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民间故事,说有一个愚人,在外面干活回家,肚子很饿,他老婆已经为他做好了馒头,他抓起一个就吃,吃了没饱,又吃一个,还没饱,再吃一个,直到吃了第5个,方才饱了。这时他懊悔地说,早知如此,我一开始就吃这第5个馒头就好了。在他看来,前面4个馒头都是白吃了。
“白痴!”你听了这个笑话一定会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没有前面4个馒头的垫底,光吃最后一个馒头是不可能吃饱的。从你的笑脸上我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聪明的理性人,你的心中实际上是存在“边际量”概念的。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动量。在这里,馒头的效用依赖于馒头的数量。当馒头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它带给人的总效用在逐步增加,但每个馒头所带来的效用的变动量——即边际效用量却有所不同。虽然这几个馒头的大小质量都是相同的,但事实上,这个人吃的5个馒头中,第1个馒头的效用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因为吃了它以后就可以免于饿死,第2个馒头的边际效用已经略有减小,后面吃下去的馒头的边际效用一个比一个小,直到最后一个的边际效用已经为零。如果再吃下去,撑坏了肚子撑死了人,就会引起总效用下降,边际效用就是负值了。
用数学语言来说,“边际量”就是在一个函数关系中,某个自变量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量,如果这个函数是连续函数,也就是说可以求导的话,那么“边际量”就是这个函数对自变量的一阶导数。
经济学认为,经济事物总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不断变动的变量,因此,边际量就是理性人在做正确决策时的重要参考。这就是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比如,我们知道一块土地上的庄稼收成的产量,除了别的因素以外,主要是受我们往这块地里施加肥料量的影响,也就是说,产量是施肥量的函数。起初,由于地广肥稀,或许第1份肥料所能增加的产量不大,后来的肥料会较大地增加产量,但到了一定的拐点以后,再继续施肥,总产量仍然会递增,增加的速度却会变慢了,即它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再施下去,它们的边际产量越来越小,直到一定的界限,边际产量就是零了,若再超越这个界限,肥料会侵蚀庄稼本身,使总产量反而减少,它的边际产量也就为负数了。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边际效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所运用的就是“边际量”的概念。一般来说,任何商品(或生产要素)所带给我们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总是递减的。当然,也有一些边际量是递增的,或者是多变的。“边际量”概念的引入,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场重要的革命——边际革命。边际革命实际上是将高等数学中的数学分析方法引入了经济学的领域。在它以前的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只会简单地加减乘除做四则运算,更是把每种商品(或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同一的东西,不能分辨出它在不同数量时的不同意义,而实际上它们是有所不同的。
19世纪8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他的《资本实证论》中,讲了一个边际量的故事。他说,假如一个农民收获了5袋谷物,他的生活和幸福与这些谷物密切相关。这5袋谷物虽然分量质量一样,但每袋谷物对他的意义有所不同。他决定把第1袋作为他的口粮,用于维持他的生命,第2袋用于增强他的体力,多吃这袋粮食可以更加强壮,第3袋用来饲养禽畜,以便可以吃肉,改善生活,第4袋用来酿酒,这更是一种美味,最后一袋他拿它来喂养鹦鹉,从而使他的生活更加快乐有趣。突然有一天,有个小偷偷走了他的1袋谷物,迫使他只能放弃一种享受。那么,他将首先放弃的是那种享受呢?毫无疑问,当然是他认为最不重要的、即边际效用最低的那种——他决定不养鹦鹉了。
追根溯源,“边际量”的思想,最早还是由德国人戈森提出来的,他发现了两条著名的戈森定律,一是上面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二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规律,——这后来演化为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的重要原理: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即“消费者均衡”,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求人们合理安排各种商品的消费量,安排的原则是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它的价格的值(λ)必须相等,也就是等量付出要在不同商品上得到等量收获,如果不等,就要改变这种安排——增加λ值大的商品的购买,同时减少λ值小的商品。
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各自不同的地点,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边际量的概念,直到后来新古典学派的主要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
“白痴!”你听了这个笑话一定会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没有前面4个馒头的垫底,光吃最后一个馒头是不可能吃饱的。从你的笑脸上我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聪明的理性人,你的心中实际上是存在“边际量”概念的。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动量。在这里,馒头的效用依赖于馒头的数量。当馒头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它带给人的总效用在逐步增加,但每个馒头所带来的效用的变动量——即边际效用量却有所不同。虽然这几个馒头的大小质量都是相同的,但事实上,这个人吃的5个馒头中,第1个馒头的效用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因为吃了它以后就可以免于饿死,第2个馒头的边际效用已经略有减小,后面吃下去的馒头的边际效用一个比一个小,直到最后一个的边际效用已经为零。如果再吃下去,撑坏了肚子撑死了人,就会引起总效用下降,边际效用就是负值了。
用数学语言来说,“边际量”就是在一个函数关系中,某个自变量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量,如果这个函数是连续函数,也就是说可以求导的话,那么“边际量”就是这个函数对自变量的一阶导数。
经济学认为,经济事物总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不断变动的变量,因此,边际量就是理性人在做正确决策时的重要参考。这就是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比如,我们知道一块土地上的庄稼收成的产量,除了别的因素以外,主要是受我们往这块地里施加肥料量的影响,也就是说,产量是施肥量的函数。起初,由于地广肥稀,或许第1份肥料所能增加的产量不大,后来的肥料会较大地增加产量,但到了一定的拐点以后,再继续施肥,总产量仍然会递增,增加的速度却会变慢了,即它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再施下去,它们的边际产量越来越小,直到一定的界限,边际产量就是零了,若再超越这个界限,肥料会侵蚀庄稼本身,使总产量反而减少,它的边际产量也就为负数了。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边际效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所运用的就是“边际量”的概念。一般来说,任何商品(或生产要素)所带给我们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总是递减的。当然,也有一些边际量是递增的,或者是多变的。“边际量”概念的引入,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场重要的革命——边际革命。边际革命实际上是将高等数学中的数学分析方法引入了经济学的领域。在它以前的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只会简单地加减乘除做四则运算,更是把每种商品(或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同一的东西,不能分辨出它在不同数量时的不同意义,而实际上它们是有所不同的。
19世纪8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他的《资本实证论》中,讲了一个边际量的故事。他说,假如一个农民收获了5袋谷物,他的生活和幸福与这些谷物密切相关。这5袋谷物虽然分量质量一样,但每袋谷物对他的意义有所不同。他决定把第1袋作为他的口粮,用于维持他的生命,第2袋用于增强他的体力,多吃这袋粮食可以更加强壮,第3袋用来饲养禽畜,以便可以吃肉,改善生活,第4袋用来酿酒,这更是一种美味,最后一袋他拿它来喂养鹦鹉,从而使他的生活更加快乐有趣。突然有一天,有个小偷偷走了他的1袋谷物,迫使他只能放弃一种享受。那么,他将首先放弃的是那种享受呢?毫无疑问,当然是他认为最不重要的、即边际效用最低的那种——他决定不养鹦鹉了。
追根溯源,“边际量”的思想,最早还是由德国人戈森提出来的,他发现了两条著名的戈森定律,一是上面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二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规律,——这后来演化为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的重要原理: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即“消费者均衡”,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求人们合理安排各种商品的消费量,安排的原则是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它的价格的值(λ)必须相等,也就是等量付出要在不同商品上得到等量收获,如果不等,就要改变这种安排——增加λ值大的商品的购买,同时减少λ值小的商品。
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各自不同的地点,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边际量的概念,直到后来新古典学派的主要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