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沙孟海,现代印学学科的奠基人,一生研究印学,撰写印学专著、论文、题跋等三十多万字,印风多变。本文从沙孟海的幼年家学,师承、交游两个方面还原沙孟海印学观的形成过程,进而深掘沙孟海印风多变的内因,从而为印学指导篆刻实践提供直观的例证,并为当今印学视域下的篆刻实践建言献策。
关键词:沙孟海;印学观;形成;研究
一、沙孟海的幼年家学
沙孟海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印学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天资聪慧,勤奋努力,还与他的幼年家学是密不可分的。沙孟海在《沙邮印话》中写到:“余治印受之庭训。”另有《沙孟海年表》记载:“七岁,课余回家后由父亲隔数日教一二个篆文;九岁,见父亲自镌‘活人命于纸上’六字朱文印钤于为人诊病之药方上,深感兴趣;十一岁,识篆文颇多,常取小印石刻印章;十二岁,报载‘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之印’篆文印样,能读出全文,师生为之惊奇。”由此可知,沙孟海幼年时期就受父亲熏陶,学习古文字、篆刻。将研习古文字与治印两者结合,同步进行,走的是传统文人篆刻的正统大道。
二、沙孟海的师承、交游
沙孟海最初问学于冯君木,随冯氏学习诗文,且为冯氏赏识,为学为艺都受冯君木很大的影响。沙孟海在《冯君木先生行状》中写到:“先生于学,无术不综,广稽约守,包括道要,不为门户异同之论;文章渊雅,尚规汉魏,言典致博,造次必尔。盖自文笔别,不相合谋,骋辞华者,日靡于繁富;矜省净者,拜遗其风骨;先生假长补短,独重气体,剥散浮华,归于简朗;用能巧不伤理,隽不害道,安帖审固,情彩并茂,可谓修辞立诚,文质彬彬者也;诗主萧澹,不涉凡响……故其所为,植骨必坚,造意必刻,运息必微,导声必涩,裒然自成一家言焉。”沙孟海在早年隨冯君木学习时就受到了冯氏“不为门户异同之论”的影响,冯氏治学重古典本源,尚简明平实,沙氏亦是如此,治学态度更为严谨。
沙孟海治印最初效法赵叔孺,他在《沙邮印话》中写到:“余制印初师叔老,其为元朱文,为列国玺,谧栗坚挺,古今无第二手,心摹手追,至今弗能逮。”另外他在《僧孚日录》中写到:“余初作秦汉印,漠然不得其趣,并不知何处著刀;后见赵叔孺、马叔平(衡)诸人仿古之作,模拟再三,始有入处;赵仿秦印尤精雅不苟,秦印本粗疏自然,但若从粗疏处着手,便只得粗疏二字,无复有其神气;赵独以挺健精致之刀出之,此犹守桐城家法以学《史记》,故所就益工,无明人外强中干之病;余所作白文‘钱罕道用’、‘顿丘’诸小印,皆由赵法进窥赢氏者也。”赵叔孺对沙孟海的篆刻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沙氏在《僧孚日录》中写到:“先生于余篆刻极加赞许,不惟于余前言之如此,每遇相识,亦常称许,知其非泛泛视我也;师(冯君木)尝语余:学问之道,途径至博,孰正孰辟,岂易区别;弃舍丛由,全在际遇;汝之学诗文而遇我,学刻印而得叔孺,皆主张公允,不为偏怪欺人之论,皆所谓不期而遇者,此其中实有幸焉。”由此可以看出沙孟海对于赵叔孺师的感恩知遇之情,其治印亦深受赵氏影响,治秦印不应仅从粗疏处着手,更应该注重用刀,用刀挺健精致,方能神气弥漫。
沙孟海另求教于吴昌硕,《沙孟海年表》记载:“吴昌硕谈及印人极崇浙派,尤推钱松、胡震,又谓治印自以汉印为正宗,初学宜取平实者效仿之,勿求诡奇。”沙孟海另问学于况蕙风先生,况氏评沙孟海篆刻有“劲、润、韵、静、靓”之妙。《餐樱庑漫笔》中记:“甲子冬日,与慈溪朱君炎复结邻;因介绍获交其同县冯君君木,声气之雅,倾盖如故;飘灯隔巷,风雪过从,良用慰藉……其高弟子沙孟海,诗古文辞,能绍述师法,尤工刻印,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于近世印人,神似陈秋堂;篆法尤极研究,无羼杂迁就之失:缶翁绝契赏之,谓后来之秀,罕其伦比。”另有吴昌硕题沙孟海语:“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惠风绝赏会之,谓神似陈秋堂,信然。”吴昌硕、况蕙风两位老师均认为沙孟海篆刻具有“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当是其治学的结果。
