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构设课堂提问,着力培养创新思维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议是问号,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一个人习惯于不断地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关键词】问题;思维;课堂提问;创新思维
  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指出:“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议是问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些至理名言无不说明了思维与问题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意义。显然,对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注重问题探究,善于提出问题,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习惯与思维能力及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与指导意义。
  课堂提问,其实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有的用之组织教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有的用之提示和传递教学内容;或用之促进师生对话、利于双边交流。尤其在英语教学中用好课堂提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锻炼听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但课堂提问,其核心性功能是,激发求知兴趣,引发探究欲望,启开思维大门,训练思维能力以求养成探问习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之目的,尤其是帮助学生达成自主探究能力,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发展奠定必备的基础,这才是教育应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克雷顿说:“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一个人习惯于不断地提出问题”。
  那么,如何让课堂提问达到这样的目的,正是我们应探讨的核心问题,笔者不揣陋见 ,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勉。试用如下六种提问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1 创设条件,构设提问
  把问题或话题设置在一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探讨,条件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条件,可能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可以打开思路,延伸话题,拓展思维空间。例如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3一篇阅读短文 Great European Cities 中,介绍了欧洲几个著名的城市。如果用直接性提问:Where is Paries ? What is it famous for ?Which city do you prefer to visit ?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如果增设条件提问,如:If you want to travel in Europe, here are four cities for you to choose from ,where should you go ?Why ?If you want to visit a city on the coast, where should you go ?显然,后一种问法更易于启开思路,激发兴趣,尽管是直中变曲,拐弯迂回,但丰富了内容,变换了角度,使之圆润流畅,过度自然,利于思考。常用if ,suppose ,when ,what if 等发问词引出问题。
  2 创设情景,构设提问
  将问题设置在一特定的情景中提问,化抽象为形象,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常用suppose,imagine,provide等词引出提问。如:
  Suppose you you live a river or a lake ,how do you make use of it in your daily life ?
  Imagine the house you live begins to be shaking,and you have time to take one thing with you,what will you choose to take ?
  这种问法可以训练形象思维与想象思维。
  3 否定假设,构设提问
  对事物或问题试用否定假设,构设提问。如:
  Electricity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oday’s world.But what can you imagine will happen to us if there is no elctricity suddenly?
  It is gravity that keeps everything staying on the earth.Without it, what will happen,can you imagine ?
  这类提问可以训练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辩证性、全面性、深刻性和敏锐性。
  4 虚拟假设,构造提问
  运用虚拟语气构造提问,变换角度,换位思考,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如:
  If you were given a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how would you deal with it ?
  If you were a president,what qualities would you have to prepare? How do you manage your country?
  5 对比假设,构造提问
  世界万物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以此原理,进行正反对比假设,构造问题,讨论优劣。如:
  Science , as we know ,has benefited us a lo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rought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s to us .Can you list some and give some examples ?
  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oes the Internet give us ?
  6 发散思维,构造提问
  对一些涉及广泛、知识综合性强的问题,需要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纵横联系、由此及彼、由远及近、化大为小地构设问题。如新教程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关于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Stars 单元,从宇宙起源、地球形成、生命诞生到太空探索、科学家、宇航员生平,可谓知识丰富、涉及广泛、包罗万象。面对这样的话题,应一点辐射,立体发散,以提问为触须,多端、多向、多层地深入到事物的各个方面,以问题为桥梁,搭建知识网络。该提问法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就是发散思维,是重要的创新思维法。正如心理学家吉而福特说:“人们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
  总之,课堂提问大有学问。面对变化不定的全新课堂,既需要未雨绸缪的精心准备,又需要随机应变的灵动思维,才可能提出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好问题。一个好问题不但可以精彩一堂课,也可能精彩一个生命,乃至一个世界。
  李正道教授说:“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如果一种教育,让进校时充满好奇疑问的孩子变得在离校时唯唯诺诺、毫无疑问,只会考试,不会探究,那么教育不但没有起到引导、开发和培养的作用,相反是误人子弟。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不断地设疑导疑,同时要设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合作、开放、民主的探讨氛围,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环境,使学生逐步养成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用问题这把钥匙,打开一扇扇科学真理的大门,领略一个个自然奥妙的神奇。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2010各期
  [2] 周蓉:“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第一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式和情境式的课堂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周围环境和相关情感的引导下,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达到自觉自知的主动学习,而非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进而能对相关课堂内容进行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诱导; 情境; 情感; 自信心  Language of inductive teaching environment  【Abstract】This article ma
期刊
【摘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入生活中的地理,努力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来激发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地理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好任何知识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道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
期刊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提出的,是相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识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一些农村学校,许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讲述法居多,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灌输”和“强化”为主要手段,课堂上学生没有合理的自主权,完
期刊
【摘要】教学是师生间的交际性活动。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而如何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真谛,这就取决于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了。在教学实践中,情景教学法是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  英语情景教学就是以情景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景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英语情景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
期刊
【摘要】1.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的平常心;2.民主化管理班级。  【关键词】爱心; 责任心  班集体是学校的重要基层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网络系统的“终端”。班主任正是这集体的核心,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班级和科任教师的纽带。班主任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育人的艺术
期刊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导学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导学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新课标的这一表述将数学的“实用性”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以实用型数学教育实际为依托,培养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
期刊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教 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为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 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 个球,老师学
期刊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数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是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体现“课堂生活化”的理念,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关键词】生活实际; 兴趣; 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领悟数学的魅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竞争的激烈,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就是要从我国的教育入手,只有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高其他综合能力的基础的基础,所以重视语文创新教学就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