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课课程设置改革及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2000年新修订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地把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写入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其原文是这样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 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而对于文化课的课程教学目的,大纲这样写道:“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的学习不能仅包括语言学习,要拓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口径,使本科毕业生可以进入除翻译和教学外的非语言类领域工作,就必须加强文化课程的教学。反过来,任何院校的英语专业如果仍然停留在对学生只注重语言基础的学习和训练的层面上,那么它肯定走不远,它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会没有竞争力。
  一、西方文化课课程的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 文化课程模块受重视的程度严重不足,表现在:(1)分配的课时少,开课种类不齐全(除了被列为必修课的《英语国家概况》外,几乎很少学校可以开设其他相关的西方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诸如: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入门, 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此外,从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教育和批判性地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精华的能力,以及文化教学需要对比才能彰显不同的文化特点的角度看,在开设西方文化课系列的同时,英语专业少不了要学中国文化课,但由于师资、学分限制等现实因素,中国文化课开得也难尽如人意);(2)教学重点依然集中在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以确保在校期间的两场英语专业考试通过率不低,学生则往往只在备考八级考试的人文知识题时,记忆一些西方文化常识,诸如:名人的名字,地名,概念术语等等,思想观念几乎难有变化,类比、抽象、推理、概况等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锻炼;(3)没有专业的师资,学校通常也不太注重引进,包括该专业的外籍教师和博士,任课教师多由语言教师担任,授课由于受语言教学课堂模式的影响,难以深入浅出地解释深刻思想,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授,造成学生不能真正领悟这门课的精髓,误把文化课当成可下功夫可不下的课程;(4)任课老师少有进修的机会,缺乏自身专业学习的经历,无法准确理解和预见学生的困难,不知道从何着手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造成对文化课感兴趣的同学也只有靠自己摸索,多走很多弯路的局面。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徐立新博士的《我国英语院系西方文化课调查分析》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某一个或几个院校存在,在其所调查的高校本科英语专业(20个,包括4所外语院校和16所综合、师范、理工、农业、私立大学的英语院系)中,除复旦大学和个别师范院校(如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已开设多门文化系列课外,有大概1/5的院校没有开设任何相关课程,剩下的一般只开英语国家概况。可见,从全国来看,文化教学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二.西方文化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不能忽视母语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加深
  要学好一门外语,不仅需要加强对外语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而且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母语语言和文化的深厚基础,因为如果不了解彼此语法、词汇等语言层面以及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别,则占先天优势的母语系统容易干扰外语学习,进而导致‘负迁移’的产生频率上升,使学生习得的外语不地道,顶多可以算是母语和该门外语形式上不伦不类的一种杂糅。
  2.在减少课时但保证语言技能课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西方文化课课程设置的‘少而精’原则
  由于传统外语界“机械地采用文学、语言学和翻译三分法”,而不是“像西方中国研究界研究中国那样,并非局限于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以及汉语和西语的对译,同时广泛研究中国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民俗、政治等,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培养问题意识和训练思维能力”,加上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作祟,不重视已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人文修养的课程(因为不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使“外语学生甚至老师知识少,视野窄,看问题缺乏立场和深度,往往把自己定位为一种翻译和传声的装置”(阮炜, 2006)。因而,外语学人已经出现比较普遍的“没文化”的问题。为此,多方专家建议,“英语专业必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改进、整合和压缩传统技能课程;把英语技能训练融入专业课程与人文通识课程之中;提高英语技能课程的知识含量或加强技能课程的‘文化导入’;在专业课程和人文通识课程设置中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孙有中, 2008, 前言)。
  3.在开设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同时,开设一定量的经典阅读课
  概论课往往容易“讲得大而化之,学生听得也是大而化之”(甘阳,2007),效果可能非常勉强。因而,在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文明史、中国文明史等概论课的同时,应该提供一门相匹配的经典阅读课,使 “通过一门深度阅读的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对概况课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设置三方面探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由于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要讨论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在探讨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问题及原因的同时,分析清楚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下学生方面的问题及原因,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才能确定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案。解决方案可以大致如下:
  1.师资问题
  若能引进专业师资最好不过,但若实施不了,可以定期请来自别的院校的访问学者来院做专题讲座,不仅可以提高全院师生文化素养,还可以让文化课教师得到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其次,可以让有经验的教师主讲,被培养的非文化专业教师当助教的方式过渡。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任务明确,能根据不同的话题,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方法,适当地拿中国对比,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不要一味灌输,可以半中文半英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利用现有图书馆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2.学生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相互讨论中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的强烈兴趣。课后的学习则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可以在下课前给他们留一两道跟本节课话题相关的辩论题,让他们课后去查阅资料,进行辨析和思考,之后的课堂上应适当进行抽查和提示总结。
  3.课程设置
