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讲点拨是高效课堂重要的一环,教师在点拔环节如何做到“高投入、低产出”,起到画龙点睛、恍然大悟的作用呢?
关键词:困惑;精讲点拨;新突破;升华认识
什么是课堂点拨?点,是点燃,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探究的火花;拨,就是拨乱反正,启发引导,拨开遮掩问题的雾障,展现解题方法。课堂点拨就是用高度凝练、简洁的提示性语言引导学生的思路,把学生从错误或者毫无头绪的困惑中引导出来。做到这些,教师必须要“高投入,低产出”,锤炼语言,选准时机,精点精导,交给学生开启思维的金钥匙。让点拨起到画龙点睛、恍然大悟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疑难之处巧点拨
在疑难之处,进行巧妙机智的精讲点拨,不仅能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更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获得新的思维发展,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
(一)坡度大时,架设过度的桥梁,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如:分组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时,三组对照实验对比展示后,我要求学生观察,三个对照组环境条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三个对照组环境条件完全一样,三组对照实验的对照组可以合用一个瓶子。用4个瓶子同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迎刃而解。或者分散问题,分散难点,化难为易。
(二)疑惑之时,针对疑点点拨,起到拨开云雾见天日的作用
如:动脉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一般认为动脉血管官腔大,为什么动脉血管官腔小、静脉血管的官腔大?我用不同厚度书,卷成底面半径相同的圆柱体,同样粗的静脉、动脉血管,动脉血管管壁厚,占了部分空间,你说谁的官腔大?
二、不到位处,追问点拨
当学生展示不够到位,或错误未被指出时,教师要点评,展示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能够板书在黑板上的都是重点部分,至于为什么写这个答案,实验设计的意图等更深层面的内容,需要教师追问点拨,深化认识。如:探究实验的实验组、对照组的条件是展示时,一般写出来,但对于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的方法、意图等是需要教师追问,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对于拓展性内容,指导学生上下联系,在学生展示完毕后,故意变换问题条件等进行追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思维定势处,变换方式点拨
如:对果皮的认识,学生总认为是我们平时削水果削掉的皮,我干脆从家里抱了个大南瓜,剖开,学生看到我挖掉里面的种子。然后将两部分还是合在一起,问学生,这是什么?果皮。此“果皮”非“彼果皮”呀!生物学的果皮要从组织的层面考虑,有上皮组织,营养组织等,而削掉的皮是非营养组织的部分,上皮组织。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打破了原来的思维定势。
四、抽象之处,媒体点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非常接近的学科,静态的结构一般都能够用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动态的生命活动,可以用动态的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点拨可以在学生探究前出示,也可以在学生自学展示后,加深认识,有效突破重、难、关。像毛细血管里的血液流动情况、心室和心房收缩与舒张的过程、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五、总结之处精概括
课堂总结,从范围来说,有一节课中某个具体内容的小总结,全课内容小总结,也有章节复习中章节内容的大总结,甚至是整册内容的大总结。只要我们抓住知识与知识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一般都能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起到簡单易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有内容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总结等。总结一定要概括凝练,能用一个字的不用两个字,能用一个词的不用一句话,能用一句话的,不用两句话
(一)总结内容,化难为易
学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以后,我将三类植物的结构总结成1、2、3——扑克中的“顺字”,藻类植物全身是一个整体,苔藓植物有茎、叶两个器官,且不完整,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三大器官,有输导组织。同类知识,对比总结,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更能加深印象。
(二)总结方法,形成技巧
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以后,我将使用显微镜的主要方法步骤归纳为:三会:会对光、会调焦、会移玻片。对光方法总结为“三转、三选”。
(三)提升规律,形成专题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纵观七上整册生物,可以概括成研究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生命活动,从细胞的层面研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从组织的层面研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从器官的层面研究植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其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结构与环境想适应的观点贯穿生物学始终。把握了这个规律,学习新课时,对于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学习,怎么学习,复习时,也能起到引领学生对比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的作用,减少死记硬背的几率。