沙孟海因拜吴昌硕、况蕙风为师而能结识很多社会名流,或交流学术、或切磋技艺,因而眼界大开,篆刻精进。篆刻取法亦由“二赵”转向以“汉印”为主,兼及邓石如、吴让之等。沙孟海在《沙邮印话》中写到:“早岁治印,喜为撝叔;乙丑四月,缶庐丈题余印存,乃云‘浙人不学赵撝叔’,又云‘不似之似传让翁’,盖讽之转旆也:缶老亟称让之,然其集中为让之体者,亦复不多:通观全稿,浑刚沧古之气,不可逼视,让之对之,故当让步;余近作亦不肯婷为谁体。老杜云,‘转益多师是汝师’吾意亦犹是耳。”由此看出,沙孟海治印始终有是转益多师、兼采众长的精神。正是这种转益多师、兼采众长的精神才造成了沙孟海多变的印风。《沙孟海年表》另有记载:“三四年来深得吴昌硕先生教诲,听他谈论,看他挥毫,胸襟更开豁,眼界更扩大;与担任吴昌硕先生幼孙家庭教师之王个移结为至交;是年,接受王个移建议,转益多师,拜昌硕先生为师,列为门弟子。”
沙孟海与朱复戡、黄宾虹等亦交往甚密。沙孟海在《沙邮印话》中写到:“余初谒叔孺丈于上海虹口,丈以歙黄朴存先生(质)《宾虹草堂藏印》一部相诒;谓是谱己不易得,盖其中钤录玺印数百事,己非黄氏物矣;初,黄寓上海某处,一夕,邻舍火起,黄仓皇捧一箧下楼。遇一少年人,曰‘为公守此,可更上楼取它物。’取它物下,而少年己飏,不记为何人。箧中即平生精力所聚之铜玉玺印也。”
由以上两方面可知,沙孟海的幼年家学、师承、交游对沙孟海早年篆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印学观也在这一时期形成。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可知,沙孟海最初治印师法“二赵”,后在吴昌硕的影响下转学秦汉印,并涉及邓石如、吴让之等篆刻大家。沙孟海能将吴昌硕的雄浑苍古与赵叔孺的典雅整饬融为一体,是他师古而不囿于古人的创新结果。沙孟海治印面貌多样,印风多变,不囿于一门一派、一家一户,是受赵之谦影响的结果,当然这也与他的老师冯君木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冯君木在早年就已经给他埋下了“不为门户异同之论”的种子。
通过对沙孟海印学观的形成过程进行还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篆刻实践必须置身于印学学科的大背景下才更有发展前途,也才更具有艺术性,只有将印学研究与篆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驱动篆刻实践发展的源动力,印学是篆刻实践的厚实丰沃的土壤,离开印学进行篆刻实践必将是舍本逐末,无源之水。
关键词:沙孟海;印学观;形成;研究
一、沙孟海的幼年家学
沙孟海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印学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天资聪慧,勤奋努力,还与他的幼年家学是密不可分的。沙孟海在《沙邮印话》中写到:“余治印受之庭训。”另有《沙孟海年表》记载:“七岁,课余回家后由父亲隔数日教一二个篆文;九岁,见父亲自镌‘活人命于纸上’六字朱文印钤于为人诊病之药方上,深感兴趣;十一岁,识篆文颇多,常取小印石刻印章;十二岁,报载‘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之印’篆文印样,能读出全文,师生为之惊奇。”由此可知,沙孟海幼年时期就受父亲熏陶,学习古文字、篆刻。将研习古文字与治印两者结合,同步进行,走的是传统文人篆刻的正统大道。
二、沙孟海的师承、交游
沙孟海最初问学于冯君木,随冯氏学习诗文,且为冯氏赏识,为学为艺都受冯君木很大的影响。沙孟海在《冯君木先生行状》中写到:“先生于学,无术不综,广稽约守,包括道要,不为门户异同之论;文章渊雅,尚规汉魏,言典致博,造次必尔。盖自文笔别,不相合谋,骋辞华者,日靡于繁富;矜省净者,拜遗其风骨;先生假长补短,独重气体,剥散浮华,归于简朗;用能巧不伤理,隽不害道,安帖审固,情彩并茂,可谓修辞立诚,文质彬彬者也;诗主萧澹,不涉凡响……故其所为,植骨必坚,造意必刻,运息必微,导声必涩,裒然自成一家言焉。”沙孟海在早年隨冯君木学习时就受到了冯氏“不为门户异同之论”的影响,冯氏治学重古典本源,尚简明平实,沙氏亦是如此,治学态度更为严谨。
