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紧迫而现实的实践问题。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地协作
一、擎住战略全局,充分认清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国家安全问题凸显的时代背景下,习主席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抓住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关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我党治国治军方略的重大创新
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就国防工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随着国防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江泽民同志强调国防建设必须随经济建设发展得到加强,要“两头兼顾、相互促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着眼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军民结合”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把军民结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领域拓展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把军民结合的层次由军地协商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次,把军民结合的程度由行业领域的“板块式”对接深化到融为一体,是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的军民结合,充分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创新运用。
二、紧盯问题导向,全面客观正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矛盾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这揭示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方位。我国军民融合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实现由“浅”到“深”、由“入”转“合”,还有许多矛盾问题需要破解。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清当前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融合还不够自觉。对军民融合的思想认识高度决定军民融合的实践深度。受传统思维和利益藩篱的影响,一些单位对军民融合还存在认识偏差,有的推动融合靠感情、解决问题靠人情,有的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有的融合别人可以、被别人融合不行,有的以为军民融合就是地方帮军队、军队靠地方,有的只盯着自身利益、局部利益、地区利益,不重视对方利益、全局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些模糊认识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二是领导体制融合还不够统一。军民融合是党和政府的意志,需要权威机构协调管理。目前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一些跨军地、跨部门的协调机构还不能真正发挥牵头、统筹、协调作用,难以逾越军民融合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难以破除融合主体的利益藩篱,军民融合发展中各自为政、管理分散、职能重叠问题还比较突出,跨军地、跨领域、跨部门的军民融合重大事项还缺乏统筹管理。
三是一些运行机制融合还不够畅通。在需求对接机制上,需求提报程序不规范,军地对接主体不明确,存在“有需求难对接、有资源难利用”的现象;在资源共享机制上,军民标准不接轨,补偿机制不健全,“民参军、军转民”渠道不畅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在监督约束机制上,评估主体不明确,指标体系不完备,军地有关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明显,军民融合在组织协调、项目报批、工作落实上还存在相互扯皮问题,造成“融与不融一个样,融好融坏一个样”的现象。
三、按照系统推进,积极有效探索軍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导,准确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途径,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适应、与军队职能使命要求相适应的良好格局,注重系统推进,抓认识统思想、抓体制搞统筹、抓机制明责任、抓重点增效益、抓法规强保障,确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地生根。
(一)统一思想,增强融合发展的执行力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论述,切实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通盘考虑,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整体规划,放到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一并统筹。军地双方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政治高度,以政治需要为统领,坚持在大局下筹划、在大局下部署、在大局下行动,按照职责和分工抓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任务,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军队要主动“军转民”,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主动“民参军”,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军民融合往深里走、往实里抓。
(二)建立机构,增强融合发展的组织力
世界主要国家大多成立了统管军民融合的机构,例如,美国有总统国家科技委员会和政策科技局,俄罗斯有军事工业委员会,英国有国防技术转化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党的意志、国家行为,应坚持国家主导,在各级设立一个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进行科学统筹,搞好顶层设计,推动持续发展。领导机构要下设日常工作办公室和专家咨询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计划与协调,接收汇总军地需求,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对需求和建设项目进行研究论证,组织拟制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和法规政策,检查督促军地有关部门抓好工作落实等专家咨询机构聘请军地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及建设规划的评审论证和检查指导,以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地协作
一、擎住战略全局,充分认清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国家安全问题凸显的时代背景下,习主席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抓住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关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我党治国治军方略的重大创新
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就国防工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随着国防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江泽民同志强调国防建设必须随经济建设发展得到加强,要“两头兼顾、相互促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着眼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军民结合”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把军民结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领域拓展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把军民结合的层次由军地协商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次,把军民结合的程度由行业领域的“板块式”对接深化到融为一体,是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的军民结合,充分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创新运用。
二、紧盯问题导向,全面客观正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矛盾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这揭示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方位。我国军民融合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实现由“浅”到“深”、由“入”转“合”,还有许多矛盾问题需要破解。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清当前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融合还不够自觉。对军民融合的思想认识高度决定军民融合的实践深度。受传统思维和利益藩篱的影响,一些单位对军民融合还存在认识偏差,有的推动融合靠感情、解决问题靠人情,有的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有的融合别人可以、被别人融合不行,有的以为军民融合就是地方帮军队、军队靠地方,有的只盯着自身利益、局部利益、地区利益,不重视对方利益、全局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些模糊认识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二是领导体制融合还不够统一。军民融合是党和政府的意志,需要权威机构协调管理。目前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一些跨军地、跨部门的协调机构还不能真正发挥牵头、统筹、协调作用,难以逾越军民融合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难以破除融合主体的利益藩篱,军民融合发展中各自为政、管理分散、职能重叠问题还比较突出,跨军地、跨领域、跨部门的军民融合重大事项还缺乏统筹管理。
三是一些运行机制融合还不够畅通。在需求对接机制上,需求提报程序不规范,军地对接主体不明确,存在“有需求难对接、有资源难利用”的现象;在资源共享机制上,军民标准不接轨,补偿机制不健全,“民参军、军转民”渠道不畅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在监督约束机制上,评估主体不明确,指标体系不完备,军地有关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明显,军民融合在组织协调、项目报批、工作落实上还存在相互扯皮问题,造成“融与不融一个样,融好融坏一个样”的现象。
三、按照系统推进,积极有效探索軍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导,准确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途径,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适应、与军队职能使命要求相适应的良好格局,注重系统推进,抓认识统思想、抓体制搞统筹、抓机制明责任、抓重点增效益、抓法规强保障,确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地生根。
(一)统一思想,增强融合发展的执行力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论述,切实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通盘考虑,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整体规划,放到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一并统筹。军地双方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政治高度,以政治需要为统领,坚持在大局下筹划、在大局下部署、在大局下行动,按照职责和分工抓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任务,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军队要主动“军转民”,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主动“民参军”,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军民融合往深里走、往实里抓。
(二)建立机构,增强融合发展的组织力
世界主要国家大多成立了统管军民融合的机构,例如,美国有总统国家科技委员会和政策科技局,俄罗斯有军事工业委员会,英国有国防技术转化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党的意志、国家行为,应坚持国家主导,在各级设立一个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进行科学统筹,搞好顶层设计,推动持续发展。领导机构要下设日常工作办公室和专家咨询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计划与协调,接收汇总军地需求,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对需求和建设项目进行研究论证,组织拟制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和法规政策,检查督促军地有关部门抓好工作落实等专家咨询机构聘请军地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对军民融合发展项目及建设规划的评审论证和检查指导,以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