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创新技校语文教学对提高技校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技校语文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教学渠道,发挥课外阅读作用;改革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
关键词:创新 语文教学 提高素质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随着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工人的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技校出现了单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实用”教育、不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巩固、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现象,致使许多技校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与人沟通、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课对学生思想品德、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和创新技校语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苦心钻研教材,设计完美的知识传授教案,力图使每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抓住教学重点,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于是教学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状:老师讲课声嘶力竭,眉飞色舞,学生上课兴趣索然,被动听讲,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技校语文教学要改变这种现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无论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必须以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为前提,把学生作为生动活泼的个体看待,通过问答式、座谈式、讲演式、辩论式、表演式、游戏式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创造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技校语文教学应当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精品。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技校语文教学不能只对语文作静态的形式分析,不能只看到简单的语言符号,而应充分发挥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课文中能够激发学生感情的诱导物,让学生的感情与课文作者的感情交汇在一起,使之升华成为相应的理念,使情和理得到统一。如:在讲授《拿来主义》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讲授《项链》一课时,既要让学生懂得虚荣心是有害的,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创造人生。
信息时代,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用人机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他们也要接受求职面试时的“优胜劣汰”,因此,要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应当建立学生语言交际训练体系,特别是比较接近生活实用的内容。如:自我介绍和自荐、交往应酬和交际、摆脱窘境、提问和答辩、即兴发言与演讲等。要加强学生普通话训练,帮助学生过好普通话关。
针对技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教师还要重点训练学生的书法、应用写作等技能和基本功。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学生应聘填个《招工表》,字都写得站不稳,就难过招聘第一关了。日常生活中应用文运用非常广泛,技校语文课要有计划地开展求职信、个人简历、计划总结等写作训练,让学生写“请柬”,为学校办公室草拟“开会通知”,模拟庭审现场拟写“诉讼书”,草拟“用工合同”,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上到处粘贴的“启示”、“广告”,并收集“启示”、“广告”中的病例。通过实际运用使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
三、拓宽教学渠道,发挥课外阅读作用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就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勺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用过许多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见闻常识,可以让阅读中潜移默化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能力悄然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教师会发现学生越大越懂事了。对于课外阅读,教师一般理解为课外的阅读,就是让学生在家里读,或是课下读,总之不能占用上课时间。殊不知很多学生课下根本不读,阅读课的实质等于没上。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将阅读放在课堂上呢?可以利用适当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所看书籍是否适合之外,不要做其他任何要求。课堂上,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改革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技校语文教学应从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入手,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病。在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降低基础部分的比重,加大应用型、能力型的题量,尤其是要联系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出题。在形式上,尽量少出选择性题型,这类题型容易使学生心存侥幸,况且有时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同时,要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可以搞一些课堂练习、阶段测验,或把平时的作业纳入考核;还可以采取答辩式考核,由学生抽签选题回答。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用他们的字帖练习、日记和习作之类折算分数抵冲考试成绩。总之,考试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体现技工教育的特点,要尽量淡化考试意识,重视学生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作者单位:江西丰城矿务局技工学校)
关键词:创新 语文教学 提高素质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随着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工人的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技校出现了单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实用”教育、不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巩固、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现象,致使许多技校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与人沟通、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课对学生思想品德、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和创新技校语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苦心钻研教材,设计完美的知识传授教案,力图使每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抓住教学重点,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于是教学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状:老师讲课声嘶力竭,眉飞色舞,学生上课兴趣索然,被动听讲,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技校语文教学要改变这种现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无论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必须以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为前提,把学生作为生动活泼的个体看待,通过问答式、座谈式、讲演式、辩论式、表演式、游戏式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创造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技校语文教学应当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精品。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技校语文教学不能只对语文作静态的形式分析,不能只看到简单的语言符号,而应充分发挥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课文中能够激发学生感情的诱导物,让学生的感情与课文作者的感情交汇在一起,使之升华成为相应的理念,使情和理得到统一。如:在讲授《拿来主义》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讲授《项链》一课时,既要让学生懂得虚荣心是有害的,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创造人生。
信息时代,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用人机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他们也要接受求职面试时的“优胜劣汰”,因此,要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应当建立学生语言交际训练体系,特别是比较接近生活实用的内容。如:自我介绍和自荐、交往应酬和交际、摆脱窘境、提问和答辩、即兴发言与演讲等。要加强学生普通话训练,帮助学生过好普通话关。
针对技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教师还要重点训练学生的书法、应用写作等技能和基本功。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学生应聘填个《招工表》,字都写得站不稳,就难过招聘第一关了。日常生活中应用文运用非常广泛,技校语文课要有计划地开展求职信、个人简历、计划总结等写作训练,让学生写“请柬”,为学校办公室草拟“开会通知”,模拟庭审现场拟写“诉讼书”,草拟“用工合同”,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上到处粘贴的“启示”、“广告”,并收集“启示”、“广告”中的病例。通过实际运用使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
三、拓宽教学渠道,发挥课外阅读作用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就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勺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用过许多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见闻常识,可以让阅读中潜移默化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能力悄然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教师会发现学生越大越懂事了。对于课外阅读,教师一般理解为课外的阅读,就是让学生在家里读,或是课下读,总之不能占用上课时间。殊不知很多学生课下根本不读,阅读课的实质等于没上。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将阅读放在课堂上呢?可以利用适当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所看书籍是否适合之外,不要做其他任何要求。课堂上,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改革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技校语文教学应从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入手,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病。在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降低基础部分的比重,加大应用型、能力型的题量,尤其是要联系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出题。在形式上,尽量少出选择性题型,这类题型容易使学生心存侥幸,况且有时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同时,要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可以搞一些课堂练习、阶段测验,或把平时的作业纳入考核;还可以采取答辩式考核,由学生抽签选题回答。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用他们的字帖练习、日记和习作之类折算分数抵冲考试成绩。总之,考试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体现技工教育的特点,要尽量淡化考试意识,重视学生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作者单位:江西丰城矿务局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