沙孟海治印最初效法赵叔孺,他在《沙邮印话》中写到:“余制印初师叔老,其为元朱文,为列国玺,谧栗坚挺,古今无第二手,心摹手追,至今弗能逮。”另外他在《僧孚日录》中写到:“余初作秦汉印,漠然不得其趣,并不知何处著刀;后见赵叔孺、马叔平(衡)诸人仿古之作,模拟再三,始有入处;赵仿秦印尤精雅不苟,秦印本粗疏自然,但若从粗疏处着手,便只得粗疏二字,无复有其神气;赵独以挺健精致之刀出之,此犹守桐城家法以学《史记》,故所就益工,无明人外强中干之病;余所作白文‘钱罕道用’、‘顿丘’诸小印,皆由赵法进窥赢氏者也。”赵叔孺对沙孟海的篆刻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沙氏在《僧孚日录》中写到:“先生于余篆刻极加赞许,不惟于余前言之如此,每遇相识,亦常称许,知其非泛泛视我也;师(冯君木)尝语余:学问之道,途径至博,孰正孰辟,岂易区别;弃舍丛由,全在际遇;汝之学诗文而遇我,学刻印而得叔孺,皆主张公允,不为偏怪欺人之论,皆所谓不期而遇者,此其中实有幸焉。”由此可以看出沙孟海对于赵叔孺师的感恩知遇之情,其治印亦深受赵氏影响,治秦印不应仅从粗疏处着手,更应该注重用刀,用刀挺健精致,方能神气弥漫。
沙孟海另求教于吴昌硕,《沙孟海年表》记载:“吴昌硕谈及印人极崇浙派,尤推钱松、胡震,又谓治印自以汉印为正宗,初学宜取平实者效仿之,勿求诡奇。”沙孟海另问学于况蕙风先生,况氏评沙孟海篆刻有“劲、润、韵、静、靓”之妙。《餐樱庑漫笔》中记:“甲子冬日,与慈溪朱君炎复结邻;因介绍获交其同县冯君君木,声气之雅,倾盖如故;飘灯隔巷,风雪过从,良用慰藉……其高弟子沙孟海,诗古文辞,能绍述师法,尤工刻印,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于近世印人,神似陈秋堂;篆法尤极研究,无羼杂迁就之失:缶翁绝契赏之,谓后来之秀,罕其伦比。”另有吴昌硕题沙孟海语:“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惠风绝赏会之,谓神似陈秋堂,信然。”吴昌硕、况蕙风两位老师均认为沙孟海篆刻具有“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当是其治学的结果。
沙孟海因拜吴昌硕、况蕙风为师而能结识很多社会名流,或交流学术、或切磋技艺,因而眼界大开,篆刻精进。篆刻取法亦由“二赵”转向以“汉印”为主,兼及邓石如、吴让之等。沙孟海在《沙邮印话》中写到:“早岁治印,喜为撝叔;乙丑四月,缶庐丈题余印存,乃云‘浙人不学赵撝叔’,又云‘不似之似传让翁’,盖讽之转旆也:缶老亟称让之,然其集中为让之体者,亦复不多:通观全稿,浑刚沧古之气,不可逼视,让之对之,故当让步;余近作亦不肯婷为谁体。老杜云,‘转益多师是汝师’吾意亦犹是耳。”由此看出,沙孟海治印始终有是转益多师、兼采众长的精神。正是这种转益多师、兼采众长的精神才造成了沙孟海多变的印风。《沙孟海年表》另有记载:“三四年来深得吴昌硕先生教诲,听他谈论,看他挥毫,胸襟更开豁,眼界更扩大;与担任吴昌硕先生幼孙家庭教师之王个移结为至交;是年,接受王个移建议,转益多师,拜昌硕先生为师,列为门弟子。”
沙孟海与朱复戡、黄宾虹等亦交往甚密。沙孟海在《沙邮印话》中写到:“余初谒叔孺丈于上海虹口,丈以歙黄朴存先生(质)《宾虹草堂藏印》一部相诒;谓是谱己不易得,盖其中钤录玺印数百事,己非黄氏物矣;初,黄寓上海某处,一夕,邻舍火起,黄仓皇捧一箧下楼。遇一少年人,曰‘为公守此,可更上楼取它物。’取它物下,而少年己飏,不记为何人。箧中即平生精力所聚之铜玉玺印也。”
由以上两方面可知,沙孟海的幼年家学、师承、交游对沙孟海早年篆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印学观也在这一时期形成。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可知,沙孟海最初治印师法“二赵”,后在吴昌硕的影响下转学秦汉印,并涉及邓石如、吴让之等篆刻大家。沙孟海能将吴昌硕的雄浑苍古与赵叔孺的典雅整饬融为一体,是他师古而不囿于古人的创新结果。沙孟海治印面貌多样,印风多变,不囿于一门一派、一家一户,是受赵之谦影响的结果,当然这也与他的老师冯君木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冯君木在早年就已经给他埋下了“不为门户异同之论”的种子。
通过对沙孟海印学观的形成过程进行还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篆刻实践必须置身于印学学科的大背景下才更有发展前途,也才更具有艺术性,只有将印学研究与篆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驱动篆刻实践发展的源动力,印学是篆刻实践的厚实丰沃的土壤,离开印学进行篆刻实践必将是舍本逐末,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