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要充分体会并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品质,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本文笔者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俗语有云: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渠道,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充分挖掘课堂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准确地把握课堂中的有效机会,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思想情感也得到陶冶。下面笔者针对当前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思想感情境界,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只有学生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们在竞争发展的同时关心他人。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不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人不能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之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让学生意识到大环境的作用,认识到只有人们共同的向前发展,社会才能向前迈进,个人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在培养智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突出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德育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中有计划的指导。但在我们现实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可能只是我们挂在嘴边说说而已,很少会落实。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化学属于理科,难以对学生进行说教;二是大多数人忽视了学校、社会教育以及家庭的一致性;三是不同身份的人对待事情的看法各不相同,面临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考验也就不可避免了。特别是现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学生纯洁美好的心灵。因此新课改时期的化学教学要突出德育教育的特性。
(1)化学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初中化学是一门内容比较广泛的基础性学科,它所渗透的德育教育包括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两方面。化学德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平时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慢慢地对学生渗透愛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我们要立足现实,从平时的化学教学活动中自然地引申出一些现实的做人道理,避免虚假、夸大、空泛的德育教育,否则,不但起不到正面教育的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同时,教育内容还要结合现实中的具体事例,不能只是从书本上的古代事例中去选择,而应该多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中选择,这样对初中生来说更加具有说服力。
(2)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应具有整体性。每个人的成长主要是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德育教育。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整体性,就是要求教育应将学校中的学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系统而完美的结合起来。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联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来加强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系统有序的进行,逐步形成系统、科学、灵活的教育局面。
2.利用化学史实渗透德育教育
在化学的发展历史上,存在着许许多多伟大的化学家,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化学家背后都有着一部“辛酸史”、“血泪史”,化学家们为化学可谓是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但是,當前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怕苦、怕累,极度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一旦遇到难度大的化学问题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弃或者逃避,学习过程中外界稍有干扰,学习就会以此为借口停止或者荒废学业,这些现象在当今的学生中比比皆是。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化学家刻苦钻研学习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化学家的故事中感受到化学家们刻苦研究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还能及时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之举。例如,定量化学实验方法论的创立者——拉瓦锡。拉瓦锡经过自己的认真探索,反复实验,推翻了波义耳提出的金属煅烧后重量增加的学说,还通过自己的实验事实揭示了“水变成土”以及“火粒子”学说、“燃素说”的谬误。这些结论是拉瓦锡顶着外界巨大的压力得出来的,在观点不被认可、被人嘲笑的情况下,拉瓦锡毅然坚持了自己的试验,最终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他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还有伟大的女化学家——居里夫人,她是化学放射元素镭的发现者。为了发现镭这种元素,居里夫人在实验的过程废寝忘食,几乎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忍受着巨大的实验毒气,经历了艰辛,终于获得了实验的成功。
这些科学家为了化学事业刻苦钻研,有的甚至为了证明化学定律、发现化学规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伟大的探究精神、为了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利用这些伟大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很好的感染学生,更能让他们刻苦学习、认真钻研问题。
3.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心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从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时,化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利用化学燃料的燃烧产生的CO2、SO2气体,分别能引起温室效应、造成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图片和录像,更直观的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的污染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减少燃料燃烧产生的CO2、SO2气体,让学生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学生的讨论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生命之源——水》时,可以通过几组实际的数据:江河湖海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仅约为总储水量的2.53%,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让学生树立节约水的意识,并让学生谈谈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做到节约水资源。
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强化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适时适当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做到教授知识与育人同时进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红.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探讨[J]文理导航(中旬),2012(3)
[2]王印霞. 浅谈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3)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俗语有云: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渠道,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充分挖掘课堂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准确地把握课堂中的有效机会,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思想情感也得到陶冶。下面笔者针对当前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思想感情境界,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只有学生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们在竞争发展的同时关心他人。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不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人不能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之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让学生意识到大环境的作用,认识到只有人们共同的向前发展,社会才能向前迈进,个人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在培养智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突出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德育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中有计划的指导。但在我们现实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可能只是我们挂在嘴边说说而已,很少会落实。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化学属于理科,难以对学生进行说教;二是大多数人忽视了学校、社会教育以及家庭的一致性;三是不同身份的人对待事情的看法各不相同,面临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考验也就不可避免了。特别是现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学生纯洁美好的心灵。因此新课改时期的化学教学要突出德育教育的特性。
(1)化学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初中化学是一门内容比较广泛的基础性学科,它所渗透的德育教育包括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两方面。化学德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平时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慢慢地对学生渗透愛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求我们要立足现实,从平时的化学教学活动中自然地引申出一些现实的做人道理,避免虚假、夸大、空泛的德育教育,否则,不但起不到正面教育的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同时,教育内容还要结合现实中的具体事例,不能只是从书本上的古代事例中去选择,而应该多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中选择,这样对初中生来说更加具有说服力。
(2)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应具有整体性。每个人的成长主要是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德育教育。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整体性,就是要求教育应将学校中的学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系统而完美的结合起来。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联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来加强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系统有序的进行,逐步形成系统、科学、灵活的教育局面。
2.利用化学史实渗透德育教育
在化学的发展历史上,存在着许许多多伟大的化学家,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化学家背后都有着一部“辛酸史”、“血泪史”,化学家们为化学可谓是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但是,當前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怕苦、怕累,极度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一旦遇到难度大的化学问题很多学生会选择放弃或者逃避,学习过程中外界稍有干扰,学习就会以此为借口停止或者荒废学业,这些现象在当今的学生中比比皆是。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化学家刻苦钻研学习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化学家的故事中感受到化学家们刻苦研究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还能及时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之举。例如,定量化学实验方法论的创立者——拉瓦锡。拉瓦锡经过自己的认真探索,反复实验,推翻了波义耳提出的金属煅烧后重量增加的学说,还通过自己的实验事实揭示了“水变成土”以及“火粒子”学说、“燃素说”的谬误。这些结论是拉瓦锡顶着外界巨大的压力得出来的,在观点不被认可、被人嘲笑的情况下,拉瓦锡毅然坚持了自己的试验,最终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他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还有伟大的女化学家——居里夫人,她是化学放射元素镭的发现者。为了发现镭这种元素,居里夫人在实验的过程废寝忘食,几乎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忍受着巨大的实验毒气,经历了艰辛,终于获得了实验的成功。
这些科学家为了化学事业刻苦钻研,有的甚至为了证明化学定律、发现化学规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伟大的探究精神、为了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利用这些伟大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很好的感染学生,更能让他们刻苦学习、认真钻研问题。
3.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心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鼓励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从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时,化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利用化学燃料的燃烧产生的CO2、SO2气体,分别能引起温室效应、造成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图片和录像,更直观的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的污染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减少燃料燃烧产生的CO2、SO2气体,让学生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学生的讨论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生命之源——水》时,可以通过几组实际的数据:江河湖海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仅约为总储水量的2.53%,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让学生树立节约水的意识,并让学生谈谈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做到节约水资源。
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强化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适时适当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做到教授知识与育人同时进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红.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探讨[J]文理导航(中旬),2012(3)
[2]王印霞. 浅谈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