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易水送别”一段常受人偏爱。原因是它的音乐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很能感染人。但作为写人文章之一部分,其作用并非在此,而在于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将荆轲刻画成一个视个人信用高于生命的人物形象,“易水送别”一段很能体现这一性格特点。
关键词:荆轲;易水送别;新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后面有一个研讨题——“背诵易水诀别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比较流行的答案是: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
但对于这一段的理解就到此为止了吗?假如这是一篇抒情的散文,也许这样讲就够了,让学生明白如何去造氛围,调动情绪,在写作上完成一种提携。但《战国策》是一本什么书呢?“据刘向的意见,可以推断《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国别史料,不是一人所作,亦不是一时所作,可能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纵横家的策谋和传说的汇编。”依此,《战国策》应当是一本记人为主的书,中间包含很多的史料。
虽说《战国策》是一本历史书,但它所描写的某些细节未必都可信,肯定会有作者加工的成分。这一段,肯定就有作者想象的情况在里边。作者作这些想象加工,目的当然就是要为刻画荆轲的形象。而参考答案里对塑造荆轲形象的作用却用“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一句轻轻带过。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不具体,对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更是丝毫不提,显然表明编者并没有意识到该段在整篇中的作用,也忽视了教材第一册“表达交流”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这个目标。
那么,这一段到底刻画了怎样的一个荆轲形象呢?
在《战国策》里,课文节选部分的前一句是“久之,荆卿未有行意”。一开始太子丹去找荆轲商量,请荆轲去挟持秦王的时候,荆轲并没有答应。荆轲说:“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后来禁不住太子丹的恳求,才勉强答应了。所以说,对于去胁迫秦王这件事情,荆轲并不是很主动热心。但是,荆轲是那种视信用胜过生命的人。他的朋友田光因为太子丹有疑心而就用自杀身亡来证明自己的人品,荆轲也是如此。当他感觉“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时,仿佛遭到奇耻大辱,异常生气,“请辞决矣”,然后才有“易水送别”这一段。
可以说,荆轲匆匆忙忙去执行任务,更多的是赌气的成分。
太子丹万般焦急地催促荆轲出发,并和几个知情的食客前去送行。与其说是送行,不如说是再次催促和交代。但是荆轲的朋友高渐离也来了,这明显是荆轲通知的。未经太子丹同意,荆轲就擅自让自己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可见荆轲习惯于自作主张,这一性格在劝樊於期割下脑袋这件事情上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悲凉的音乐声和食客们的抽泣声中,荆轲再吹一点凉风、泼一点冷水,然后将前途说得非常凶险。事实上,没有谁会自己称自己为“壮士”,这是一个褒扬的词语,是敬辞。在这里荆轲却用它来指代自己,违背常理。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佳的解释就是这不是在说话,而是在“歌”,带有诗的性质,不同于口头语言。
在这番铺垫之后,高渐离也非常适时地奏出背景音乐,“复为慷慨羽声”,让食客们情绪激昂万分。太子丹原本想把这场送别搞得低调一点,但是荆轲却故意把它弄得很张扬——请了乐手来伴奏,自己亲自展开歌喉歌唱,赚足了食客们的泪水。“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这个“于是”很有意思,不管是解释为“这时候”还是表顺接的连词“于是”,都有“已达到目的,然后”的意味。“看见食客们激昂万分,于是荆轲便登车而去”,作者这样表述有某种意图。看来荆轲这一连串的行为都是表演,他要表演给太子丹看,他要让其他食客看,他荆轲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终已不顾”,在哭哭啼啼的其他食客面前,在他人还在情绪激昂万分的时刻,他迅速登车离去。在作者看来,荆轲把个人信用或者说职业操守看得比胁迫秦王这件事情还重要,所以先演出一场挣回面子的戏。
这样讲,很多读者可能接受不了,因为在历史上,荆轲多被当成一个正面的英雄形象来看的。而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英雄是不该有缺点的。事实上,荆轲这一人物之所以能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影響,与《战国策》里对他的这段记载有很大关系。书中的荆轲形象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人物性格很丰富、饱满,不是“扁平人物”。荆轲也有缺点,比如他为了动员樊於期割下脑袋,就说他的任务是去刺杀秦王,那样的话就可以替樊於期报仇了。事实上太子丹给他的第一任务并不是刺杀秦王,而是胁迫秦王签订退回诸侯国土地的协议,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执行刺杀秦王的任务。这一点荆轲也是很清楚的,他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并不是不怕死的人,他很珍惜生命。但是在个人信用和生命之间做权衡的时候,他选择个人信用。这样就更显其精神的难得可贵了。
很多人偏爱这一段,是因为它的音乐、景物、人物描写很“煽情”,语言富有诗意,在以叙述为主的历史作品中显得十分耀眼。但恰恰是因为这些耀眼之处,将作者主要的写作意图——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给遮蔽了。“所见”未必是“所指”,明确所指,才算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
参考文献:
[1]《<战国策>全译》前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王守谦等译注。
关键词:荆轲;易水送别;新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后面有一个研讨题——“背诵易水诀别一段,并说说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比较流行的答案是: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
但对于这一段的理解就到此为止了吗?假如这是一篇抒情的散文,也许这样讲就够了,让学生明白如何去造氛围,调动情绪,在写作上完成一种提携。但《战国策》是一本什么书呢?“据刘向的意见,可以推断《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国别史料,不是一人所作,亦不是一时所作,可能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纵横家的策谋和传说的汇编。”依此,《战国策》应当是一本记人为主的书,中间包含很多的史料。
虽说《战国策》是一本历史书,但它所描写的某些细节未必都可信,肯定会有作者加工的成分。这一段,肯定就有作者想象的情况在里边。作者作这些想象加工,目的当然就是要为刻画荆轲的形象。而参考答案里对塑造荆轲形象的作用却用“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一句轻轻带过。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不具体,对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更是丝毫不提,显然表明编者并没有意识到该段在整篇中的作用,也忽视了教材第一册“表达交流”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这个目标。
那么,这一段到底刻画了怎样的一个荆轲形象呢?
