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供给侧发力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ana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弋阳县教育的需求侧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15年与2012年相比,全县小学生增长了4913人,70.61%在农村;初中生增长了1360人,88.82%在农村。同时,在校生比率,农村小学增长了0.84%,城区减少了0.84%,农村初中增长了4.96%,城区减少了4.96%。这与有的地方农村学校生源不断下滑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当今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弋阳的乡村教育没有出现学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甚至老师比学生多,学校小型化、空心化的现象;城里的学校也没有出现班额越来越大、招生压力越来越大的现象,城乡教育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局面已经显现。
  而此前,弋阳县的乡村教育曾经出现过逐渐萎缩的迹象,农村的学生不断地流向城里,让城里的学校不堪重负。面对这一现状,弋阳县从容应对,着手从教育的供给侧大力进行改革,以“让弋阳的教育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让弋阳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良好的教育,让弋阳的教育成为弋阳人的骄傲”为奋斗目标,补长乡村教育这块短板,为“互联网+”时代如何办好乡村教育提供了经验借鉴。
  “减法”“加法”一起做
  打开电脑,百度一下“弋阳县农村教育”这一关键词,“弋阳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大串新闻报道就会赫然蹦到眼前。弋阳的乡村教育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红极一时。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在慢慢滑坡,生源在减少,有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去城里读书,加重了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的负担。
  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是一位有教育情怀、善于思考的局长,曾当选《中国教师报》举办的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局长”,最近,又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他说:“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我们教育人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办好农村教育,让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好的教育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必须从教育的供给侧上加以改革。”方华分析道,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向县城大致有三种情况:因家庭购房和父母就业而进城就读,因追求城区优质教育而进城就读,因利益驱动被诱导而进城就读。
  “对第一类学生,因家庭购房和父母就业随迁进城就读的,我们确保他们像户籍所在地的孩子一样就读。对第二类学生,我们既不能简单地‘阻’,也不能想当然地‘疏’,而应站在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上理解。在规范城区招生的基础上,做到疏阻同步、疏阻结合。对第三类学生,采用服务与帮助相结合、打击与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方华详细地介绍了因需求侧发生变化后供给侧所采取的对策。
  从规范招生入手,弋阳县出台管理措施,从制度上遏制了农村学校生源非正常流失,首先是拿出勇气做好“减法”。方华向记者介绍:对人为打造出来的优质教育,即由县里重点配置教育资源而产生的重点学校,采取抑制的办法,尽量减少对“优质名校”的“锦上添花”式投入,学校硬件投入尽量不做示范校超标准配置,不再建豪华超一流的新学校。教师均衡配置,也不再重点打造“名师和名校”,让名师和名校从地而生,而非从天而降。
  同时,减弱对城区“热点” 学校的追捧,把一部分城郊学校改造后纳入城区学校范围,与城区学校一同招生。对要求进城追求“优质”学校的学生进行随机抽签,以确定该生就读的学校,且不得重新择校(包括县域内所有学校),以此减弱“热点学校”的聚焦点。“这也就是说,到城里来择校不一定就是‘名校’,也可能是新改造的城郊学校。”陪同采访的局党委委员周克根解释说。
  在做好“减法”的基础上,弋阳县也认真做好“加法”。
