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对于性别教育都是过于含蓄的。性别教育是性教育的基础,也是幼儿了解自身的一个必经之路。性别教育缺失对幼儿长大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对现在性别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解析性别意识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教育要素,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性别意识;必要性;内容
含蓄内敛是农耕文明滋养下中国人的特性,不能解决、有待解决的问题多以忽略的态度对待,就像懵懂的孩子问起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的?”家长会用“你长大就知道了”来搪塞,幼儿时期的孩子会对爸爸妈妈的身体感到好奇,日常间想要观察和触碰,成人则是刻意回避。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起角色性别意识,抓住关键时机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将为他们进入青春期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角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来处理未来的交往、两性、家庭等问题。
一、 性别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需求
性别不同有很多方面的体现,最直观的就是生理差异。孩子在自我认知发展的过程中知道性别所代表的含义,也了解自己身体上与异性的不同。必要的生理知识是使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习得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心理性别是比较隐性的差异,在了解自己生理的基础上,孩子们进一步探索自己心理性别定位,这会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心理活动。正确、理性的性别观念加之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儿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二) 现代性别平等文化的趋势
人类性别文化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性别平等阶段、传统社会男尊女卑阶段、现代社会趋于平等阶段。身处第三阶段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纷繁复杂的地域、经济、群体差异性。以往农业耕种使得男性作为主要的劳动生产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如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女性走上了相同的工作岗位,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的法制要求保障妇女权益,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却实质性侵犯妇女权益,农村计划生育允许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实际上就是肯定了“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部分高校招生、单位招聘存在性别限制,间接否定了女性作为生产力量和社会进步力量的能力。经济落后地区女性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她们在意识层面也理解不了性别压迫。即使大力倡导性别平等的今天,我们生活中依旧随处可见不平等的行为模式。
二、 性别教育的内容
(一) 生理性别
生理性别就是从生理角度分析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从外观来分辨自己或他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刚入园孩子会有不知道自己是“弟弟”或“妹妹”的情况,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就渐渐与异性区别开来。
(二) 社会性别
与生理性别不同,社会性别没有明确的界定,社会通常会用男子气概要求男孩子,勇敢、负责、独立都是男性专属,用温柔贤惠要求女孩子,文静、善解人意投射在女性身上,这就将性别意识导向了刻板的印象,将“男女有别”中的“别”不断放大。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方法会扼杀孩子个体的发展潜能,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才是科学自由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发展不外乎四种性别化:女性化、男性化、无性化、双性化,女孩子可以有男性化的性格特征,男孩子也可以做女性特质的行为举止,不具象的培养目标更符合现代性别教育的目标。只要是优质的个性品质都能被学习,男孩子和女孩子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性别意识教育要素
(一) 教育环境
每一个孩子的降生都聚集了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是人心中某种愿望诉求,它影响着人的态度和行为。家长心中会用一个理想的形象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不出众但也不能表现得异类,老师没有孩子成才的压力或许并不会强制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在追求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念下,也容易会简单地将不区别对待粗暴的与平等对待画上等号。例如,成人会赋予游戏材料一些性别标签,男孩子可以得到汽车、枪支,女孩子可以得到娃娃、彩色蜡笔,就连颜色都有男女之分。再打个比方,角色游戏中固定有“爸爸”“妈妈”,通常会由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老师会要求游戏中的分工合作,心照不宣地体现在“妈妈”在家忙家务,“爸爸”会出门工作,无形中就是给孩子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印象。这就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判定的环境中,真正平等的性别教育环境到底是什么?
1. 适宜的教育。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受到后天环境影响,从生物学角度知道自己的身体性别,从心理学角度感知自己的心理性别,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己的社会性别。真正符合人需求的性别观是基于对生理性别充分认识,结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性别角色定位。
2. 动态的教育。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逐步建立性别意识,他们在与人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会收到周围环境给予的反馈,强化符合性别的行为,惩罚不符合性别的行为。通过周遭环境的反馈他们进一步确立整合对性别的认识,进而发展自己特色的性别想法。为了帮助幼儿脱离刻板的性别观念,在角色游戏中不妨让孩子们跨性别限制的选择角色,女孩子能够当“爸爸”“哥哥”“爷爷”;男孩子也体验一下在家照顾宝宝,洗衣做饭。
(二) 教育者
承担幼儿教养责任的角色主要有家长和老师,他们本身具有的性别意识会成为纠正孩子行为的模版。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已经固定化的社会意识通过教育传递给下一代,受教育者也是生活在社会系统中,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说受教育者最初的认知、观念和初步概念的形成是与教育者、各种实践活动互相作用的结果。即使是一些家庭教育指导类书籍也会有一种观点,男孩子就是朝着阳刚的方向培养,女孩子就是朝着贤妻的方向培养,“娘娘腔”“女孩子”等都是离经叛道的表现,且不说性别意识和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社会自由化和多元化进步不应该约束个人个性化的发展,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的特性都应该被允许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戴莉.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其启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04).
[2]姜慧丽,刘莲顺.性别角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6(14).
[3]孔屏,王俊燕.論不同发展时期的性别教育[J].现代教育,2016(04).
