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件 大道理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家庭教育更是受到时代的挑战。作为孩子的父母,一言一行是孩子走向社会的起点,说话、做事的习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本文从两个场景引发了一些思考,希望作为成人,能够牺牲一些自己的“嗜好”,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早起习惯 做事习惯 说话习惯
  场景一:早上孩子入园,家长急急忙忙,嘴里日复一日地“你快点,怎么这么慢?”孩子睡意懵然,踉踉跄跄地被大人丢在校门口,又急匆匆地赶着去上班。
  场景二: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孩子尿急,往教室的方向跑,于是家长拉住孩子“就在这儿。”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总为孩子抱“不平”,不禁让我想起一个好的生活、做事习惯,一个时间观念的培养,对于成长的孩子是多么重要。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调整,早上应该是经历最充沛的时刻。可是孩子的“早晨”却在这种急匆匆的状态中度过。长此以往,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如果说,这种紧张的状态是孩子必须要接受的现实,那只能归结到自然发展。但是,这都是由于成人自己的过错,强加给孩子的,对孩子真是不公平。
  现代化城市进程发展较快,孩子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时间的概念比较模糊。在处事方面,多数没有自己的想法,喜欢盲目追从别人,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虽说现代生活的节奏快,父母压力大,尤其是双职工。但是,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第一责任人,既然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就有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成人,应该知道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一个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受用。因此,我们何不充分利用这样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呢?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做事、说话习惯对孩子认知、意识和思维,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家长的早起习惯影响孩子的认知
  早晨精力充沛,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都是一个最佳的状态。孩子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行会潜意识地渗透在孩子的思维中,所以说,科学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早起习惯很重要。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克服大人的懒惰,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按时早起,洗漱,吃早餐,与此同时,跟孩子做好交流和沟通,告诉孩子到了起床的时间就要起床。洗漱好之后吃早餐,然后去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去上班,也不会出现急急忙忙地赶时间。让孩子在清醒之后,第一时间,有一个健康的时间和内容的认知。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认知。如果家长做不好,就别强硬地要求孩子。尽管孩子屈服在“威严”之下,过后,过后就忘记,还会反弹,效果会更差。如果大人没有按时起床,一定要向孩子承认错误。因为,最好的家庭关系是一种平等和尊重。一个好的习惯坚持21天之后,就会有效果,相信您会深刻体会到,自己那几分钟的懒觉,对孩子的帮助有多大。
  二、家长的做事习惯影响孩子的意识
  现在孩子时间意识比较淡薄,随心所欲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靠老师的提醒和引导,更要靠家长的影响。幼儿园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尤其是家长的做事习惯,会比老师谆谆教导更有效。孩子会出现在园和在家表现,严重失调的情况,就是因为家长的做事习惯和孩子在幼儿园的养成的习惯矛盾。正如孩子会讲述在园发生的事情,不会讲述在家的事情,也是因为,孩子在学园的做事习惯在家不能坚持,得不到成人的尊重和支持。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区域内,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正如孩子早上入园,如果在早上就没有时间概念,那孩子一天的生活紊乱,更别说规则意识,到了幼儿园也不会适应。因此,要有规则意识,最关键的就是建立一个时间概念。孩子心中有了时间概念,就产生一定的分配和协调能力。比如家长在闹钟响之后,就起床。在上班之前,跟孩子打声招呼,说自己去上班了。上班回来,告诉孩子一声,我回来了。久而久之,相信孩子会对这个时间概念会有改观。
  有了时间概念,孩子就知道在吃饭的时间吃饭;在睡觉的时候睡觉;在上课的时候,认真上课等等。尽管不能做到我们成人的预期目标,但我们要学会等待孩子的转变。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是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尤其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
  三、家长的说话习惯影响孩子的思维
  现在多数孩子在活动中,在创新表现上没有自己的想法,表达的时候也含糊不清,盲目追从别人。心理学家说,思维决定一个人的表达和表现,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逻辑思维能力,那就很难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说话习惯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
  家长在说话的时候,语速、表情、动作影响着孩子的实际表现。如果成人之间要谈论,要注意回避孩子。如果不回避,那一定要注意说话的逻辑性,一定要有目标性。在孩子思考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打扰他。另外,孩子对于成人的话,也是需要一个理解和组织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一个最基本的符号和能力,只有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才能得到回应。一旦让孩子觉得说话是件困难的事情,那就很难再改变孩子的思维习惯。
  幼儿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行为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孩子的成长才会自然。作为成人,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语言实验室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采用了“互动式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更为灵活的、先进的三维立体化英语教学模式,其突破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必然之趋。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 互动式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  英语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英语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
【摘 要】秘书实务是秘书学的专业主干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用项目教学法推进秘书专业有效人才的培养,从项目的设计到任务的执行再到最后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秘书 秘书实务  培养有效人才是高校秘书专业特色的终极目标。秘书专业的课程大多是应用性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摘 要】基于“跨文化”与“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农林院校外国语文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在看到农林院校自然科学学科背景的基础上,坚持跨文化、跨学科的精神,在坚持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开拓思路,完善整个教学与研究的言说方式,构建科学规范的话语体系,达到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外向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农林院校 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教学改革  1 四川农业大学外国语文类专业与课
【摘 要】以往,技工院校的技能训练受到硬件设施的限制,导致许多技能课只能“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老师一张嘴”。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学生动手能力难以提高。这样的毕业生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对技工院校的投入逐年增大,设备和实训材料得以改善,可是,理实分离的教学模式,终究不能切实提高机械技工教学的质量。当前,来自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一体化教学引
【摘 要】传播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交流, 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就是依据传播目的和新闻主题选择声像素材并进行合理的组织剪接, 只有通过剪辑才能将最合适的画面段落按照最理想的方式组合起来,达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融合,组接成一个能够准确传达新闻信息的整体。  【关键词】中天新闻 剪辑风格 镜头对接 画面节奏  今年五月,笔者有机会应邀到台湾中天电视台考察交流以及调查研究,近距离了解台湾电视节目制作状况。台湾
【摘 要】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技工院校学生的现状和技工院校对教师的要求进行分析,谈谈对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 教师 教育教学感悟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面临更高的
【摘 要】自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以来,对于葛浩文的翻译策略的研究以及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模式的探讨在翻 译界引起了争论。对于葛浩文译介模式的探讨说法不一,有些学者甚至给他贴上了“不忠”“不实”的标签。本文以《檀香刑》的英译本为例,进一步分析葛浩文翻译时在文化承载词以及地方戏种“猫腔”方面采取的策略,旨在澄清对忠实性原则的模糊认识,借鉴其译介模式,扭转在“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中的不利局面,促进中外
【摘 要】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加快学生党员的发展,提升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学生党员队伍,已经成为高校实现学生党员教育发展管理工作新一轮跨越的关键。高校学生党员电子成长档案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发展管理工具,有助于对学生党员进行信息统计、发展培养以及评价管理。本文分析了电子成长档案的特点和系统构建,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将学生党员电子成长档案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与管理当
【摘 要】在中外戏剧发展史上复仇是个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很多作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我国元代剧作家纪君祥的悲剧《赵氏孤儿》和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分别为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的优秀代表,这两部悲剧有着相似的主题—复仇。二剧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景观中,异多于同,其可比性主要体现在“复仇”这一基点上。本文试图对这两部作品的异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二者之间的不同。  【关
【摘要】本文阐述将“高尔夫”教学法运用到《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规范》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找到更适合高职教育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规范》课程教学方法,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性人才,并结合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规范》教学中引入“高尔夫”教学法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尔夫”教学法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规范》 应用  一、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规范》是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