  西方文化课课程设置应该系统化,最好能包括三个板块的内容:西方文化板块,中国文化板块,跨文化比较板块。若无法开全,甚至只能开一门必修的英语国家概况的话,则应该开够两个学期。这样,教师才可能有时间展开来讲这门课,而一旦展开,基本就兼及了上述三个板块的内容。这样的文化教学才会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理论性于一体,使学生获益。
  结论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专业教育培养的专才受专业分工过于精准的局限,视野狭窄,难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显得日渐突出。融合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一专多能,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和有责任心与爱心的地球人的基本教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专业也不例外。在这种趋势的挑战下,英语专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英语技能的培养,忽视对人文课程的构建。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必将日趋彰显,西方文化课恰恰体现了英语专业加强人文教育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建构西方文化课课程的新模式中,师资问题将是‘瓶颈’,而对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全新的投入是直接推动力。总之,要做好这个建构,需要英语专业从理念上加以重新认识和定位,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香港中文大学“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2007年1月19日-20日)演讲稿.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EB/OL].http://www.dlufl.edu.cn/jiaowu/jpkc/yu/yyjxdg.doc
  [3]刘祥清,胡鸿雁.新中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72-74
  [4]孙安欣.从课程设置浅谈如何讲授西方文化课.载2008.《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375-380.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孙有中主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徐立新.我国英语院校西方文化课调查分析.载2008.《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365-37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阮炜.外语学人为什么‘没文化’.2006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办的“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稿.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孙有中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其他文献
日子只能这么死水微澜地过,他有他的妻,我有我的夫,我和他,没有交集,却彼此关注。我们的爱人,也永远不会知道,隔壁住着自己另一半的旧情人。  在婚姻里行走久了  就渴望有一点变数  那天,我与韩平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房子。没想到,在搬来的第三天,我会在家门口遇见郑辉。  看到他时,我正抱着一大袋从超市买的东西,郑辉看见我也愣了,表情僵硬地和我打招呼,说,好巧。  我们曾是一对恋人,爱得要死要活,分手的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学生英语分化的原因,从重视学生思想引导、重视学生对行为习惯的培养、积极参与课堂体验学习乐趣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采取有准备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理科;英语分化;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学生英语分化的原因  1.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虽然高一的英语课程比较基础,语法和语言点相对较简单,话题更贴近高中生活,但他们认为应该高一就是复习初三的内容,靠初中阶段的知识吃老本就行。殊不
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往往是“一本教科书、一盒磁带,循听录音——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讲解要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一课一课的展开课堂教学。以这种模式上英语听力课,结果往往是:作为老师,已经费了不少的功夫和心思去备课和教课,而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却始终难有较好的提高,显得有点“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衔接问题,课堂教学的作用没能很好地向课后充分延伸,导致学生对“听力”的学
加油站最直接面对客户,是中国石油服务大众的窗口,是连接员工与顾客的纽带,是品牌形象的直接承载者和实现者。每一座加油站都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只有在加油站加强形象建设,中
期刊
顺应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当今的语用学。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实际上是语言使用者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次,可以是语言形式的选择,也可以是语言策略的选择。语言使用者这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过程要受到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他们的选择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的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变化,而自然语言所具语言的顺应涉及四个方面:语境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词汇方面与旧教材相比有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八级目标定为3300,九级目标定为4500。可若只利用课本或平时的教学是远远达不到这么高的词汇量的。因此,在高中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是我们高中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论及新课标教学中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高中全面进入了新课改的行列,我区
摘 要: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不能总以教师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才是根本,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高要求。本文分析了词汇自主性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并从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性学习策略、营造自主性学习环境等方面阐述了该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字:英语教学;词汇教学;自主性;高中;教学  一、引言  词汇教学一直是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由于长期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观念
说到田野的诱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无边的草甸,缤纷的花朵;是起伏的麦浪,沉甸甸的谷穗;是感官的享受,心胸的开阔.rn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目前,在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是所有学科中最差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  一、查找分析原因,对准问题入手  外来务工子女大部分都是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由于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他们普遍存在着性格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英语成绩特
2009年,于都县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rn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的根本保证rn保护耕地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