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没有情感的的歌唱就不能够称之为声乐艺术。演唱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作品的文化底蕴,渗透作品的感情色彩以及所需呈现的形式,才能准确的把握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用音乐的形式诠释和表达出来。本文就情感在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为论题,结合歌剧《伤逝》中的选段《不幸的人生》来具体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声乐作品;情感;不幸的人生;
中图分类号:J6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56-1
作品《不幸的人生》出自于作曲家施光南的歌剧《伤逝》的一个唱段,为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整首歌曲的音乐旋律与人物心理的刻画都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作品大致上的情绪是凄凉、绝望又无助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通过结合歌曲主题的题材、曲风的风格、歌词的大意,作曲家以满腔的热情和崭新的手法,成功地用音乐塑造了鲁迅先生于二十年代笔下所刻化的那一代追寻梦想,渴望自由与彷徨的青年形象。为了弄清楚情感在声乐作品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需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每一首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都将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有可能是根据作词/曲者自身的一些人生经历或是对世间某些人或美好事物的赞美。歌剧作品《伤逝》选材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演唱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分析乐曲,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面对即将失去爱人,对生活处处充满绝望的年轻女子,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把握住作品当中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通过对作品当中心理的揣摩、作品背景的解析、歌词的大意去感受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单方面的歌唱便不能够完美的诠释作品,更不能打动到听众,只有加上情感的熏染,才能和演唱者的歌声产生共鸣,与之共勉,温暖我们的心灵。
二、把握该作品的曲式曲调并进行分析与处理
歌剧唱段《不幸的人生》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一共129个小节,是典型的三段体的曲式结构。1-6小节作为音乐的前奏部分,在f小调上展开,分别由两个下行模进的乐句引出全曲悲伤的基调。7-22小节为全曲的第一部分,同样在f小调上展开,节奏在4/4、4/3拍子中交替出现,使得旋律的不稳定性更强。130-138小节为全曲的结尾部分,旋律走向由强到弱渐渐淡去,子君也好像慢慢消失在朦胧的夜色中,仿佛一切都归于了平静。我们在分析这首作品时,除了要在感性上去把握作品,用你的感觉去感受该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更需要从理性的层次上去了解,通过分析作品的调性和曲式结构来找到曲式的曲调特征,包括一些情感色彩上的处理。大调相对来说旋律色彩明亮、欢畅、坚定。小调就比较的柔和、细腻、暗淡。
三、对该作品的歌词进一步的解读分析
歌曲的艺术魅力除了被演唱者的诠释,最重要的还有作品本身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分析一首作品最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歌词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反映作词/曲者的内心世界的。“又是死一般的寂静,又是冰一样的寒冷。我的心啊,被刺痛的阵阵剧痛,斑斑伤痕……”这一句歌词在作品中头尾呼应,为抒情部分的悲痛。“可怕啊,父亲夏日般的威严……是寂寞凄凉和怨恨!”这一部分则为抒情部分的恐惧。通常我们想要抒发内心喜怒哀乐等情绪时,一般都会喜欢采用语言的文字记录下来。抑扬顿挫的语言文字再加上优美的旋律,这本身就是艺术。通过这些言语和旋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词家们想要表达给世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更容易琢磨和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四、演唱的时候需融入自身的情感与个性表现力
相同的歌曲演唱的人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听到的感受也就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一位演唱者自身的审美意识、歌唱技巧、理解层次、自我体会、情感表达千差万别,所以表达出来的东西也就各有千秋。著名歌曲家王霞在演唱《不幸的人生》这首歌曲的同时就充分融入了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在她演唱时具有一种特殊的个性表现力,完美的诠释了女主人公子君一系列的心里情感变化。
五、细腻把握各个地方情感变化及表达能力
每一首完整的作品中,都会有情绪特别高涨或是激动的地方。通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曲的高潮部分。一般通过由低音域向高音域之间的过渡、装饰音、延长音、力度符号或是在某个音上标注自由延长符号来表现。《不幸的人生》在22小节的时候采用了一个长音“6”来结束第一部分的演唱。这个时候演唱者就需要特别的引起注意,把握好情感的度,注意这些细微的变化。在进人第二部分的演唱时应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这部分的歌词、旋律与情感表现力。在演唱的时候运用到所学的歌唱技巧和自身的表达能力处理好该作品这部分的精髓。
六、结语
歌唱中的情感与表现力为歌唱艺术的最终目的。歌曲中的情感表达部分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我们在完成《不幸的人生》这整首作品时,需要去解析作品的曲调、歌词、创作背景等很多的因素,在完美的诠释作品的同时,表达出我们所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情感表现力独特的方式,把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完美的展示在众人面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之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与之共鸣,与之共舞。
参考文献:
[1]李雯静.歌剧《伤逝》中子君人物形象及其唱段分析[D].河南大学,2008.