在《战国策》里,课文节选部分的前一句是“久之,荆卿未有行意”。一开始太子丹去找荆轲商量,请荆轲去挟持秦王的时候,荆轲并没有答应。荆轲说:“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后来禁不住太子丹的恳求,才勉强答应了。所以说,对于去胁迫秦王这件事情,荆轲并不是很主动热心。但是,荆轲是那种视信用胜过生命的人。他的朋友田光因为太子丹有疑心而就用自杀身亡来证明自己的人品,荆轲也是如此。当他感觉“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时,仿佛遭到奇耻大辱,异常生气,“请辞决矣”,然后才有“易水送别”这一段。
可以说,荆轲匆匆忙忙去执行任务,更多的是赌气的成分。
太子丹万般焦急地催促荆轲出发,并和几个知情的食客前去送行。与其说是送行,不如说是再次催促和交代。但是荆轲的朋友高渐离也来了,这明显是荆轲通知的。未经太子丹同意,荆轲就擅自让自己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可见荆轲习惯于自作主张,这一性格在劝樊於期割下脑袋这件事情上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悲凉的音乐声和食客们的抽泣声中,荆轲再吹一点凉风、泼一点冷水,然后将前途说得非常凶险。事实上,没有谁会自己称自己为“壮士”,这是一个褒扬的词语,是敬辞。在这里荆轲却用它来指代自己,违背常理。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佳的解释就是这不是在说话,而是在“歌”,带有诗的性质,不同于口头语言。
在这番铺垫之后,高渐离也非常适时地奏出背景音乐,“复为慷慨羽声”,让食客们情绪激昂万分。太子丹原本想把这场送别搞得低调一点,但是荆轲却故意把它弄得很张扬——请了乐手来伴奏,自己亲自展开歌喉歌唱,赚足了食客们的泪水。“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这个“于是”很有意思,不管是解释为“这时候”还是表顺接的连词“于是”,都有“已达到目的,然后”的意味。“看见食客们激昂万分,于是荆轲便登车而去”,作者这样表述有某种意图。看来荆轲这一连串的行为都是表演,他要表演给太子丹看,他要让其他食客看,他荆轲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终已不顾”,在哭哭啼啼的其他食客面前,在他人还在情绪激昂万分的时刻,他迅速登车离去。在作者看来,荆轲把个人信用或者说职业操守看得比胁迫秦王这件事情还重要,所以先演出一场挣回面子的戏。
这样讲,很多读者可能接受不了,因为在历史上,荆轲多被当成一个正面的英雄形象来看的。而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英雄是不该有缺点的。事实上,荆轲这一人物之所以能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影響,与《战国策》里对他的这段记载有很大关系。书中的荆轲形象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人物性格很丰富、饱满,不是“扁平人物”。荆轲也有缺点,比如他为了动员樊於期割下脑袋,就说他的任务是去刺杀秦王,那样的话就可以替樊於期报仇了。事实上太子丹给他的第一任务并不是刺杀秦王,而是胁迫秦王签订退回诸侯国土地的协议,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执行刺杀秦王的任务。这一点荆轲也是很清楚的,他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并不是不怕死的人,他很珍惜生命。但是在个人信用和生命之间做权衡的时候,他选择个人信用。这样就更显其精神的难得可贵了。
很多人偏爱这一段,是因为它的音乐、景物、人物描写很“煽情”,语言富有诗意,在以叙述为主的历史作品中显得十分耀眼。但恰恰是因为这些耀眼之处,将作者主要的写作意图——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给遮蔽了。“所见”未必是“所指”,明确所指,才算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
参考文献:
[1]《<战国策>全译》前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王守谦等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