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研究型高校学科交叉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T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学科交叉是一种重要的学科建设思路。对于非研究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办学实力和学科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选准交叉学科,选好管理模式,进行系统规划与建设,是一般高校有效开展学科交叉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非研究型高校;学科;交叉
  作者简介:梁传杰(1970-),男,湖北天门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毕姗姗(1989-),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机理研究”(项目编号:BIA11006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47-02
  现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同时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有高度综合的发展态势。正是这种高度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促进了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行学科交叉也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学科建设思路。但是,要提高学科交叉的质量和效益,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因所处的水平和起点不一,其建设措施也应有所差异。因此,对于非研究型的一般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分层定位,选准交叉学科,制订可行的建设措施,成为有效实施学科交叉的关键。
  一、非研究型高校开展学科交叉的可行性分析和必要性分析
  1.必要性分析
  (1)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来看,非研究型高校学科交叉都有待开展。从理论研究上来说,近几年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学科交叉管理模式研究,主要分析了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主要管理模式,即麻省理工大学模式、密西根大学模式和哈佛大学模式;二是综合型大学学科交叉运行机制研究,主要分析了学科交叉的动力、学科交叉的能力及学科交叉的调控;三是对具体对象进行的学科交叉研究,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型大学以及特定对象(如以诺贝尔奖中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和获奖者进行的分析与研究)和特定学科(如对教育科学进行学科交叉的分析与研究)。从学科交叉实践上来看,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尤其是“985”重点建设高校大力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效。其开展学科交叉的具体措施包括:成立学科交叉研究的相关机构;对学科交叉研究进行广泛的资金扶持;制订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激励措施等;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学科群;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因此,非研究型高校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与实践是一块空白地带。进行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非研究型高校是高教事业的主力军,开展学科交叉,做好学科建设工作,对高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践上看,我国教育界近几年在学科交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其主体或建设对象都是研究型大学或实力较强的综合型大学,针对非研究型高校如何开展学科交叉活动的研究很少,实践活动更少。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有1000多所,进入“985”建设的高校只是30多家,占我国高教群体的3%左右。学科交叉是学科建设发展的一种重要做法,是所有高校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与服务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义务。非研究型高校作为高教事业的主力军,应成为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积极实践者。
  2.可行性分析
  (1)高教体制改革为非研究型高校学科交叉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我国在前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对许多高校进行了合并与重组,形成了许多综合性、多科性大学。通过这次改革,各高校拓展了学科专业领域,经过整合增强了许多学科的整体实力。同时,许多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增设了许多学科专业。因此,现在绝大部分高校都已成为多科性的院校。综合性和多科性高校集中了大批学科,使学科之间的交叉成为可能。当然,综合性和多科性并非是学科专业的简单叠加,更深刻、更本质的作用是进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知识的融合,形成一种多学科交叉汇聚。
  (2)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度重视高教事业,为学科交叉提供了资金保障。实施学科交叉是一种新的学科建设管理思路,无论是哪一种学科交叉模式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学科交叉的保障措施。我国从“九五”初期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给予了许多政策支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科交叉在非研究型高校中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3)当前对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非研究型高校实施学科交叉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学科交叉的实施首先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思考与探索,理论研究需要先行。当前开展的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的许多理论研究与实践,虽然其对象是研究型大学,但许多研究的成果和实践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可以借鉴的。当然,非研究型高校进行学科交叉的思路当然不能等同于研究型大学,有关学科交叉管理模式也应认真研究。
  二、非研究型高校开展学科交叉的建设思路
  开展学科交叉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非研究型高校有效开展学科交叉活动主要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领导的重视
  正如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学校领导重视一样,学科交叉活动更是如此。首先,学科交叉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这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没有这些,学科交叉活动无从谈起。其次,学科交叉活动作为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做法,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需要学校领导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另外,要实现行之有效的学科交叉活动,并非为学科交叉而交叉。高校需要精心策化,认真组织,这需要学校领导组织。因此,学校领导是否重视此项工作是学科交叉的先决条件。
