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继华、吴向东两位老师在《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背景、观念、设计和案例》一文中提到:“《美国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第二版弱化了技术工具学习的直接目标,而将重点放在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各种技能上……因为当今的技术,已经简单到谁都可以拿起来就直接使用的地步。技术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使得技术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化——消融到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生活的一般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不是系统学习这些技术,而是创造环境和搭建支架,让学生去设计和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字文化作品。这就是我们提出儿童数字文化课程的基本出发点。”那么,信息技术真的发展到“不用教就能会”的程度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带领大家先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为了说明问题,我简要地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纸带打孔的方式操作计算机,这个阶段的技术确实是高深复杂的,只有少数专家能够驾驭;第二个阶段是DOS时代,这期间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并逐步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但其命令行界面的操作方式仍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的;第三个阶段是Windows时代,图形用户界面简化了计算机操作,让普通大众就可以操作计算机。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确实是在向简单易用的方向发展。但是否可以说,仅通过大众传播,人们就能学会计算机呢?对此,我是持否定观点的。
下面,我将从技术复杂度、操作复杂度、知识复杂度和元操作几个角度对此进行详细分析。技术复杂度包括操作复杂度和知识复杂度两个方面。操作复杂度主要指操作的一系列动作,其基本组成单位为元操作(基本操作)。元操作包括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以及键盘操作,它属于动作技能。对初次接触计算机的人来讲,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练习才能掌握和熟练。各种软件包含的元操作数量就是操作的复杂度。
以字号的设置为例,“选择操作对象—单击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表框—单击三号字”这个操作需要三步元操作,复杂度就是3。如果是设置为24磅,还需要下拉滚动条,复杂度就是4。通过定义元操作,我们可以把所有操作的复杂度进行量化比较。由于菜单的层层分级直接导致了操作复杂度的增加,微软在Office 2007中提出了新的架构——智能工具栏。其设想是当用户选择了操作对象,与该对象相关的各种命令就会出现在工具栏上。通过这种动态变化的工具栏,实现了操作复杂度的高度近似,也就是说,各种操作在操作过程上都相差不大了。从整体看,操作复杂度在不断简化,但信息技术核心的内容,即知识复杂度。不仅没有走上简化之路,反而朝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化的方向发展,其外在表现就是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了。如同人类最初使用木棍打猎、撬石头等等,而现在各种各样专业工具的使用是需要学习的。
还以字号的设置为例,操作复杂度不大,但要让学生理解并形成完备的概念,就不那么简单了。首先,要了解字号的含义;其次,要知道中英文字号各自的特点(字号大小与字大小的关系);再次,要知道字号的无级缩放。不要让学生误以为字号只能是字号设置中预设的固定数值,要让学生知道,字号是可以自己输入的,甚至小数都可以。对于高中学生,还可以继续讨论不同的字号是如何实现的,这就将涉及存储、显示等更深入的知识。
所以,信息技术教学不能简单满足于学生在操作上的会,必须立足于对操作背后原理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技术不仅要教,而且还大有可教。
知识复杂度很难进行客观的量化比较,但也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概念的含义,二是概念的完备性,三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判断、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各种能力,比如综合应用、策略选择等。还以字体的设置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将Excel表格(见右表)中的“姓名”设置为楷体,其余单元格为仿宋体(原来是“姓名”分散对齐,其余内容居中)。通过学生的操作我们会发现,在技术不是问题的前提下,做法上的差异很大。学生的操作有这样几种:
1.先设置B3:B18,再依次设置第二行标题行和学号列(A3:A18),因为从A19开始,后面是合并单元格,若一起选择就会把姓名列选中,破坏已经设置好的单元格,所以只好一列一列地设置。
2.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形成了思维定势,一些学生对A19到A22这四个单元格也采用了逐个设置的方法。
3.一些灵活的学生用到了Ctrl键,把其他单元格全部选中,再统一设置(表现出了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因为能将前面学习Windows和Word时练习过的Ctrl键,迁移到新的应用场景中)。
随后,我演示了我的做法:先全选,设置为仿宋体;再设置B3:B18。学生马上恍然大悟。这说明,表面看起来烦琐的题目,通过操作顺序的改变,可以变得如此简单。这已经与技术无关了,而是更高层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技术的掌握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这仅仅是开头,而不是最终目的。如何让学生灵活地应用技术、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才是更值得思考的。这些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也是一门新学科最缺乏的。
操作复杂度和知识复杂度是技术复杂度的两个变量。如果要比较两个操作的技术复杂度,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即在控制知识复杂度大体相同的条件下,考虑其操作复杂度,反之亦然。