  该县加大、加快对乡村学校硬件投入,让最美最好的学校落户在乡村;加大对乡村“薄弱学校”的帮扶,把乡村学校建成乡村最美、最让百姓骄傲的地方。近三年来,全县教育支出达到12亿余元。其中,每年投入农村学校的资金有7000万元左右,对基础比较差的地方,在资金投入上实行倾斜。近年来,投入三县岭乡中小学的资金达1300万元,投入中畈、港口、漆工等乡镇学校的资金均在2800万元以上。近3年来,全县共投入4000万元用于装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全县教育教学信息化、数字化全覆盖。现在,乡村学校成为乡村“回头率最高”的景致。
  氛围比制度更重要
  曹溪中学的教师常年能够享受到“一碗汤”的人文关怀:夏天一碗绿豆汤,秋天一碗红枣冰糖雪梨汤,春天、冬天则是一碗银耳莲子汤。老师们嘴里喝着的是汤,心里洋溢着一缕缕温情,真心感受到了职业的尊严。该校的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让教师能够吃好早餐,学校专门聘请了一个厨师。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师的早餐非常丰富,油条、煎饼、煎饺、粽子、包子……常年保持有十几种食品供教师挑选。学校每年都要养猪,过年的时候,每个教师都能够分到20多斤新鲜的土猪肉,脸上写满了笑意。让曹溪中学新教师特别感动的是:为了让新入职的老师住得好,有的老教师主動让出自己住的两室一厅的套房,新老师一般两个人住一套别人让出来的套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很受重视”。
  叠山学校办公室许主任告诉记者,他刚刚吃完学校食堂送来的鸡蛋面条。近年来,学校坚持为过生日的教师煮面条、送上生日蛋糕,还送上美好的祝福。
  行走在弋阳县的乡村学校,记者发现“向教师鞠躬”成为一种常态,教师充分感受到了职业的荣耀和自身的价值。曹溪中学校长汪水辉说出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有些问题永远不可能用制度来解决,不要迷信制度,氛围比制度更重要。”他说,校长要研究教师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并用教师的需要来撬动学校的发展。
  汪水辉的话折射出弋阳县乡村学校能够留住教师的一大原因:营造了和谐的教育生态,唤醒了教师的激情和教育情怀。叠山学校校长曹文讲了一个发生在他学校的故事。两年前,学校按照上级要求 “禁烟”,教师不能够在校园内吸烟。这对于全校六七名老烟民是一个考验,其中时任校长的朱小华有20多年的烟龄。为了实现“无烟校园”,他硬是咬紧牙关把烟戒了。其他几位有烟瘾的老师看到校长把烟戒了,都主动地克制自己,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到校园外去抽一支,等把烟抽完了才进学校。   曹文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多看教师的长处,决不能每天都盯着教师的短处。要通过各种办法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学校常常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教师到附近的景点去游玩,鼓励教师把自己的“另一半”带上,营造“家”的氛围。记者在叠山学校食堂看到,教师们围着两张大乒乓球桌子站着吃饭,连坐的椅子都没有,但其乐融融的场面着实令人羡慕不已。
  曹文在会上很少批评教师,更多是表扬老师,教师也需要“赏识教育”。某某老师用手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去了,某某老师白天把路灯关了……从去年开始,叠山学校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了《教师风采展》专栏,由老师写老师的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校的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教师们在和谐的环境中,顺心顺气,工作的积极性迸发出来了,很多教师在星期天自觉地回到学校里工作(以前教师都习惯星期一早上到校),有的教师放假都待在学校主动加班。
  该校有个老师,在小镇上开了一个电动车专卖店,心思不放在教学上,经常待在店里打理生意。一次,参加了全县的教师培训会后,他思想受到很大触动,决定把店关掉,并向学校提出他要当班主任。
  在学校的班子会上,对安排他当班主任意见分歧很大,有人直接问校长曹文:“你敢让他当班主任?”家长闻知此事后,联名写信反对他当班主任,说那样会误人子弟。曹文校长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最终还是决定让他当班主任,并与他谈心,指出他以前不足之处。他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带班以后,可谓是废寝忘食,兢兢业业,认真教书,关爱学生,教学成绩直线上升。在去年全县的教学考核中,他任教科目的成绩,由原来全县倒数第二,变为全县第10名。他担任的班主任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该校还有一位有个性的老师黄福盛,他喜欢做家务、做细活,学校用其所长,安排他任总务干事。受命以后,他是全校早晨最早到校的老师,一到校就直奔食堂,带大家一起干活,把食堂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样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山清水秀的教育生态环境,就是教师的精神家园。和其他教师一样,农村教师也会出现“职业倦怠感”,弋阳县通过营造大环境,唤醒教师的教育激情,让教师心中有愿景,人生有追求。
