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希区柯克,作为一名电影艺术大师,尤以其悬疑电影闻名世界。希区柯克制作的悬疑艺术,将观众置身影片其中,亲身体会他关于人类本性与心理状态的解读和阐释。《精神病患者》作为希区柯克众多悬疑电影中的经典,更是用其经典的悬疑表达方式和视听手法将人性的丑陋揭露出来,成为电影史上的精品佳作。
【关键词】艺术经典;悬疑;视听手法
提起希区柯克,许多人想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无可替代的悬疑大师,更是一种电影精神和他独一无二的艺术经典。希区柯克制作的悬疑艺术,将观众置身影片其中,亲身体会他关于人类本性与心理状态的解读和阐释,他使银幕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对人性世界的真实反映。在《精神病患者》中,希区柯克用他特有的惊悚方式将人性的丑陋揭露出来,人性的欲望和丑恶在导演层层设置的情节当中愈演愈烈,观众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违背人性常理的玛丽恩的做法当中,她的一举一动牵动着观众的心。其表达方式和情节设置出其不意,使此作品成为希区柯克众多代表作中的经典。
一、拍摄,悬疑之眼
从拍摄方面来讲,影片开始就采用了一种带有偷窥感的主观镜头。摄影机的运动使情节连贯,故事性增强。镜头从凤凰城全景开始移动,随后移到玛丽恩和山姆约会的窗前。然后镜头随光线的变亮移到屋内,给观众一种窥视感,故事也随之开始。在《精神病患者》中,最明显的一处,是在汽车旅馆,诺曼贝兹从墙上的一个洞偷窥隔壁玛丽恩的一段。先给了诺曼眼睛的一个侧面特写,然后就切成了主观镜头,可以看到玛丽恩只穿着内衣。诺曼对玛丽恩的欲望也由此激发的更强烈。同时,影片将大量的特写镜头与人物的跟拍连接,使情节更为连贯,节奏也更加紧张起来。比如玛丽恩回到家里以后的12个镜头里,特写镜头出现了6次,其中钱的特写出现了4次,强调了当时人物心理对金钱的贪欲。同时将人物跟拍与特写镜头连接,更加突出了人物的紧张心理与慌乱行为,为后面更多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对钱的特写还有其他2次,可以通过表格看出
三个场景都是在封闭的房间里,人物跟拍和特写镜头交替出现并分别占据总镜头数的一半,将不同人物同样紧张和慌乱的心理更好的表现出来。
浴室杀人,这一段可谓《精神病患者》中最经典的桥段。它的绝妙之处难以言喻,当然不是指凶杀,而是它的拍摄手法。希区柯克在此段中让刀的分裂意向十分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造成一种撕裂银幕的效果,刀刀看似切入玛丽恩的肉体中,其实一刀也没有,其效果完全依靠的是凌厉快速的剪接,多角度的镜头,鲜血和着淋浴水,一起流入浴缸的排水口,不断旋转着,逐渐地,变成了玛丽恩的瞳孔,然后再是整个脸部。这一处理让人恐惧加深的同时又有了一种眩晕的效果。据资料显示,这场戏的高潮仅有四十五秒却花费了七天时间,摄影机的移位达六十次之多,无疑希区柯克将其拍摄和剪辑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这场戏真正做到了以视觉去刺激观众,恐怖中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声音,悬疑之耳
声音给电影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内在运动,可以把握电影的节奏,形成特殊的表现力。希区柯克的电影配乐更是具有一种支配人心的神秘色彩。在《精神病患者》中,紧张、低沉、不断重复的配乐贯穿始终,使故事节奏也变得紧张起来。
在玛丽恩带着钱开车逃走时,急促悦耳又跌宕起伏的音乐,为这段戏增色不少,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玛丽恩此时的内心状态而不觉得乏味。玛丽恩开车逃跑的第一场戏,出现了一段画外音,是玛丽恩猜测男友在知道自己的事情后的态度,他会说什么。这时候,玛丽恩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思考如何面对以及说服自己的男友,二十秒的时间里并没有音乐,从演员的表演上也了解到玛丽恩相对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在浴室杀人那一段,除了高超的拍摄和剪辑手段,还有伯纳德·荷曼配乐的配合,极为尖锐、刺耳,不断重复着的小提琴与蒙太奇、场面调度、节奏等融为一体。
