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班主任,做好本班“学困生”的跟进与转化工作,是职责。本班个别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对本班“学困生”A的了解和分析,发现A的学习困境主要表现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应用课堂知识,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由此激发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笔者针对本班数学“学困生”A,制定研究方案并进行个别跟进与转化,以此来帮助A走出数学学习困境,并增强A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个别研究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既担负着教学工作,又担负着教育工作,事无巨细。而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如同大树下的小草,往往难以得到阳光的普照。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难题。笔者是以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身份认识本班学生A的,接班不久,便听说学生A有参加群架的趋势,当时笔者便找到了A,询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告诉笔者只是旁观,没有参与。后来笔者又从其他教师处得到消息,得知A生活在离异家庭,跟着妈妈生活,爸爸是混黑社会的,这便引起了笔者对他的关注。A的数学学习成绩很不好,在班级里一直是倒数,但是那时笔者更关心的是,他会不会受家庭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五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过后,A的家长找到了笔者,讨论A的数学成绩。由于笔者是新接班,对各个学生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当时在场的还有笔者的一个搭档,搭档是个有着二十几年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他一语中的,使得A的家长当场落泪。作为班主任,看到家长因为孩子的各种问题而当场无助落泪,既难受又担忧。笔者一再宽慰家长,并提醒家长,现在先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
基于家庭环境因素和数学成绩不理想的现实,笔者通过对本班“学困生”A长达一年的了解和分析,其中包括与家长多次的沟通,总结出造成“学困生”A困境的主要原因:(1)父母不能充分理解,缺少关爱,与学校沟通不足;(2)“学困生”A的需要没有被满足,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缺乏自信心。
由此,针对“学困生”A的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策略:(1)父母理解与支持,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2)教师关爱“学困生”,走进“学困生”,了解他学习之余的想法。(3)给“学困生”制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并有目的地表扬,以此来增强他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对A的转化,笔者主要采取的行动有以下几点:
用爱来转化“学困生”A。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在转化“学困生”A的教育中,只有批评和处罚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必须倾注爱心,走进“学困生”的心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因此,在得知了A的家庭情况之后,笔者经常向A询问他在家的情况。比如,是自己在家学习,还是妈妈辅导,妈妈在做什么工作,在家有没有帮忙做家务等等。经常找A聊天,可以加深对A的了解,有利于对A的教育转化工作。
加强与“学困生”A的家长的交流。除了与A交流,另一方面,笔者也主动与他的妈妈交流,多向他的妈妈反映他在学校好的表现。比如,某天他举手回答问题了;比如,他对老师很有礼貌,他打扫卫生很积极。与此同时,他的妈妈也渐渐给了我一些积极正面的反馈,也会表扬他在家好的表现。笔者想,家校积极正向的交流,对促进“学困生”A转变学习态度是有正面意义的。事实证明,学生A从此关心起他的数学学习,数学作业也做得比以前认真、勤快。
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引导。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所以,当A犯错误的时候,笔者尽力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他,往往是将他请到一个人少的角落,询问他,教育他,指导他。与此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对A也有所“偏爱”,只要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表扬,品德上做了好事就给予赞许。总之,笔者努力做到,多个别谈话、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让他知道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自信心。
给A寻找一个成绩好并且乐意帮扶其他同学的同桌。光是加强家校沟通和转变他的学习态度是不够的,成绩的提升还得落到实处。因此,笔者特意为他寻了一个成绩好的同桌。我校一直提倡“一对一帮扶”,响应学校的号召,笔者在班级小范围内给一些学生各自配备了一个小老师,所以,学生A的同桌也就成为了他的小老师。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学生A可以随时得到小老师的帮助,而且同样是学生,有时候学生的语言更容易被同龄的学生接受。小老师的作用是明显的,学生A每次遇到不懂的,能够当场得到解决,并且在小老师的鼓励下,学生A越来越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做题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在课堂上多创设机会。在课堂提问内容方面,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会给予不同的问题。教师往往倾向于让“学困生”回答“判断性”“描述性”等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倾向于让优秀生回答较为复杂的“论证性”问题。