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准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抓准读写结合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千千万万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定准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抓准读写结合,是笔者多年来探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吃透新课标。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教材、教学的性质、规律、特点、重点、难点、要点等。在备课和上课时要特别注意确定要教授和训练的双基内容,并一一落实,切忌浮在思想、情感、情节等的表面上。其次,确定教学重难点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自读感悟,体会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对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较容易。对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理想的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理解有难度,需要老师合理利用资源,巧妙设计,层层深入,突破难点。针对这样的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就确定为“通过典型事例,从细节中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二、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选好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教师该做的如叶圣陶所言:“惟在启发诱导。”用一两个能牵动、覆盖全文的线索或问题去引导学生解决一堂课的重点、难点目标,每堂课学生获益不求多只求好,长此以往,必能厚积薄发,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到这些切入点,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生就能从文本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一)从题目切入。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鞋匠的儿子》,可以紧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不与《钱学森》、《詹天佑》相同,以人名为题,却以《鞋匠的儿子》为题?题目就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题目,就能使教学设计清楚明白,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
  (二)从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例如《烟台的海》这篇课文,就可以采用改变顺序的教学方法,直奔结尾中心段——“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然后在欣赏四季的美景中层层感悟。将诗歌中“一咏三叹”的表达方式运用于本课教学,从而突破难点,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三)从重点语段切入。
  重点语段大多是思想内容精深、表现手法高超、令人击节赞叹的语段。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可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计,对教材进行一番大胆的“剪裁”。如教学《钱学森》时,教师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语段——钱学森的语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赏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味,体味主人公身在异国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
  (四)从过渡段切入。
  有些课文结构严谨缜密,段落之间还巧妙地安排了过渡段,不仅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相连,而且还概括了主要内容,标明了关键之所在。教学时可以从过渡段切入,双向扩展,读懂文章。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有一个显著的过渡段,教学时,可从过渡段切入,分三步组织教学:①解题设疑,切入中间;②双向推进,理解内容;③读议首尾,明确中心。
  (五)从课文插图切入。
  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片段,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让其进行形象思维,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设计别具一格,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可这样引导思考:①课文插图画的是谁,谁能说一说画面内容?②从这幅图你看出了什么?这样从画面切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寻觅到“入迷”、“迷恋”、“痴迷”这三个关键词,这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三、把准读写结合点——“要把金针度与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巧妙地找到读写结合的点,给学生创造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习得自主作文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层次仿写。
  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心理学家早就发现,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他们知识和经验不足,他们更长于模仿。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仿写。
  1.仿写句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不断丰富、积累词汇量及修辞手段。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第二自然段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对大自然进行了赞美,我让学生仿照“()是()”的句式来赞美大自然,学生有样子可模仿,灵感自然也来了:“飘渺的云雾是她披着的轻纱,震耳的雷声是她响亮的话语,广阔的碧空是她和蔼的脸庞,清脆的鸟语是她美妙的歌声……”
  2.仿写段落。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敦煌莫高窟》这一课时,学习了中心句后,我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练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
  3.仿写思路。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引导学生按照“景——人”的顺序学习课文,课后则要求学生介绍家乡苏州,写家乡的风景美丽,人民勤劳朴实。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想象补空。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对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和发挥,可以给课文续写,或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进行写作,也可以填补课文的空白点。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引导学生想象司马迁如何发愤写史记的:大雪纷飞的夜晚,司马迁……;面对狱卒的冷嘲热讽,司马迁……;生病卧床时,司马迁……。甚至省略号也是补白的最佳点,学习《莫高窟》可以根据描写飞天后的省略号继续想象形态万千的飞天。
  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这样的写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能有效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上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1.续写。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学《聂将军和两个日本孩子》一文,多年以后,美惠子来到中国,故事会怎样发展?学生可以续写。
  2.写感想。待学生读懂全文后,可以随机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如学习《船长》一文后,我让学生写一写“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敬意表达了出来,从而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得更加深刻。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内容上改变过分“专业化”倾向,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形式语言的鲜活意境,发展学生审美的主观能动性。由以往小学阶段美术教学授之以“鱼”变成现在新课改下的授之以“渔”。  关键词:美术语言 认识和理解 大胆表现    新的美术教材加入了美术语言方面的内容,《美术课程标准》也强调了“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认识与理解线条、形
期刊
摘 要: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整洁、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和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不仅能够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通过创设优雅美观、整洁文明的班级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积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
期刊
众所周知,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可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总是收效甚微。笔者以为改变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着眼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开放的评改。    一、重交流,多谈
期刊
摘 要:为了减轻孩子们心中的烦恼,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必须主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愿意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姐姐。为此,教师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同时还要经常赞赏学生,让孩子们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良好修养 关爱 尊重 理解 赞赏    社会给予教育很高的评价,把教育称为塑造人类
期刊
摘 要:理解古典小说离不开古文化知识,荣禧堂陈设的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大紫檀雕螭案、高青绿古铜鼎、玻璃盒、十六张楠木交椅以及乌木联牌都包含着深厚的古文化知识,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深刻理解文本。  关键词:荣禧堂 古文化知识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课本中的名篇,学生初读此文对贾府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模模糊糊的豪华奢侈上。至于其中的细节,由于时代的差异,古文化知识的缺乏,学生一般不知晓,这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摘 要:我校外来流动儿童占90%以上,在对我校三年级孩子作文教学中,老师们普遍感觉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滥用等现象严重,孩子们的作文能力特别弱。针对我校三年级孩子语言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小练笔是提高我校三年级孩子习作能力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练笔 习作教学 阅读教学    我校现有外来流动儿童一千多人,来自二十多个省份,有十余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在我校长期任教语文学科的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师适当的评价语言,有助于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与情感的体验,有助于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有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能动愿望和创造精神,从而让他们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课堂 评价语言    一、
期刊
摘 要:数学课改的新理念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来设计导学案,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数学课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合理设置、使用导学案,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差异,处理好课堂细节,形成精彩的魅力课堂,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焕发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告也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遭遇广告。广告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利用广告语言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广告 品味 背诵 大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性。”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很多,但如果从应用语文的广泛和灵活方面去考虑,没有比广告更典型的了
期刊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有时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更重要。”爱迪生的前半句名言曾经让中国的传统教育为之痴迷,多少学子在此理念驱动下,吃尽了苦中苦,成为人们羡慕的“人上人”。但从此以后,他们便视如脱离“苦海”,不再继续学习,后续的创造、创新能力被淹没,最后没有真正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其实这些都是所谓“苦学”惹的祸,它让每一个过来人对学习都敬而远之,更谈不上会养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