配乐的使用加快了影片的节奏,它使观众情绪在音乐切入点处得到提升。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音乐,它使影片节奏张弛有度,给人紧张恐怖的感觉,成为希区柯克悬疑之耳。
三、光线,悬疑之手
光线是影片的灵魂。影片中光线的运用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巧妙结合,配合了电影节奏和故事情节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性。《精神病患者》光线以灰色调为主,为影片奠定了阴冷沉重的影调,刻画人物内心的阴暗与人性的丑恶,同时也将观众带入人性扭曲的心理状态,带来黑暗丑恶的心理感受。当玛丽恩来到诺曼贝兹的汽车旅馆,来到他的办公室,对墙壁上鸟的标本使用的光线在墙壁上投射下浓重的投影,制造出一种令人诧异又感到阴森的气氛,同时利用光线对墙上的猫头鹰标本进行强调,它总是警惕地注视周围的一切,这很像诺曼封闭的、充满罪恶感的心灵。在诺曼贝兹回到房间准备偷窥玛丽恩之前,他行走的过程中光线的使用使他在明暗中穿过,又是他心理明暗斗争的交替。在诺曼贝兹清理犯罪现场将尸体连同车子沉入沼泽之时,对他面部侧光和局部光线的使用使他的眼睛处于黑暗之中,也变现出他犯罪心理中的阴暗。光线成为希区柯克刻画人物形象,展现画面风格的画笔。他精心的刻画和描绘,尤其利用不同的光位从而形成不一样的画面效果。细致的用光成为希区柯克悬疑之手。
希区柯克认为,悬念不是在观众面前隐藏或抹去一些故意吊诡的信息,而是自然形成的。因此,他用其独特而自然的电影艺术手法,将他制作的悬疑惊悚片升华成一种艺术经典。《精神病患者》更是以其精致的拍摄和剪辑方式、机具表现力的同步音乐以及独有的光位设计,在情节设置中设下障碍,令观众不知不觉中参与犯罪,从而揭露人心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精神病患者》作为希区柯克影片中的经典,成为后世众多作品效仿的对象,更成为电影史上的精品佳作。
【关键词】艺术经典;悬疑;视听手法
提起希区柯克,许多人想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无可替代的悬疑大师,更是一种电影精神和他独一无二的艺术经典。希区柯克制作的悬疑艺术,将观众置身影片其中,亲身体会他关于人类本性与心理状态的解读和阐释,他使银幕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对人性世界的真实反映。在《精神病患者》中,希区柯克用他特有的惊悚方式将人性的丑陋揭露出来,人性的欲望和丑恶在导演层层设置的情节当中愈演愈烈,观众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违背人性常理的玛丽恩的做法当中,她的一举一动牵动着观众的心。其表达方式和情节设置出其不意,使此作品成为希区柯克众多代表作中的经典。
一、拍摄,悬疑之眼
从拍摄方面来讲,影片开始就采用了一种带有偷窥感的主观镜头。摄影机的运动使情节连贯,故事性增强。镜头从凤凰城全景开始移动,随后移到玛丽恩和山姆约会的窗前。然后镜头随光线的变亮移到屋内,给观众一种窥视感,故事也随之开始。在《精神病患者》中,最明显的一处,是在汽车旅馆,诺曼贝兹从墙上的一个洞偷窥隔壁玛丽恩的一段。先给了诺曼眼睛的一个侧面特写,然后就切成了主观镜头,可以看到玛丽恩只穿着内衣。诺曼对玛丽恩的欲望也由此激发的更强烈。同时,影片将大量的特写镜头与人物的跟拍连接,使情节更为连贯,节奏也更加紧张起来。比如玛丽恩回到家里以后的12个镜头里,特写镜头出现了6次,其中钱的特写出现了4次,强调了当时人物心理对金钱的贪欲。同时将人物跟拍与特写镜头连接,更加突出了人物的紧张心理与慌乱行为,为后面更多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对钱的特写还有其他2次,可以通过表格看出
三个场景都是在封闭的房间里,人物跟拍和特写镜头交替出现并分别占据总镜头数的一半,将不同人物同样紧张和慌乱的心理更好的表现出来。
