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在课堂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引导学生激趣思考、动手动脑的具体实践,探究也是学生认知新知、增强知识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和体会,本文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以探究理论为指导,尝试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及其评价标准,为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情境;指导;评价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并不是什么新兴的学习方式。自18世纪以来,探究学习的思想至少在西方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并且目前仍然是主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探究性学习在近几年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流学习方式,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却对这种学习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博士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提出任务或问题;(2)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获得结果;(3)表达和交流。
二、小学语文为何要实施探究性学习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而有人认为,小学语文学科不宜提倡探究性学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改提倡课程的整合功能,而语文学习中往往又蕴含着天文、地理、历史、自然、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教材,探究其意境,品味其内涵,对于陶冶儿童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对科普类说明文,引导学生去探究相关的原理,假想和推测它的前因后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也是大有帮助的。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虽然还比较稚嫩,但我们强调“探究”,并不是强调让学生参与高深的研究,而是在提倡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测问题上,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
三、小學语文课堂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
从语文教学来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研读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掘语言文字蕴含的美、蕴含的情,从而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说,探究性学习是教育全面改革的实践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一)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一方面要挖掘教材的探究性因素,以课文资源为凭借创设问题情境;另一方面要让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创设探究的最佳情境。于是,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了对课文的阅读。
(二)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强过程指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学生必须占有大部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领悟的过程,一个思维加工的过程,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一个亲自经历的过程。学生有了一定的时间,才有自主探究、领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可能。而且,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即需要有利于学生探究、运用知识的活动场地。单一的课堂空间,固定的座位,单调的黑板是不利于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但如果是课堂上的即时性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形式,它是学生走向成功探究的桥梁。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说说植物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是一个表达型探究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我在布置的两道课外作业中又安排了两个探究学习活动。“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提出的是一个基于查阅资料的发现型探究学习活动;“表演植物妈妈安排孩子去旅行时和孩子的对话”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型探究学习活动。这所有的探究活动,因为得到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都完成得很不错。
(三)探究性学习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重在过程。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就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应侧重评价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价值取向,不宜太过于计较学习结果,应侧重评价学生的态度、方法,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不宜过于强调探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侧重学生自我、群体、家长的综合评价,不能单以教师的评价为标准。现在提倡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很适合你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如每上完一节课,让学生写下自己探究的问题、取得的成果、自己的体会以及今后的展望。自己认为好的就放进去保留下来,不好的就换掉。一个学期结束时,再回头看看自己的进步。这种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一个简单的分数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语文教学的改革已跨入新世纪的征程。新修订的语文大纲、语文课程标准,都把探究性学习摆到了突出位置。以此为契机,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开始了新一轮的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启动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可以说,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正是方兴未艾。但是,探究性学习要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真正的实施,还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教学观(大语文教学观),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真正使学生自主发展、积极求索,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作者单位:杏林镇涝池岸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情境;指导;评价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并不是什么新兴的学习方式。自18世纪以来,探究学习的思想至少在西方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并且目前仍然是主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探究性学习在近几年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流学习方式,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却对这种学习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博士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提出任务或问题;(2)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获得结果;(3)表达和交流。
二、小学语文为何要实施探究性学习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而有人认为,小学语文学科不宜提倡探究性学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改提倡课程的整合功能,而语文学习中往往又蕴含着天文、地理、历史、自然、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教材,探究其意境,品味其内涵,对于陶冶儿童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对科普类说明文,引导学生去探究相关的原理,假想和推测它的前因后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也是大有帮助的。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虽然还比较稚嫩,但我们强调“探究”,并不是强调让学生参与高深的研究,而是在提倡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测问题上,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
三、小學语文课堂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
从语文教学来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研读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掘语言文字蕴含的美、蕴含的情,从而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说,探究性学习是教育全面改革的实践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一)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一方面要挖掘教材的探究性因素,以课文资源为凭借创设问题情境;另一方面要让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创设探究的最佳情境。于是,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了对课文的阅读。
(二)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强过程指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学生必须占有大部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领悟的过程,一个思维加工的过程,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一个亲自经历的过程。学生有了一定的时间,才有自主探究、领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可能。而且,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即需要有利于学生探究、运用知识的活动场地。单一的课堂空间,固定的座位,单调的黑板是不利于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但如果是课堂上的即时性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形式,它是学生走向成功探究的桥梁。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说说植物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是一个表达型探究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我在布置的两道课外作业中又安排了两个探究学习活动。“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提出的是一个基于查阅资料的发现型探究学习活动;“表演植物妈妈安排孩子去旅行时和孩子的对话”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型探究学习活动。这所有的探究活动,因为得到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都完成得很不错。
(三)探究性学习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重在过程。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就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应侧重评价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价值取向,不宜太过于计较学习结果,应侧重评价学生的态度、方法,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不宜过于强调探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侧重学生自我、群体、家长的综合评价,不能单以教师的评价为标准。现在提倡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很适合你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如每上完一节课,让学生写下自己探究的问题、取得的成果、自己的体会以及今后的展望。自己认为好的就放进去保留下来,不好的就换掉。一个学期结束时,再回头看看自己的进步。这种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一个简单的分数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语文教学的改革已跨入新世纪的征程。新修订的语文大纲、语文课程标准,都把探究性学习摆到了突出位置。以此为契机,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开始了新一轮的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启动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可以说,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正是方兴未艾。但是,探究性学习要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真正的实施,还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教学观(大语文教学观),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真正使学生自主发展、积极求索,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作者单位:杏林镇涝池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