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的非正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兴趣颇高,通过摆弄各区角的游戏操作材料,练习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教师根据幼儿成长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活动情况有针对性设置、指导的活动,在区角活动帮助小班幼儿提高自理能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角色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技能的提高。扮演过家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扮演中由于角色的特点需要幼儿自发主动地进行自我服务活动训练,使幼儿在角色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因此在小班重点创设娃娃家,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教师将爸爸、妈妈、孩子、奶奶、爷爷等各种角色的工作,通过图式的形式布置在区角的墙面环境上,使孩子们在扮演中有“图“可依。活动前,教师通过谈话,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幼儿有意识的回忆父母长辈的劳动。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有的做饭,有的扫地、有的洗水果、有的擦地、有的喂娃娃、有的给娃娃穿衣服……孩子们在活动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家务”。 使幼儿在扮演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了系扣子、学习了一口一口的吃饭,学习了用小抹布擦桌子等自我服务的技能。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游戏区角的创设,引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运用图示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教师将活动的内容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区域的墙上,幼儿可以根据照片提示进行活动。例如,幼儿穿衣服练习,在生活区教师将小熊、小狗不同服饰的照片布置在墙面上,幼儿根据小熊的服饰为它穿衣服。使幼儿在游戏中练习了穿衣服。
二、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锻炼幼儿灵巧的手部动作
小班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但是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双灵活的小手,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区角活动材料的充分投放,给幼儿创造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如在操作区中,我们投放了一些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可乐瓶制成的瓶娃娃和黄豆、蚕豆、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讓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美工区提供了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橡皮泥等,让幼儿自由折纸、捏橡皮泥活动。在我们班的巧手区内,由易到难有层次的为孩子投放适于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发展的材料。如,舀豆子,让幼儿用勺子将豆子舀来舀去,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为自己吃饭做好铺垫联系。有如,串珠子,夹夹子、穿线板、喂娃娃等等,使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为幼儿顺利的用勺子吃饭、系扣子等自我服务打好基础。孩子们兴趣浓厚,在玩中很好地提高了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自理技能。
三、建立有趣的活动规则,养成幼儿遵守规则的习惯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对规则的掌握,按规则活动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一种。 在区域的创设时,教师便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简单规则的制定。例如:玩完玩具要怎么办?小朋友说,放回去。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投放材料的种类要少,数量要多。便于幼儿整理,在玩具筐上贴上不同标记,在相应的玩具柜也贴上了相同的标记,让幼儿进行对照后取放,希望运用不同标志作为幼儿取放玩具材料的提示。 实际操作后发现,虽然有标记但是在活动中不同的标记对幼儿的作用不同,例如:教师在一些玩具盒中画的实物标记最能被幼儿接受。小小的标记很难起到提示幼儿的作用。适合小班的标记幼儿实物或是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简单的图形等,图案要大而简单。因此 运用明显的标志粘贴在玩具盒和玩具柜上,教师示范引导告诉幼儿活动后要将玩具送回家。这样降低幼儿在整理活动区材料的难度,使小班幼儿能够完成。小班幼儿入区标志我设置成小脚印,孩子在进入活动区时,要脱掉鞋子放在脚印上,活动后自己将鞋子穿好。 通过区域中的图示,引导幼儿进行活动。例如,将如何看书的步骤照成照片,引导幼儿自己掌握看书的方法。
四、循序渐进的指导与鼓励,增强幼儿持续发展的信心
如何更好地发挥区角活动的作用,让幼儿在各类区角游戏中真正地巩固起自理技能,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指导。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不断的对幼儿进行指导。 在 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介绍各区域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重申活动区的规则、注意事项。在活动中,由于各种材料本身的原因,我们发现小班幼儿会自己扣扣子得很少。于是,我们便找了许多色彩鲜艳的碎布,重新设计出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图案,如小乌龟,小花猫,小白兔等。在小动物的眼睛处、腿处、嘴巴等处钉上扣子和扣眼,然后,创设情景让幼儿有兴趣地练习扣扣子。在游戏操作中,孩子们不仅真真切切地得到了游戏化的生活体验,而且还实实在在地锻炼了动手能力。有时,孩子们在活动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情况,例如,玩好玩具没有收拾整齐,放错位置等。教师始终要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活动后,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时,教师要表扬按照规则整理区域的活动材料与用具的幼儿,以鼓励其他幼儿。
区角活动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一种途径,我们要不断地为他创造锻炼的机会与条件,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创设一个锻炼的环境,挖掘一个锻炼的空间,使他们不断的学习与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做到心灵而手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出版社2001版。