  叠山学校因历史名人谢叠山而得名,地处弋阳县与铅山县交界处。学校面积不大,办学条件简陋,但是“疯狂英语”的办学特色闻名全县。在校园的井边、花坛边和走廊上,莘莘学子沉浸在英语的世界里,从早上的“疯狂朗读”,到晚上的“黄昏诵读”,学生“疯狂”读英语的状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该校英语单科成绩,多次位居全县前茅。其他学科的教学,因为“疯狂英语”教学的带动,一举甩掉了以前在全县“垫底”的困局。“疯狂英语”的发起者朱志华老师,早年曾骑自行车去西藏游玩,个性十足。但她并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名师,更不是英语专业的,学校却让她放手去教。曹文说:“用非英语专业教师也能打造英语专业氛围。”
  “朱志华老师当时有想法,学校就支持,让她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曹文说。教师的创造力一旦激发出来,就能够创造出奇迹。其实,很多乡村学校的教师想逃离乡村,不是因为乡村学校生活条件艰苦,而是缺少事业的舞台。弋阳县为留住乡村教师,为他们搭建了事业的平台,真正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重用、生活上关心、情感上贴近”。
  为教师提供成长的空间
  曹溪中学年轻的女教师曹娜,原来在福建一家装潢设计公司就业,薪水也比在这乡下当教师高得多。为了圆自己的“教育梦”,她到了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教书。记者问她:“你是否在积极准备‘逃离’农村?”她说:“已经爱上了这里,哪里都不想去,因为我在这里当老师很快乐,也得到了成长。”
  乡村教师同城里的教师一样,有专业成长的愿望。弋阳县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作为振兴乡村教育的“1号工程”。受城镇化冲击,当前“农村教师进城”问题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如果乡村教师流动过大、过于频繁,无疑对乡村学校造成很大的伤害。为防止乡村学校教师严重流失,弋阳县规定,凡是要求参加进城考试的乡村教师,必须在农村学校工作5年以上,教学业绩必须达到中等水平,并在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有严格要求。报考者必须递交学校盖章的业绩材料和师德表现材料,对于师德方面有问题的,不但取消其报考资格,而且追究学校负责人的责任。弋阳县教体局一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去年招考,发现一名报考教师曾被当地公安派出所拘留过,立即取消了其报考资格,并处理了该教师所在学校校长。“如果不搞教师进城招考,虽然能够保持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但不能够满足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要两者兼顾。通过设置报考的‘门槛’,从制度上引导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时,努力把书教好,做出好的成绩,同时把乡村教师的流动幅度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了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滑坡。”方华说。
  弋阳县还切实加大了对乡村教师培训的力度。县教体局专门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统一管理教师培训,人事股、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既分工又合作,以體制创新解决多头管理、互相扯皮的问题。在每年的寒暑假,该县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封闭式培训。培训全覆盖和培训本土化是弋阳县教师培训的特色,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培训全覆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2013年以来,该县共举办教师本土化培训400余场,培训人数达10万人次,培训课时达11万课时。
  在加大本土化培训的同时,该县主动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和名师前来讲学,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参训。仅2015年就先后选派20余批次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叠山学校的江莎莎老师去年被组织派送到《中国教师报》跟班学习3个月。她告诉记者,在《中国教师报》主要学习编辑文章、看版、写消息等,还参加了一些活动。一个乡村教师能够去大北京学习,她感到非常幸福。她在跟班学习体会中写道:“感恩,有这么一个优秀的教育团队帮助我们成长,谢谢你们!”
