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从高中历史老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一、树立学生主体教育观
  学生主体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决定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恰当运用教学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接纳的、民主的课堂气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接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才可能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真正放开学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二、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基础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要充分信任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同时还应认识到学生在人格上与是教师平等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其次,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精神状态、言行、爱好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活中,教师乐观、向上的精神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最后,多给学生以尊重与关爱。高中生已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且有极强的自尊心。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应对学生多一些尊重,耐心听取学生的见解,不轻易给予学生否定性评价。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对学生充满爱,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才可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知识渊博且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更容易得到高中生的喜爱与敬佩。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崇敬之情,往往会转化为他们对该教师所教科目的喜爱,并且促使他们在该科目上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二,以精彩的课堂吸引学生。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使课堂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又妙趣横生,让学生在精彩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三,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尽管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是我们在学习中却不能排斥考试。受我国教育现状所限,我国的升学竞争依然激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目前的教育形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适量的压力就是前进的动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压力、动力,为了确保学习效果,他们就会主动培养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四、变革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创造性主要包括“在学习上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呢?
  1.鼓励学生质疑
  允许学生质疑,这里包含质疑教材、质疑教师和质疑权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借鉴课本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无疑使学生和教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加信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教师在学识、经验等方面远远超过学生,但学生不应处处迷信教师,学生有对教师所持观点进行质疑的权利,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历史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对文本的解读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历史往往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应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敢于向所谓的权威发起挑战。
  2.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从而使课堂成为教师的舞台。要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历史教学中给学生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减少教师的“讲”,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质疑、讨论、练习留出充足的时间,教师的“讲”必须是精讲。其次,倡导小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事先对小组学习方法、注意事项给学生以必要的说明,从而使得小组学习不流于形式。最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实践的精神,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这里所说的教学手段,主要指教学媒体。传统教学一般借助教师的语言、体态、粉笔、黑板、挂图等手段来进行。历史学科独特的学科内容决定了其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开始走入课堂,并对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它可以以鲜亮的画面、清晰的声音等形式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形象直观、声画并茂、形式活泼,能再现过去的历史情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以变换,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辅助教学,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从高中历史教师的角度谈了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家长的通力合作,更需要良好校园环境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学习物理时会有一些障碍,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那么有哪些障碍?面对这些障碍,教师如何应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认为教师准确把好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脉”,对症下药,分析并解决学生在思考物理问题中遇到的障碍,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帮助学生走上可持续、健康向上的学习之路。  关键词: 物理概念 物理感知 物理表象 物理思维  物理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以物理概念为基础,以物理规律
摘 要: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师生双方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进行探索,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较多的知识,并在能力、智力等方面同时得到发展。基础教育要求应试教育必须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的需要,确立目标,指导学练,讨论解疑,精讲深化,练测评估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地理课教与学的全过程,地理课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为全体学生服
本报1998年度优秀特约记者、优秀特约通讯员评选揭晓了。刘世仁等20位同志被评为优秀特约记者,颜培华等67位同志被评为优秀特约通讯员。过去的一年,本报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为军报圆满
摘 要: 情感教学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在于用多种方法唤醒每一颗学生的心,用爱去滋润,用真诚去开启,师生情感融洽,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化学教学更应如此。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新课程 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自然科学,它不仅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还可以治愈疾病、改善生活、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化学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案,激发创新思维;选择科学合理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中,从理论和实验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化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教学方案 创新思维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实践
赤杂5号高粱(即赤12A×7—3),赤峰市农科所1990年育成,于1991年12月26日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在赤峰南部为中熟种,生育日期为110~118天,所需活动积温2600aC左右,幼
在2011版初中思品教学大纲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是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教学内容涉及某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教材内容较为抽象、
边三1号(原代号边9003)玉米是由黑龙江省黑河农科所育成的,199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推广。1产量表现1992~1993年所内、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8410.5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不能只向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的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的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家畜中以牛发病较多。在预防本病时,首要的是用牛多杀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