总之,生物课堂的教学点拨,一定要选准时机,恰当选择合适的方法,凝练概括,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困惑;精讲点拨;新突破;升华认识
什么是课堂点拨?点,是点燃,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探究的火花;拨,就是拨乱反正,启发引导,拨开遮掩问题的雾障,展现解题方法。课堂点拨就是用高度凝练、简洁的提示性语言引导学生的思路,把学生从错误或者毫无头绪的困惑中引导出来。做到这些,教师必须要“高投入,低产出”,锤炼语言,选准时机,精点精导,交给学生开启思维的金钥匙。让点拨起到画龙点睛、恍然大悟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疑难之处巧点拨
在疑难之处,进行巧妙机智的精讲点拨,不仅能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更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获得新的思维发展,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
(一)坡度大时,架设过度的桥梁,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如:分组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时,三组对照实验对比展示后,我要求学生观察,三个对照组环境条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三个对照组环境条件完全一样,三组对照实验的对照组可以合用一个瓶子。用4个瓶子同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迎刃而解。或者分散问题,分散难点,化难为易。
(二)疑惑之时,针对疑点点拨,起到拨开云雾见天日的作用
如:动脉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一般认为动脉血管官腔大,为什么动脉血管官腔小、静脉血管的官腔大?我用不同厚度书,卷成底面半径相同的圆柱体,同样粗的静脉、动脉血管,动脉血管管壁厚,占了部分空间,你说谁的官腔大?
二、不到位处,追问点拨
当学生展示不够到位,或错误未被指出时,教师要点评,展示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能够板书在黑板上的都是重点部分,至于为什么写这个答案,实验设计的意图等更深层面的内容,需要教师追问点拨,深化认识。如:探究实验的实验组、对照组的条件是展示时,一般写出来,但对于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的方法、意图等是需要教师追问,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对于拓展性内容,指导学生上下联系,在学生展示完毕后,故意变换问题条件等进行追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思维定势处,变换方式点拨
如:对果皮的认识,学生总认为是我们平时削水果削掉的皮,我干脆从家里抱了个大南瓜,剖开,学生看到我挖掉里面的种子。然后将两部分还是合在一起,问学生,这是什么?果皮。此“果皮”非“彼果皮”呀!生物学的果皮要从组织的层面考虑,有上皮组织,营养组织等,而削掉的皮是非营养组织的部分,上皮组织。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打破了原来的思维定势。
四、抽象之处,媒体点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非常接近的学科,静态的结构一般都能够用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动态的生命活动,可以用动态的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点拨可以在学生探究前出示,也可以在学生自学展示后,加深认识,有效突破重、难、关。像毛细血管里的血液流动情况、心室和心房收缩与舒张的过程、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五、总结之处精概括
课堂总结,从范围来说,有一节课中某个具体内容的小总结,全课内容小总结,也有章节复习中章节内容的大总结,甚至是整册内容的大总结。只要我们抓住知识与知识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一般都能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起到簡单易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有内容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总结等。总结一定要概括凝练,能用一个字的不用两个字,能用一个词的不用一句话,能用一句话的,不用两句话
(一)总结内容,化难为易
学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以后,我将三类植物的结构总结成1、2、3——扑克中的“顺字”,藻类植物全身是一个整体,苔藓植物有茎、叶两个器官,且不完整,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三大器官,有输导组织。同类知识,对比总结,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更能加深印象。
(二)总结方法,形成技巧
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以后,我将使用显微镜的主要方法步骤归纳为:三会:会对光、会调焦、会移玻片。对光方法总结为“三转、三选”。
(三)提升规律,形成专题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纵观七上整册生物,可以概括成研究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生命活动,从细胞的层面研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从组织的层面研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从器官的层面研究植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其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结构与环境想适应的观点贯穿生物学始终。把握了这个规律,学习新课时,对于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学习,怎么学习,复习时,也能起到引领学生对比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的作用,减少死记硬背的几率。
总之,生物课堂的教学点拨,一定要选准时机,恰当选择合适的方法,凝练概括,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