  弋阳县还拓展了培训的流程,由只注重“训中”变为对“训前、训中、训后”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并把培训的结果与校长和教师的任用、评优评先挂钩。培训名额由摊派式变为竞争式,并向乡村教师倾斜,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用培训唤醒和点燃教师心中的“善”和“上”,用培训促进弋阳县乡村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真正实现全县“均衡教育”的目标。   “语文主题学习”是近两年在全县全面推开的一个实验课题,现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多所学校被评为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示范学校,吸引了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大批校长和教师前来学习,方宝辉主任、李向明校长和游园丽、汪美琴、杨依老师等也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去办讲座和送课。如今,通过“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推动,书香校园和全民阅读在弋阳县已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弋阳县成立了教育系统“教育梦”读书联盟,多次举办叠山书院论坛,唤醒教师的读书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弋阳县还创建了弋阳县教育系统微信交流群,各级各类学校也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共交流群,使之成为全县教师专业发展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培训、大教研、大读书、开办公众微信群等,虽然是全县性的教师活动,但乡村教师在这系列活动中提高了专业素养,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找到了专业发展的方向。
  教师永远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强则学校强。2015年秋季开学时,曹溪中学一下子就进了12名新教师,其中11人属“三支一扶”的,1人是“特岗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30%左右。一时间这么多新手加盟,对学校管理是一个考验。学校及时启动青年教师培养的“飞雁计划”,把他们派出去。每次月考之后组织青年教师交流学习,请老教师来指点。学校实行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让教师成长得快一些,为教师提供成长的空间。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了新台阶。在教研室评估的五项指标应考总均分、后20%学生总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的评估分,全部都名列全县前茅。乡村教师找到了成长的方向,就不但留得住,而且教得好。
  让需求侧给力
  前不久,朱坑村的几个村民来到朱坑小学,找到校长丁文福说:“附近一个村庄赌博成风,小孩子也深受其影响。”这些家长要求学校不要把自家的小孩和那个村庄的小孩编在同一个班上,以防止自己的孩子被那个村的小孩带坏了。
  这引起了丁文福的深思,他决定利用现已形成的良好的家校合作优势,来化解这一矛盾。丁文福主动取得镇党委和镇政府的支持,在全镇范围内分镇、村两级评选“最美育人家庭”,而且由镇党委书记任评选领导小组组长。评选的文件规定,村风民风不好的,譬如赌博成风的不能够参评。这一评选活动,让这个赌博成风的村庄悄然发生变化,好赌的村民都纷纷戒赌。有一个家长把家里的麻将桌子送人并给孩子买了个书柜,麻将桌换成了书柜,良好的校风改变了村风和家风。当年评选出23户镇级、113户村级“最美育人家庭”。
  家校合作是弋阳教育的一个亮点。弋阳县是江西省家校合作实验试点县。方华局长形象地道出了家校合作的意义:“学校和家长应该是合伙人的关系,好比是一个股份公司,家长是终身持股人,学校是阶段持股人,公司的主营业务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于是,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大门从此打开,家校携手合作,共创教育的美好未来。
  朱垅小学是弋阳县湾里乡一所偏僻的村完小,以前学校设施极其简陋,除教学楼以外,一片荒芜。自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以来,通过家校合作,赢得了社会人士捐款40余万元,用于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学校绿化以及师生质量奖。如今校内地面硬化,建有250米环形跑道、标准化篮球场。校园内有近2000平方米绿地,桂花树、樟树成荫。学生吃饭配有崭新玻璃钢餐桌,校内安装8个高清摄像头,10兆光纤专线进校园,还建了一座近6平方米的全室外LED电子显示屏,所有教室及办公室安装电风扇和触摸屏一体机。2015年12月,山东省濱州、泰安教育考察团来到该校,参观学习该校家校合作的经验。
  为密切家校关系,朱坑小学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千名家长看学校”活动。该校每学期要召开三四次家校合作大会,组织教师拉网式进村入户,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同时把家长请进学校,看环境、看班级、看教师备课、看学生精神面貌……
  曹溪中学把家长会送进村,圭峰教育集团把家长会开到家长务工比较多的浙江。曹溪中学开展的大型活动,都会邀请家长参加,比如元旦全校包饺子、叠被子比赛,文艺汇演等。让家长来评判教师的工作,也促进了教师工作水平的提高。
  弋阳县各学校纷纷把家长请进学校来,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请家长来学校值周、进教室听课、观摩军训会操比赛、观看文艺演出,大型考试请家长监考,让家长给学生颁奖等等。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需求侧的给力,让弋阳县的乡村学校受益最大。省教科所所长吴重涵博士也这么称赞:“弋阳的家校合作把匿名的破坏性力量发展成为建设性的政治力量,不简单!”