在提问方式上,教师常常鼓励高期望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对这些学生提问的次数也多,而对低期望学生则常常表现出不耐烦。这样的结果将会导致“学困生”自信心的缺失,由此产生自卑感。因此,除了一开始让学生A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给予他一开始的自信心外,渐渐地,笔者便有意转为提问一些分析性的问题,让他尝试着去分析解决问题,引起他更深层次地思考,而不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简单问题的回答。当然,这样的尝试,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引导,但是哪怕是给他一次分析问题的机会,对他来讲,也是一次挑战自我。举个例子:“工厂十月份用煤720吨,比九月份节约了 ,九月份用煤多少吨?”由于之前课堂上已经积累了大量这样的例子,学生对这类问题已经有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笔者便有意请学生A自己来分析这道题。学生A读完题目后,第一步便寻找到单位一“九月份”,并判断出单位一是未知量,因此他选择用方程来解决。接着他分析出,十月份用煤量比九月份单位一节约 ,所以是九月份用煤量减去九月份用煤量的 等于十月份用煤量。由此他自己就能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允许“学困生”反复犯错。既然是“学困生”,那么,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允许“学困生”反复犯错,给他们一个反复的空间,并且要反复纠正,抓反复,反复抓,常抓不懈,才能奏效。学生A在学习《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时候,对“化简比”跟“求比值”这两种题就存在反复犯错的情况。学生A混淆了这两种题,他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没有理解清楚“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两个题目的要求,第一次混淆,笔者便叮嘱小老师给他区分,后来单元测试的时候他这两种题都答对了。但是在没多久的阶段测试中,他又全混淆了。看到學生A再次混淆这两种题,作为他的老师,我当然是着急的。但是光着急是没有用的,既然他反复出错,那就反复给他纠正,从“比”和“比值”这两个概念入手,直到他自己能区分开这两种题。
想要成功转化“学困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阶段就能解决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更需要学生自己有对数学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以一颗爱心钟情于“学困生”,运用赞扬的艺术,常抓不懈,创设成功的机会,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发挥小老师的优势,让“学困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于仁聪.小学“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吕冬梅.“学困生”困境的个案研究—生活体验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2016.
[3]阿荣.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学困生”问题与教育对策[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
[4]叶存洪,徐书生.怎样做一名好教师[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个别研究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既担负着教学工作,又担负着教育工作,事无巨细。而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如同大树下的小草,往往难以得到阳光的普照。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难题。笔者是以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身份认识本班学生A的,接班不久,便听说学生A有参加群架的趋势,当时笔者便找到了A,询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告诉笔者只是旁观,没有参与。后来笔者又从其他教师处得到消息,得知A生活在离异家庭,跟着妈妈生活,爸爸是混黑社会的,这便引起了笔者对他的关注。A的数学学习成绩很不好,在班级里一直是倒数,但是那时笔者更关心的是,他会不会受家庭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五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过后,A的家长找到了笔者,讨论A的数学成绩。由于笔者是新接班,对各个学生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当时在场的还有笔者的一个搭档,搭档是个有着二十几年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他一语中的,使得A的家长当场落泪。作为班主任,看到家长因为孩子的各种问题而当场无助落泪,既难受又担忧。笔者一再宽慰家长,并提醒家长,现在先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
基于家庭环境因素和数学成绩不理想的现实,笔者通过对本班“学困生”A长达一年的了解和分析,其中包括与家长多次的沟通,总结出造成“学困生”A困境的主要原因:(1)父母不能充分理解,缺少关爱,与学校沟通不足;(2)“学困生”A的需要没有被满足,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缺乏自信心。
由此,针对“学困生”A的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策略:(1)父母理解与支持,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2)教师关爱“学困生”,走进“学困生”,了解他学习之余的想法。(3)给“学困生”制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并有目的地表扬,以此来增强他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对A的转化,笔者主要采取的行动有以下几点:
