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三之为例:推测象征体系的建立
时至今日,世界仍然处在象征主义的包裹当中。你认识的世界形态始终与象征冲动不离不弃,象征总是在暗示、创造、引导中刷新世界的面貌,人类直接理解世界的企图落空了。
何况梦幻又使人陷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三个如字推波助澜,使存在者的领悟迅速从世界的实体当中脱离出来,落入象征之网(在巨大的象征体系中一味成全感官的要求)。存在者究竟心灵,纵横六识,正是心灵使世界蒙上象征之名。
人类时时反省此种象征的控制,用平凡的手法创造象征的对应物,取象天地,范围此在。语言诞生之初,即有本义。此本立足于所观之象(其中有象),此义在生命流转中扩散,任意附着,化成天下。
于是,世界在象征的本义之外,遂转入一人文化的存在。与语言同步的历史截断亘古的地质纪年,从时间的顶端溢出。语言的酝酿各具特色,从世界本身出发,——对应于象征。声音、色彩、动作,远源浩流,朝宗于海。艺术是人类对存在本质要求的产物,艺术家是多维人格的完美实现。
二、三论三之:绘画、书法、诗歌
三之说:“创作不是探索,不是实验。”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他真正想说的也许是: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尽管他还需要时间,但他之前的工作决非探索。当然,在他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有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在创造之前,艺术家的观念早已确立。当然,纵观艺术史的全部作品,的确存在着一个“艺术之旅”,但并非是所谓的探索实验之旅。艺术创作旨在与时间并驾,创作不单单是为了冲击意识,它只是不断的对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之说:“我的画并非装饰品。”确实,艺术家的创作本质表现为一种内在性,非装饰性。装饰什么?世界需要装饰吗(参读易之贲)?你企图装饰世界?这种企图与世界直接发生关系的冲动显得异常幼稚,这种紧贴当代的随波逐流(他们苦苦追求的形式在到手之前早已是前人扬弃之物),必将彻底被世界忽略。艺术创造不是创造已有的东西,而是创造了因艺术家的知识结构而生发的新世界。三之的作品仿佛有关装饰,实则是道的外化,犹诗与音乐。正如他新出版的作品集《形而下·月亮》的命名,古人曰:道形而上,艺成而下。
在引述了三之的原话之后,我将谈论音乐对他的影响。众所周知,艺术形式的不同面目不能隐瞒什么,相反,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彼此的反差带给人们一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种种艺术手段的用意昭然若揭。三之对音乐的热爱,使人想起爱因斯坦,作为物理学家他热爱小提琴似乎不需要特别的理由。与爱因斯坦的幽默不同,三之从诗与音乐中领悟到的东西甚至直接导致了他今天绘画风格的形成。譬如巴赫的神性与复调,贝多芬的赋格与浪漫;卡鲁索的自由与朴素;古琴的弹风生水与飞白等等。很难说完,诗意音乐四个字倒底在哪个层面上配合着天才灵感的汹涌,使得三之脑海中的波澜最终化作宣纸上的视觉革命。
当然,我还要说说他的书法。与绘画中色彩的选择不同,书道之中的横平竖直显然更加纯粹,明心见性的传说在此落实。我们经常仿佛很轻易的谈论一幅书法的好坏,其判断的立场并非来自作品,而是判断主体的高下,胸中有无境界气节才是分际。集诗、画、音乐于一身,出手只是一个平凡的动作。自然是传统艺术经验的集大成者。而书法又是他人格立体的外化。多少不预流者被一张白纸打败,他们对艺术本质的幻想无济于事。而且,正是他们这些人导致了艺术标准主观化的泛滥,混淆人们的视听。艺术观念中的有无之辨、言义之辨、美丑之辨、高下之辨、大小之辨由来久矣,今天,当我郑重的列出上面这些对立词的时候,我听到一声轻叹:于芥子中见宇宙那是大,执象不化即是小。我与三之多年的交往,使我确信艺术家即使还未臻于伟大,但他可以先成为一个真正的赋有诗意的人。
所以,现在我可以放心的谈到三之与诗。面对一个如此熟悉的朋友,我终于用不着谈论所谓的诗的历史。我想变得更直接:人需要什么?艺术家本人需要什么?诗在他身上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诗性(颖悟),而非文本意义上的诗歌。三之所有作品,都始终在音乐与诗性之间徘徊(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在此,徘徊不同于犹豫,艺术家从来都不面对选择,他也无需在创造中接近存在,他的作品就是存在本身。创造性原点一旦确立,他遂一意于人间沉浮,于现象世界中蓄势待发,此种蓄谋已久的热情与非修辞的诗性结合起来,带着人生所有的缺憾一起升腾。“琴心三叠道初成”,三之在刹那之间表现出来的姿态以意逆志,与物游走。“深夜/我知道我能翻越你/眼看着花瓶成为深夜的星星/我坐在月亮的上边/水穿过新桥/穿过海/穿过音乐刮下的灰尘/穿过花岗岩和他们的/森林女儿//水//像入眠的儿歌《三之的诗?深夜》。”“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他对艺术规律的把握,实现了以意逆志的本义(等候与迎接)。