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2000年新修订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地把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写入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其原文是这样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 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而对于文化课的课程教学目的,大纲这样写道:“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的学习不能仅包括语言学习,要拓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口径,使本科毕业生可以进入除翻译和教学外的非语言类领域工作,就必须加强文化课程的教学。反过来,任何院校的英语专业如果仍然停留在对学生只注重语言基础的学习和训练的层面上,那么它肯定走不远,它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会没有竞争力。
一、西方文化课课程的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 文化课程模块受重视的程度严重不足,表现在:(1)分配的课时少,开课种类不齐全(除了被列为必修课的《英语国家概况》外,几乎很少学校可以开设其他相关的西方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诸如: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入门, 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此外,从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教育和批判性地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精华的能力,以及文化教学需要对比才能彰显不同的文化特点的角度看,在开设西方文化课系列的同时,英语专业少不了要学中国文化课,但由于师资、学分限制等现实因素,中国文化课开得也难尽如人意);(2)教学重点依然集中在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以确保在校期间的两场英语专业考试通过率不低,学生则往往只在备考八级考试的人文知识题时,记忆一些西方文化常识,诸如:名人的名字,地名,概念术语等等,思想观念几乎难有变化,类比、抽象、推理、概况等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锻炼;(3)没有专业的师资,学校通常也不太注重引进,包括该专业的外籍教师和博士,任课教师多由语言教师担任,授课由于受语言教学课堂模式的影响,难以深入浅出地解释深刻思想,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授,造成学生不能真正领悟这门课的精髓,误把文化课当成可下功夫可不下的课程;(4)任课老师少有进修的机会,缺乏自身专业学习的经历,无法准确理解和预见学生的困难,不知道从何着手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造成对文化课感兴趣的同学也只有靠自己摸索,多走很多弯路的局面。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徐立新博士的《我国英语院系西方文化课调查分析》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某一个或几个院校存在,在其所调查的高校本科英语专业(20个,包括4所外语院校和16所综合、师范、理工、农业、私立大学的英语院系)中,除复旦大学和个别师范院校(如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已开设多门文化系列课外,有大概1/5的院校没有开设任何相关课程,剩下的一般只开英语国家概况。可见,从全国来看,文化教学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二.西方文化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不能忽视母语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加深
要学好一门外语,不仅需要加强对外语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而且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母语语言和文化的深厚基础,因为如果不了解彼此语法、词汇等语言层面以及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别,则占先天优势的母语系统容易干扰外语学习,进而导致‘负迁移’的产生频率上升,使学生习得的外语不地道,顶多可以算是母语和该门外语形式上不伦不类的一种杂糅。
2.在减少课时但保证语言技能课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西方文化课课程设置的‘少而精’原则
由于传统外语界“机械地采用文学、语言学和翻译三分法”,而不是“像西方中国研究界研究中国那样,并非局限于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以及汉语和西语的对译,同时广泛研究中国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民俗、政治等,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培养问题意识和训练思维能力”,加上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作祟,不重视已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人文修养的课程(因为不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使“外语学生甚至老师知识少,视野窄,看问题缺乏立场和深度,往往把自己定位为一种翻译和传声的装置”(阮炜, 2006)。因而,外语学人已经出现比较普遍的“没文化”的问题。为此,多方专家建议,“英语专业必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改进、整合和压缩传统技能课程;把英语技能训练融入专业课程与人文通识课程之中;提高英语技能课程的知识含量或加强技能课程的‘文化导入’;在专业课程和人文通识课程设置中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孙有中, 2008, 前言)。
3.在开设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同时,开设一定量的经典阅读课
概论课往往容易“讲得大而化之,学生听得也是大而化之”(甘阳,2007),效果可能非常勉强。因而,在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文明史、中国文明史等概论课的同时,应该提供一门相匹配的经典阅读课,使 “通过一门深度阅读的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对概况课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设置三方面探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由于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要讨论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在探讨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问题及原因的同时,分析清楚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下学生方面的问题及原因,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才能确定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案。解决方案可以大致如下:
1.师资问题
