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自上世纪90年代,我校就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后来又发展成奥数兴趣班。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奥数兴趣班只适合少数学生,不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于是,我们又尝试推出趣味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将一些身边的数学游戏如“算24点”、“抢三十”、“数学谜语”、“七巧板”、“幻方”等引入课堂,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学生对数学课本中的一些习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浓厚兴趣,我们为何不把课本习题进行拓展,引入我们的课堂呢?这样,既有广泛的素材来源,又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既不像奥数那样是少数人的数学,又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至此,“身边的数学”这一主题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经过与数学老师们商议,大家一致赞同开发以“身边的数学”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因为这样,可以做出我校的文化特色,更能凸显我校让课程适应学生的课程观。
  二、体会
  (一)学生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所以,在课程开发中,除了教师为主体外,学生也应该是主体之一。而校本课程的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就更应该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广泛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因此,在编写校本教材时,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前期的调查评估,选取学生喜欢的素材和内容作为编写资料,有一些内容如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编写,老师只是把把关。对于一些学科性较强的内容,老师采取征求学生意见,并采纳了学生的一些好的建议,从而完善了教材的编写。这些举措,大概也成了日后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这本校本课程的原因之一吧。
  (二)家长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家长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忙着指导孩子们查找资料,在查找的过程中,他们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探究,成为学校课程开发最大的支持者。学校通过“家校通”,广泛的征集对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意见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家长也通过“家校通”把他们的建议和想法反馈给学校,他们和孩子平等相处,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三)教师的优秀素质是成功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军人物虽是校长,但教师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体,教师的知识储量、教学风格、思维品质、研究能力、开发课程的意识以及职业责任感都关系到课程开发的质量。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而且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论。笔者多年来研究初等数学,积累了一点研究、创作的经验,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零散的课程素材难以有效地组织和转化。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能否成功,是否有特色,完全决定于教师的素质。
  而开发校本课程是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了解——研究——开发——早期实践——观察——反思——再开发”,而在这一反复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得到了更新和提升,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了延伸和拓展;教师的个人品质也日趋求真、务实和更加完善。
  (四)要注重评价机制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经常会出现热热闹闹学习的场景,往往忽视了评价的作用,在最初的开发运作的过程中,我们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回头看一下前面做的工作,失去了价值。在评价方面,我们把学生平时的小调查、老师奖励给学生的小贺卡、课上的随堂反馈作为主要的评价资料。他们在自评、互评中不断的进步,同时也为学生留下了他们小学生活中的一点成长的足迹,成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一部分。我们在学生的随堂反馈卡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学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在评价和反思中进步,这也正是评价的巨大的魅力。
其他文献
汉语以声表意,以音韵达旨。学习者可以通过把握音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品味,进而透彻理解主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通过对词汇、语音的感知体味,获得对文本意蕴直觉的顿悟。  作为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从精粹的语言中,体悟真善美的真谛。  一、诗文朗读须了解写作背景  诗文是作者在生活或情感过程中的一种宣泄或抒发,它用一定的格式或韵律,表达出作者的感悟。诗经、楚辞、唐
期刊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积极的用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便会让学生从中得出肯定热烈的反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远大的学习目的。我的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的言谈举止要有亲和力  首先,教师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因为面带微笑的讲解会比板着面孔的说教收到效果好的多。原因是,老师的微笑不但可以给那些高兴优秀的学生鼓足劲儿,同时也能拂去那些沮
期刊
经典文学名著的校本课读法,一直是校本课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然而在紧跟不断发展的教育新形势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文学名著,读法却不尽相同。  一、校园网里读名著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的不断投入,远程教育资源已被广泛利用,这就使得广大的农村学校有了规模不等的微机教室。尽管如此,让一个班的学生在阅览室里人人同时拥有同一本同一名著展开阅读目前仍显得较为困难,但如果把新
期刊
一、主题家长会的实践  我们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如何让家长理解和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从而在教育孩子形成家校协同配合、良好互动,就成为起始年级最迫切的任务。为此作为班主任我把初一第一学期的首次家长会的主题我确定为“为了我们共同的希望”。  (一)班主任的开场白。首先我对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家长会表示欢迎,然后就说:“孩子是联系你我的纽带,也是我们共同的希望。您是孩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呢?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其实施方法有了较为肤浅的的认识。  一、让学生亲自参与、经历、体验,做实践活动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原动力。也是他们的情感、态
期刊
中学生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体育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至关重要。体育能力不仅是体育意识的外在表现,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现就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作如下初步探讨。  一、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1.从以往乃至当前中学生体育能力,不难看出中学体育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在体育教学的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从教学的实践和探究来看,我认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的核心。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才能产生想要接近这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才能有积极参与其中的行为表现,在课堂教学结构中,我特别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采取听音乐、猜谜语、读图画、讲故事、背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模式之一。我在语文课堂实施综合性学习时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的原则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种必备能力,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一种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与训练的重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以达到整体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活动目标。例如,语文的演讲活动,我们既可以通过口头表
期刊
初中化学是学生刚接触的学科,对于这门课程,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增加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是值得去研究的,现将自己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用好的开头打动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化学“绪言”一课,是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节课,也是跨进化学世界关键的第一步,学生常常带有强烈的好奇心等着教师揭开化学奇妙世界的面纱,因此在这一节化学课上学生往往有极大的好奇心理,教
期刊
一直以来,写作文都是学生甚为“怵头”的事情,写作教学仍然成为语文教师的困惑之一。笔者认为随笔化写作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写作时态的随机性  既然随笔是对生活中的片段见闻、偶尔经历、点滴感悟、瞬时思考的一种同步跟踪和摹写。  剪辑快乐。  咔嚓:镜头一:“妈!”周六下午,一脚把门踢个四通八达的我,大声喊道。“在这儿呢!怎么每次都像鬼子进村似的。真疯!来吃水饺!”母亲嗔怪道。我钻进厨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