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三之的作品中一定有“戏谑”意味,我看了常常不禁发笑,他“戏谑”的真诚而安静。无论早期的山水还是花鸟,都不时地透露出形而下(抽象)的点线面与非鱼非鸟的新生命还有太阳树等等。譬如在一幅密不透的黑白山水脚下突然出现了一排活蹦乱跳的符号蓝,就这一个彩色!我想,戏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提醒与创造(同时也是自嘲),戏谑也是叛逆的另一幅面孔,而叛逆有时候竟然正是回归,因为他一贯的天真立场。有一次,三之开玩笑说:“创作,就像指挥家引领乐队一样的自信。被一张白纸打败,是因为此人无定力,无定力则不能引领!”——他要引领什么,我没有问,也不用问。他自豪(而非狂妄)的说过:“艺术家是上帝的兄弟。”我相信,兄弟之间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感应,这正是创造的秘密。我相信,三之以纯真的诗性给意象空间带来简洁自由的新鲜空气。
庄子内篇七目(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目只是一义,亦犹我论三之诗书画三而一也,杂而不越,同声异响。
三、附记:三句话
在任何一篇文章结束之后,我们总是会看到新的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让这些由来已久的观点在历经艺术家验证之后继续发挥影响。
【1】赤穴宏《画家与色彩》:“在今天,对所谓绘画是什么这样的根本性问题,画家必须通过自己的制作来回答。在绘画观念多样化的不断发展中,人类用自己的手,表达自己的情怀,这表明了人终究是人,绘画的意义也在于此。今后,人类仍将持续不断地同永存的色彩进行对话。”
【2】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诗人把纯语言变为作品,而这作品中的语言回归到了它的本质。诗人创造着语言的对象物,正像画家并不用色彩复制存在的东西,而是去寻求他使用的色彩所产生存在的那个点。”
【3】袁旦说:“永恒是一個充满无限原始内动力的整体,艺术品所要证明的正是这种动力最积极的意象,正是作为创造这种艺术品的人的最美善的生活回响。人承接的好像是经过在无限时空中长久过渡而处置于一种绝对距离中的生活与艺术。生活比艺术更古老,生活还在生活中继续,艺术却早已在成就的刹那幻化为一件看似不同寻常的自然物了。这种非凡的凝聚物给认识力带来了最为合理的依据,多维的人格往往于认识力造成一种分外的倾向。”■
贾勤,诗人,编辑。1980年生于延安。2000年以后,开始跨文体写作。2007年通过东芝SD卡发行全球首部电子小说《五卷书》。
时至今日,世界仍然处在象征主义的包裹当中。你认识的世界形态始终与象征冲动不离不弃,象征总是在暗示、创造、引导中刷新世界的面貌,人类直接理解世界的企图落空了。
何况梦幻又使人陷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三个如字推波助澜,使存在者的领悟迅速从世界的实体当中脱离出来,落入象征之网(在巨大的象征体系中一味成全感官的要求)。存在者究竟心灵,纵横六识,正是心灵使世界蒙上象征之名。
人类时时反省此种象征的控制,用平凡的手法创造象征的对应物,取象天地,范围此在。语言诞生之初,即有本义。此本立足于所观之象(其中有象),此义在生命流转中扩散,任意附着,化成天下。
于是,世界在象征的本义之外,遂转入一人文化的存在。与语言同步的历史截断亘古的地质纪年,从时间的顶端溢出。语言的酝酿各具特色,从世界本身出发,——对应于象征。声音、色彩、动作,远源浩流,朝宗于海。艺术是人类对存在本质要求的产物,艺术家是多维人格的完美实现。
二、三论三之:绘画、书法、诗歌
三之说:“创作不是探索,不是实验。”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他真正想说的也许是: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尽管他还需要时间,但他之前的工作决非探索。当然,在他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有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在创造之前,艺术家的观念早已确立。当然,纵观艺术史的全部作品,的确存在着一个“艺术之旅”,但并非是所谓的探索实验之旅。艺术创作旨在与时间并驾,创作不单单是为了冲击意识,它只是不断的对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之说:“我的画并非装饰品。”确实,艺术家的创作本质表现为一种内在性,非装饰性。装饰什么?世界需要装饰吗(参读易之贲)?你企图装饰世界?这种企图与世界直接发生关系的冲动显得异常幼稚,这种紧贴当代的随波逐流(他们苦苦追求的形式在到手之前早已是前人扬弃之物),必将彻底被世界忽略。艺术创造不是创造已有的东西,而是创造了因艺术家的知识结构而生发的新世界。三之的作品仿佛有关装饰,实则是道的外化,犹诗与音乐。正如他新出版的作品集《形而下·月亮》的命名,古人曰:道形而上,艺成而下。
