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千千万万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定准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抓准读写结合,是笔者多年来探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吃透新课标。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教材、教学的性质、规律、特点、重点、难点、要点等。在备课和上课时要特别注意确定要教授和训练的双基内容,并一一落实,切忌浮在思想、情感、情节等的表面上。其次,确定教学重难点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自读感悟,体会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对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较容易。对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理想的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理解有难度,需要老师合理利用资源,巧妙设计,层层深入,突破难点。针对这样的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就确定为“通过典型事例,从细节中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二、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选好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教师该做的如叶圣陶所言:“惟在启发诱导。”用一两个能牵动、覆盖全文的线索或问题去引导学生解决一堂课的重点、难点目标,每堂课学生获益不求多只求好,长此以往,必能厚积薄发,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到这些切入点,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生就能从文本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一)从题目切入。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鞋匠的儿子》,可以紧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不与《钱学森》、《詹天佑》相同,以人名为题,却以《鞋匠的儿子》为题?题目就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题目,就能使教学设计清楚明白,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
(二)从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例如《烟台的海》这篇课文,就可以采用改变顺序的教学方法,直奔结尾中心段——“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然后在欣赏四季的美景中层层感悟。将诗歌中“一咏三叹”的表达方式运用于本课教学,从而突破难点,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三)从重点语段切入。
重点语段大多是思想内容精深、表现手法高超、令人击节赞叹的语段。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可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计,对教材进行一番大胆的“剪裁”。如教学《钱学森》时,教师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语段——钱学森的语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赏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味,体味主人公身在异国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
(四)从过渡段切入。
有些课文结构严谨缜密,段落之间还巧妙地安排了过渡段,不仅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相连,而且还概括了主要内容,标明了关键之所在。教学时可以从过渡段切入,双向扩展,读懂文章。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有一个显著的过渡段,教学时,可从过渡段切入,分三步组织教学:①解题设疑,切入中间;②双向推进,理解内容;③读议首尾,明确中心。
(五)从课文插图切入。
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片段,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让其进行形象思维,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设计别具一格,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可这样引导思考:①课文插图画的是谁,谁能说一说画面内容?②从这幅图你看出了什么?这样从画面切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寻觅到“入迷”、“迷恋”、“痴迷”这三个关键词,这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三、把准读写结合点——“要把金针度与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巧妙地找到读写结合的点,给学生创造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习得自主作文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层次仿写。
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心理学家早就发现,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他们知识和经验不足,他们更长于模仿。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仿写。
1.仿写句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不断丰富、积累词汇量及修辞手段。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第二自然段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对大自然进行了赞美,我让学生仿照“()是()”的句式来赞美大自然,学生有样子可模仿,灵感自然也来了:“飘渺的云雾是她披着的轻纱,震耳的雷声是她响亮的话语,广阔的碧空是她和蔼的脸庞,清脆的鸟语是她美妙的歌声……”
2.仿写段落。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敦煌莫高窟》这一课时,学习了中心句后,我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练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
3.仿写思路。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引导学生按照“景——人”的顺序学习课文,课后则要求学生介绍家乡苏州,写家乡的风景美丽,人民勤劳朴实。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想象补空。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对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和发挥,可以给课文续写,或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进行写作,也可以填补课文的空白点。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引导学生想象司马迁如何发愤写史记的:大雪纷飞的夜晚,司马迁……;面对狱卒的冷嘲热讽,司马迁……;生病卧床时,司马迁……。甚至省略号也是补白的最佳点,学习《莫高窟》可以根据描写飞天后的省略号继续想象形态万千的飞天。
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这样的写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能有效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上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1.续写。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学《聂将军和两个日本孩子》一文,多年以后,美惠子来到中国,故事会怎样发展?学生可以续写。
2.写感想。待学生读懂全文后,可以随机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如学习《船长》一文后,我让学生写一写“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敬意表达了出来,从而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得更加深刻。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吃透新课标。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教材、教学的性质、规律、特点、重点、难点、要点等。在备课和上课时要特别注意确定要教授和训练的双基内容,并一一落实,切忌浮在思想、情感、情节等的表面上。其次,确定教学重难点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自读感悟,体会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对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较容易。对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理想的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理解有难度,需要老师合理利用资源,巧妙设计,层层深入,突破难点。针对这样的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就确定为“通过典型事例,从细节中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二、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选好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教师该做的如叶圣陶所言:“惟在启发诱导。”用一两个能牵动、覆盖全文的线索或问题去引导学生解决一堂课的重点、难点目标,每堂课学生获益不求多只求好,长此以往,必能厚积薄发,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到这些切入点,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生就能从文本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一)从题目切入。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鞋匠的儿子》,可以紧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不与《钱学森》、《詹天佑》相同,以人名为题,却以《鞋匠的儿子》为题?题目就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题目,就能使教学设计清楚明白,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
(二)从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例如《烟台的海》这篇课文,就可以采用改变顺序的教学方法,直奔结尾中心段——“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然后在欣赏四季的美景中层层感悟。将诗歌中“一咏三叹”的表达方式运用于本课教学,从而突破难点,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三)从重点语段切入。
重点语段大多是思想内容精深、表现手法高超、令人击节赞叹的语段。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可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计,对教材进行一番大胆的“剪裁”。如教学《钱学森》时,教师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语段——钱学森的语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赏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味,体味主人公身在异国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
(四)从过渡段切入。
有些课文结构严谨缜密,段落之间还巧妙地安排了过渡段,不仅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相连,而且还概括了主要内容,标明了关键之所在。教学时可以从过渡段切入,双向扩展,读懂文章。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有一个显著的过渡段,教学时,可从过渡段切入,分三步组织教学:①解题设疑,切入中间;②双向推进,理解内容;③读议首尾,明确中心。
(五)从课文插图切入。
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片段,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让其进行形象思维,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设计别具一格,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可这样引导思考:①课文插图画的是谁,谁能说一说画面内容?②从这幅图你看出了什么?这样从画面切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寻觅到“入迷”、“迷恋”、“痴迷”这三个关键词,这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三、把准读写结合点——“要把金针度与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巧妙地找到读写结合的点,给学生创造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习得自主作文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层次仿写。
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心理学家早就发现,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他们知识和经验不足,他们更长于模仿。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仿写。
1.仿写句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不断丰富、积累词汇量及修辞手段。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第二自然段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对大自然进行了赞美,我让学生仿照“()是()”的句式来赞美大自然,学生有样子可模仿,灵感自然也来了:“飘渺的云雾是她披着的轻纱,震耳的雷声是她响亮的话语,广阔的碧空是她和蔼的脸庞,清脆的鸟语是她美妙的歌声……”
2.仿写段落。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敦煌莫高窟》这一课时,学习了中心句后,我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练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
3.仿写思路。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引导学生按照“景——人”的顺序学习课文,课后则要求学生介绍家乡苏州,写家乡的风景美丽,人民勤劳朴实。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想象补空。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对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和发挥,可以给课文续写,或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进行写作,也可以填补课文的空白点。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引导学生想象司马迁如何发愤写史记的:大雪纷飞的夜晚,司马迁……;面对狱卒的冷嘲热讽,司马迁……;生病卧床时,司马迁……。甚至省略号也是补白的最佳点,学习《莫高窟》可以根据描写飞天后的省略号继续想象形态万千的飞天。
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这样的写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能有效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上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1.续写。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学《聂将军和两个日本孩子》一文,多年以后,美惠子来到中国,故事会怎样发展?学生可以续写。
2.写感想。待学生读懂全文后,可以随机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如学习《船长》一文后,我让学生写一写“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敬意表达了出来,从而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得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