  传承乡村文脉
  弋阳县历史悠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鼻祖”的弋阳腔,县内至今还保存有古戏台50多座。很多乡镇村庄每逢农闲岁末,都会举行一些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比如有打年糕、熬米糖、闹元宵、吃清明、过立夏、祭冬至等等。曹溪镇中小学自觉把乡土文明的符号和记忆迁移进课堂,开设的生活课程,就包括学习包清明粿,组织学生参观曹溪米糖的制作。
  曹溪镇每年举办会戏的时候,万人空巷,曹溪镇的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欣赏会戏,并对会戏历史和传统进行梳理研究。各学校因地制宜,把当地民俗民间文化植入课堂。曹溪镇横桥完小农耕文化进校园,收集了大量的传统农具,编印了农耕文化读本,农村、农业、农民,农活、农时、农事,让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乡村文化能够在学校课程中得到再现和传承。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乡村文明的有机融合,学校成为当地乡村移风易俗文明传承的桥头堡。
  弋阳县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在传承乡村文化方面的作用,各乡村学校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让乡村教育积极融入乡村文明、乡村文化,同时让当地的乡村文明为乡村教育来服务。
  叠山镇是南宋期间与文天祥同科进士谢叠山的故里,传承和发扬谢叠山的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使命。学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爱国志士谢叠山》,并开设地方课程,让孩子从小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主打谢叠山文化,让谢叠山精神处处时时浸润师生们的心灵。
  弋阳县中畈中学开设“家校大舞台”,送文化进村入户,中畈中学依托学校自身资源,通过各种社团活动,一年精心策划打造一台精品文化大戏,在每年的春节前夕公演,此时正逢在外务工家长回家过年之际,把舞台搭进乡村,与村民联欢。活动前后,村校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达一两个月,如今“家校大舞台”前后历时近10年,已成为学校与乡村文化交流的一门课程。
  中畈中心小学的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当地的村民称它为小朦河,沿河村庄的百姓都靠饮用这条河水而繁衍生息,它是孕育中畈百姓的母亲河。为了保护好这条母亲河,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清理河边的垃圾,举办“小朦河文化艺术节”,二胡、象棋、书法、葫芦丝、红歌团等社团活动,吸引了附近许多村民前来参加。
  漆工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家乡。为使方志敏精神得到传承,该镇中小学把“打造红色校园”作为特色,把方志敏故居、文化广场、读书园、漆工镇暴动纪念馆、方志纯烈士墓、八个烈士墓作为师生德育基地。每年开展清扫活动,开设红色小广播,培养红色小导游,把“红故事大家讲”活动常态化,创设校园红色氛围。
  弋阳许多乡村学校都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将“环保我在行动”作为学校一项校本课程,制定了乡村个人卫生标准、乡村家庭卫生标准和乡村公共卫生标准,联合社区(村委会)、家庭携起手来进行环保宣传与整治。学校组织师生在双休日到各个自然村进行环保、安全宣讲,用老师、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唤醒家长(各村居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真正起到乡村学校引领乡村文明的作用,真正让乡村变得更美好!
  弋阳的乡村教育在传承、融入乡村文明的同时,引领发展乡村文明,让乡村学校成为能够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弋阳的乡村教育在呼唤着乡村文明的回归!