在引述了三之的原话之后,我将谈论音乐对他的影响。众所周知,艺术形式的不同面目不能隐瞒什么,相反,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彼此的反差带给人们一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种种艺术手段的用意昭然若揭。三之对音乐的热爱,使人想起爱因斯坦,作为物理学家他热爱小提琴似乎不需要特别的理由。与爱因斯坦的幽默不同,三之从诗与音乐中领悟到的东西甚至直接导致了他今天绘画风格的形成。譬如巴赫的神性与复调,贝多芬的赋格与浪漫;卡鲁索的自由与朴素;古琴的弹风生水与飞白等等。很难说完,诗意音乐四个字倒底在哪个层面上配合着天才灵感的汹涌,使得三之脑海中的波澜最终化作宣纸上的视觉革命。
当然,我还要说说他的书法。与绘画中色彩的选择不同,书道之中的横平竖直显然更加纯粹,明心见性的传说在此落实。我们经常仿佛很轻易的谈论一幅书法的好坏,其判断的立场并非来自作品,而是判断主体的高下,胸中有无境界气节才是分际。集诗、画、音乐于一身,出手只是一个平凡的动作。自然是传统艺术经验的集大成者。而书法又是他人格立体的外化。多少不预流者被一张白纸打败,他们对艺术本质的幻想无济于事。而且,正是他们这些人导致了艺术标准主观化的泛滥,混淆人们的视听。艺术观念中的有无之辨、言义之辨、美丑之辨、高下之辨、大小之辨由来久矣,今天,当我郑重的列出上面这些对立词的时候,我听到一声轻叹:于芥子中见宇宙那是大,执象不化即是小。我与三之多年的交往,使我确信艺术家即使还未臻于伟大,但他可以先成为一个真正的赋有诗意的人。
所以,现在我可以放心的谈到三之与诗。面对一个如此熟悉的朋友,我终于用不着谈论所谓的诗的历史。我想变得更直接:人需要什么?艺术家本人需要什么?诗在他身上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诗性(颖悟),而非文本意义上的诗歌。三之所有作品,都始终在音乐与诗性之间徘徊(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在此,徘徊不同于犹豫,艺术家从来都不面对选择,他也无需在创造中接近存在,他的作品就是存在本身。创造性原点一旦确立,他遂一意于人间沉浮,于现象世界中蓄势待发,此种蓄谋已久的热情与非修辞的诗性结合起来,带着人生所有的缺憾一起升腾。“琴心三叠道初成”,三之在刹那之间表现出来的姿态以意逆志,与物游走。“深夜/我知道我能翻越你/眼看着花瓶成为深夜的星星/我坐在月亮的上边/水穿过新桥/穿过海/穿过音乐刮下的灰尘/穿过花岗岩和他们的/森林女儿//水//像入眠的儿歌《三之的诗?深夜》。”“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他对艺术规律的把握,实现了以意逆志的本义(等候与迎接)。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三之的作品中一定有“戏谑”意味,我看了常常不禁发笑,他“戏谑”的真诚而安静。无论早期的山水还是花鸟,都不时地透露出形而下(抽象)的点线面与非鱼非鸟的新生命还有太阳树等等。譬如在一幅密不透的黑白山水脚下突然出现了一排活蹦乱跳的符号蓝,就这一个彩色!我想,戏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提醒与创造(同时也是自嘲),戏谑也是叛逆的另一幅面孔,而叛逆有时候竟然正是回归,因为他一贯的天真立场。有一次,三之开玩笑说:“创作,就像指挥家引领乐队一样的自信。被一张白纸打败,是因为此人无定力,无定力则不能引领!”——他要引领什么,我没有问,也不用问。他自豪(而非狂妄)的说过:“艺术家是上帝的兄弟。”我相信,兄弟之间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感应,这正是创造的秘密。我相信,三之以纯真的诗性给意象空间带来简洁自由的新鲜空气。
庄子内篇七目(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目只是一义,亦犹我论三之诗书画三而一也,杂而不越,同声异响。
三、附记:三句话
在任何一篇文章结束之后,我们总是会看到新的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让这些由来已久的观点在历经艺术家验证之后继续发挥影响。
【1】赤穴宏《画家与色彩》:“在今天,对所谓绘画是什么这样的根本性问题,画家必须通过自己的制作来回答。在绘画观念多样化的不断发展中,人类用自己的手,表达自己的情怀,这表明了人终究是人,绘画的意义也在于此。今后,人类仍将持续不断地同永存的色彩进行对话。”
【2】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诗人把纯语言变为作品,而这作品中的语言回归到了它的本质。诗人创造着语言的对象物,正像画家并不用色彩复制存在的东西,而是去寻求他使用的色彩所产生存在的那个点。”
【3】袁旦说:“永恒是一個充满无限原始内动力的整体,艺术品所要证明的正是这种动力最积极的意象,正是作为创造这种艺术品的人的最美善的生活回响。人承接的好像是经过在无限时空中长久过渡而处置于一种绝对距离中的生活与艺术。生活比艺术更古老,生活还在生活中继续,艺术却早已在成就的刹那幻化为一件看似不同寻常的自然物了。这种非凡的凝聚物给认识力带来了最为合理的依据,多维的人格往往于认识力造成一种分外的倾向。”■
贾勤,诗人,编辑。1980年生于延安。2000年以后,开始跨文体写作。2007年通过东芝SD卡发行全球首部电子小说《五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