  2.交叉学科的选取   开展学科交叉,选取开展学科交叉活动的学科是关键。选取开展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应考虑如下几方面因素:首先是学科的实力和水平。能否有效开展学科交叉,学科的实力和水平是基本条件。一个仅仅只能从事教学而没有科研能力的学科毫无交叉的可能。事实证明,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具有整体实力优势或特色优势或较强的行业背景优势或区域优势,带动了与之进行交叉的相关学科的发展。因此,优势和特色学科是交叉学科选取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次是学科自身的交叉活力。学科交叉活力是指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的宽度和有效性。受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正如行业可划分为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一样,学科的发展也是如此。这种宏观环境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在学科交叉上就表现了学科自身的交叉活力。最后是学科队伍的情况。学科交叉的实践者和核心是有学术影响力、威望的学科带头人及其领导的学术团队。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的学术水平决定了能否进行学科交叉或学科交叉的起点和水平,决定了学科交叉的深度。总之,交叉学科的选取是实施学科交叉的对象,在交叉学科的选取上要充分考虑以上三方面的因素,认真选准学科交叉活动对象。
  3.管理模式的选取
  管理模式是管理活动运作的形式。非研究型高校开展学科交叉活动可以借鉴研究型大学的做法。对于学科交叉的管理模式,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的做法主要是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做法。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出如下几种主要的管理模式,即麻省理工大学模式、密西根大学模式和哈佛大学模式。麻省理工大学模式主要是在解决重大工程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了项目带动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的特点。密西根模式强调制度建设,采用联合聘任制与设立学科交叉委员会的做法,是研究型大学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制度创新和政策保障。哈佛模式则注重从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安排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自由探索可能出现的学科交叉问题,同时辅之以对学科交叉发展规律的研究,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
  这三种管理模式各有其鲜明的特色。哈佛模式对学科交叉的做法与美国高等研究院一样,强调的是这批大师巨匠们在研究思路上的相互启迪,是一种站在世界科学研究制高点寻求思想火花的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做法,显然这是非研究型高校因不具备这种高水平的大师群体而无法借鉴的。密西根模式强调制度建设和创新,是一种体制上的规范。制度建设无疑是各种活动基本而又重要的建设活动,是一种经过较长时期建设,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而对学科交叉活动进行的系统总结。进行制度建设的管理对象要有一定数量,具有一定的普遍指导意义。因此,对非研究型高校开展学科交叉活动之初,这一模式也不适用。麻省理工大学模式是通过科研项目来推行学科交叉,这一模式是可以为非研究型高校所借鉴的。非研究型高校一般都承担了许多科研项目,而其中大部分科研项目需要多学科的人员联合完成。以科研项目为媒体,促进学科交叉的起步,并从这些学科交叉的起步过程中增强学科交叉点的实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和锻炼队伍,逐渐形成学术团队,培育新的交叉学科。
  4.具体的建设措施
  非研究型高校开展学科交叉活动可以借鉴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组织人员进行学科交叉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工作实践的指导。因此,开展学科交叉工作先要进行一些理论研究和思考。各高校可以组织高教理论研究人员和高教管理人员进行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也可直接借鉴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学科交叉实施的方案。
  (2)对学科交叉研究进行广泛的资金支持。学科交叉作为新生事物,其起步和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为学科交叉活动筹集资金,包括相关学科的科研经费、学校的政策扶持资金、社会赞助资金等等,为学科交叉活动的进行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
  (3)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由于传统的学术评价制度、固化的学科专业设置等障碍,使得参与学科交叉研究者在工作量的考核、成绩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带来了风险,成为学科交叉实践的障碍。高校一定要对交叉学科制订科学的、合理的相关政策,对实施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才能吸引一批人员开展此项工作。
  (4)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开展学科交叉活动是麻省理工大学学科交叉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是非研究型高校开始进行学科交叉活动之初的最好选择。其优点在于:它有进行学科交叉活动的载体,使之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学科交叉活动;基于现有科研活动,以这种形式实施学科交叉,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和建设上有较大的弹性;学科交叉能否深入开展,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适时进行下一步的决策,学科交叉并不是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唯一目的,从而不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因此,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是非研究型高校开展学科交叉的主要形式。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科交叉活动的开展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决策
  正如上面所谈及的,学科交叉活动的有效开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领导对是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选取哪些学科进行交叉是值得审慎考虑的。不能为了形式,为了业绩,为交叉而交叉,要合理决策高校学科建设的取向。
  2.认真选取学科交叉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无论是哪一种管理模式都是各研究型大学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学术环境、学科特色而慢慢摸索形成的。虽然前文对非研究型高校实施学科交叉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但仅仅是从一般情形来分析的。各高校开展学科交叉活动,选
  取何种管理模式要视各校自身情况而定。
  3.不能急功近利,要细心培育
  实行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它有时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积累,新的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如此。因此,实施学科交叉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只有经过精心扶持、培育的交叉学科大树才能绿树成阴,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程莹.研究型大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模式与建议[J].教育研究,2003,(11).