[2]黄文杰.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
作者简介:
韦红梅,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声乐作品;情感;不幸的人生;
中图分类号:J6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56-1
作品《不幸的人生》出自于作曲家施光南的歌剧《伤逝》的一个唱段,为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整首歌曲的音乐旋律与人物心理的刻画都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作品大致上的情绪是凄凉、绝望又无助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通过结合歌曲主题的题材、曲风的风格、歌词的大意,作曲家以满腔的热情和崭新的手法,成功地用音乐塑造了鲁迅先生于二十年代笔下所刻化的那一代追寻梦想,渴望自由与彷徨的青年形象。为了弄清楚情感在声乐作品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需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每一首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都将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有可能是根据作词/曲者自身的一些人生经历或是对世间某些人或美好事物的赞美。歌剧作品《伤逝》选材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演唱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分析乐曲,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面对即将失去爱人,对生活处处充满绝望的年轻女子,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把握住作品当中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通过对作品当中心理的揣摩、作品背景的解析、歌词的大意去感受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单方面的歌唱便不能够完美的诠释作品,更不能打动到听众,只有加上情感的熏染,才能和演唱者的歌声产生共鸣,与之共勉,温暖我们的心灵。
二、把握该作品的曲式曲调并进行分析与处理
歌剧唱段《不幸的人生》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一共129个小节,是典型的三段体的曲式结构。1-6小节作为音乐的前奏部分,在f小调上展开,分别由两个下行模进的乐句引出全曲悲伤的基调。7-22小节为全曲的第一部分,同样在f小调上展开,节奏在4/4、4/3拍子中交替出现,使得旋律的不稳定性更强。130-138小节为全曲的结尾部分,旋律走向由强到弱渐渐淡去,子君也好像慢慢消失在朦胧的夜色中,仿佛一切都归于了平静。我们在分析这首作品时,除了要在感性上去把握作品,用你的感觉去感受该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更需要从理性的层次上去了解,通过分析作品的调性和曲式结构来找到曲式的曲调特征,包括一些情感色彩上的处理。大调相对来说旋律色彩明亮、欢畅、坚定。小调就比较的柔和、细腻、暗淡。
三、对该作品的歌词进一步的解读分析
歌曲的艺术魅力除了被演唱者的诠释,最重要的还有作品本身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分析一首作品最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歌词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反映作词/曲者的内心世界的。“又是死一般的寂静,又是冰一样的寒冷。我的心啊,被刺痛的阵阵剧痛,斑斑伤痕……”这一句歌词在作品中头尾呼应,为抒情部分的悲痛。“可怕啊,父亲夏日般的威严……是寂寞凄凉和怨恨!”这一部分则为抒情部分的恐惧。通常我们想要抒发内心喜怒哀乐等情绪时,一般都会喜欢采用语言的文字记录下来。抑扬顿挫的语言文字再加上优美的旋律,这本身就是艺术。通过这些言语和旋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词家们想要表达给世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更容易琢磨和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四、演唱的时候需融入自身的情感与个性表现力
相同的歌曲演唱的人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听到的感受也就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一位演唱者自身的审美意识、歌唱技巧、理解层次、自我体会、情感表达千差万别,所以表达出来的东西也就各有千秋。著名歌曲家王霞在演唱《不幸的人生》这首歌曲的同时就充分融入了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在她演唱时具有一种特殊的个性表现力,完美的诠释了女主人公子君一系列的心里情感变化。
五、细腻把握各个地方情感变化及表达能力
每一首完整的作品中,都会有情绪特别高涨或是激动的地方。通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曲的高潮部分。一般通过由低音域向高音域之间的过渡、装饰音、延长音、力度符号或是在某个音上标注自由延长符号来表现。《不幸的人生》在22小节的时候采用了一个长音“6”来结束第一部分的演唱。这个时候演唱者就需要特别的引起注意,把握好情感的度,注意这些细微的变化。在进人第二部分的演唱时应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这部分的歌词、旋律与情感表现力。在演唱的时候运用到所学的歌唱技巧和自身的表达能力处理好该作品这部分的精髓。
六、结语
歌唱中的情感与表现力为歌唱艺术的最终目的。歌曲中的情感表达部分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我们在完成《不幸的人生》这整首作品时,需要去解析作品的曲调、歌词、创作背景等很多的因素,在完美的诠释作品的同时,表达出我们所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情感表现力独特的方式,把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完美的展示在众人面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之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与之共鸣,与之共舞。
参考文献:
[1]李雯静.歌剧《伤逝》中子君人物形象及其唱段分析[D].河南大学,2008.
[2]黄文杰.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
作者简介:
韦红梅,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