有了技术复杂度,信息技术课程就可以建立自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学科体系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学习内容也就有了客观的衡量标准。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只有宽度、没有深度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当然,有了这个工具,下一步就可以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框架体系。希望此文能够抛砖引玉,让那些坚持技术为本的教师在这个方向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成长贡献聪明才智。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第五中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带领大家先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为了说明问题,我简要地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纸带打孔的方式操作计算机,这个阶段的技术确实是高深复杂的,只有少数专家能够驾驭;第二个阶段是DOS时代,这期间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并逐步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但其命令行界面的操作方式仍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的;第三个阶段是Windows时代,图形用户界面简化了计算机操作,让普通大众就可以操作计算机。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确实是在向简单易用的方向发展。但是否可以说,仅通过大众传播,人们就能学会计算机呢?对此,我是持否定观点的。
下面,我将从技术复杂度、操作复杂度、知识复杂度和元操作几个角度对此进行详细分析。技术复杂度包括操作复杂度和知识复杂度两个方面。操作复杂度主要指操作的一系列动作,其基本组成单位为元操作(基本操作)。元操作包括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以及键盘操作,它属于动作技能。对初次接触计算机的人来讲,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练习才能掌握和熟练。各种软件包含的元操作数量就是操作的复杂度。
以字号的设置为例,“选择操作对象—单击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表框—单击三号字”这个操作需要三步元操作,复杂度就是3。如果是设置为24磅,还需要下拉滚动条,复杂度就是4。通过定义元操作,我们可以把所有操作的复杂度进行量化比较。由于菜单的层层分级直接导致了操作复杂度的增加,微软在Office 2007中提出了新的架构——智能工具栏。其设想是当用户选择了操作对象,与该对象相关的各种命令就会出现在工具栏上。通过这种动态变化的工具栏,实现了操作复杂度的高度近似,也就是说,各种操作在操作过程上都相差不大了。从整体看,操作复杂度在不断简化,但信息技术核心的内容,即知识复杂度。不仅没有走上简化之路,反而朝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化的方向发展,其外在表现就是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了。如同人类最初使用木棍打猎、撬石头等等,而现在各种各样专业工具的使用是需要学习的。
还以字号的设置为例,操作复杂度不大,但要让学生理解并形成完备的概念,就不那么简单了。首先,要了解字号的含义;其次,要知道中英文字号各自的特点(字号大小与字大小的关系);再次,要知道字号的无级缩放。不要让学生误以为字号只能是字号设置中预设的固定数值,要让学生知道,字号是可以自己输入的,甚至小数都可以。对于高中学生,还可以继续讨论不同的字号是如何实现的,这就将涉及存储、显示等更深入的知识。
所以,信息技术教学不能简单满足于学生在操作上的会,必须立足于对操作背后原理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技术不仅要教,而且还大有可教。
知识复杂度很难进行客观的量化比较,但也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概念的含义,二是概念的完备性,三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判断、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各种能力,比如综合应用、策略选择等。还以字体的设置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将Excel表格(见右表)中的“姓名”设置为楷体,其余单元格为仿宋体(原来是“姓名”分散对齐,其余内容居中)。通过学生的操作我们会发现,在技术不是问题的前提下,做法上的差异很大。学生的操作有这样几种:
1.先设置B3:B18,再依次设置第二行标题行和学号列(A3:A18),因为从A19开始,后面是合并单元格,若一起选择就会把姓名列选中,破坏已经设置好的单元格,所以只好一列一列地设置。
2.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形成了思维定势,一些学生对A19到A22这四个单元格也采用了逐个设置的方法。
3.一些灵活的学生用到了Ctrl键,把其他单元格全部选中,再统一设置(表现出了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因为能将前面学习Windows和Word时练习过的Ctrl键,迁移到新的应用场景中)。
随后,我演示了我的做法:先全选,设置为仿宋体;再设置B3:B18。学生马上恍然大悟。这说明,表面看起来烦琐的题目,通过操作顺序的改变,可以变得如此简单。这已经与技术无关了,而是更高层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技术的掌握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这仅仅是开头,而不是最终目的。如何让学生灵活地应用技术、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才是更值得思考的。这些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也是一门新学科最缺乏的。
操作复杂度和知识复杂度是技术复杂度的两个变量。如果要比较两个操作的技术复杂度,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即在控制知识复杂度大体相同的条件下,考虑其操作复杂度,反之亦然。
有了技术复杂度,信息技术课程就可以建立自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学科体系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学习内容也就有了客观的衡量标准。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只有宽度、没有深度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当然,有了这个工具,下一步就可以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框架体系。希望此文能够抛砖引玉,让那些坚持技术为本的教师在这个方向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成长贡献聪明才智。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