[2]《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崔岚,百家出版社2002版。
[3]《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一、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角色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技能的提高。扮演过家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扮演中由于角色的特点需要幼儿自发主动地进行自我服务活动训练,使幼儿在角色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因此在小班重点创设娃娃家,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教师将爸爸、妈妈、孩子、奶奶、爷爷等各种角色的工作,通过图式的形式布置在区角的墙面环境上,使孩子们在扮演中有“图“可依。活动前,教师通过谈话,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幼儿有意识的回忆父母长辈的劳动。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有的做饭,有的扫地、有的洗水果、有的擦地、有的喂娃娃、有的给娃娃穿衣服……孩子们在活动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家务”。 使幼儿在扮演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了系扣子、学习了一口一口的吃饭,学习了用小抹布擦桌子等自我服务的技能。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游戏区角的创设,引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运用图示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教师将活动的内容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区域的墙上,幼儿可以根据照片提示进行活动。例如,幼儿穿衣服练习,在生活区教师将小熊、小狗不同服饰的照片布置在墙面上,幼儿根据小熊的服饰为它穿衣服。使幼儿在游戏中练习了穿衣服。
二、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锻炼幼儿灵巧的手部动作
小班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但是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双灵活的小手,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区角活动材料的充分投放,给幼儿创造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如在操作区中,我们投放了一些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可乐瓶制成的瓶娃娃和黄豆、蚕豆、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讓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美工区提供了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橡皮泥等,让幼儿自由折纸、捏橡皮泥活动。在我们班的巧手区内,由易到难有层次的为孩子投放适于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发展的材料。如,舀豆子,让幼儿用勺子将豆子舀来舀去,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为自己吃饭做好铺垫联系。有如,串珠子,夹夹子、穿线板、喂娃娃等等,使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为幼儿顺利的用勺子吃饭、系扣子等自我服务打好基础。孩子们兴趣浓厚,在玩中很好地提高了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自理技能。
三、建立有趣的活动规则,养成幼儿遵守规则的习惯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对规则的掌握,按规则活动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一种。 在区域的创设时,教师便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简单规则的制定。例如:玩完玩具要怎么办?小朋友说,放回去。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投放材料的种类要少,数量要多。便于幼儿整理,在玩具筐上贴上不同标记,在相应的玩具柜也贴上了相同的标记,让幼儿进行对照后取放,希望运用不同标志作为幼儿取放玩具材料的提示。 实际操作后发现,虽然有标记但是在活动中不同的标记对幼儿的作用不同,例如:教师在一些玩具盒中画的实物标记最能被幼儿接受。小小的标记很难起到提示幼儿的作用。适合小班的标记幼儿实物或是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简单的图形等,图案要大而简单。因此 运用明显的标志粘贴在玩具盒和玩具柜上,教师示范引导告诉幼儿活动后要将玩具送回家。这样降低幼儿在整理活动区材料的难度,使小班幼儿能够完成。小班幼儿入区标志我设置成小脚印,孩子在进入活动区时,要脱掉鞋子放在脚印上,活动后自己将鞋子穿好。 通过区域中的图示,引导幼儿进行活动。例如,将如何看书的步骤照成照片,引导幼儿自己掌握看书的方法。
四、循序渐进的指导与鼓励,增强幼儿持续发展的信心
如何更好地发挥区角活动的作用,让幼儿在各类区角游戏中真正地巩固起自理技能,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指导。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不断的对幼儿进行指导。 在 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介绍各区域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重申活动区的规则、注意事项。在活动中,由于各种材料本身的原因,我们发现小班幼儿会自己扣扣子得很少。于是,我们便找了许多色彩鲜艳的碎布,重新设计出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图案,如小乌龟,小花猫,小白兔等。在小动物的眼睛处、腿处、嘴巴等处钉上扣子和扣眼,然后,创设情景让幼儿有兴趣地练习扣扣子。在游戏操作中,孩子们不仅真真切切地得到了游戏化的生活体验,而且还实实在在地锻炼了动手能力。有时,孩子们在活动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情况,例如,玩好玩具没有收拾整齐,放错位置等。教师始终要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活动后,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时,教师要表扬按照规则整理区域的活动材料与用具的幼儿,以鼓励其他幼儿。
区角活动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一种途径,我们要不断地为他创造锻炼的机会与条件,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创设一个锻炼的环境,挖掘一个锻炼的空间,使他们不断的学习与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做到心灵而手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出版社2001版。
[2]《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崔岚,百家出版社2002版。
[3]《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