌谣具有认识功能,其篇幅凝练、流传广泛,是人们认识地方文化和体验民众情感不可或缺的民间文学体裁。古老的蒙古民歌《黑骏马》讲述的是骑着黑骏马的牧人跋涉草原、找寻心爱的姑娘的故事,也是对美好人生理想的思考与领悟:“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呦/栓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呦/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那山梁/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呦,却不是她。”张承志在小说的八个章节之前分别插入民歌,使歌词与每一章小说呼应,这不仅使文本有一唱三叹的音乐之美,而且与白音宝力格、索米娅的现实命运形成了惊人的对应。
一个族群的文化身份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变化”。经过都市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熏染,白音宝力格的内心仍然被古歌《黑骏马》内在的灵魂牵引着,他在九年后重返草原,这时,奶奶已经去世,索米娅也远嫁他乡,他骑着当年和索米娅一同养大的黑骏马四处找寻。昔日的愤慨与失落已化作深深的内疚感,如今归来的白音宝力格对草原文化多了一份认同和理解:“在这块对我来说是那么熟识,那么亲切的草原上,掩埋着我童年的幸福和青春的欢乐,也掩埋着我和索米娅的美好的爱情……”“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历史记忆刻骨铭心,无法抹去,它为族群认同提供合法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成为认同本身的组成部分。对张承志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不能忽视他的民族身份和文化立场。张承志在高中毕业后赴内蒙古乌珠穆沁插队,在草原上当了四年牧民。透过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张承志在这部小说中对蒙古草原母亲所作的认同。
三、结语
符号的魅力和重要性在于它在文化中构成的意义。综上所述,多民族文学最精彩的笔触之一就是对地方族群文化的呈现与反思,回族作家张承志通过对“草原符号”、“歌谣符号”等族群内容的诗性书写,表达了自身深刻的文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主编.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97.
[2] 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4(3).
[3] 马绍玺.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6(3).
[4] 张承志.张承志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5] 陶渝苏,戴庆中,王良范.边界漂移与意义播撒:后现代视域下的地方族群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37.
关键词:张承志;族群写作;文化符号;多民族文学
文化学来自于人类学,是对人类学的进一步细化。在文化学的视域下,“文化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一个符号具有其自身之外的隐喻的意义,并被用来产生一个由相互关联的意义构成的系统。文化是人类学关注的焦点。可以认为,文化符号是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述形式。
在微观层面上,族群认同的依据至少包含三个方面:文化是族群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历史记忆为其提供合法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成为认同本身的组成部分;上述两者必须接受社会因素的改造。由此可见,族群的复杂性源于决定族群意识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多样性。对地方族群文化的呈现与思考是永无止境的,张承志以意蕴丰富的文化符号书写族群的心灵世界,在创作实践中作了难能可贵的尝试。
一、草原符号:文化之疼痛
张承志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草原族群文化的关注,他通过对蒙古草原上的一场爱情悲剧的书写,表达了文化撕裂与文化疼痛的最显在标志就是“文化身份”的模糊乃至丧失,以及与之相随的一系列与现实生存相关的文化认同问题。
小说《黑骏马》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从小便被寄养在白发额吉家里,并在其抚育下茁壮成长。在白音宝力格到外地学习期间,与他青梅竹马的索米娅遭黄毛希拉奸污而怀孕,额吉不但阻止白音宝力格去复仇,反而进行了一番阻劝:“怎么孩子,难道为了这件事也值得去杀人么?”“有什么呢?女人——世世代代还不就是这样吗?知道索米娅能生养,也是件让人放心的事呀。”索米娅同样也是逆来顺受。索米娅虽然憧憬与神往理想的爱情,但却无法与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进行抗争。这成为了一对恋人分手的导火索和契机,充分反映出这一草原族群的原始思维。知识分子白音宝力格认识到草原的原始文化形态和受到都市文明熏染的自己之间无法沟通的隔膜,最终离去。
族群意识的基础是文化,草原文化符号是族群认同的基础和区别于“他者”的天然边界。小说中写白音宝力格:“我发现了自己和这里的差异。我不能容忍奶奶习惯了的那种草原习性和它的自然法律,尽管我爱它爱得是那样一往情深。……但一种新鲜的渴望已经在痛苦中诞生了。这种渴望在召唤我、驱使我去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也更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化模式中的深层结构,即价值取向、宇宙观、伦理观等文化硬核部分产生了本质性的差异。这些内在的、间接的文化要素需要通過一定的契机外在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草原文化和都市文化之间的交锋、紧张与对抗导致了个体文化身份焦虑与文化认同危机,触发了个体的文化疼痛。
二、歌谣符号:文化之认同
族群文化的存在及继续,为人们提供了身份的认同和生存的意义。历史、族群记忆等通常是凝聚了族群认同情感的源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创造物,同样是一种符号。歌谣符号与族群认同息息相关。
民间歌谣是叙事和抒情的一种韵文演唱形式。民间歌谣具有认识功能,其篇幅凝练、流传广泛,是人们认识地方文化和体验民众情感不可或缺的民间文学体裁。古老的蒙古民歌《黑骏马》讲述的是骑着黑骏马的牧人跋涉草原、找寻心爱的姑娘的故事,也是对美好人生理想的思考与领悟:“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呦/栓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呦/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那山梁/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呦,却不是她。”张承志在小说的八个章节之前分别插入民歌,使歌词与每一章小说呼应,这不仅使文本有一唱三叹的音乐之美,而且与白音宝力格、索米娅的现实命运形成了惊人的对应。
一个族群的文化身份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变化”。经过都市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熏染,白音宝力格的内心仍然被古歌《黑骏马》内在的灵魂牵引着,他在九年后重返草原,这时,奶奶已经去世,索米娅也远嫁他乡,他骑着当年和索米娅一同养大的黑骏马四处找寻。昔日的愤慨与失落已化作深深的内疚感,如今归来的白音宝力格对草原文化多了一份认同和理解:“在这块对我来说是那么熟识,那么亲切的草原上,掩埋着我童年的幸福和青春的欢乐,也掩埋着我和索米娅的美好的爱情……”“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历史记忆刻骨铭心,无法抹去,它为族群认同提供合法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成为认同本身的组成部分。对张承志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不能忽视他的民族身份和文化立场。张承志在高中毕业后赴内蒙古乌珠穆沁插队,在草原上当了四年牧民。透过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张承志在这部小说中对蒙古草原母亲所作的认同。
三、结语
符号的魅力和重要性在于它在文化中构成的意义。综上所述,多民族文学最精彩的笔触之一就是对地方族群文化的呈现与反思,回族作家张承志通过对“草原符号”、“歌谣符号”等族群内容的诗性书写,表达了自身深刻的文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主编.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97.
[2] 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4(3).
[3] 马绍玺.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6(3).
[4] 张承志.张承志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5] 陶渝苏,戴庆中,王良范.边界漂移与意义播撒:后现代视域下的地方族群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