其他文献
为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近日,宜春市财政拨付资金640万元,启动实施了中小学生阳光心理建设工程。  宜春市中小学生阳光心理建设工程被列為2016年重大民生工程,率先在中心城区启动实施,将覆盖中心城区43所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按照一个场地、一种布景、一组家具、一套设备、一套软件、一套器械、一套资料、一块牌子、一支队伍、一套制度的“十个一”标准建设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同时
期刊
初春的早晨,雾气还未散去。太泊湖畔的小路上,蹒跚地走着一位50多岁的教师,朝阳洒在他的银发上,显得格外耀眼。他满脸笑容,一手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一手拿着课本,向教学点走去。虽然腿脚一瘸一拐,但他是孩子们的脊梁,他用全部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他就是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李以成。  自1983年走上讲台,李以成就一直在边远湖区教学点默默地坚守着。从那时起,他就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终生的事业。30多年
期刊
为提高我省各地中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美术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加强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2016年5月11日至13日,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举办全省首届校内外美术教师技能培训班。来自全省校内、校外的162名美术教师齐聚一堂聆听专家所作的讲座。  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陈浩、《江西校外教育》主编方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陈浩表示,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近年来承担了全省素质教育课程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期刊
近日,由美國叶浩霖基金会、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援助安远教育的第四期教师培训顺利启动,30名参训的边远山区学校的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将奔赴上海嘉定区各优质学校,进行为期两周的跟班、跟岗学习培训。该项培训活动自2015年3月启动以来,已开展了3期,安远县共有80多名学校干部、骨干教师受益。  安远县紧紧抓住振兴苏区发展战略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做好同教育发达地区的对接挂靠工作。一是理念先行,明确教育对接
期刊
5月26日,玉山县樟村中心小学举办第四届“古樟神韵”文化艺术节,彰显了百年老校积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  近年来,樟村中心小学因地取材提炼“古樟神韵”,打造“树樟立德”办学思想。因此本届文化藝术节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从缤纷的校园生活中挖掘、提炼艺术素材和文化内涵,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了“香樟沐浴我成长”的才艺大赛、“我为古樟颂高歌”的歌咏比赛、“我为香樟添神笔”的书画展览,集中展示办学特色和素质教
期刊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依法从教意识,树立教师良好形象,2016年5月7日,共青城市举行了师德师风法律法规考试,全市共设了22个考场,有654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了统一闭卷的考试。  此次全市师德师风法律法规考试是共青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
期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赣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師您好 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经各县(市、区)推荐,于5月9日至 13日,在赣州市文清路小学豪德校区成功举行了“老师您好 我的好老师”征文、演讲、书画、微视频、最具奉献精神奖和尊师爱师好少年奖等评选活动。  此次活
期刊
《乌合之众》中这样表述:“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这就是当你进入群体、无条件服从群体的个体,便会逐渐丧失自己的主权,忘记了自己的性格和属性,没有了自己的态度和嗓子,开始了个体的“亡己奴”生涯。  作为教师,一定要警惕这样的现象,一定要保卫自己的主权,进而延伸为捍卫自己的教育主权。教师如何捍卫自己的教育主权呢?  首先
期刊
记得刚参加工作,我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一连4年代表区参加市优质课大赛,这也是轰动全乡的一件事。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一位老师赛课能入围市级。但那时我遇到一件尴尬的事,上世纪90年代盛行应试教育全乡统考排队,没想到成绩一出来,全学区七八个分校,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位居中游以下,有两次险些倒数。  我痛下决心,一定要教出好成绩!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经验,自己也揣摩教材的易错点、易考点,慢慢寻到了一些技巧。课堂上小
期刊
迈入大四,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欧阳真便显得有些迷茫,“身边的人都忙着考研,找工作,我却在不停地纠结中:是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还是选择和兴趣相关的工作。”欧阳真的困扰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场由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下简称家委会)组织的毕业生职业技能指导会,让她的问题迎刃而解。“家委会里有银行行长、法院院长、企业的人力总监,都是家长。”欧阳真说,“他们就告诉我,应该了解你的这个兴趣爱好有没有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