[4]邱香,王练,余珍有.家庭版幼儿性别平等教育问卷编制及调查[N].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01).
作者简介:
李晔,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
关键词:性别意识;必要性;内容
含蓄内敛是农耕文明滋养下中国人的特性,不能解决、有待解决的问题多以忽略的态度对待,就像懵懂的孩子问起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的?”家长会用“你长大就知道了”来搪塞,幼儿时期的孩子会对爸爸妈妈的身体感到好奇,日常间想要观察和触碰,成人则是刻意回避。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起角色性别意识,抓住关键时机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将为他们进入青春期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角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来处理未来的交往、两性、家庭等问题。
一、 性别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需求
性别不同有很多方面的体现,最直观的就是生理差异。孩子在自我认知发展的过程中知道性别所代表的含义,也了解自己身体上与异性的不同。必要的生理知识是使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习得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心理性别是比较隐性的差异,在了解自己生理的基础上,孩子们进一步探索自己心理性别定位,这会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心理活动。正确、理性的性别观念加之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儿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二) 现代性别平等文化的趋势
人类性别文化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性别平等阶段、传统社会男尊女卑阶段、现代社会趋于平等阶段。身处第三阶段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纷繁复杂的地域、经济、群体差异性。以往农业耕种使得男性作为主要的劳动生产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如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女性走上了相同的工作岗位,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的法制要求保障妇女权益,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却实质性侵犯妇女权益,农村计划生育允许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实际上就是肯定了“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部分高校招生、单位招聘存在性别限制,间接否定了女性作为生产力量和社会进步力量的能力。经济落后地区女性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她们在意识层面也理解不了性别压迫。即使大力倡导性别平等的今天,我们生活中依旧随处可见不平等的行为模式。
二、 性别教育的内容
(一) 生理性别
生理性别就是从生理角度分析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从外观来分辨自己或他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刚入园孩子会有不知道自己是“弟弟”或“妹妹”的情况,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就渐渐与异性区别开来。
(二) 社会性别
与生理性别不同,社会性别没有明确的界定,社会通常会用男子气概要求男孩子,勇敢、负责、独立都是男性专属,用温柔贤惠要求女孩子,文静、善解人意投射在女性身上,这就将性别意识导向了刻板的印象,将“男女有别”中的“别”不断放大。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方法会扼杀孩子个体的发展潜能,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才是科学自由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发展不外乎四种性别化:女性化、男性化、无性化、双性化,女孩子可以有男性化的性格特征,男孩子也可以做女性特质的行为举止,不具象的培养目标更符合现代性别教育的目标。只要是优质的个性品质都能被学习,男孩子和女孩子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性别意识教育要素
(一) 教育环境
每一个孩子的降生都聚集了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是人心中某种愿望诉求,它影响着人的态度和行为。家长心中会用一个理想的形象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不出众但也不能表现得异类,老师没有孩子成才的压力或许并不会强制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在追求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念下,也容易会简单地将不区别对待粗暴的与平等对待画上等号。例如,成人会赋予游戏材料一些性别标签,男孩子可以得到汽车、枪支,女孩子可以得到娃娃、彩色蜡笔,就连颜色都有男女之分。再打个比方,角色游戏中固定有“爸爸”“妈妈”,通常会由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老师会要求游戏中的分工合作,心照不宣地体现在“妈妈”在家忙家务,“爸爸”会出门工作,无形中就是给孩子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印象。这就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判定的环境中,真正平等的性别教育环境到底是什么?
1. 适宜的教育。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受到后天环境影响,从生物学角度知道自己的身体性别,从心理学角度感知自己的心理性别,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己的社会性别。真正符合人需求的性别观是基于对生理性别充分认识,结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性别角色定位。
2. 动态的教育。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逐步建立性别意识,他们在与人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会收到周围环境给予的反馈,强化符合性别的行为,惩罚不符合性别的行为。通过周遭环境的反馈他们进一步确立整合对性别的认识,进而发展自己特色的性别想法。为了帮助幼儿脱离刻板的性别观念,在角色游戏中不妨让孩子们跨性别限制的选择角色,女孩子能够当“爸爸”“哥哥”“爷爷”;男孩子也体验一下在家照顾宝宝,洗衣做饭。
(二) 教育者
承担幼儿教养责任的角色主要有家长和老师,他们本身具有的性别意识会成为纠正孩子行为的模版。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已经固定化的社会意识通过教育传递给下一代,受教育者也是生活在社会系统中,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说受教育者最初的认知、观念和初步概念的形成是与教育者、各种实践活动互相作用的结果。即使是一些家庭教育指导类书籍也会有一种观点,男孩子就是朝着阳刚的方向培养,女孩子就是朝着贤妻的方向培养,“娘娘腔”“女孩子”等都是离经叛道的表现,且不说性别意识和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社会自由化和多元化进步不应该约束个人个性化的发展,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的特性都应该被允许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戴莉.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其启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04).
[2]姜慧丽,刘莲顺.性别角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6(14).
[3]孔屏,王俊燕.論不同发展时期的性别教育[J].现代教育,2016(04).
[4]邱香,王练,余珍有.家庭版幼儿性别平等教育问卷编制及调查[N].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01).
作者简介:
李晔,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