若能引进专业师资最好不过,但若实施不了,可以定期请来自别的院校的访问学者来院做专题讲座,不仅可以提高全院师生文化素养,还可以让文化课教师得到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其次,可以让有经验的教师主讲,被培养的非文化专业教师当助教的方式过渡。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任务明确,能根据不同的话题,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方法,适当地拿中国对比,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不要一味灌输,可以半中文半英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利用现有图书馆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2.学生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相互讨论中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的强烈兴趣。课后的学习则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可以在下课前给他们留一两道跟本节课话题相关的辩论题,让他们课后去查阅资料,进行辨析和思考,之后的课堂上应适当进行抽查和提示总结。
3.课程设置
西方文化课课程设置应该系统化,最好能包括三个板块的内容:西方文化板块,中国文化板块,跨文化比较板块。若无法开全,甚至只能开一门必修的英语国家概况的话,则应该开够两个学期。这样,教师才可能有时间展开来讲这门课,而一旦展开,基本就兼及了上述三个板块的内容。这样的文化教学才会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理论性于一体,使学生获益。
结论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专业教育培养的专才受专业分工过于精准的局限,视野狭窄,难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显得日渐突出。融合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一专多能,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和有责任心与爱心的地球人的基本教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专业也不例外。在这种趋势的挑战下,英语专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英语技能的培养,忽视对人文课程的构建。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必将日趋彰显,西方文化课恰恰体现了英语专业加强人文教育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建构西方文化课课程的新模式中,师资问题将是‘瓶颈’,而对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全新的投入是直接推动力。总之,要做好这个建构,需要英语专业从理念上加以重新认识和定位,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香港中文大学“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2007年1月19日-20日)演讲稿.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EB/OL].http://www.dlufl.edu.cn/jiaowu/jpkc/yu/yyjxdg.doc
[3]刘祥清,胡鸿雁.新中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72-74
[4]孙安欣.从课程设置浅谈如何讲授西方文化课.载2008.《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375-380.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孙有中主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徐立新.我国英语院校西方文化课调查分析.载2008.《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365-37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阮炜.外语学人为什么‘没文化’.2006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办的“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稿.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孙有中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一、西方文化课课程的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 文化课程模块受重视的程度严重不足,表现在:(1)分配的课时少,开课种类不齐全(除了被列为必修课的《英语国家概况》外,几乎很少学校可以开设其他相关的西方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诸如: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入门, 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此外,从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教育和批判性地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精华的能力,以及文化教学需要对比才能彰显不同的文化特点的角度看,在开设西方文化课系列的同时,英语专业少不了要学中国文化课,但由于师资、学分限制等现实因素,中国文化课开得也难尽如人意);(2)教学重点依然集中在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以确保在校期间的两场英语专业考试通过率不低,学生则往往只在备考八级考试的人文知识题时,记忆一些西方文化常识,诸如:名人的名字,地名,概念术语等等,思想观念几乎难有变化,类比、抽象、推理、概况等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锻炼;(3)没有专业的师资,学校通常也不太注重引进,包括该专业的外籍教师和博士,任课教师多由语言教师担任,授课由于受语言教学课堂模式的影响,难以深入浅出地解释深刻思想,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授,造成学生不能真正领悟这门课的精髓,误把文化课当成可下功夫可不下的课程;(4)任课老师少有进修的机会,缺乏自身专业学习的经历,无法准确理解和预见学生的困难,不知道从何着手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造成对文化课感兴趣的同学也只有靠自己摸索,多走很多弯路的局面。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徐立新博士的《我国英语院系西方文化课调查分析》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某一个或几个院校存在,在其所调查的高校本科英语专业(20个,包括4所外语院校和16所综合、师范、理工、农业、私立大学的英语院系)中,除复旦大学和个别师范院校(如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已开设多门文化系列课外,有大概1/5的院校没有开设任何相关课程,剩下的一般只开英语国家概况。可见,从全国来看,文化教学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二.西方文化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不能忽视母语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加深
要学好一门外语,不仅需要加强对外语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而且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母语语言和文化的深厚基础,因为如果不了解彼此语法、词汇等语言层面以及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别,则占先天优势的母语系统容易干扰外语学习,进而导致‘负迁移’的产生频率上升,使学生习得的外语不地道,顶多可以算是母语和该门外语形式上不伦不类的一种杂糅。