用爱来转化“学困生”A。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在转化“学困生”A的教育中,只有批评和处罚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必须倾注爱心,走进“学困生”的心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因此,在得知了A的家庭情况之后,笔者经常向A询问他在家的情况。比如,是自己在家学习,还是妈妈辅导,妈妈在做什么工作,在家有没有帮忙做家务等等。经常找A聊天,可以加深对A的了解,有利于对A的教育转化工作。
加强与“学困生”A的家长的交流。除了与A交流,另一方面,笔者也主动与他的妈妈交流,多向他的妈妈反映他在学校好的表现。比如,某天他举手回答问题了;比如,他对老师很有礼貌,他打扫卫生很积极。与此同时,他的妈妈也渐渐给了我一些积极正面的反馈,也会表扬他在家好的表现。笔者想,家校积极正向的交流,对促进“学困生”A转变学习态度是有正面意义的。事实证明,学生A从此关心起他的数学学习,数学作业也做得比以前认真、勤快。
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引导。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所以,当A犯错误的时候,笔者尽力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他,往往是将他请到一个人少的角落,询问他,教育他,指导他。与此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对A也有所“偏爱”,只要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表扬,品德上做了好事就给予赞许。总之,笔者努力做到,多个别谈话、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让他知道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自信心。
给A寻找一个成绩好并且乐意帮扶其他同学的同桌。光是加强家校沟通和转变他的学习态度是不够的,成绩的提升还得落到实处。因此,笔者特意为他寻了一个成绩好的同桌。我校一直提倡“一对一帮扶”,响应学校的号召,笔者在班级小范围内给一些学生各自配备了一个小老师,所以,学生A的同桌也就成为了他的小老师。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学生A可以随时得到小老师的帮助,而且同样是学生,有时候学生的语言更容易被同龄的学生接受。小老师的作用是明显的,学生A每次遇到不懂的,能够当场得到解决,并且在小老师的鼓励下,学生A越来越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做题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在课堂上多创设机会。在课堂提问内容方面,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会给予不同的问题。教师往往倾向于让“学困生”回答“判断性”“描述性”等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倾向于让优秀生回答较为复杂的“论证性”问题。在提问方式上,教师常常鼓励高期望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对这些学生提问的次数也多,而对低期望学生则常常表现出不耐烦。这样的结果将会导致“学困生”自信心的缺失,由此产生自卑感。因此,除了一开始让学生A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给予他一开始的自信心外,渐渐地,笔者便有意转为提问一些分析性的问题,让他尝试着去分析解决问题,引起他更深层次地思考,而不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简单问题的回答。当然,这样的尝试,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引导,但是哪怕是给他一次分析问题的机会,对他来讲,也是一次挑战自我。举个例子:“工厂十月份用煤720吨,比九月份节约了 ,九月份用煤多少吨?”由于之前课堂上已经积累了大量这样的例子,学生对这类问题已经有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笔者便有意请学生A自己来分析这道题。学生A读完题目后,第一步便寻找到单位一“九月份”,并判断出单位一是未知量,因此他选择用方程来解决。接着他分析出,十月份用煤量比九月份单位一节约 ,所以是九月份用煤量减去九月份用煤量的 等于十月份用煤量。由此他自己就能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允许“学困生”反复犯错。既然是“学困生”,那么,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允许“学困生”反复犯错,给他们一个反复的空间,并且要反复纠正,抓反复,反复抓,常抓不懈,才能奏效。学生A在学习《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时候,对“化简比”跟“求比值”这两种题就存在反复犯错的情况。学生A混淆了这两种题,他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没有理解清楚“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两个题目的要求,第一次混淆,笔者便叮嘱小老师给他区分,后来单元测试的时候他这两种题都答对了。但是在没多久的阶段测试中,他又全混淆了。看到學生A再次混淆这两种题,作为他的老师,我当然是着急的。但是光着急是没有用的,既然他反复出错,那就反复给他纠正,从“比”和“比值”这两个概念入手,直到他自己能区分开这两种题。
想要成功转化“学困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阶段就能解决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更需要学生自己有对数学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以一颗爱心钟情于“学困生”,运用赞扬的艺术,常抓不懈,创设成功的机会,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发挥小老师的优势,让“学困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于仁聪.小学“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吕冬梅.“学困生”困境的个案研究—生活体验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2016.
[3]阿荣.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学困生”问题与教育对策[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
[4]叶存洪,徐书生.怎样做一名好教师[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