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它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本文从现实、有趣、冲突、探究、开放等方面,探讨如何创设富有情趣又有实效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问题情境 现实 有趣 冲突 探究 开放
【正文】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教材“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效防止“座客”、“陪客”现象发生,也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之中。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具有亲切感
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境由心造”。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环境相近,与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接近,那么他们会感到知识对他们有种亲切感,唤起心灵的认同,激发学习的愉快感,知识也就自然地接受下来。例如对于课本中一些过时的、乏味的例子可以改变问题情境,创设成学生身边的或所熟悉的问题,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乐学”,这样知识接受就容易多了。
二、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境。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借助趣味性材料(故事、谜语等)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平方根”教学中,引进关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希伯斯发现无理数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在讲解方程和函数的应用的时候,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实际例子引入。
三、运用变式重置问题情境
实际教学中我们知道,“要他学”远不及“我要学”所达到的效果。只有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新颖性,是数学教学缺乏生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地去重组知识,而不是从死记硬背的角度,让学生进行重复记忆。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责怪学生考试记不住,一算就错,实际上是学生不会演变和识别。知识重复的最好办法是演变和变式。例如对于重要的问题,重点的知识,讲一遍,练一遍是不够的,这要有一个巩固练习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新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识别出新情境下的问题模式,识别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搞“题海战术”用增加练习的次数来代替数学变式的训练。
四、开放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培养,即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識;探索真理的勇气;敢于改造、敢于发现,不墨守成规,不固守己见。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例如对于《二次函数》一章中有一题:已知: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且最值为-3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这是一道常见的代数证明题。现改变问题情境:若矩形框中的条件被墨水污染无法辨认,问:(1)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二次函数解析式?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2)请你根据已有信息,在原题的横线内,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把原题补充完整。解:(1)∵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又∵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2∴=2解方程组得∴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x-4x+1(2)可供补充的条件有(选其一即可)①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任一点的坐标;②a=1或b=-4或c=1;③顶点坐标为(2,-3);④b-4ac=12;⑤与y轴交点坐标为(0,1);⑥与x轴交点坐标为(2-,0)或(2+,0)等等。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别致新颖,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思维浓度。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他们带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使他们主动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我们有神圣的使命,要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愿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打造出高效而精彩的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问题情境 现实 有趣 冲突 探究 开放
【正文】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教材“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效防止“座客”、“陪客”现象发生,也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之中。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具有亲切感
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境由心造”。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环境相近,与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接近,那么他们会感到知识对他们有种亲切感,唤起心灵的认同,激发学习的愉快感,知识也就自然地接受下来。例如对于课本中一些过时的、乏味的例子可以改变问题情境,创设成学生身边的或所熟悉的问题,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乐学”,这样知识接受就容易多了。
二、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境。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借助趣味性材料(故事、谜语等)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平方根”教学中,引进关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希伯斯发现无理数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在讲解方程和函数的应用的时候,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实际例子引入。
三、运用变式重置问题情境
实际教学中我们知道,“要他学”远不及“我要学”所达到的效果。只有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新颖性,是数学教学缺乏生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地去重组知识,而不是从死记硬背的角度,让学生进行重复记忆。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责怪学生考试记不住,一算就错,实际上是学生不会演变和识别。知识重复的最好办法是演变和变式。例如对于重要的问题,重点的知识,讲一遍,练一遍是不够的,这要有一个巩固练习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新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识别出新情境下的问题模式,识别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搞“题海战术”用增加练习的次数来代替数学变式的训练。
四、开放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培养,即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識;探索真理的勇气;敢于改造、敢于发现,不墨守成规,不固守己见。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例如对于《二次函数》一章中有一题:已知: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且最值为-3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这是一道常见的代数证明题。现改变问题情境:若矩形框中的条件被墨水污染无法辨认,问:(1)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二次函数解析式?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2)请你根据已有信息,在原题的横线内,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把原题补充完整。解:(1)∵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又∵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2∴=2解方程组得∴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x-4x+1(2)可供补充的条件有(选其一即可)①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任一点的坐标;②a=1或b=-4或c=1;③顶点坐标为(2,-3);④b-4ac=12;⑤与y轴交点坐标为(0,1);⑥与x轴交点坐标为(2-,0)或(2+,0)等等。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别致新颖,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思维浓度。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他们带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使他们主动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我们有神圣的使命,要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愿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打造出高效而精彩的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