  [2]刘文达,等.大学学科交叉的机制、能力及调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
  [3]胡海岩.建立学科创新机制,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4]邓晓春.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6).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战略任务,包含了学校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是运用规划、政策、人力、物力等因素使某个学科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民办高校公益性和合理利润要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学科建设在整个学校构建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唯有坚持有效的构建机制方能使学校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充分显示自身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有效机制  作者简介:李艳萍(19
期刊
摘要: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教学团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课程教学团队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如何实现课程教学团队资本化已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基于对高校教师课程教学团队资本的内涵及其类型的探讨,从教学研讨会、学校支持、团队互动、教学规范和团队构成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课程教学团队资本化的模式,这将有助于对我国高校开展教师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
期刊
摘要: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每一个电力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规程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等工作内容都做出了严谨的安全措施规定和操作规程。与此同时,对于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还通过配置保护、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提出了不同的保护配置要求。但是,任何管理规范和设备都需要人来执行和操作。所以,电力工作者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才是系统安全的根本保证。
期刊
摘要: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入手,分析了大连高等院校的概况和特点,提出了以大连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利用大连高等院校密集的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引领辐射作用和大连市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在高校“一校一园”规划、大学与城市互动等方面促进大连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关键词:大连;大学精神;人文素质  作者简介:朱宝春(1968-),女,辽宁清原人,大连交通大学动车运用与维护工程学
期刊
摘要: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角度出发,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创新思维方法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重要的方面融入到“电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开展科学思维层面的教学改革,形成“电路”课程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典型案例,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面对新情况勇于挑战的信心,初步改革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为了满足实验室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解决目前实验室使用、维护以及整合使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加以整合和优化,其中一条思路就是建立开放式教学与实验管理系统,文章就该系统建立提出了一点想法和意见。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系统;开放式  作者简介:肖炀(1985-),男,青海西宁人,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员,助理工程师;吴军(1984-),男,陕西宝鸡人,华北电力大学核科
期刊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年来,在高校中涌现出不少与就业、职业相关的学生社团,而其中影响较大的多为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的学生组织。该类社团在协助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这类社团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社团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文章从学生竞赛和科研调查的角度,提出了发展该类社团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发展类社团;指导;学生竞赛;科研调查  
期刊
摘要:校园网上的各类应用系统是校园网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技术平台,校园网络文化受互联网文化的影响,逐渐显现出多种新特征,其技术平台的建设理念也需要适应于这种变化。分析了两种类型的技术平台与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关系,也指出这两种技术平台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Web2.0理念和SNS架构建设新型技术平台的构想。  关键词:网络文化;数字化校园;网络社区;Web2.0;SNS  作者简介:李彦(197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改善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TRIZ创新理论。首先,阐述了创新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分析了TRIZ体系结构和创新思维方法;最后,将TRIZ理论应用于电工电子教学,以期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TRIZ理论;创新教育;电工电子  作者简介:王兆华(
期刊
摘要:在分析高校绿色素质教育的研究内容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构筑“绿色”课程体系平台、开展绿色素质讲座、绿色教育主题活动以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等举措来践行绿色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并具有完善人格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绿色素质;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李娟(1979-),女,满族,吉林柳河人,河北联合大学以升创新教育基地,讲师;周冠辰(19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