浴室杀人,这一段可谓《精神病患者》中最经典的桥段。它的绝妙之处难以言喻,当然不是指凶杀,而是它的拍摄手法。希区柯克在此段中让刀的分裂意向十分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造成一种撕裂银幕的效果,刀刀看似切入玛丽恩的肉体中,其实一刀也没有,其效果完全依靠的是凌厉快速的剪接,多角度的镜头,鲜血和着淋浴水,一起流入浴缸的排水口,不断旋转着,逐渐地,变成了玛丽恩的瞳孔,然后再是整个脸部。这一处理让人恐惧加深的同时又有了一种眩晕的效果。据资料显示,这场戏的高潮仅有四十五秒却花费了七天时间,摄影机的移位达六十次之多,无疑希区柯克将其拍摄和剪辑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这场戏真正做到了以视觉去刺激观众,恐怖中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声音,悬疑之耳
声音给电影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内在运动,可以把握电影的节奏,形成特殊的表现力。希区柯克的电影配乐更是具有一种支配人心的神秘色彩。在《精神病患者》中,紧张、低沉、不断重复的配乐贯穿始终,使故事节奏也变得紧张起来。
在玛丽恩带着钱开车逃走时,急促悦耳又跌宕起伏的音乐,为这段戏增色不少,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玛丽恩此时的内心状态而不觉得乏味。玛丽恩开车逃跑的第一场戏,出现了一段画外音,是玛丽恩猜测男友在知道自己的事情后的态度,他会说什么。这时候,玛丽恩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思考如何面对以及说服自己的男友,二十秒的时间里并没有音乐,从演员的表演上也了解到玛丽恩相对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在浴室杀人那一段,除了高超的拍摄和剪辑手段,还有伯纳德·荷曼配乐的配合,极为尖锐、刺耳,不断重复着的小提琴与蒙太奇、场面调度、节奏等融为一体。
配乐的使用加快了影片的节奏,它使观众情绪在音乐切入点处得到提升。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音乐,它使影片节奏张弛有度,给人紧张恐怖的感觉,成为希区柯克悬疑之耳。
三、光线,悬疑之手
光线是影片的灵魂。影片中光线的运用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巧妙结合,配合了电影节奏和故事情节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性。《精神病患者》光线以灰色调为主,为影片奠定了阴冷沉重的影调,刻画人物内心的阴暗与人性的丑恶,同时也将观众带入人性扭曲的心理状态,带来黑暗丑恶的心理感受。当玛丽恩来到诺曼贝兹的汽车旅馆,来到他的办公室,对墙壁上鸟的标本使用的光线在墙壁上投射下浓重的投影,制造出一种令人诧异又感到阴森的气氛,同时利用光线对墙上的猫头鹰标本进行强调,它总是警惕地注视周围的一切,这很像诺曼封闭的、充满罪恶感的心灵。在诺曼贝兹回到房间准备偷窥玛丽恩之前,他行走的过程中光线的使用使他在明暗中穿过,又是他心理明暗斗争的交替。在诺曼贝兹清理犯罪现场将尸体连同车子沉入沼泽之时,对他面部侧光和局部光线的使用使他的眼睛处于黑暗之中,也变现出他犯罪心理中的阴暗。光线成为希区柯克刻画人物形象,展现画面风格的画笔。他精心的刻画和描绘,尤其利用不同的光位从而形成不一样的画面效果。细致的用光成为希区柯克悬疑之手。
希区柯克认为,悬念不是在观众面前隐藏或抹去一些故意吊诡的信息,而是自然形成的。因此,他用其独特而自然的电影艺术手法,将他制作的悬疑惊悚片升华成一种艺术经典。《精神病患者》更是以其精致的拍摄和剪辑方式、机具表现力的同步音乐以及独有的光位设计,在情节设置中设下障碍,令观众不知不觉中参与犯罪,从而揭露人心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精神病患者》作为希区柯克影片中的经典,成为后世众多作品效仿的对象,更成为电影史上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