2.在减少课时但保证语言技能课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西方文化课课程设置的‘少而精’原则
由于传统外语界“机械地采用文学、语言学和翻译三分法”,而不是“像西方中国研究界研究中国那样,并非局限于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以及汉语和西语的对译,同时广泛研究中国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民俗、政治等,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培养问题意识和训练思维能力”,加上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作祟,不重视已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人文修养的课程(因为不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使“外语学生甚至老师知识少,视野窄,看问题缺乏立场和深度,往往把自己定位为一种翻译和传声的装置”(阮炜, 2006)。因而,外语学人已经出现比较普遍的“没文化”的问题。为此,多方专家建议,“英语专业必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改进、整合和压缩传统技能课程;把英语技能训练融入专业课程与人文通识课程之中;提高英语技能课程的知识含量或加强技能课程的‘文化导入’;在专业课程和人文通识课程设置中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孙有中, 2008, 前言)。
3.在开设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同时,开设一定量的经典阅读课
概论课往往容易“讲得大而化之,学生听得也是大而化之”(甘阳,2007),效果可能非常勉强。因而,在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文明史、中国文明史等概论课的同时,应该提供一门相匹配的经典阅读课,使 “通过一门深度阅读的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对概况课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设置三方面探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由于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和引导者,要讨论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在探讨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问题及原因的同时,分析清楚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下学生方面的问题及原因,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才能确定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案。解决方案可以大致如下:
1.师资问题
若能引进专业师资最好不过,但若实施不了,可以定期请来自别的院校的访问学者来院做专题讲座,不仅可以提高全院师生文化素养,还可以让文化课教师得到学习和研讨的机会,其次,可以让有经验的教师主讲,被培养的非文化专业教师当助教的方式过渡。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任务明确,能根据不同的话题,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方法,适当地拿中国对比,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不要一味灌输,可以半中文半英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利用现有图书馆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2.学生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相互讨论中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的强烈兴趣。课后的学习则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可以在下课前给他们留一两道跟本节课话题相关的辩论题,让他们课后去查阅资料,进行辨析和思考,之后的课堂上应适当进行抽查和提示总结。
3.课程设置
西方文化课课程设置应该系统化,最好能包括三个板块的内容:西方文化板块,中国文化板块,跨文化比较板块。若无法开全,甚至只能开一门必修的英语国家概况的话,则应该开够两个学期。这样,教师才可能有时间展开来讲这门课,而一旦展开,基本就兼及了上述三个板块的内容。这样的文化教学才会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理论性于一体,使学生获益。
结论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专业教育培养的专才受专业分工过于精准的局限,视野狭窄,难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显得日渐突出。融合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一专多能,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和有责任心与爱心的地球人的基本教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语专业也不例外。在这种趋势的挑战下,英语专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重视学生的英语技能的培养,忽视对人文课程的构建。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必将日趋彰显,西方文化课恰恰体现了英语专业加强人文教育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建构西方文化课课程的新模式中,师资问题将是‘瓶颈’,而对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全新的投入是直接推动力。总之,要做好这个建构,需要英语专业从理念上加以重新认识和定位,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香港中文大学“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2007年1月19日-20日)演讲稿.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EB/OL].http://www.dlufl.edu.cn/jiaowu/jpkc/yu/yyjxdg.doc
[3]刘祥清,胡鸿雁.新中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72-74
[4]孙安欣.从课程设置浅谈如何讲授西方文化课.载2008.《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375-380.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孙有中主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徐立新.我国英语院校西方文化课调查分析.载2008.《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365-37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阮炜.外语学人为什么‘没文化’.2006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办的“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稿.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孙有中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