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对课上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来说,通过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对于教师来说,布置家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及时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以便调整下一步教学的依据。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重要性
(一)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很高,然而在做作业时错误率却非常惊人,这儿错一点,那儿错一点,使得教师批改作业时充满担心,学生是不是没有听懂呢?是不是自己课没有上好呢?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学习习惯在非智力因素中又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对知识的准确掌握,而且能使孩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
(二)课程目标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手段,是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石。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将受益终生。
二、柴桑小学三年级学生作业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一)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
每天做作业时57.7%的学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说明现在的孩子独立性提高了;但是还有41.8%的学生有时能独立完成作业,2名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每天的作业,也就是说他们要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做作业。
(二)学生检查作业的情况
家庭作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家长检查作业,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检查,这样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孩子以后就不愿意检查了。
(三)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
大部分同学能够自己检查作业一至两遍,比一、二年级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其中不乏不会用合理的检查方法检查的学生,但是至少说明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这时就需要家长和教师正确的指导和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以巩固学生自主检查的积极性与长久性。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懂得检查作业的方法或者不检查。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学生一是不会检查,不知从哪里检查起,而且总也检查不出错误来。二是感觉不到检查的重要性(所以17.5%的学生干脆不检查),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重要性。三是尝不到检查的甜头,当学生检查出来错误的时候,应该给予其表扬,体验成就感。第四点可能是在低年级时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检查,这样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有的孩子就不愿意检查了。所以看来我们光喊要孩子再检查检查,其实“检查”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个词汇而已,我们要耐心地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
三、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一)精心设计习题,促使学生愿意作业
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兴趣,才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所以,设计作业应坚持“少、活、精”。“少”就是各年级的作业量控制在国家教委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一些“弹性作业”,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个人特点有选择作业的自由,使那些学生中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被作业吓倒。“精”就是作业要避免机械重复,如一题数遍,一词多写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的安排作业练习。
(二)认真批改作业,给予正确的评价
教师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是影响学生作业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教师检查批改作業不及时、不认真,学生就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老师可能不会检查这些作业,从而给懒散的学生以可乘之机,使他们养成“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不完成作业”等坏习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认真,不能只打“√”打“×”或简单的批个等级,应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并加以适当的评语。
(三)认真检查、及时订正
不少学生没有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经常提醒学生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作业本发下来,不少学生一般只注意看得分多少,而不留心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因此,必须对学生强调:作业本发到手中,要集中注意力去寻找错误、缺点,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认真订正作业,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作业质量也是一个有利的推动。
(四)从错题入手,学会反思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把完成作业当作向老师交差,表现在对作业只看批语和分数,不检查错误的原因,更谈不上纠正;有些较好的学生,也往往是就错改错,而不去深纠错误的原因。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不愿独立思考,不会自我检查的坏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改错习惯,恰好能填补学生作业中“改”的空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练、自查、自改的学习能力。具体做法:
第一步:“知错”。就是让学生自己检查在哪里出了错,一般,对书写解题过程计算的题目,教师不给学生指明出错的具体地方,而是让学生自己检查出错的步骤,怎么错了,查错的过程也是一种再认识的过程。
第二步:“认错”。就是让学生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是在哪个知识点出了错。这是改错的最重要环节,是根除错误的重要保证,但往往也是容易被忽
略的地方。
第三步:“改错”。就是让学生在认错的基础上,把错题再做一遍。若是填空题或选择题做错了,改错时必须写出正确分析过程。有了前面两个环节,改错的效果就非同以往了。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然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培养这种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学生心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重要性
(一)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很高,然而在做作业时错误率却非常惊人,这儿错一点,那儿错一点,使得教师批改作业时充满担心,学生是不是没有听懂呢?是不是自己课没有上好呢?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学习习惯在非智力因素中又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对知识的准确掌握,而且能使孩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
(二)课程目标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手段,是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石。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将受益终生。
二、柴桑小学三年级学生作业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一)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
每天做作业时57.7%的学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说明现在的孩子独立性提高了;但是还有41.8%的学生有时能独立完成作业,2名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每天的作业,也就是说他们要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做作业。
(二)学生检查作业的情况
家庭作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家长检查作业,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检查,这样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孩子以后就不愿意检查了。
(三)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
大部分同学能够自己检查作业一至两遍,比一、二年级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其中不乏不会用合理的检查方法检查的学生,但是至少说明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这时就需要家长和教师正确的指导和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以巩固学生自主检查的积极性与长久性。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懂得检查作业的方法或者不检查。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学生一是不会检查,不知从哪里检查起,而且总也检查不出错误来。二是感觉不到检查的重要性(所以17.5%的学生干脆不检查),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重要性。三是尝不到检查的甜头,当学生检查出来错误的时候,应该给予其表扬,体验成就感。第四点可能是在低年级时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检查,这样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有的孩子就不愿意检查了。所以看来我们光喊要孩子再检查检查,其实“检查”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个词汇而已,我们要耐心地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
三、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一)精心设计习题,促使学生愿意作业
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兴趣,才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所以,设计作业应坚持“少、活、精”。“少”就是各年级的作业量控制在国家教委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一些“弹性作业”,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个人特点有选择作业的自由,使那些学生中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被作业吓倒。“精”就是作业要避免机械重复,如一题数遍,一词多写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的安排作业练习。
(二)认真批改作业,给予正确的评价
教师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是影响学生作业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教师检查批改作業不及时、不认真,学生就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老师可能不会检查这些作业,从而给懒散的学生以可乘之机,使他们养成“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不完成作业”等坏习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认真,不能只打“√”打“×”或简单的批个等级,应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并加以适当的评语。
(三)认真检查、及时订正
不少学生没有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经常提醒学生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作业本发下来,不少学生一般只注意看得分多少,而不留心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因此,必须对学生强调:作业本发到手中,要集中注意力去寻找错误、缺点,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认真订正作业,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作业质量也是一个有利的推动。
(四)从错题入手,学会反思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把完成作业当作向老师交差,表现在对作业只看批语和分数,不检查错误的原因,更谈不上纠正;有些较好的学生,也往往是就错改错,而不去深纠错误的原因。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不愿独立思考,不会自我检查的坏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改错习惯,恰好能填补学生作业中“改”的空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练、自查、自改的学习能力。具体做法:
第一步:“知错”。就是让学生自己检查在哪里出了错,一般,对书写解题过程计算的题目,教师不给学生指明出错的具体地方,而是让学生自己检查出错的步骤,怎么错了,查错的过程也是一种再认识的过程。
第二步:“认错”。就是让学生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是在哪个知识点出了错。这是改错的最重要环节,是根除错误的重要保证,但往往也是容易被忽
略的地方。
第三步:“改错”。就是让学生在认错的基础上,把错题再做一遍。若是填空题或选择题做错了,改错时必须写出正确分析过程。有了前面两个环节,改错的效果就非同以往了。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然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培养这种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学生心理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