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再别康桥》教学为例,在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变得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同时,通过对徐志摩另外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山区少数民族学生 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62-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以《再别康桥》教学为例,探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山区少数民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一、《再别康桥》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
《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上,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的求实性、求变性及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的教学目的。因此,《再别康桥》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别离是一种执著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离别时是痛苦的,等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他是怎样描写别离的。”这段导语,以主题引出,一下了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了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一问,学生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诗歌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使他们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要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笔者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这种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能不能举例说明?”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欣赏了本诗美的情感,离突破本文难点又前进了一步。在把握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笔者继续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首诗‘美’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还美在它的语言它的富于音乐性上。请同学们就这两点做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更凸显出学生对这节课的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掌握更进一步。
学生的自主探究意味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也意味着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教参的依赖,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变得独立和有所创造,这正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具体表现和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这节课,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诗人特意选择了一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那么,这些独特的意象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再次朗读,体会、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也进一步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之一:独具特色的意象(意境美)。至此,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全部被学生掌握,而距离突破难点则只有一步之遥。
(三)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把握了《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风格特色。那么,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品的《再别康桥》,其风格特色能否代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呢?其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呢?
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然也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唯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践,就会扼杀创新。所以,这节课突破难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的创新教学的设计便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这节课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去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一反三。
这两首诗分别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那拉一首》。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鉴赏这两首诗,得出如下结论:这两首诗无论是从表达情感上,还是从诗歌的节奏、韵律、结构来看,其风格特点与《再别康桥》大致相同,由此可推断:《再别康桥》的风格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至此,本课难点彻底解决。
三、教学效果
《再别康桥》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设计方法,并实施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上变得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对徐志摩另外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训练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加之课后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责编 江月阳)
【关键词】新课改 山区少数民族学生 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62-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以《再别康桥》教学为例,探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山区少数民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一、《再别康桥》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
《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上,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的求实性、求变性及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的教学目的。因此,《再别康桥》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别离是一种执著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离别时是痛苦的,等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他是怎样描写别离的。”这段导语,以主题引出,一下了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了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一问,学生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诗歌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使他们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要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笔者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这种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能不能举例说明?”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欣赏了本诗美的情感,离突破本文难点又前进了一步。在把握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笔者继续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首诗‘美’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还美在它的语言它的富于音乐性上。请同学们就这两点做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更凸显出学生对这节课的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掌握更进一步。
学生的自主探究意味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也意味着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教参的依赖,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变得独立和有所创造,这正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具体表现和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这节课,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诗人特意选择了一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那么,这些独特的意象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再次朗读,体会、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也进一步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之一:独具特色的意象(意境美)。至此,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全部被学生掌握,而距离突破难点则只有一步之遥。
(三)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把握了《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风格特色。那么,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品的《再别康桥》,其风格特色能否代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呢?其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呢?
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然也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唯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践,就会扼杀创新。所以,这节课突破难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的创新教学的设计便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这节课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去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一反三。
这两首诗分别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那拉一首》。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鉴赏这两首诗,得出如下结论:这两首诗无论是从表达情感上,还是从诗歌的节奏、韵律、结构来看,其风格特点与《再别康桥》大致相同,由此可推断:《再别康桥》的风格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至此,本课难点彻底解决。
三、教学效果
《再别康桥》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设计方法,并实施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上变得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对徐志摩另外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训练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加之课后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